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

王座是用鐵和血鑄成的,這是大明的經驗和教訓,每一次王朝更替,都是血流成河,屍骨累累。

可這是大明的共識,並非世界的共識。

即便是已經非常有反抗精神的尼德蘭人,依舊不敢過分的刺激費利佩,即便是皇明釋放了善意,尼德蘭人也不敢接受,而是選擇了一種你看不見我的躲避態度。

這很正常,西班牙大方陣幾乎無敵於陸地之上,而西班牙也擁有舉世矚目的無敵艦隊,即便是大西洋的風暴吞沒了無敵艦隊,可是殘留的艦隊,英格蘭依舊不是對手。

發行金債券、武裝海軍陸軍、不斷的進行軍事擴張、通過軍事勝利穩定金債券的信心,是費利佩這麼多年縱橫泰西的奧秘。

艾恩馬倫告訴皇帝陛下,可以讓葡萄牙拋售金債券,報復費利佩的關稅政策。

這是禍水東引,但葡萄牙沒有權力拒絕大明。

葡萄牙借大明的戰爭借款還沒有還完,這是一筆一千五百萬銀、展期四十年的鉅款,是當初葡萄牙能夠逃脫費利佩魔爪的關鍵;

葡萄牙王室現在最大的商貿行爲,就是每年集散大明環球貿易的貨物;

在葡萄牙的宮廷裡,任用了大量大明人來維持基本穩定,國務大臣徐璠就來自大明。

葡萄牙沒有權力拒絕大明的同時,更有實力去對抗費利佩,畢竟已經對抗過兩次了,大光明教廣泛而真實的影響力、護教軍、自由艦隊的軍事實力、以及人心可用。

除了有實力,更有動機,誰都不願意自己身邊有一個,有實力而且有意圖兼併自己,只是不願意付出足夠代價的強國。

背刺西班牙最好的人選,不是尼德蘭,而是葡萄牙。

艾恩馬倫有些感慨的說道:“事實上,他們是同一個人種,語言沒有太大的差異,甚至生活習慣上都有很多相似之處,信仰完全相同,在泰西很多國家眼裡,他們就是一個國家,就像泰西人認爲倭國、朝鮮、安南這些國家都是大明一樣,不太容易完全區分。”

“在四百年前開始的再征服運動中,國王阿方索六世,將葡萄牙的土地封給女婿亨利,亨利成爲第一位葡萄牙伯爵,而後在葡萄牙伯爵領上建立了葡萄牙。”

“費利佩如果不露出他想要兼併葡萄牙的想法,也不會激起廣泛的反抗。”

艾恩馬倫解釋了下爲何葡萄牙擁有很多的金債券,因爲在過去,葡萄牙根本就是西班牙的一部分,兩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高度趨同,但最終在費利佩的野心之下,兩國漸行漸遠了。

葡萄牙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也加入了大明開海後的貿易體系,成爲了大明在泰西最穩定、最可靠的中轉站。

對於葡萄牙人而言,大明就是那個永遠不會吞併他們的大號西班牙。

搞清楚了葡萄牙的立場,就明白艾恩·馬倫爲何會出這樣的主意了。

“你講的很有道理,但朕不會強迫安東尼奧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畢竟他是朕冊封的葡王,正如朕沒有強迫尼德蘭人接受朕的善意。”朱翊鈞想了想,打算見過安東尼奧的使者之後,再判斷其可能性。

局勢沒有惡劣到要霸凌他國的地步,同樣,這和大明一貫的外交政策不符,因爲報復費利佩的兒戲,搞得大明人厭狗嫌,甚至導致大明道德滑坡,那纔是失策。

大明有自己的做事邏輯,中國是一個五千年的老人家了,不能陪着費利佩一起兒戲,跌份兒。

“今年,我們的探險船隊,又發現了幾個島嶼,幾處北美洲的落腳點,爲了回報陛下的慷慨和仁慈,我們將海圖、星圖和針圖,獻給陛下。”艾恩·馬倫拿出了三卷書,是新尼德蘭附近的堪輿圖,水文地理島嶼,都在其中。

新尼德蘭,這個地方後世叫做曼哈頓,也就是紐約最繁華的地方。

費利佩採用了懷柔的方式,讓尼德蘭人分化爲了南北兩個派別,鬥爭形勢變得糟糕起來,費利佩可以奪回尼德蘭,但無法奪走尼德蘭人的意志。

而這片區域,正在不斷的發展壯大。

朱翊鈞收下了海圖,如果能夠修通新日運河,這份海圖的價值會數千倍的上升,但五十年的時間太久了,不確定性實在是太多了。

在艾恩馬倫離開後,朱翊鈞宣見了安東尼奧的使者,劍聖馬爾庫斯。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馬爾庫斯以臣禮覲見,泰西的封建制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但大明的封建帝制完全不同。

馬爾庫斯是安東尼奧的臣子,也是大明皇帝的臣子。

“這已經有三年未見了,連當年可以戰勝大西洋狂暴風暴的劍聖,也是白髮蒼蒼。”朱翊鈞有些感慨。

馬爾庫斯三年沒有來,年紀大了,長途跋涉對他身體的負擔實在是太大了,其次就是他之前的舊傷,正在折磨着他。

馬爾庫斯有些喪氣的說道:“年輕時候覺得身體強健,但當年的許多行爲爲今日埋下了禍根,臣早些年在船上席地而睡,現如今,只要稍微活動下,渾身的骨頭都像是針刺一樣的疼痛。”

“臣之所以拖着久病的身體來到大明,是安東尼奧殿下必須要派一個信得過的人,來到大明,表明安東尼奧殿下的態度。”

“對於費利佩的倒行逆施,安東尼奧殿下和葡萄牙人一樣反對,他缺錢缺瘋了,居然對葡萄牙也增加了三成的關稅!”

馬爾庫斯拖着久病的身體來到大明,是要表明葡萄牙的態度。

費利佩的發瘋可不是隻針對大明,他連葡萄牙都要加稅。

“他不僅對大明加稅,還要對葡萄牙加稅嗎?”朱翊鈞一愣,面色古怪的問道。

馬爾庫斯頗爲憤怒的說道:“因爲葡萄牙集散大明貨物,費利佩就對外宣稱,葡萄牙是大明的走狗,幫兇,才導致了遠征的失利!所以要對大明一起加稅。”

“他在撒謊、在欺騙,所有人都知道不是那樣,安東尼奧殿下,完全配合了他的行動,提供了一切能提供的支持,港口、軍用所需的甲冑、弓箭、火藥等等。”

“在臣看來,他完全是老糊塗了,太老了,纔會聽信了那些宮廷秘書的話,他已經忘記了自己是怎麼成爲日不落帝國的君王了。”

“西班牙沒有多少可靠的水手和領航員,而葡萄牙擁有完善的海事學堂,如果沒有葡萄牙,西班牙的商船連怎麼到達新世界都不知道。”

馬爾庫斯是葡萄牙人,最初對海洋進行探索的也是葡萄牙人,爲此,西班牙人僱傭了大量的葡萄牙人作爲領航員,纔有了西班牙日不落帝國的地位。

現在西班牙加稅也加到了葡萄牙的身上。

而且費利佩進攻英格蘭這件事,葡萄牙出於對海貿環境的考慮,完全配合軍事行動,出人出力出錢出糧,積極配合行動,結果,費利佩居然說葡萄牙是罪人。

這讓馬爾庫斯、安東尼奧、葡萄牙人根本無法接受,大明那麼大,能扛得住無敵艦隊戰敗的一口大鍋,但葡萄牙可扛不動。

“艾恩·馬倫提議,讓葡萄牙拋售金債券,催逼金債券崩盤,進而阻止費利佩的兒戲,不知道馬爾庫斯覺得如何?”朱翊鈞也沒遮掩,問出了自己關切的問題。

馬爾庫斯聽聞搖頭說道:“尼德蘭人果然狡詐,他們不敢讓費利佩把目光聚焦在他們身上,就讓葡萄牙人來做這個惡人。”

“陛下,金債券目前,跑得快還是錢,跑的慢就是紙。”

“在臣出發的時候,安東尼奧殿下已經開始拋售金債券了,就如同燕興樓市場一樣,不能直接全都拋售,否則的話,根本賣不出價格,需要買入穩定價格,更多的賣出逐漸減少。”

“預計在一到兩年內,可以完全拋售乾淨。”

葡萄牙一共持有大約一成的金債券,也就是140萬兩黃金的規模,這種龐大的債權拋售,不會一朝一夕完成,那樣所有人都知道你要跑路,只能一邊買入一邊賣出。

現在,費利佩的金債券已經到了崩盤的邊緣,所有人都知道金債券要倒了,但究竟什麼時候倒,誰都不知道,大家都在賭,這顆天雷不會在自己手上爆炸。

現在的金債券已經不是一個合格的金融類產品,而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騙局了。

朱翊鈞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死在南京製造局前的織娘,那織娘也是寅吃卯糧,從錢莊借了一大堆的錢,購買金銀翡翠首飾、胭脂水粉、綾羅綢緞,結果借不到錢了,無法借新還舊了,就只能一頭撞死了。

費利佩的困局,和這個織娘,如出一轍。

“海洋還是過於寬廣了,否則大明水師一定要告訴費利佩二世,不要推諉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朱翊鈞第一次如此討厭大海的廣闊,否則一定要讓費利佩知道花兒爲什麼這般紅。

馬爾庫斯猶豫再三才開口說道:“陛下,臣到了大明,發現大明也在發行金債券嗎?”

朱翊鈞沒有否認,頗爲肯定的回答道:“如果你將大明寶鈔理解爲金債券,也並無不可,朕的確在發行金債券。”

“大明在發展,需要更多的白銀、更多的黃金,來滿足一般等價物這種特殊商品的需求,奈何費利佩一直在減少白銀、黃金對大明流入,朕只能使用金債券的方式了。”

“朕本來預計十年完成黃金的收儲,利用一千五百萬兩黃金髮行寶鈔,補充大明貨幣不足,這是一鍋夾生飯,可哪有萬事如意?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

大明沒有準備好,收儲黃金才進行到了第三年,通和宮金庫都沒有營造完成,現在內帑充當金庫在使用,朱翊鈞計劃收儲1500萬兩黃金,這樣信譽更加堅挺一些。

萬事不由己,面對白銀流入減少的實際局面,朱翊鈞只能提前啓動了黃金敘事、黃金寶鈔。

黃金在大明,是不方便直接作爲貨幣使用的,因爲大明人很多,金銀銅三本位的貨幣制度過於複雜,黃金寶鈔是讓黃金和白銀可以兌換,本質上還是銀本位。

“一鍋夾生飯,那是真的難以下嚥,甚至比生食還要難吃。”馬爾庫斯表達了同情,在海上連夾生飯都沒有,都是吃生的,吃生的也還好,半生不熟纔是最難受的。

“英明的陛下,安東尼奧殿下有些迷茫,但是這個迷茫他不方便對別人提起,這次費利佩加徵了關稅,必然導致走私氾濫成災,葡萄牙要不要做點什麼。”馬爾庫斯說起了一件事兒,安東尼奧沒有和國務大臣溝通過。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雖然國與國之間只談利益,但朕不希望安東尼奧重操舊業,他之前是船長不錯,也曾走私,劫掠西班牙的珍寶船,甚至監守自盜,這也沒錯,但他現在是國王了。”

“朕不期望他有什麼長遠的規劃,但是做海寇,會影響海貿環境,殺雞取卵不可取。”

“當然,安東尼奧如果實在財政困難,這麼遠,不把朕的話當回事,朕也毫無辦法。”

馬爾庫斯聽聞皇帝如此訓斥,趕緊從凳子上站了起來,跪在地上說道:“臣等罪該萬死,葡萄牙藉助轉口大明商品賺了很多的錢,財政並不困難,非常富足,我們只是希望報復費利佩的行爲。”

“卻沒有考慮到更重要的海貿的環境。”大明習以爲常,甚至認爲本該如此的治國理念,比如輕重緩急這四個字,就像本能一樣,但對於安東尼奧而言,這真的是很高端的學問。

輕重緩急是先秦時候管子率先提出,已經在中國這片土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兩千年。

安東尼奧和費利佩一樣,情緒到了,做什麼決策都不奇怪。

“免禮吧,那就不要做了,走私只會惡化泰西的海貿環境,如果說報復的話,英格蘭人自然會做的。”朱翊鈞一聽安東尼奧只是想報復,告訴他不必着急,英格蘭人會出手的!

“陛下聖明。”馬爾庫斯一想,的確,葡萄牙現在也是體面人了,這種髒活累活、捱罵的活兒,讓英國佬做最合適,英格蘭人的私掠許可證,仍在施行。

“陛下。”馮保湊到了皇帝耳邊小聲奏聞着,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表現,顯然是有要緊事,否則不會打斷陛下接見使者。

“哦?很好。”朱翊鈞聽聞馮保耳語,先是有些驚訝,而後露出了一抹陽光燦爛的笑容。

“馬爾庫斯,朕收到了一個好消息,朕的觀星艦剛剛回航了,從新世界帶回了十二萬兩黃金,現在這批黃金已經來到了莫愁湖行宮之外,正好,一起去看看。”朱翊鈞站起身來,告訴了馬爾庫斯馮保奏聞了何事。

之前大明從北美洲土著手裡交易到了天然金塊,大明的觀星艦就出發了,陳大壯本來要從松江府坐船,前往北美洲探索金礦,但被皇帝強令到絕洲大鐵嶺衛。

陳大壯最終沒能前往,但對北美洲的探索仍在進行。

前年,觀星艦,就找到了金山所在,但探索步履維艱,當地的夷人不太友好,不肯分享秘密,大明的海防巡檢不停的被襲擾,甚至連地師都死了三名,但最終還是找到了金山所在。

建立了港口、據點、礦山,完成了初步的開礦。

到處是沙丘、山丘的荒涼地區,尋找金山並不容易,再加上夷人不斷的騷擾,這批黃金也是帶血的黃金。

是大明在探索金礦的過程中,和當地的夷人發生了衝突,攻城略地後的收穫,更加直白的講,是搶來的。

朱翊鈞在西花廳接見了馬爾庫斯,又到了正廳接見了回航的觀星艦天文生權天沛。

權天沛隆慶二年出生,今年二十二歲,廣州府新寧縣人,是大明皇家格物院的格物博士,少年多才智,跟隨邢雲路學習天文學,成爲了一名天文生。

權天沛在萬曆十二年出海,那年他才十七歲。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權天沛恭敬見禮。

“免禮,幾年沒見,子俊這瘦了好多,跑船確實辛苦的很。”朱翊鈞見過權天沛兩次,那時候他隨邢雲路覲見。

權天沛極其喜歡甜食,所以在格物院的時候,他是白白胖胖的,現在的權天沛成了一個精瘦的漢子。

子俊是權天沛的字,他有名有姓有字,還喜歡甜食,出身不是窮民苦力,是正經的新寧權氏半縣之家的豪奢戶,也是大明世襲的千戶。

他入京參加欽天監天文生考試,完全是不想吃習武的苦,也不想吃讀書人的苦,權天沛他爹逼他習武,習武不成就逼他學文。

最終權天沛吃了跑船的苦。

世上三般苦,撐船、打鐵、磨豆腐,跑船比撐船還要苦一點。

“勞煩陛下掛念,倒是體力比過去好太多了,也慢慢習慣了,上了岸,反而一搖三晃,站不太穩當。”權天沛聽聞陛下記得他,立刻笑了出來,這份笑容看起來有幾分樸實。

權天沛當初要去跑船,是一時衝動,他嚮往大海的廣闊,覺得一身才學,待在格物院,擡頭只能看到四方天的地方,實在是有些屈才!

爲此,他就請命前往松江水師歷練上船爲船隻領航。

這一上船他就後悔莫及,格物院的確是個比較封閉的地方,可是這海船一出海就成年累月時間,比監獄還要苦悶的多的多。

天高海闊不假,可是天太高,海太闊了!

跑船還不如坐牢,是權天沛對船上生活的抱怨,在格物院流傳甚廣。

但這份苦,他吃了五年,究竟爲什麼吃苦,這份苦究竟值不得值得,他也沒想過,因爲顧不上。

朱翊鈞示意權天沛坐下說話,他笑着問道:“後悔當初離開格物院嗎?格物博士可是不食人間煙火,不在五行之中。”

“悔,追悔莫及,當初真的是失心瘋了,纔想着上船。”權天沛那叫一個懊惱,不過他想了想說道:“如果再來一次,臣還是要上船。”

“哦?”朱翊鈞有些驚訝,權天沛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卻仍要這麼做。

“李太白講,生者爲過客,死者爲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臣在船上這五年的生活,不白活。”權天沛給出理由。

活着的人,像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過路行人,忙碌充斥着在生活之中,不知道爲什麼而生,又爲什麼而死,更不知道爲什麼而忙碌;死去的人,彷彿是投向歸宿之地、一去不返的歸客。

天地猶如一所迎送過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來有無數人爲此同聲悲嘆。

在生與死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活,怎麼活就極爲重要了,顯然權天沛吃了很多的苦,但同樣見識到了世界的廣闊和精彩。

這就是不白活。

他在廣州府上過樹抓過魚、在北衙欽天監讀過書仰望星空、他在臥馬崗繪測過大明廣闊、他在海上和風暴戰鬥、在北美洲的沙丘上,策馬奔馳和夷人土著生死搏殺,現在,他帶着黃金回到了大明。

此時,即便是死去,在天地一逆旅這個旅程中,已然足夠精彩。

朱翊鈞聽聞,也是深表贊同的說道:“朕聽說呂宋馬尼拉、椰海城這些漢鄉鎮,有黃金沙灘、有一望無際的椰樹林、有廣袤的種植園,朕很想親自去看看,徒奈何,人,生而不自由。”

權天沛是自由的,朱翊鈞不是,他在大明這十七年,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北衙這個四方城裡,出次門都是興師動衆,人生而不自由,連朱翊鈞都不能例外。

沒有人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爲所欲爲,南衙勢要豪右要的無拘無束,朱翊鈞給不了,因爲他也有沒有。

權天沛聞言,想了想說道:“真的有,臣去過呂宋,那是臣第一次出海,吐的七葷八素,人差點都沒了,但確實有黃金沙灘和椰海林。”

“講講。”朱翊鈞非常好奇的說道。

權天沛侃侃而談,分享着他這五年海上生涯的見聞,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和陛下的交談氣氛和睦的不得了,事實上從一開始子俊二字一出,談話的氛圍就完全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馬爾庫斯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陛下,似乎非常容易接近,讓人如沐春風。

“真的是讓人羨慕。”朱翊鈞由衷的說道。

“這個地方你們就叫他金山了嗎?”朱翊鈞說起了具體的地名,金山城、金山港是約定俗成的稱呼。

權天沛笑着說道:“是的,目前我們叫它金山城,陛下如果覺得過於直白,可以改一改,金山城,城中大街叫大明街,大明街溝通金山城東西,西門叫做通和門,東門叫做昇平門。”

通和門就是通和宮的通和,昇平門就是昇平號鐵馬的昇平。

和呂宋不同,呂宋馬尼拉的大明街是溝通南北,北門叫通和門,南門叫昇平門,即通和門是朝向大明方向的大門。

權天沛沒說,金山城立着一個巨大的塑像,那是陛下本人,手持寶劍,看向大海,這雕像在馬尼拉、在椰海城、在大金池城都有一個。

“既然是約定俗成,就不改了。”朱翊鈞搖頭說道:“子俊啊,開發金山城有什麼困難嗎?”

“缺人。”權天沛言簡意賅,他有些無奈的說道:“金山城最少要二十萬人,那邊有一片適宜開墾的沃野,雖然不大,但養活百萬人綽綽有餘,最起碼也要二十萬人,才能開發出來。”

權天沛沒有欺君,在金山城不到三百里的地方,有一個大湖,還有一片沃野,有墾荒條件,光開金礦,在權天沛看來,還是缺了點什麼,只有墾荒耕種,才踏實。

可是墾荒是要人的,缺口高達二十萬。

現在金山城總共不到三千漢人,剩下都是夷人。

“人,朕真的沒什麼辦法。”朱翊鈞一聽,就連連擺手,這個他真的給不了。

連地痞懶漢都被刑部送到南洋了,現在呂宋、舊港、金池總督府要人,連金山也要人,朱翊鈞真的技窮了。

人口這東西,朱翊鈞又變不出來。

萬曆維新剛剛開始輻射到窮民苦力身上,就是從萬曆十五年開始人口增長,也要幾十年的時間,這是一個長期的矛盾。

權天沛倒是知道大明缺人缺的厲害,連地主們爲了讓佃戶留在家鄉耕種,都開始減租了,他想了想說道:“那臣別無所求了,陛下開海政策,已經是仁至義盡了,金山來的黃金,可以平價換到足夠多的商品。”

海外總督府的商船,和大明商船的待遇沒有區別,購買商品不必通過萬國城溝通,而是自己撲買,或者由朝廷統籌安排,朝廷統籌安排略微貴一些,但可以節省相當多的時間成本。

可以說,沒有大明朝廷在背後支持,金山開拓,不會如此順利,觀星艦、帝師、舟師、天文生、水師護航等等,金山城的蓬勃發展,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大明支持。

“那子俊還要繼續前往金山城嗎?”朱翊鈞詢問權天沛的個人意向。

“臣不願半途而廢。”權天沛不打算留在大明,這次帶黃金回到大明,交給陛下換取貨物之後,他還要回到金山城,繼續開拓之事。

“那這樣,朕封子俊爲金山伯,好生開闢。”朱翊鈞聽聞權天沛的計劃後,給他封了個開闢勳爵。

權天沛聞言,趕忙行禮說道:“臣叩謝陛下天恩。”

名正則言順,權天沛回來這趟兒,自然是爲了從陛下這裡討個名分,現在金山城只有一個小小的城池,但已經有總督府的潛力。

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98章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
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98章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