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

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

當徐貞明看到了兩個波斯美人的時候,就知道,陛下對綏遠王化之事,十分滿意,宮裡翻箱倒櫃,把能賞賜的東西都過了一遍,才把這萬國美人給拿了出來。

徐貞明真的不想要,因爲他是正經的進士,哪怕現在種田,但他依舊是個進士出身,華夷之辯根深蒂固,這些波斯美人,在他眼裡跟牲畜幾無區別,他覺得弄到家裡,家宅不寧。

“那大司農不要的話,咱家回去也不好交差。”徐爵一臉爲難的說道,其實從皇帝說出要賞賜萬國美人的時候,徐爵都預料到了這個場面。

士大夫們去青樓裡吃個快餐勉強還能接受,但帶回家,多數都是敬謝不敏了。

這是有歷史教訓的,比如元順帝的第三任皇后奇皇后,就是個高麗人,這個皇后擅權植黨,濁亂宮闈,慫恿兒子元昭宗跟親爹兵戎相見,搞出了父子內戰的戲碼,而那次的元廷內戰,導致了南方紅巾軍徹底做大,再無法平定。

奇皇后的家人在高麗被高麗王肅清,爲了報仇,奇皇后慫恿兒子發兵高麗,結果打了個大敗虧輸,當真是:日尋干戈,構釁擴廓,宗社將覆而又速之。

永樂年間,宮中也有高麗姬,但自宣德年間,就停了高麗貢女之事。

“不如這樣,送潞王府如何?”徐貞明是真的不想要這些個波斯美人,指不定鬧出多大的幺蛾子來,這的確是賞賜,但無福消受。

徐爵看徐貞明真的不要,思索再三,才搖頭說道:“咱家還是領回去吧,陛下最近剛剛訓誡了潞王殿下萬國美人彼此迫害之事。”

徐爵回宮覆命之後,朱翊鈞也只是笑了笑,讓徐爵退下,沒有追究什麼君有賜不敢辭,這是賞賜,不喜歡可以不要。

大明士大夫對學外語這塊,並不是特別感興趣。

二月初三大朝會,天矇矇亮,朝陽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照亮皇極殿的金色琉璃瓦時,承天門五鳳樓的緹騎們吹響了號角聲,正衙鐘鼓樓的鐘聲傳到了所有等候上朝的臣子耳邊,承天門的大門緩緩打開,在緹騎檢查之後,身着各色朝服的官員,如同一排排大雁一樣走過了內金水河橋。

朱翊鈞等到朝臣們行禮之後,才揮手說道:“宣大司農徐貞明。”

兩個一組的小黃門將天語綸音一級一級傳下,聲音在整個丹陛之下回蕩。

綏遠王化的功臣之一回到了京師,大明皇帝用大朝會的禮遇迎接了功臣。

徐貞明略微有些恍惚,他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不值得這種禮遇,也就是在綏遠種地,修了點水利設施,培養了數百名的獸醫,終結了草原人千年以來隨水而遷的習俗,提高了畜牧業的產量。

草原人也不都是遊牧,他們也種田種地。

徐貞明拿着笏板,在小黃門的帶領下,一步步的穿過了左右靜候的文武臣子,走過了漢白玉臺階,走進了皇極殿內。

“臣寶歧司司正徐貞明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履任綏遠,幸不辱命,自萬曆十年至今,綏遠編民齊戶共三十餘萬戶,丁口一百二十萬有餘,墾田六十萬頃,圍牧場四十萬頃,興修溝渠四千三百餘里,馳道一千三百里。”徐貞明五拜三叩首行大禮覲見。

四千三百里的溝渠,主要是在枯水農閒時期,對堵塞的溝渠進行了疏浚,並且將這些溝渠的水引到田間地頭。

精耕細作的大明,僅僅是一個起壟,都讓草原人大開眼界,起壟可以防淹、防寒、防旱和抗伏倒,草原人完全沒有想到僅僅是一個起壟就能增加近一倍的產量。

“愛卿勞苦,馮大伴,宣旨。”朱翊鈞揮了揮手說道。

馮保一甩拂塵,向前走了兩步,等待小黃門拉開了聖旨後,才吊着嗓子喊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農,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道民之路,在於務本,民不務本而事末,捨本逐末,多生不遂,朕憂其然,故今親耕,農桑者,古今王政,莫先如此。”

“綏遠新闢,萬象更新,朕遣司農往,興教化厚風俗、敦孝悌崇禮讓,致太平於千里,修和睦於萬世,卿順天時,量地利,採捃經傳,愛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興水利、造農具,勸勉務農,且從人意,祈谷祈年,歲歲宵旰。”

“誰司民牧者,敢憚爲民先,今升寶歧司爲農學院,司農謹記農學院之根本之務,躋萬民入仁壽,致四海各安康。”

“累朝成憲,布德施惠,詔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聖旨強調了農桑的重要性,把農桑放在了古今王政的首位,數了數徐貞明的功績,宣佈了寶歧司正式升級爲了農學院,專事農桑研究,徐貞明從五品農學博士,升官爲了司農,是農學院的堂上官,正三品大員。

而農學院的寄語是:躋萬民入仁壽,致四海各安康。

“臣叩謝隆恩。”徐貞明再拜,站起身來,對於升官,他沒什麼太多感覺,因爲做的事兒,還是原來那些事兒,種地,種更多的地,產更多的糧食。

他是萬般不會,只會墾田水利,當初在浙江山陰墾田三萬九千頃,反而被攻訐,受到言官彈劾之後,閒住入京活動,得張居正力保,才混到了陛下身邊。

這些年,若是說有些成績,那就是他真的教會了陛下如何去種田。

“愛卿這是曬黑了,也瘦了許多。”朱翊鈞打量了下徐貞明,這五年不見,變得更像是個農夫,而不是士大夫了。

徐貞明再俯首說道:“承蒙陛下厚愛,臣在綏遠並沒吃什麼苦,地方已經把最好的給臣用了。”

這話說的不合適。

徐貞明稍微有點政治頭腦,就應該開始吹羅圈屁,誇皇帝英明,誇皇帝禮賢下士,說皆仰賴聖德,臣感激涕零之類的話,營造出君聖臣賢的氛圍感;

即便是沒有政治頭腦,也該感念聖上關懷,稍微倒一點苦水,說下在綏遠如何如何辛苦,但還是排除萬難,把皇帝交代的差事完成了,拉一下私人關係。

徐貞明選擇了最樸實的回答方式,講事實,不辛苦,也沒吃苦,綏遠拿出了最好的東西招待他這個大司農。

呂宋總督殷正茂曾經說過,他最喜歡跟農學博士打交道,因爲這些農學博士最是沒有架子,也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愛卿歸朝,朕甚是欣慰,草原安定,有愛卿之功,歸班吧,等下了朝,到農學院,跟朕好好講講綏遠的事兒。”朱翊鈞笑的非常陽光燦爛,徐貞明還是一如既往的不會說話,這代表他還是他,一個典型的技術官僚。

“臣遵旨。”徐貞明歸班。

接下來朱翊鈞又宣佈了幾件事,今年起海外貿易可以收蓄黃金、燕興樓交易行金銀兌換、大力促進鹽業生產、皇家理工學院人才分配機制、高啓愚總領興學要事、不再起運糧草到朝鮮、特別貿易許可等等。

這些都是廷議上通過了廷議的內容,每月三日的大朝會進行宣佈。

大朝會很少議事,除非是吵得不可開交,大抵是撕破臉那種,纔會弄到大朝會上爭個面紅耳赤。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馮保再甩拂塵,吊着嗓子大聲喊道。

朱翊鈞等了片刻,見無人出班,站起來笑着說道:“先生和司農隨朕來。”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張居正領大臣再拜恭送皇帝。

王崇古是很羨慕張居正的,因爲皇帝老是拉着張居正說悄悄話,不光是政事,還有些生活的瑣碎,這是真正的師生。

都是大臣,可總有個親疏遠近。

朱翊鈞下了朝,帶着元輔和司農,坐着小火車就到了原來寶歧司的舊址,西苑瓊華島廣寒殿。

寶歧司升爲農學院,不僅僅是換個牌子那麼簡單,北土城專門營造了十萬畝良田的農學基地,提供給農學院使用。

這寶歧司舊址就成了皇帝自己的菜園。

“自從司農前往綏遠後,農學院建好以後,朕把廣寒殿改造了一番,進行了一番實驗。”朱翊鈞走過了石拱橋,站在廣寒殿前,面色複雜的說道:“朕失敗了。”

“做了什麼實驗?”張居正有些好奇的問道,陛下總是搗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實驗,比如引雷術,正衙鐘鼓樓若是沒有引雷術,不知道得被雷劈多少次。

格物博士們沒搞明白,爲什麼簡單的一根鐵線,就能九天之雷導到地面之上。

朱翊鈞嘆了口氣說道:“朕給老鼠們建了一個水食無憂的天堂,養了三年,除了第三組大籠子外,其餘全死了,無一例外。”

張居正聽完之後,只感覺皇帝真的是吃飽了撐的,給老鼠建了這麼多天堂。

皇帝弄了個九個大籠子,每一個籠子兩個小黃門負責,清理糞便,保持乾淨衛生,確保沒有瘟病干擾,每天讓水和食物從天而降,保證物質的充足,放進去了四對老鼠進去繁衍。

九個籠子三個一組,第一天堂,三個大籠子,沒有任何溝通往來,沒有瘟病全死;

第二天堂,三個大籠子,定期交換族羣,沒有瘟病,全死;

第三組大籠子,三個籠子在族羣繁衍到六百後,打開了倉門,互通有無,反而活的最好,三個籠子族羣繁衍到了九千隻,達到了籠子所能容納的上限。

朱翊鈞嘴角抽動了下說道:“前面兩組天堂,證明了林輔成的理論是不成立的,就是物質極其豐富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會獲得自由;第三組天堂證明了,族羣的繁榮昌盛,需要戰爭。”

這是一個很荒誕的實驗,朱翊鈞就是看廣寒殿空着,就打算驗證下,林輔成的有限自由到無限自由的社會轉變,是否會成立。

林輔成認爲在物質不是極度豐富的情況下,人只能活的有限自由;只有在物質絕對豐富的情況下,朘剝資材沒有了意義,所有人才能獲得絕對的自由,即朘剝無意義,則壓迫不存在。

這是個美好的設想,但實驗結果,反而是讓朱翊鈞感慨萬千。

“陛下,人是萬物之靈,和老鼠又不一樣。”張居正不太認可皇帝的觀點,以老鼠推論到人,這不太合適,人有靈性理性,老鼠沒有。

徐貞明欲言又止,他其實想說,就解刳學來說,老鼠和人在結構上,區別其實不大。

朱翊鈞帶着元輔和司農走進了廣寒殿裡,站在了第一組天堂旁,兩個小黃門彙報了實驗過程。

第一組天堂的三個大籠子,每一個籠子裡都有十六個漏斗提供水喝和食物,廣寒殿是個暖閣,常年溫度維持在二十度左右,並且小黃門都帶着口罩、手套飼養,確保不會把外面的疾病帶到天堂裡。

不用覓食、不用挖洞、不用面對野外的天敵,這些老鼠只需要把精力放在繁衍後代之上,不出皇帝預料,這些老鼠的族羣,每五十五天就會翻一倍,到了第315天,每一個籠子裡的族羣數量就超過了600只。

但這六百隻老鼠的繁衍速度,從原來的每55天翻一倍,變成了145天翻一倍,而且三個天堂裡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了階級,形成了幫派,而沒有幫派的老鼠,無處可去,沒有任何地位,會被欺凌。

多餘的老鼠變得不再活躍,而是躲在籠子的最下層,不再和同伴玩耍,一動不動,即便是遭遇了欺辱也只會更加退縮,最終死亡。

第一個崩潰階段來了,因爲充足的食物和水,安逸的生活環境,這些老鼠在產子後,都會棄養,沒有人爲干預的情況下,老鼠幼崽死亡概率來到了90%以上。

第二個崩潰階段在第三年出現,老鼠的族羣來到了2200只規模,幾乎所有老鼠都開始對繁衍失去了興趣,孤僻的老鼠躲在上層,暴力的老鼠在水源和食物附近瘋狂撕咬,低出生率和幼崽的高死亡率,族羣從2200只快速降低,最終歸零。

“全死了?”張居正驚訝整個實驗過程,鼠羣的自我崩解,讓張居正無法理解,不愁吃喝,居然全都死了。

“是的,全死了,即便是僥倖活下來的老鼠,也不知道跟誰學習如何生存,除了吃睡的本能之外,對於繁衍也毫無興趣,最終就是這樣了。”朱翊鈞帶着張居正和司農走過了第一天堂,來到了第二天堂。

“朕以爲是同族繁衍導致,畢竟中原有經驗,同姓不婚,否則後代多畸形及不育,第一天堂的老鼠族羣過於封閉,第二天堂則會定期交換族羣,來確保不會因爲後代畸形不育,導致種族毀滅。”朱翊鈞嘆了口氣說道:“第二天堂崩壞的速度不比第一天堂慢,都是在三年時間左右,徹底毀滅。”

第二組會進行定期的交換,來防止後代畸零,但沒有任何用。

沒有任何繁衍的興趣,孤僻的老鼠躲在上面,強壯好鬥的老鼠在下層,即便是老鼠幼崽誕生,也會被咬死。

“只有第三天堂,現在爲止,一切都很正常。”朱翊鈞帶着司農和元輔來到了第三天堂。

第三天堂這三個大籠子都有一道門,這道門在族羣數量超過六百後,立刻開啓,通道十分寬闊,紛爭開始了。

“這麼大個頭的老鼠。”張居正嚇了一跳,他居然看到了近半個小臂那麼大的老鼠!

“這是廣州來的老鼠,和前面種類不同,它們更好鬥一些。”朱翊鈞嘖嘖稱奇的說道:“打開籠門,有了紛爭後,這些個頭大的老鼠會保護幼鼠,而且有着極強的繁衍欲,並且具備極強的攻擊性。”

“第三天堂,每一個大籠子族羣規模,都會達到三千規模的上限。”

“開始滅鼠吧。”朱翊鈞對着小黃門說道。

小黃門俯首說道:“臣遵旨。”

小黃門更換了今天的食材,換成了有毒的食物開始投喂,很快這三個籠子,九千隻老鼠都開始斷斷續續死亡。

朱翊鈞不確定這些天堂里長大的老鼠放出去,會有什麼生態災難,他選擇了直接滅殺,全死了,就不會有什麼次生災害了。

“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朱翊鈞看着面前的籠子,頗爲感慨的說道。

有的時候,老祖宗的智慧,確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爲這些話,都是經歷了歷史長河的洗禮,才流傳下來,有着極高的借鑑價值。

第一天堂因爲封閉,族羣滅絕還能說是生物問題;第二天堂定期交換族羣,依舊在數量達到2200只後,快速崩壞;

只有第三天堂,有了威脅之後,族羣數量反而達到了天堂的上限,並且能夠長時間維持生態。

沒有足夠的外部壓力時,這些老鼠根本沒有繁衍欲。

體型較大、更具有攻擊性的碩鼠,會完全控制漏斗,不給體型更小的老鼠任何水食,而且這些碩鼠的攻擊,既不是爭奪配偶,也不是爭搶水食,他們的攻擊沒有任何動機。

而且新生的幼鼠沒有學過任何正常老鼠的行爲,不再繁衍,躲在角落裡獨自進食,多數都在梳理自己的毛髮。

第一天堂和第二天堂的崩壞,不是因爲密度,籠子足夠大,足夠他們的生活,而是過度頻繁的社交互動,帶來的對資源分配的不滿,除了水食食物資源之外,還有就是更加漂亮的母鼠,會被碩鼠所霸佔。

“這和臣在草原上觀察到的狼羣幾乎如出一轍。”徐貞明面色凝重的說道:“陛下,草原上狼羣的繁衍,不是線性的,不是每一頭野狼都有孩子,而是不斷從更加強壯的頂端向下溢出的。”

“額,就像是朝鮮的文武兩班、中人一樣。”

老鼠也好,狼也罷,都只是動物,人是萬物之靈,那人就能避免這種繁衍模型嗎?答案是否定的。

文武兩班是貴族,他們的庶子和外室子,憑藉着和本家的關係,開始豢養花郎,擠佔朝鮮窮民苦力的生存空間,不斷地兼併土地,嫁娶的成本實在是太高,多數窮民苦力娶不到媳婦,無法繁衍後代。

這就是人爲篩選的過程,人擇論,人不僅僅在選擇更加優良的動物和植物,還在自我選擇。

徐貞明面色凝重的說道:“在朝鮮,多數的花郎,都沒有子嗣,甚至不願意生子,他們更願意欺負良善與窮民苦力,來獲得滿足,至於被欺壓的窮民苦力,不是不願意生育,而是根本討不到婆娘。”

“其實這種現象在大明的南衙、浙江也有發生,臣在浙江的時候,就有很多的人,自己煽了自己,入高門大戶做閹奴。”

大明的閹奴是違法的,但因爲有很多高門大戶需要,窮民苦力寧願放棄生育權,也要自煽給人當牛做馬。

智慧不會世襲,但財富會,人類絕不會停止繁衍,窮不過三代,底層自我斷代。

“只要小農經濟蛻變到了商品經濟,就好了。”張居正思索再三,非常肯定的說道:“只要新的生產關係建立,分配機制健全,這種情況就不會再發生。”

“先生,真的嗎?只要建立了新的大規模自由僱傭的生產關係,今天的悲劇就不會再次上演了嗎?”朱翊鈞滿臉笑容的說道:“這商品經濟,可不是靈丹妙藥呀,這個在階級論的第四卷裡亦有體現。”

“這皇位可以世襲…”

“陛下。”張居正強硬的打斷了皇帝沒說完的話,他很清楚第四卷的出現是一種必然,但並不是適合眼下。

階級論第三卷謹慎使用,第四卷不要談也不必提,帝制的最終瓦解,即便是按當下的生產力增長速度,大約要在百年以後,纔會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去支撐。

“臣從綏遠帶回了一種麥子,來自鮮卑平原上的一種麥子,叫做黑麥。”徐貞明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個絲綢的袋子,緩緩打開說道:“這種麥子是奧斯曼商人帶到鮮卑平原的,是一種極其耐寒的植物,其抗寒能力之強,甚至能種到冰天雪地之中。”

“幼苗甚至可以忍受零下三十五度的低溫,而且不挑地,可耐瘠薄瘦地,甚至是一些黃河沖刷的鹽鹼地,也可以種植。”

“不挑地,還耐寒。”朱翊鈞立刻眼前一亮,什麼老鼠天堂,那都是形而上的研究,耐寒的農作物越多越好!

小冰川氣候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在加強,如果北方生產糧食,無法滿足需求,陸地昂貴的運費,會讓整個北方崩潰。

墩臺遠侯的探險隊已經探聞到了黑麥的存在,朱翊鈞還以爲是羅斯國的特使把黑麥帶入中國,沒想到是徐貞明帶回來的。

“黑麥啊。”朱翊鈞小心謹慎的打開了絲綢包,看了半天說道:“定要小心培育,這種子怎麼來的?”

“偷來的。”徐貞明言簡意賅的說道:“臣拜託墩臺遠侯尋找種子,鮮卑平原的人,不願意分享食物的種子,墩臺遠侯夜裡偷偷摸摸的取了一兩把,積少成多,偷了十二斤的黑麥。”

咖啡被阿拉伯商人所壟斷,他們只出售咖啡粉,而不出售任何種子來謀取暴利,也就是大明跟蒙兀兒國交好,才從沙阿買買提手裡,用棉布換取了咖啡種子,在雲南試種,頗有成效。

黑麥的種子,通過商貿手段,無法獲得,但徐貞明請墩臺遠侯偷了十二斤回來,而且是聚少成多的偷法,一次就一兩把。

朱翊鈞和張居正互相看了一眼,徐貞明有些過於坦率了。

朱翊鈞沉默了片刻說道:“老師啊,這不是墩臺遠侯偷來的,這怎麼能是偷呢,讀書人的事,這叫蒐集,老師以爲呢?”

“就是…收集來的。”徐貞明本來還要解釋下,但立刻明白了,這是蒐集,天朝上國不幹偷搶之事。

“如此,馮大伴,今年開春,給咱們墩臺遠侯一體賞賜十銀,就以朕感念其辛苦爲由,深入北境的墩300名墩臺遠侯,額外給銀五十,犒勞其辛苦。”朱翊鈞選擇了恩賞。

馮保俯首說道:“臣遵旨。”

一共就四萬五千銀的支出,真的不算多了,墩臺遠侯的探險隊,那真的是拿命在探聽情報,而且一個探險隊還有漢民和外喀爾喀諸部的扈從,五十銀的額外恩賜,真的不算多。

“陛下,黑麥不太好吃。”徐貞明十分懇切的說道:“這東西臣以爲當牧草種很好,在綏遠,二三十天就能收割一次,一年能割三到四次,畝產鮮草能有1萬多斤,乾重也有兩千多斤了。”

“黑麥的根系是龐大而且淺的鬚根系,能很好的固定水土,培育出來,主要用於固定水土,是個不錯的選擇。”

徐貞明希望陛下降低預期,這種黑麥,因爲葉量比較大,當牧草種收益更高。

“這豈不是更好?”朱翊鈞眼前一亮說道:“就這鬼天氣,要是繼續降溫,就當主糧種,如果天氣好,就當牧草種,一舉兩得。”

應昌、吉林府等地的年平均氣溫還在下降,無霜期在五年時間,縮短了七天,沒有停止的趨勢。

“那倒也是。”徐貞明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推廣開來,在天氣繼續變冷並且持續變冷的情況下,可以當糧食種,主要是種植規模要擴大。

“鮮卑城的使者,希望用黑麥交換武器,臣擔心他們漫天要價。”徐貞明說起了他帶回的使者,鮮卑城使者非常希望獲得大量武器,來面對羅斯人的入侵。

這也是徐貞明希望墩臺遠侯用各種手段,拿到黑麥種子的原因,買賣可以,但漫天要價,大明不可接受。

主動權必須要掌握在大明手裡。

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
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