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

“這不可能!絕對不能這樣,憑什麼這樣啊,這是漳州府給的和離書、婚書,朝廷爲何不認!”劉氏真的驚呆了,這可是大明朝廷,怎麼可以出爾反爾?!

“難道漳州府不是朝廷的官衙嗎!”

這件事要是好處理,漳州府知府盧承就不會送到朝廷,作爲疑難案件處理了。

趙夢佑面色嚴肅的說道:“因爲你以欺詐財產爲目的,誆騙了唐志翰,欺詐事實存在,和離書自然要廢棄,和許貞翼的婚書,自然也不做數,在這之前,你一直將屬於唐志翰的家財,轉移到許貞翼的手中,各種財物,總計一百六十萬銀。”

“這是不爭的事實,鐵證如山。”

“如果不是各色工坊都是唐志翰的手足看管,你是不是也要把這些工坊,也轉移到許貞翼的手中?”

唐志翰是個很講義氣的人,那些工坊的地契,都在那些手足兄弟手裡,而唐志翰每年從各工坊拿走三成的利潤。

最值錢的不是地,而是聚集起來的人,以雞籠島爲原木來源,對原木進行加工,各種十幾年的木工老師傅們,就是利潤的源頭,加工好的木料,送往各個造船廠,木材加工就是唐志翰最賺錢的營生。

木工師傅在社會的地位很高,受人尊敬,經濟地位,最起碼也是吃喝不愁,甚至還能養個學生。

“那也是我的錢!”劉氏面色漲紅,大聲的喊道,這有點色厲內荏,她其實是怕了,朝廷不講道理,居然連婚書都不認,就是要偏袒唐志翰,這引起了劉氏內心深處的惶恐。

“誰賺的?”趙夢佑儘量讓自己心平氣和的詢問,這個劉氏的思路和正常人不大一樣。

“給我了就是我的!都是我的!”劉氏雙眼已經通紅,用自己最大的聲音,喊出了這句,聲音越大,就越心虛。

而那個姦夫許貞翼已經完全軟在了地上,劉氏不懂,許貞翼從聽說要入京後,就已經知道了結果。

劉氏越生氣,趙夢佑的語氣越平靜。

趙夢佑翻動着手中的賬目,頗爲平靜的說道:“你不清楚這些錢都是用命換來的,你也不想清楚唐志翰有多辛苦。”

“你看起來甚至不知道一百六十萬銀是什麼概念,那邊那個高聳入雲的正衙鐘鼓樓,完全建成花了一百二十萬銀,每人上樓一次十五文,刨除養護費用之外,現在已經收回成本六萬銀。”

“一個倭國上等的遊女,可以直接入畫舫的遊女,一個只要五十兩銀子,這已經是最貴的了,唐志翰可以買32000個,哪怕是最貴的揚州瘦馬,一個二百兩,唐志翰可以買八千個,而你,琴棋書畫樣樣不會,體態、身段,額,人老珠黃了。”

“出去賣,大抵也是沒人理,年輕十歲也沒人看。”

劉氏用力的一甩袖子,厲聲說道:“我是他的糟糠之妻,他最窮的時候,家裡連充飢的糠皮都沒有的時候,是我養着他的孩子,是我四處求人借糧!用我跟那些低賤的娼妓做比較,你堂堂緹帥…”

劉氏忽然啞火了,她震驚的看着趙夢佑,面色驚疑不定。

“說,繼續說。”趙夢佑擡起了頭,看着劉氏,沒有嘲諷,沒有厭惡,沒有什麼情緒,只有冷厲。

趙夢佑把劉氏和娼妓相提並論,就是讓劉氏自己說出這四個字,糟糠之妻。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可棄。

顯然,劉氏也意識到了她講出了她最不願意講的那句,她是唐志翰的妻子,唐志翰從來不是個嫖客,彼此之間一直是實際上的夫妻關係。

趙夢佑見到了太多的犯人,他發現很多的犯人,都是邏輯自洽,那些連篇的謊言,說的多了,連自己都騙了,而整個連自己都騙的虛構故事裡,一定有一個點,是整個虛構故事裡的基石。

劉氏虛構敘事裡,最大的基石,就是她認定唐志翰只把她當成個管家婆,唐志翰是個嫖客,進而構建了所有的虛構故事,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一切。

而擊垮犯人的意志,粉碎虛構故事,就是把這個基點擊破,自我敘事、自我欺騙的故事,就會轟然倒塌。

劉氏一直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唐志翰的妻子。

她擁有的一切奢靡生活,擁有的一切風花雪月,甚至是見官不跪的特權,官夫人的身份,都是唐志翰在外面打拼賺來的,她備受尊敬,只是因爲她是唐夫人,而不是劉氏。

“你現在還對本官,以欺詐事實成立,廢除和離書,有異議嗎?”趙夢佑詢問道。

“有!”劉氏面色驚恐的回答道,這是決計不可承認的,一旦承認,她做的事,天打五雷轟都不爲過。

“很好,既然不肯承認自己身份,那就不是九品商總的夫人了,那好辦的很,來人,十杖!”趙夢佑抽出了個籤子,扔在了地上。

趙夢佑之所以沒有在劉氏咆哮公堂的時候用刑,是因爲如果要廢除和離書,那劉氏還是九品的孺人。

大明一品到九品官員的正妻,叫夫人,六品七品的官員正妻叫安人,八品、九品爲儒人,當然一般都統一尊稱爲夫人,這不僅是榮譽,還是等級森嚴的等級,之前不打,是規矩,現在打,是告訴劉氏,她爲何能在公堂上如此說話。

兩個緹騎抄起了劉氏就拉出去打,籤子既然已經落地,就是堂上官的命令,連旁聽的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官員,都沒有一個人制止。

慘烈淒厲的叫聲傳遍了整個公堂,劉氏被拖回來的時候,有點奄奄一息一樣,似乎打的很重。

但趙夢佑很清楚,緹騎打的響,其實沒下力氣,這麼多朝廷明公看着,皇帝在後堂,緹騎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屈打成招。

之所以看起來奄奄一息,馬上就要斷氣了,這就是劉氏的幺蛾子、小心思。

大明皇帝的酷吏,趙夢佑見得太多太多了,總覺得自己一點小聰明,就能避免刑名。

“嗯,還有點不服,再打五十大板吧。”趙夢佑翻動着一枚籤子,準備扔出去。

“我認!我認!”剛纔好像要死了一樣的劉氏,突然高聲喊道,即便是緹騎收着力,十杖下去,那也是生疼。

趙夢佑收回了籤子,十分明確的說道:“十杖,如果下死力氣,你第五杖就被打死了,之所以現在還生龍活虎,完全因爲你是九品官人的夫人,你所有享受到的一切,都是唐志翰給的,包括許貞翼。”

“是的,許貞翼頗爲俊朗,有詩情,而且還很擅長作畫,很擅長甜言蜜語,三十七歲,他圖你什麼?圖你人老珠黃,圖你人老色衰?還是圖你蠻不講理?不就是圖你的銀子嗎?”

“哦,對了,你很清楚,許貞翼養了兩個小妾,還有三個妾生子,你因爲這個跟他大鬧了一場,那張臉都被抓花了,你撓的吧?”

“當家的!你說句話啊。”劉氏跪在地上,帶着乞求的眼神,悽悽慘慘的看向了唐志翰,說不出的苦楚,劉氏沒有看向許貞翼,許貞翼已經嚇的尿褲子了,指望不上了。

“唐志翰,你有話要說嗎?”趙夢佑詢問唐志翰。

唐志翰拜了拜,深吸了口氣,才高聲說道:“我,無話可說。”

要是唐志翰這個時候,還要爲劉氏求情,那趙夢佑只能說他唐志翰活該了,之前,唐志翰差點被活活打死自己家裡和自家婆娘的肚皮上,還是執迷不悟,那還不如被活活打死算了。

趙夢佑看向了劉氏,吐了口濁氣說道:“我從未見過你這般歹毒的婦人,連書裡的潘金蓮和你一比,潘金蓮都知道一些廉恥。”

趙夢佑是緹帥,他見了太多太多的案犯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婦人,比劉氏歹毒了。

“既然你們都對廢除和離書無異議,那麼,在這份催繳票上簽字畫押吧!”

“這一年雞籠島新開闢木坊,積欠稅銀一千三百銀,案後,到戶部清繳。”趙夢佑拿出了一張開好的稽稅票,遞給了文書,讓唐志翰簽字畫押。

各市舶司的督餉館是天子南庫,這稅款有一半要直接入內帑的,這可是陛下的銀子,一釐都不能少!少了趙夢佑夜裡得做噩夢了,陛下很大方經常賞賜,但該入庫的銀子,陛下會親自查問。

待唐志翰簽字畫押之後,趙夢佑檢查留檔後,又一拍驚虎膽醒木,語氣裡帶着肅殺說道:“擬罪,《大明律·刑律·人命》,其妻妾因奸同謀殺死親夫者,凌遲處死,姦夫處斬!”

稽稅之後,就是一個典型的姦夫案了,大明律關於姦情有三種判罰,一個是和姦,就是你情我願,各打八十大板,而不是沁豬籠,那是私刑,打完之後,判義絕離;一個是刁姦,就是強淫良家,姦夫死罪不赦;

而這裡面最嚴重的就是因奸謀殺,婦凌遲,姦夫斬首示衆。

“凌遲?!”劉氏呆若木雞的看向了趙夢佑,她萬萬沒料到會是如此下場!

趙夢佑皮笑肉不笑扯了扯嘴角說道:“你若不害人,也就是打些板子,把錢還了便了事了,你害人性命,那就是重刑了。”

大明刑法笞、杖、徒、流、死,前兩等,打鞭子、打板子都是肉刑輕罪,但凡是劉氏沒有害人性命的想法,也就是輕罪論,甚至拿錢可以免了這笞、杖肉刑。

徒刑就是做苦役,一年到十年皆有,流則是流放,死刑是斬首,斬立決和秋後問斬,判秋後問斬有的時候遇到了大赦天下,還能活下來。

至於凌遲,那就是重罪中的重罪,遇赦不赦的大罪。

趙夢佑開始下一步的審理,到這裡,就非常的繁瑣了,各種證據不斷地出現,還有數十個人證出堂作證,每一個人證都留下了供詞,而大理寺卿陸光祖、刑部左侍郎嚴清、僉都御史趙錦等人挨個過目,確認無誤,收存留檔。

朱翊鈞坐在後堂旁聽了這個審問流程,今天不會形成決議,趙夢佑給出意見,刑部最終部議確認,大理寺卿陸光祖覈准後,送到皇帝這裡勾決,還要死刑三複奏,即便是加急也要十天半個月,不加急,那就得一年半載了。

“朕聽到了現在,就發現一件事,這劉氏,不是不清楚,她就是在裝糊塗,她甚至不是嫌棄唐志翰是個老實人,劉氏就是拿不住唐志翰,找了個比較懦弱、拿的住的許貞翼欺負。”

“這劉氏敢撓許貞翼,她不敢忤逆唐志翰,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動了殺心。”朱翊鈞聽完了全過程後,得出了個結論。

唐志翰很厲害,要不然也不能從老峰主、舊商總李瑞奇手裡,接過月港遠洋商行的大旗,唐志翰強勢,而劉氏有了錢之後,一些普通的享樂就已經無法滿足她的閾值了,就找了各種理由,甚至把過去拿捏她的許貞翼,反過來拿住了。

而且從審案的過程來看,劉氏很享受這種拿住許貞翼的感覺。

“朕十歲那年,孃親帶着朕跑到太廟裡哭,大人哭,小孩也哭,孃親就跟朕說,這老話說,女人當家、牆倒屋塌。”朱翊鈞頗有些感觸的說道:“孃親說:這女子大多不讀書,讀也是讀寫女戒,連經史子集都不讀,大道理沒讀過,而且還不接觸外面的人和事,根本沒什麼經驗,可不就得牆倒屋塌。”

“孃親看朕不爭氣,看大臣不附,只好讓先生來管朕,約束朕,把天下事倚仗給先生處置,後來這國事,孃親也是能不管就不管,也不讓後宮的嬪妃們多說,想來就是這個道理。”

馮保最怕皇帝提及當年事,皇帝一說小時候,馮保就汗流浹背,這個時候,馮保額頭上都是汗了。

“慫樣兒,連個話也不敢說了,朕說話算話,你好好幹,朕不會翻舊賬的。”朱翊鈞笑罵了一句,堂堂帝國內相,說起舊事就這個鵪鶉樣,跟他朱翊鈞多暴戾一樣。

“陛下,臣是真的怕。”馮保有點哆嗦的說道,在皇帝面前要說實話。

他還想着日後春秋論斷,不敢說和三寶太監鄭和一樣並排坐,至少要有個大明中興大臣的美名。

中原不厭惡宦官,討厭閹黨。

唐玄宗的高力士、明成祖的鄭和、劉永誠、明憲宗的汪直,那都是賢宦,連罵慣了宦官的讀書人也要稱讚賢德,馮保又沒有後人,他就圖個身後名。

朱翊鈞靠在椅背上,無奈的說道:“生產圖說講生產,說人是一切關係的總和,孃親的話有道理的,朕這十四年,設立了女子學堂,將校、軍兵、工匠子女,都要上學堂;而且還有了織娘,這織娘可是個好營生,賺的雖然不如男丁多,但細心。”

“上學讀書明理,做工有生產關係,知道如何處事,這劉氏鬧這麼一出,別把朕這十四年的努力,全給毀了。”

王崇古說這件案子的時候,就說這案子和當初的官廠織娘騙婚案類似,騙婚案後,娼妓從良不得入官廠,這劉氏案後,別搞得連之前所有的經營,全都毀了。

馮保趕忙說道:“那不能,這種毒婦,書裡都寫不出來的,陛下。”

“那倒也是,但願是個例吧。”朱翊鈞站起身來,走了兩步,對着馮保說道:“對了,不是還有海商敲鼓鳴冤,說自己和離,銀錢都被捲走了嗎?告訴緹帥,欠的稅不交,不給他們廢除和離書。”

“不交稅,萬萬不行。”

Wшw ★тt kǎn ★¢O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

大明的離婚各有不同,夫妻財產分配亦有不同。

歸返,就是因爲意外或者變故沒成婚,女子歸還孃家,是把嫁妝全都帶回去,把彩禮退回,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放婚,則是各種原因,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或者男子有錯在先,協商之後,男子寫放婚書,讓女子重梳蟬鬢,美掃蛾眉,再尋良家,這種情況是夫妻生活多年,女子把嫁妝全部帶回,不返還聘禮;

和離,經過了協商,雙方選擇和平分手,則是中分其資財,就是夫妻財產對半分,一人一半,最早在宋朝開始推行,比如《夷堅志》丙卷,就有一個叫王八郎的員外,嫌棄正妻人老珠黃,和離後家產對半分,之後留戀青樓,死在了娼妓的肚皮上。

七出,就是休妻,休妻女子可帶走妝奩、衣物,嫁妝不能帶走;

休妻也不是隨隨便便休妻,大明律明確規定了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女子無家可歸)、與更三年喪(爲男方父母守孝之後再不得休妻)、前貧賤後富貴(糟糠之妻不可棄),若是不符合三不去,強行休妻,會被抄家。

奪休,丈夫實在是過於殘暴,或者不做事,妻子到衙門狀告丈夫,衙門審定後,判離,這種情況,女子也只能帶走嫁妝。

義絕,就是發生刑事案件,由衙門直接審定離婚,恩斷義絕,鬧到義絕,往往就是撕破臉了,這種情況頗爲複雜,往往都是具體案子具體分析,類似唐志翰的案子,若不害人,無論放在哪個官員手裡,都得往和姦上判。

最後還有一種,就是避禍託付。

張居正死後,家人被關着餓死了十幾口人,長子張嗣文更是自殺明志,看到張居正如此下場,晚年的戚繼光,爲了避禍,和髮妻王氏和離,甚至把妾室、兒子統統交給了王氏,自己孤苦伶仃、生病無錢醫治,鬱鬱而終,這就是避禍託付,這種情況極爲罕見了。

所以,爲了減稅和離的海商們,他們要想依照唐志翰這個案子的判例,廢除和離書,就必須提前交完稽稅房開具的催繳稅單和罰金,才能依例廢除,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賦稅無法避免!

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詢問了皇后的情況,臨產在即,整個通和宮都很緊張,這幾年宮裡一直沒什麼喜事,朱翊鈞專門去花萼樓看了看,也沒進去,就站在門前說了說話。

“陛下,前線捷報!”一個背後插着硃紅色令旗的緹騎跑到了院門前,大聲的說道:“爲陛下賀,爲大明賀!前線有捷音,倭寇在開城潰敗,已經撤離開城、臨清,退守漢城!”

“好!賞!”朱翊鈞聞言大喜過望,從馮保手裡拿過了捷報,認真看了許久。

戚繼光在前線,把加藤清正給徹底打崩了。

戚繼光的打法挺簡單,朱翊鈞看戚繼光打仗,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但他很清楚,他打不出這麼漂亮的戰績,雖然排隊槍斃指揮起來非常簡單,但他還是確信,自己不是那塊料兒。

京營步營、車營、騎營、炮營輪番上陣,與其說是打仗不如說是積累實踐經驗,摁着倭寇的腦袋刷經驗,倭寇也不是沒有掙扎,各種法子都試了,可是代差的線列陣,還是過於強悍了些。

全火器作戰,比朱翊鈞想象的還要可怕的多的多,以一當十一點都不誇張,尤其是缺乏精鋼甲冑的倭寇,根本不可能接近大明軍的陣線就會潰敗。

加藤清正制定了一個十分大膽的計劃,從臨清江出海,過仁川,奇襲天津州塘沽倉以及義州城,官渡之戰,曹操燒燬了袁紹的糧倉輜重,才以弱勝強!

加藤清正調遣了二百艘船,準備偷襲!

結果,倭寇剛出臨清江,就被大明水師的火炮給堵回去了,大明水師和京營,甚至打出了配合,打的倭寇只能龜縮回去。

戚繼光從來都是先慮敗,再慮勝,從不傲慢,從不輕視任何的對手,打的時候,都是卯足了力氣,往死裡打,爭取一拳打死。

這次倭寇吸取了平壤之戰的教訓,沒有讓花郎協們率先逃跑,而是將花郎協派出吸引大明軍目光後,立刻逃竄,花郎協衝出去的時候,倭寇發動了崩撤賣溜,腳底抹油一溜煙的跑回了漢城。

大明軍收復了前高麗王朝的都城,開城,以及重要城池臨清。

“娘子,喜事。”朱翊鈞笑着對門內的王夭灼說道。

“我聽到了。”王夭灼靠在門前,有些氣呼呼的說道:“吳院判也是,說什麼也不讓夫君進來,夫君這麼高興,娘子我也高興啊,卻看不到捷報。”

王夭灼喜歡前線傳回來的捷報,那是夫君最開心的時候,當然,大明軍屢戰屢勝,大明皇帝這皇位就穩如泰山,她這皇后就能安安心心相夫教子,而且兒子可以繼承皇位。

“沒事,過幾日再看也不遲。”朱翊鈞笑着寬慰道。

“產後還要恢復,得五六個月看不到夫君了。”王夭灼聲音忽然拔高了些:“哎呦,這孩子…”

“御醫!御醫!”朱翊鈞一聽立刻宣御醫過來,大明有唯一一個太醫院的女院判吳漣,可是陳實功的親傳弟子。

“陛下,皇后千歲要生了,胎位很正。”吳漣的聲音從門內傳來。

朱翊鈞在門前走來走去,雖然這已經是老四了,但朱翊鈞還是有點擔驚受怕,怕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關心則亂,他等了近一個時辰,才聽到了嘹亮的哭聲。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喜得千金,六斤九兩,一切順遂,母女平安。”吳漣報喜,但皇帝還是沒能進入產房,女院判吳漣的規矩有點大,朱翊鈞都得遵守。

“謝吳院判。”朱翊鈞在門外連連道謝,安排馮保給宮裡所有人發賞錢,讓馮保安排內官,帶着百事大吉盒,去給京堂百官送喜報。

而王夭灼的第二個女兒也有自己的名字,朱軒娥。

(萬曆皇嗣一覽表)

“陛下,太后又催陛下納妃嬪。”馮保看着剛剛批閱完奏疏的皇帝,小心的提醒道。

“郭嬪和王嬪,吳院判確定無法生育了嗎?”朱翊鈞面色凝重的問道,郭雲瑤、王兮悅隨扈皇帝南下,王皇后都有了,這二位始終沒有身孕,李太后就開始催了。

馮保低聲說道:“吳院判說,缺了點天運。”

“好生優待,不要短了月俸,更不要讓宮婢欺負了,逢年過節,該叫上也都叫上,別冷落了。”朱翊鈞仔細的叮囑着,這生不出來,在後宮地位怕是連宮婢都要欺負了,膝下無子,那更是苦楚了。

“臣遵旨。”馮保領命,陛下還是很喜歡郭雲瑤和王兮悅的,二人聽了皇后千歲的叮囑,也曾試過一起服侍,但仍然沒有結果。

朱翊鈞搖頭說道:“周德妃不是三月份剛有了身孕嗎?孃親也是吹求過急,不必催,前線打仗,不納妃嬪。”

“臣記下了,明兒個給太后回話,陛下,冉娘子已經來了。”馮保提醒陛下,該休息了,李太后的意思很明確,不納妃嬪可以,這後宮的妃子們都得忙起來。

家宅不寧的冉偲怡,來自雲南,長得好,還會點醫術,沒事的時候,就跟着吳漣學醫,算是後宮裡最喜歡醫術的人,最近周德妃又有了身孕,一直學醫的冉偲怡,也開始上進了起來。

“明天讓郭嬪和王嬪過來侍寢,再試試吧。”朱翊鈞一邊走向了盥洗房,一邊對馮保叮囑着。

次日清晨,陽光明媚,朱翊鈞來到了文華殿,主持廷議。

“三堂會審的唐志翰案,刑部有部議結果了嗎?”朱翊鈞首先詢問了案情。

“稟陛下,刑部議定,劉氏、許貞翼皆斬首示衆。”王崇古俯首說道:“陛下,唐志翰沒有被殺害,故此是謀殺未遂,故此議定。”

“大理寺認爲呢?”朱翊鈞看向了大理寺卿陸光祖。

陸光祖俯首說道:“陛下,臣以爲,凌遲爲宜,送解刳院,此乃重惡大罪,不重判,難收威嚇之效。”

朱翊鈞思索了片刻說道:“送解刳院吧。”

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997章 翰林院的文章,盡除空談之風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
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997章 翰林院的文章,盡除空談之風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