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

《蠻夷認爹說》和《蠻夷常勝說》是禮部兩任大宗伯寫的,不嚴謹、略顯粗鄙甚至是不成體系的一種方法論。

因爲萬士和與沈鯉和這些蠻夷打了這麼多的交道,實在是無法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解釋他們行爲的根本邏輯,所以纔有了這種粗鄙的解釋法,也就是暴論。

暴論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就是不能放在明面上作爲經典去傳頌,但可以解釋很多的問題。

就像成化年間,內帑太監林繡,專門寫了一本《氣人經》,來教內署太監如何氣外廷的大臣,如何去和大臣們撕咬,氣人經肯定不會大規模刊印,但內書房每個小黃門,都讀過這本氣人經。

大宗伯的兩個暴論,是具有高度現實性的,也就是它們合理的原因,這是禮部的官員們,通過觀察蠻夷們,各種奇奇怪怪的表象,而總結的理論。

因爲這兩個基礎理論的出現,讓大明更加方便的解釋蠻夷的行爲。

只有贏,會出現一個大明之前已經出現過的問題,那就是傲慢。

謊話說了一萬遍,所有人都會以爲是真的,自我欺騙的贏,說得太多了,就會變成傲慢,最後在傲慢中毀滅自己。

最後沈鯉在蠻夷常勝疏中得出一個結論:要避免贏學導致的傲慢,大明要承認‘輸’,只有承認輸的存在,才能贏的更加真實。

哪裡落後、哪裡先進、哪裡需要追趕、哪裡仍需努力、哪裡受制於人等等,要對自己的弱勢領域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萬曆十六年,萬曆維新以來,大明承認過的劣勢有:航海天文學的劣勢、對地球認知不足的劣勢、造船劣勢、毛呢工藝的劣勢、白銀流入受制於人、殖民過程中高道德劣勢等等。

這是基於矛盾說的思考方式,贏的反義詞是輸,贏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只有承認輸,才能真正的獲勝,自己宣佈自己獲勝,是一種飾勝、僞勝,除了騙騙愚民之外沒有任何用處。

對於蠻夷而言,他們不能承認輸的存在,因爲對於蠻夷而言,贏的反義詞不是輸,而是亡。

大明要構建自己真正的贏學,而不是虛妄贏學,就是沈鯉這篇奏疏所要講的內容。

開疆拓土王化歸順,這本來是一件喜氣洋洋的事兒,連大明的文官都趁着這個機會狠狠的擡了一下頭,宣傳了一波仁義致勝的正義性!

連老撾來的刀攬勝、刀示恭等人也十分開心,朝不保夕的日子,終於過去了。

在這一片祥和喜悅的聲音中,有筆正跳了出來,狠狠地噁心了一下所有人,包括被壓制了很久的文臣。

萬曆維新十六年來,好不容易文德致勝了這麼一次!還被這些筆正給罵了一頓。

這些筆正們的理論還是很有趣的,他們從窮兵黷武、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精算這三個方面去反對這次兼併老撾。

認爲這次兼併老撾不是贏麻了、不是小贏了一下,而是大輸特輸了。

窮兵黷武,筆正們認爲大明朝廷理當限制下這種不斷擴張的風氣,否則很容易讓大明走了大唐的老路,大唐徵召了將近三十萬的長征健兒開拓西域,導致內地空虛,最後的結果,就是腹地的安史之亂,直接打斷了大唐的盛世。

大明在海上開拓是因爲廉價的海運,在陸上的開拓,可以暫緩。

大明朝廷必須要考慮腹地的安穩重要,還是開邊重要,安史之亂的歷史教訓值得借鑑。

邊庭流血成海水,萬曆維新十六年,打了十六年。

先後發動了對土蠻汗、俺答汗、東籲、果阿總督府、呂宋、長崎、朝鮮倭國戰爭,這十六年時間,從來沒有一年是不打仗的,戰爭大量殺害士兵和民衆,耗盡百姓的財力,天下財物空虛損耗,百姓流離失所,死亡如影隨形。

拿下這些地方,除了滿足了君上好大喜功的私慾之外,真的有必要發動嗎?

而朝中大臣們只知諂媚迎上,從不敢反駁陛下、元輔的命令。

精算,則是老撾並沒有足夠價值,值得大明費這個勁兒,即便是大明不進行大筆投入王化,也沒有必要併入,大明在老撾只有精絕鹽礦的需要,無論誰統治那片領地,最後都是將精絕鹽礦賣給大明。

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大程度的減少投入,是精算,是理性。

“有意思。”文華殿上,大明皇帝看完了手中的幾份雜報,對着廷臣們說道:“朕怎麼感覺,這些筆正們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確實有道理。”張居正出班說道:“陛下,有道理歸有道理,這天下美事,還都讓大明自己全佔了不成?有舍便有得,有得便有舍,沒有人可以既要還要也要。既要精絕鹽礦、還要邊方穩定,還不要任何投入,這是不可能的。”

“他們這些意見簍子自然可以隨便說,但做決策的時候,還是要衡量利弊得失。”

“臣還是認爲設立老撾府,並沒有錯。”

張居正最開始也反對老撾併入大明,主要是怕皇帝憐憫老撾苦楚,像王化綏遠那樣重金投入,那真的是太貴了,得不償失,當陛下承諾不會重金投入之後,張居正從反對變爲了支持。

就像劉備取益州一樣,沒必要過分糾結辯經,該拿就拿,哪怕拿了不管,先拿到自己手裡再說。

筆正們說的都對,但筆正們不需要進行國策決策,當然可以既要也要還要,大明朝廷廷臣們共議決策,就必須要理性,要的多,也要稍微付出一點。

很多時候,反對意見雖然得到了肯定,但不會被採納。

朱翊鈞放下了雜報,對着廷臣們說道:“總歸呢,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

“陛下聖明。”羣臣們一起站起來歌功頌德,動作整齊劃一。

既然更重要的、更急切的是精絕鹽礦、西南邊方安穩,那多少花點,也是理所當然。

這頭兒大明軍在打東籲,那頭兒還不肯給老撾一點名分,不拉攏老撾,大明軍在西南戰場,豈不是要腹背受敵?

大明向來說話算話,既然給了安全承諾,就不會任由東籲緬賊、安南欺負老撾了,畢竟精絕鹽礦也在老撾的地盤上。

其實東籲想要結束戰爭,特別簡單,擊敗雲南邊軍。

逼迫雲南邊軍向朝廷求援,朝廷週轉糧餉半天下,靡費鉅萬,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卻收穫了一堆不值得開發的爛地,那朝廷自然會喊停。

這也是過去西南小邦挑釁大明的原因,因爲不值得大明朝廷費那個勁兒。

一如開戰之初,東籲利用黔國公對熟苗的信任,打開了一個口子,兵逼大理,四川、貴州的漢軍不得已,在劉綎的帶領下入雲南。

如果東籲可以再打出幾次這樣的大勝,邊方無法鎮守,只能求援朝廷,東籲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這也是過去西南小邦一貫的做法,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佔點便宜就議和,但現在,東籲連雲南邊軍都打不贏,那就只能一直捱揍了。

大明在西南前線一共就三個客營,滿打滿算就只有9000客兵,這也是雲南財政能夠完全支撐的原因。

客兵好用,同樣客兵安置極其困難,除了會殺人之外,什麼都不會的客兵,不好安置,這麼一直打下去,反而能夠減少維護穩定的成本,所以,西南戰線就變的讓東籲如此窒息。

“金池總督府今年的第二船金沙到了,今年金池總督府黃金流入爲四十三萬兩,明年預計爲八十萬兩黃金,如果金池總督府不出現什麼意外的話,大明十年收儲一千萬兩黃金用於發鈔,是可以提前實現的。”戶部尚書張學顏說起了金池總督府的情況。

王崇古眼前一亮,開口說道:“如此一來,泰西白銀流入減緩的問題,就得到了徹底的緩解!這幫紅毛番這些年,仗着自己佔了富饒銀礦,說了不少的胡話,以後看他們還能怎麼囂張!”

“還敢威脅大明!”

大明攻佔了菲律賓總督府設立了呂宋總督府,攻城略地不提,扶持了葡萄牙國王安東尼奧、賣鹽給了尼德蘭人、甚至還賣給了法蘭西人五桅過洋船,這種足以改變戰場格局的武器,在這十六年的時間裡,明明是大明朝廷咄咄逼人。

到了王崇古口中,就成了紅毛番胡言亂語,囂張跋扈。

白銀流入完全依賴外部流入的情況,隨着倭國被大明所攻陷,礦山被大明佔領,金池總督府的建立,以及大明的商品越來越多,其惡劣影響終於在發鈔之後,變得微乎其微了起來。

這是萬曆維新的巨大成功。

張學顏繼續說道:“我們調閱了大明各地錢莊的賬本,經過了數月的計算,發現銀票兌現的比例不足百分之六,一百兩銀票,只有六兩被兌換成了銀幣,而且越發達的地方,比如京師、松江府等地,兌換比例更低,戶部認爲,有20%的準備金進行超發,是合理的。”

“一百二十萬兩黃金,發鈔六百萬貫,是實發,按照20%的準備金去算,今年,發三千萬貫鈔是合理的。”

在戶部看來,大明皇帝發鈔,實在是有點過於謹慎了。

“寶鈔的信用還沒有建立,不可操之過急,在通和宮金庫還沒有完全建好的情況下,不得超發,大司徒,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朱翊鈞聽聞了戶部的意見後,沒有等其他明公表示,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十年之內寶鈔不超發,日後是日後的事兒,現在是寶鈔信用建立的關鍵時間。

張學顏欲言又止,最終俯首說道:“臣遵旨。”

朱翊鈞當然反對超發,每一張萬曆寶鈔,都要內帑的黃金去兌付的!

哪怕內帑的黃金只進不出,是朝廷用白銀兌付寶鈔,但寶鈔會還給皇帝用以還債,所以,萬曆寶鈔的信用,是和皇帝個人信用掛鉤。

作爲皇帝,當然不可能允許現在就超發。

戶部想要超發的心,再次被皇帝狠狠的摁住了,張學顏是十分無奈的,皇帝並不是特別清楚,陛下在民間的個人信用,有麼多的堅挺。

只要可以應對擠兌,寶鈔的信用就不會崩塌,20%的準備金,已經完全足夠應對擠兌了。

費利佩二世的金債券都破產三次了,也沒見費利佩被人拉到斷頭臺上斷頭。

這也是楊巍、吳時來這些賤儒們鋌而走險的原因,皇帝在朝中,更多的時候,是以保守派的姿態出現,攔着任何看起來有些激進的政令。

就連黎牙實這個番邦蠻夷,都認爲大明的寶鈔是可以超發的,因爲大明寶鈔錨定的不僅僅是通和宮黃金,還有大明百姓用雙手製造出來的貨物,這些商品也是寶鈔的信用構成,超發纔是理所當然的,纔是對刺激經濟有益的。

可惜,在這件事上,戶部始終沒能說服陛下,陛下能答應發寶鈔,還是因爲白銀流入銳減,不得已而爲之,否則發鈔這件事本身,還要等七八年之久。

朱翊鈞看着張學顏,知道張學顏是口服心不服,想了想纔開口說道:“大司徒啊,紙鈔都是債,朝廷得寫欠條問朕的內帑借的債,這是債都要還的。”

“臣遵旨。”張學顏再次俯首,不再討論超發的事兒了,寶鈔的屬性還是金債券,而不是信譽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明遣倭國特使高啓愚傳回了一本奏疏,說倭國極樂教的瘋狂。”兵部尚書曾省吾面色極其難看的將抄好的奏疏遞給了所有的廷臣。

倭國極樂教徒之前發動過白雞毛運動,一些戰場逃跑的武士會被這些極樂教徒用白雞毛羞辱,受不了羞辱的武士,再次上了戰場,然後死在了朝鮮、對馬島戰場之上。

戚繼光在《京都條約》簽訂之後,繼續發動了進攻,已經基本完成了作戰任務,從長門國到出雲國沿海地區,都被大明軍攻陷,現在大明軍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消滅一些頑抗的倭寇,清理後患,保證石見銀山的銀礦,能夠順利流入大明。

而倭國腹地地區,極樂教徒現在不是用白羽毛羞辱了,而是發動了‘抓住他們’的運動,簡而言之,就是配合倭國的一些大名,抓住一切十三歲以上的男丁,讓他們投入到收復北部失地的戰鬥之中,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內。

如果把男丁都送到了戰場上,家裡的一切遺產,這些極樂教徒就可以繼承了,所以躲藏不肯上戰場的倭國男丁,都被舉報了。

死在戰場後,家產全都歸了極樂教徒。

“這些倭人終於意識到,他們視爲珍寶的家人、信念、道德、武士精神,一文不值,所以他們開始了反擊,名叫光榮擊殺的反擊行動,在倭國本土展開,任何在腳踝、耳後、頸後刺上了明字的極樂教徒,全都會被光榮擊殺。”曾省吾講完了這個故事。

白雞毛運動中,倭人男丁是沒有任何反抗的,反而會因爲羞辱而上戰場,但是在‘抓住他們’的運動中,倭人終於反應過來了,他們手裡拿着武器。

光榮擊殺在倭國本土愈演愈烈。

禮部尚書沈鯉心有餘悸的說道:“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內,在倭國大阪城內,就爆發了十二起當街殺人的兇殺案,手段極其殘忍,豐臣秀吉請求大明配合扼殺極樂教。”

豐臣秀吉對這種情況,有點束手無策,主要是大明的態度不好判斷,只好請求住在迎恩館的高啓愚想想辦法。

朱翊鈞眉頭緊蹙,非常不理解的說道:“不是,他們倭國本土滋生的極樂教,爲何非要跟大明扯上關係?要在身上刺字,寫上明字?!”

沈鯉立刻說道:“確實沒什麼淵源,大明將其定爲了邪祟,臣以爲可以配合豐臣秀吉幕府,剿滅極樂教,只要大明長崎總督府,不收任何有紋身刺字的倭奴、倭女,極樂教就失去了根本,就可以有效遏制了。”

按照極樂教的教義,大明是他們這個教派的極樂淨土,一切都是爲了抵達大明這個現實裡的彼岸。

當大明、海外總督府,不再接受任何極樂教徒之後,極樂教就會失去根本,規模會立刻縮小,並且可控起來。

“豐臣秀吉承認從長門城到出雲國松江城沿線,歸大明所有。”沈鯉告知了所有廷臣,豐臣秀吉的籌碼。

王崇古嗤之以鼻的說道:“他不割讓,那就不是大明的嗎?那是大明軍打下來的!連他整個倭國,都是大明冊封的藩國,都是大明的!”

張居正稍微思忖了一番,纔開口說道:“可以答應下來,恐怕極樂教蔓延,倒灌大明。”

大明東南倭患,是倭國倭患的外溢,而倭國倭患是倭國戰國征戰不休,武士流浪變成了倭寇引發的,如果大明不扼殺極樂教,恐怕有一天,會吃到這個迴旋鏢。

“諸公的意見呢,大明要不要答應豐臣秀吉?”朱翊鈞開始詢問廷臣的意見。

最終,張居正、沈鯉、張學顏、汪道昆認爲可以封禁,王崇古、曾省吾、陸光祖則認爲極樂教可以作爲一把刀,消滅倭國的一把刀,經過廷議後最終確定,答應倭國請求,封禁扼殺極樂教的傳播。

朱翊鈞沒有反對,而是蓋上了萬曆大寶的印綬,他看着衆人說道:“朕以爲,應該扼殺,防止倒灌大明,遺害萬古。”

極樂教這個熱鬧,大明不能再這麼看下去了,因爲再看下去就引火燒身了。

大明正處於向商品經濟蛻變的過程,這種極度享樂思潮的蔓延,對大明可不是什麼好事,如果不遏制其規模,恐怕這股妖風,要吹遍整個大明。

廷議覈准後,不許極樂教繼續傳播,這可以讓豐臣秀吉放開手腳了,之前幕府對極樂教束手無策的部分原因,是戰爭需要極樂教逼迫這些武士上戰場,所以默認縱容他們的活動。

而且因爲極樂教的極樂淨土是大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個教派的流行和大明息息相關,京都再也承受不起大明放飛神火飛鴉了,一旦大明批准了禁令,豐臣秀吉將不會有任何的顧忌。

就像大明在倭實控範圍內禁毒一樣的道理,這些有害的東西,還是拔乾淨,大明才能清淨一些。

邪祟崇拜,也是大明必須要防範的,叫魂術在松江府如此繁華的地方,仍然鬧出了那麼大的亂子,連上海知縣姚光啓都不得不啓動輕斷食療法進行治療。

“前段時間禮部奏聞要培養醫學生,做得如何了?”朱翊鈞詢問起了大明初行鈔法的目的,就是爲了培養醫學生,才借了這麼一筆錢。

沈鯉趕忙俯首說道:“回陛下,《衛生預防與簡易方》已經刊刻,目前印了一萬本,分發到了各縣惠民藥局,以供萬民使用,計劃再刊刻兩千本,用於教培。”

“正在擬定專配醫學生制度,解刳院、太醫院、惠民藥局等擬定培養醫學生一千人,從各縣惠民藥局遴選。”

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衛生預防與簡易方》呈上來看。”

“臣遵旨。”沈鯉和一個糾儀官耳語了兩聲後,糾儀官在趙夢佑點頭後,去了禮部取來了樣書,還有三經廠刊刻印刷的回執。

不到一刻鐘,一應書籍送到了文華殿內。

朱翊鈞拿着兩本書,有些疑惑的說道:“用的是最差的紙,最差的墨?”

禮部呈送皇帝了兩本醫術,一本印刷極其精美,甚至還有墨香味;一本則是粗製濫造,紙張很薄而且發黃,有點像草紙,墨的味道有些發臭,朱翊鈞隨機抽取了七八頁,內容是完全一樣的。

“陛下,貴的是上面的字,要賣給鄉野郎中,貴了不會有人買的,成本越低,賣的價格越低,買的人就會多,這些墨是來自泰西的鐵膽墨水,是非常便宜的。”沈鯉解釋了下廉價墨水的來歷。

黎牙實翻譯了很多卷泰西的書籍,其中有一種介紹鐵膽墨水的製作方法,大明拿來之後,發現又便宜又好用,就直接使用了。

“大宗伯說得對,貴的是上面的字。”朱翊鈞深表贊同,翻開看了一點,纔不住的點頭說道:“禮部制定的章程很好,朕非常滿意,鄉野郎中,學《衛生預防與簡易方》,各縣惠民藥局主治醫官要通讀《解刳論》並且定時考校。”

“這樣,內帑還有二百二十萬銀,朕撥一百二十萬銀,在皇家理工學院旁營造一個醫學堂,專供惠民藥局醫官就學使用。”

“日後每年再撥醫學堂二十萬銀,專門用於醫官培養。”

大明皇帝又自己爆金幣了。

皇帝內帑情況,大明廷臣一清二楚,黃金一百六十三萬兩,銀一百萬。

皇帝剛剛撥付的一百二十萬銀,是戶部剛剛交付給內帑的一百二十萬金花銀,就是過了賬目,還沒移庫,就拿出來營造醫學堂了。

要知道萬曆十三年的時候,內帑可是有三千萬銀的現銀,自萬曆十三年隴開馳道營建以來,內帑的存銀,就沒有超過千萬銀的時候,王謙掌管了一部分在燕興樓收儲黃金使用。

朱翊鈞簽下了支票,用完了印,吹乾了墨跡,將支票交給馮保,他一擡頭,纔看到朝臣們一個個都看着自己。

“怎麼了?”朱翊鈞有些疑惑的問道。

張居正沒有接過馮保拿來的支票,而出列俯首說道:“陛下,內帑要不要留點銀子備用?這不足百萬存銀,萬一有什麼急事,恐怕力有未逮,陛下有意明年南巡,這南巡一次,不是個小數。”

“戶部還是有很多銀子的,今年老庫存一百萬銀已經入庫,國帑還有存銀七百三十萬銀,足夠醫學院營造了。”張學顏趕忙站了出來俯首說道。

老庫存銀突破千萬,賬上還有七百三十萬銀積存,戶部現在底氣十足。

朱翊鈞聽聞也是一樂,搖頭說道:“以前,世廟問國帑要二百萬兩白銀修永壽宮,國帑跟世宗皇帝吵了四年,最後只給了二十萬兩;先帝在的時候,要三十萬兩白銀,先生百般阻撓,連續三次上奏,最後只給了十萬兩,以至於先帝下旨申飭。”

“朕的銀子夠用的,不必了,照旨意辦事吧。”

圍繞銀子鬥智鬥勇那麼多年,現在皇帝把內帑掏空,錢全用到了國事上,大臣們反而有些害怕了起來。

陛下的銀子換成黃金,爲發鈔做準備,本身也是爲了國事。

朱翊鈞看張居正還不接支票,只好繼續說道:“朕要是實在沒錢,會找大戶借一點的,安心,朕還能苦了自己不成?”

“朕只希望紅糖雞蛋、烙鐵截肢的悲劇,能少一點,少一例,也算是積德了。”

“陛下,還是國帑承辦吧。”張學顏再俯首請命。

內帑錢太少容易出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經濟地位決定了政治地位,皇帝一旦窮困,甚至是入不敷出,那帝制就會出問題,帝制出問題,帝國的天就塌了。

很多時候,朕意已決,是要銀子說話的。

“陛下,國帑承辦爲宜。”張居正俯首請命。

皇帝沒錢對於帝國而言,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一件事,之前國帑空虛,陛下爲了國事,把內帑清空,是無奈之舉,現在國帑日益充盈,皇帝作爲人間至尊,再耗盡內帑去做事,很容易讓一些富商巨賈們起了輕視之心。

朱翊鈞稍微思考了下,才示意馮保取回支票銷燬,笑着說道:“諸位大臣力諫,朕就收回了,但每年二十萬銀的撥款還是要給的,算是朕的心意。”

“陛下聖恩浩蕩。”張居正帶着廷臣們領旨。

十六年了,張居正知道,陛下心中,始終裝着九州萬民。

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
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