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

大明已經形成了一批事實上的文化貴族,他們同氣連枝,他們有普遍的共識,他們認同自己的階級,在唐代之前,這些人被稱之爲門閥世家。

朱翊鈞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是從袁可立拜師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情況。

當了解了這一事實之後,大明皇帝的行爲,開始暴戾了起來,甚至變得蠻橫、且不講道理,之前的皇帝,還是講流程,但現在已經全然顧不得了。

袁可立寫了拜帖,門房居然直接留在了門廳,而不是送給陸樹聲,陸樹聲居然還是在貢院舞弊的事情在京師傳開後,才知道袁可立入了京師。

當時局勢尚不明朗,陸樹聲沒有馬上行動,等待袁可立中了榜眼,陸樹聲纔去全楚會館討要。

而三兩句話,張居正就選擇了放人。

朱翊鈞從這個事情裡看到了幾個問題。

首先,就是門房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膽子,居然敢截留給陸樹聲的拜帖?門房顯然是可以分辨哪些是重要的人,哪些不重要。

門房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朱翊鈞讓人找來了全楚會館和陸府的拜帖,全都看了一遍,明白了其中的緣故。

不是從拜帖的紙張、墨水上去分辨,有些個想要攀龍附鳳的人,會專門去尋找一些珍貴的紙張、墨水來寫拜帖,這在高門大戶的門房眼裡,簡直是笑話。

門房是從行文、遣詞用句、書法上進行的區分。

袁可立是窮苦出身,世襲的百戶就像是沒有一樣,生活十分的困苦,他們家也沒出進士,他是頭一個入京趕考的,所以很多規矩他不懂。

他的拜帖寫的非常恭敬,而且爲了防止自己鬧出笑話,從行文、遣詞用句上,袁可立都仔細斟酌了。

這種仔細斟酌,反倒是讓門房看穿了袁可立的背景,只有有求於人,纔會在一封不重要的拜帖上,如此的鄭重,堆砌辭藻。

真正的高門大戶、重要的客人,拜帖不會有那麼多的辭藻堆砌,但是不經意間會在字裡行間,顯露幾個顯得十分高級,普通人根本無法接觸的詞語,整本拜帖渾然天成,沒有任何故作姿態。

比如匆匆一晤、瞬逾數載、玄圭告成、裹糧躍馬、翕受敷施等等。

就連行文格式上,也是天差地別。

比如袁可立就沒有花押,花押就是將個人的姓名或者字號,進行專門的設計,尤其是一些很有特色的地方豪族,他們家的花押,十分漂亮,就像宋徽宗的‘天下一人’花押一樣的好看。

而書法就非常簡單了,館閣體可是需要專門訓練的,每一個字的大小、間隔都是有要求的,但館閣體是應試的字體,通常不會出現在拜帖這種私人信件之上。

門房一看到袁可立的拜帖,不需要細讀,只看落款,十分工整的名字,那就是小門小戶,跑到陸府來討飯來了,立刻就開始爲難,不給人事,不給你送拜帖,你想拜師,得學程門立雪,以示誠意。

一看落款是精心設計的花押,一看行文大部分能看得明白,突然有地方看不懂,那就是貴客,既不會要人事,也不會怠慢,會立刻請到府中等候,而且還會上杯好茶,再派個丫鬟專門伺候,防止怠慢了貴客。

第二個問題,張居正爲什麼立刻選擇了放人?一個背叛了張居正,被迫致仕的前禮部尚書陸樹聲,都打上門來了,張居正居然要給這麼大的面子?

不光是陸樹聲還有王世貞,王世貞把張居正笑話爲泥腿子都沒洗乾淨,說張居正出身不好,而且不止一次說過,但張居正並沒有對王世貞如何,甚至還給他尋了個鄖陽巡撫的差事。

只不過王世貞在鄖陽巡撫的位置上四處遊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間,無心政務,最後被罷免了。

陸樹聲這個人好對付,可他背後可不止他一個人,是陸、林兩家,尤其是松江青浦林氏,也是松江地界極大的家族,王世貞同理。

張居正清楚的知道,陸樹聲、王世貞的背後是門閥,這些門閥同氣連枝、世代姻親,即便是素未謀面,也可以以世交相論,不僅僅是交情,這些門閥的利益,完全捆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門閥,閥是單向通行,連陸樹聲府中的下人,都清楚的知道別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知道的規矩。

張居正不得不賣這個面子,在官場上,他是高高在上的元輔,但是不在官場上,他就是個出身不太好的進士,既沒有世交,也沒有世代姻親,更沒有完全的利益捆綁。

第三個問題,這些普遍默契,到底是靠什麼維持的?有些甚至相隔千里,卻素未謀面,居然能夠一見面,就確定了對方就是‘自己人’。

朱翊鈞很快就知道了,通過各種奇怪的規矩,來確定自己人的範圍。

你遵守這些規矩,那就是同類,不遵守甚至不知道這些規矩,那就是異類。

階級認同高於族羣認同,如何判斷階級,甚至只需要一眼就可以判斷。

朱翊鈞在單獨宣見袁可立的時候,就伸出手,他的手和袁可立一樣的粗糙,顯然是長期習武、務農留下的老繭,熊廷弼也會種田,他一個放牛娃,得什麼都會,否則早就餓死了。

從袁可立拜師這一件事上,朱翊鈞看到了大明存在着事實的文化貴族,他們用各種規矩,來確定是否是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進而將他人拒之千里之外,形成事實上的階級壁壘。

窮盡一生,哪怕就貴爲元輔,你都入不了門,別說通過科舉,鯉魚躍龍門逆天改命,你就是馬上奪天下,做了皇帝又如何?

兗州孔府對大明皇室相當的不屑,鳳陽朱,暴發戶,就是最典型的例證。

你朱元璋得了天下,你依舊是一個父母、大哥餓死的窮民苦力出身,這些詩書簪纓之族平素裡交談,恐怕也是拿朱元璋討過飯來說笑。

袁可立拒絕了陸樹聲,顯然通過拜師這件事,發覺了自己就是個窮苦出身,他跟高門大戶根本不是一路人,就是強行湊進去,也是自討沒趣罷了。

在南衙被關押在北城軍營裡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他們並不是特別害怕,因爲皇帝還沒開始殺人,腦袋還長在脖子上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怕的。

因爲只需要寫一封信,給親朋故舊,就可以運作一番,託人包庇。

如此數百年,這些文化貴族,都是這麼過來的,哪怕是深陷政治鬥爭的漩渦和泥潭,似乎只要一封信從牢中送出去,就會有人搭救,而且還會搭救成功。

宋應昌並不清楚皇帝爲何如此動怒的緣故,他們家已經背棄了這種文化貴族的生活方式,轉變了立場,兼併容易弄出民亂來,但是掌握更多的生產資料產生了壟斷,家族反而更加久遠,所以他支持陛下行使皇權。

朱翊鈞不講流程,直接把林烴一家滿門、連上林氏通倭的七家滿門、池州府參與劫船案的官吏,統統先行審判,先上開胃菜。

就是告訴這些文化貴族,他這個皇帝是威權皇帝,皇恩碎地拳再次開始爆鳴。

大明皇帝的儀仗隊,正式通過了永鎮門,城牆已經完全拆除,城門也不復存在,已經修成了寬闊大路,但是護城河並沒有填埋,在護城河的兩側,綠樹成蔭,護城河上的小石橋上和岸邊,全都是圍觀的百姓,他們看着皇帝的儀仗通過後,露出了一個安心的笑容。

畢竟皇帝心裡始終有根刺,這對濟南府百姓都是提心吊膽的大事,萬一皇帝是個人屠,打着爲祖宗報仇的名義,大開殺戒,濟南府也沒有第二個鐵鉉了。

這種事老朱家做得出來,畢竟朱棣北伐,就是找了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的名頭,爲了師出有名,朱棣把1600年前的舊賬都翻了出來。

師,衆也;貞,正也。能以衆正,可以王矣。師出必須有名,才能名正言順。

而大明皇帝南巡,願意入濟南城,代表着一種和解的態度,算是把這根刺拔掉了。

“停。”朱翊鈞對着車外的馮保忽然開口說道,王夭灼有些疑惑,這離濟南大學堂還有兩刻鐘的路。

“永鎮門的千斤閘。”朱翊鈞等待車駕停下後,指着窗外,對着王夭灼說道。

王一鶚把濟南府的城牆城門都拆了,要建設新的城市防禦體系,適應時代變化,而宋應昌把那個千斤閘卸了下來,放在了護城河旁的鐵公祠,就是鐵鉉這個土地爺門前,算是廢物利用了。

“是當年那個千斤閘嗎?”王夭灼仔細看了看,有些好奇的問道。

“誰知道,是不是當年那塊,朕聽說,當年成祖文皇帝爲了泄憤,把千斤閘給融了,灌在了鐵鉉的墓裡,不過也是傳聞,也沒人知道真假了。”朱翊鈞打量了下鐵骨錚錚鐵公祠,纔對着馮保喊道:“走吧。”

“砰砰砰!”

一陣陣響聲突然響起,朱翊鈞眉頭緊蹙,立刻打開了車駕的箱子,裡面是全套的鐵渾甲,這些個動靜有點像火藥爆炸的聲音,朱翊鈞一隻手護着王夭灼,一隻手打開了車窗,才發現誤會了。

不是宋應昌給皇帝陛下安排了巨大的驚喜,引君入甕,來個甕中捉鱉,濟南城的防務全都由大明京營銳卒和緹騎接管了,宋應昌瘋了才這麼幹。

的確是火藥爆炸的聲音,不過是煙花在升空。

皇帝的儀仗已經行至五龍潭,馬上就要到幹健門,取意爲幹健坤順,在五龍潭對面、幹健門南,濟南府衙役在不停地放煙花,巡撫給的命令是:從看到皇帝開始放煙花,等到皇帝入了幹健門再停止。

“好熱鬧。”王夭灼看着外面煙花升空,笑着說道:“夫君昨日說,那份投獻之家的名冊,可是沒有退出的辦法,連成化朝的閣老、尚書都在其中,宋應昌他們家,萬曆十三年就開始還田,早就上了投獻之家的名冊了。”

“夫君有些過於謹慎了。”

“娘子說的是,但是沒辦法,世宗皇帝南巡,行宮燒了三次,只能謹慎了。”朱翊鈞看着煙花在空中炸裂,這大白天的什麼都看不到,這煙花全都浪費了。

宋應昌本人、他們家早就做出了選擇,這個時候刺殺皇帝,那是自掘墳墓,只有萬曆維新大成功,他們家族的這次選擇纔有重大意義,否則會被舊的文化貴族給打壓到徹底斷代的程度。

這是生死之爭。

在煙花聲中,皇帝的儀仗隊進入了幹順門,映入眼簾的就是碧波盪漾、赫赫有名的大明湖。

大明湖不是說大明朝的湖,是金朝時候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把這裡叫做大明湖,後來就再也沒改過名字了。韃清朝之所以不改名,是因爲大明湖的湖水會流向小清河,而小清河屬於大清河水系,這讓韃清皇帝大喜過望,覺得是大明歸清的天命,故此保留了大明湖的名字。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濟南昨日下了一場春雨,剛剛放晴,陽光從淨透的天空灑下,春風吹皺了湖面,波光粼粼,空氣中仍然有霧氣,遠處的千佛山,在霧氣中迷濛渺遠,看起來有幾分朦朧的山色,恰到好處。

“嘖嘖,這宋應昌是個貼心的人,瞧瞧,那湖面上,可是有美人在划船,不近不遠,剛好瞧個真切,嘖嘖這才四月天,穿一層薄紗,也不怕凍着!”

“陛下要不要選幾個?算了,別選了,都一起帶上吧。”

“也省的外廷大臣、母親,說臣妾整日裡霸着陛下不肯鬆手,搞得姐妹們整月整月瞧不見陛下。”王夭灼本來在賞風景,仔細一看湖中,居然是數個美人在划船,這一下子好心情立刻沒了,說話都夾槍帶棒了起來。

“娘子,此番話可當真?”朱翊鈞立刻興致勃勃的問道。

皇帝這幅頗有興致的樣子,王夭灼反倒是不氣了,她滿臉笑容的說道:“不當真!一羣妖豔賤貨,弄回去也是生亂!”

“哈哈哈。”朱翊鈞笑了起來,他對船上划船的美人,不感興趣,雖然不知道這一個位置,是多少銀子賣出去的,但顯然宋應昌放的煙花,錢是從這裡出的。

那林烴在南雍國子監北極閣搞相親會,和這個場面是有幾分相似的,想在皇帝面前划船,那指定便宜不了。

朱翊鈞不太喜歡這個場面,倒不是矯情,納妃嬪可以,但是得家世清白乾淨,這一池子的美人,指不定裡面有多少妖魔鬼怪,魑魅魍魎。

朱翊鈞還真猜對了,宋應昌真的把這划船位都給賣了,前排兩千銀一位,最後排五百銀一位,只能適齡的柔弱姑娘自己上船,總共賣了兩萬銀,正好抵上了幹順門的煙花錢。

該省省,該花花,迎駕自然要大辦特辦,但該賺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賺,這大約也是萬曆維新的代價之一,朝廷上下對銀子越發的斤斤計較了起來。

大明湖畔依次坐落着濟南府衙、山東布政司、按察司衙門、山東巡撫衙門、都司衙門、漕運衙門,最後是濟南大學堂。

“陛下駕到!”馮保一甩拂塵大聲吆喝着。

“陛下,到濟南大學堂了。”馮保小聲的提醒陛下,到地方了。

“臣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朱翊鈞剛走出車,就聽到了山呼海喝的聲音,山東地面的官員,全都跪在了門前等候。

“免禮吧。”朱翊鈞揮了揮手,示意臣僚平身。

朱翊鈞站在了濟南大學堂的門前,打量着學堂,因爲是仿照皇家理工學院營建,格局是完全一致的,而鼎工大建是由山東第三工兵團營營造,第一團營修馳道;第二團營修造船廠、工坊等;第三團營專門負責營造學舍。

看得出非常用心,大門前有一塊臥石,上面寫着,行之者一,信實而已。

“先生,戚帥。”朱翊鈞站着不動,忽然對身後的張居正、戚繼光說道。

“臣在。”張居正和戚繼光趕忙上前兩步,走到了陛下身旁,顯然陛下有話要說。

朱翊鈞看着濟南大學堂,十分確信的說道:“殺人只是治標,丁亥學制纔是治本,殺人解氣,殺人威懾,但要消滅一個階級,必然有新的階級取代,大明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文化貴族,要殺死他們,同樣要殺死他們誕生的環境。”

“這些士紳官僚,以壟斷知識的傳播爲手段,霸佔了獲得權力的路徑,而丁亥學制的普及教育,才能徹底消滅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沒有丁亥學制,殺再多,也只能管得了一時。”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標本兼治,才能把大明的病給治好。”

朱翊鈞站在濟南大學堂的門前,用不是很大、卻異常堅定的聲音,說出了他要來濟南大學堂親自看看的原因,殺人治標,學制治本,他只有親眼看到大學堂的存在,才能安心。

吏舉法和丁亥學制,是萬曆十五年定下最根本的兩個新政,其餘的新政都是在這兩個新政上長出來的。

黃金敘事發鈔和一條鞭法息息相關,僅僅完成黃金收儲就要十年之功,不是迫在眉睫的新政,而面前的大學堂纔是緊要的事兒。

“陛下聖明。”戚繼光和張居正俯首說道。

皇帝在暴怒之下,依舊非常冷靜的把握着新政的方向,這是張居正最想看到的樣子,他可以安心的搞恩情敘事了,這次入城,則是拔掉皇帝和山東地面的那個刺,團結一切能團結的人,爭取更多的人,擁戴萬曆維新。

“宋巡撫,你賣花船繳稅了嗎?”朱翊鈞看着走上前來的宋應昌,冷冰冰的問道。

宋應昌立刻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張稅票,交給了馮保,俯首說道:“繳了,一共六千銀,如數繳納。”

馮保看了眼稅票,對着陛下點了點頭,確實是山東稽稅院的完稅證明,六千銀足額完稅。

“那就行,宋愛卿啊,一定要記得繳稅,不要落人把柄,這爲官之道,主要一個慎字,萬事都要謹慎,走吧,進學堂。”朱翊鈞一聽納稅了,冷冰冰的表情立刻融化,滿是笑容的說道。

張居正一臉理所應當的樣子,白銀在文化貴族的眼裡,就是阿堵之物,但錙銖必較,分釐必爭的貪財,總比窮死強,做什麼,都要銀子,朝廷沒銀子什麼都做不了。

反倒是山東地面官員一臉的震驚,震驚於宋應昌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把在陛下面前划船的機會賣掉!震驚於宋應昌對皇帝陛下的瞭解,居然準備好了稅票,彷彿知道皇帝要詢問!更震驚於皇帝的反應,一聽完稅,立刻就變臉了,張口閉口愛卿!

大明怎麼變成這樣了!這是不是禮崩樂壞的體現?

宋應昌對矛盾說、生產圖說、階級論背的滾瓜爛熟,他很清楚,對於陛下而言,藉着重大活動牟利,不算是罪行,哪怕是藉着皇帝的名頭,畢竟皇帝本人就趁着五月開沽點檢,賣天下第一酒的提名,一張字帖都要十萬銀的價格。

但藉着重大活動牟利卻不納稅,是天大的罪行!

王皇后陪着皇帝走進了濟南大學堂的校園裡,這裡和皇家格物學院的格局完全一致,王皇后是很開心的,陛下對那些妖豔賤貨,不感興趣。

朱翊鈞抵達了藏書樓,接見了濟南大學堂的祭酒、監正、學正等要員後,又接見了三十名學子,這些學子都是精心挑選,分別來自農學院、醫學院、地師院、機械院、海事院、和天文院。

朱翊鈞稍微分辨了下,確定宋應昌沒把學子面聖的名額賣掉,因爲面前三十名學子,大部分都買不起。

農學院人數最多,可他們出身都很貧寒,不是窮民苦力,誰到大學堂學農學?

從身份上來講,只有這些農學院弟子,算是皇帝的天子門生,因爲他們讀的農書,是朱翊鈞和大司農徐貞明在這十幾年時間裡,一點點編纂的,徐貞明也想開了,他是百事不會,只會種田,索性就一直種下去了。

朱翊鈞也和農學生聊的最多,主要談的是海帶種植,朱翊鈞確實不太熟悉,就多問了兩句,海帶種植的農書是姚光啓寫的,都是踐履之實的經驗之談。

“原來海帶的種植和採收如此的麻煩。”朱翊鈞和農學生詳細聊過之後,才發現自己把種海帶想得簡單了,種海帶異常的麻煩,要在陸上育苗,然後投入海中,而海田的開墾,也非常的繁瑣,幾乎和陸上一樣的麻煩,而且也要精心照顧。

但海帶賣的並不是很貴,這是一份辛苦錢,也是山東漁民養家餬口的飯碗。

“走吧,去食堂看看。”朱翊鈞和學子聊完,突然加了一個行程,看看食堂。

食堂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可以檢驗一個大學堂祭酒的水平,因爲這食堂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

朱翊鈞去了米倉,米倉很乾淨,只有一個個的糧倉,他隨便找了個糧倉,示意緹帥打開查看。

“這是什麼?”朱翊鈞看到了糧倉的門上掛着一個香片一樣的東西,有些奇怪的問道,米沒有生蟲,證明朝廷給的膏火錢用到了正地方。

宋應昌顯然不瞭解這種細節,就讓祭酒回答,祭酒臉色通紅,因爲他也不知道這個香片到底是什麼,很快庖廚被尋了過來。

“這是醫學院搗鼓出來的,說是懸掛可以驅蟲,就是花椒泡酒,每天換一片,確實有效。”庖廚就十分清楚了,立刻回答了皇帝的提問,語速很快,看起來非常緊張。

朱翊鈞仔細問過才知道,這是濟南醫學院製作的驅蟲片,醫學生想要了解桃葉、大蒜、花椒、月桂葉等傳統驅蟲方式,哪個更好用,就用了各種辦法,最終得到了花椒泡酒萃取效果最好,其次是月桂葉。

花椒是一種隨處可見的香料,在大明各地都有種植,相比較米麪鬧蟲災,驅蟲片,反倒是最節省的做法。

“很好,朕非常滿意。”朱翊鈞小心的取了一個香片,放在手心打量了下,由衷的對宋應昌、祭酒、庖廚表示了自己的滿意,佔着食堂賺點錢不是問題,天下利來利往,沒利沒人會做。

可要是喪良心,那就不能怪律法無情了。

從米麪糧倉離開後,朱翊鈞挨個檢查了油、肉、竈臺等地方,顯然爲了迎檢,細心打掃過,十分的乾淨,庖廚都很用心,在庖廚看來,他們是給大明日後的棟樑做飯,自然不會散漫。

“不錯。”朱翊鈞在閱示結束的時候,站在濟南大學堂的門前,對宋應昌說道:“山東地面,人口外流最少,是有原因的,全都得益於諸位臣工盡心盡責,朕替大明百姓謝謝你們。”

“諸公,一定要做好一方父母官,無論如何,決不能讓響馬捲土重來了,若是捲土重來,那就是我們失敗了。”

宋應昌帶領山東官員再俯首齊聲說道:“臣等謹遵聖誨。”

“走了。”朱翊鈞擺了擺手,上了車駕,向着行宮而去,後天他會坐火車前往徐州。

“恭送聖駕。”宋應昌拜別了皇帝陛下,等到皇帝的儀仗離去的時候,宋應昌鬆了口氣,這次迎檢,算是交了一份還算完美的答卷,至少陛下看到了山東上下向治的決心和行動。

凌雲翼當年殺了很多人,把山東地面徹底打掃了一遍後,山東才破而後立,迎來了新生。

誰讓山東響馬捲土重來,誰就是山東百姓的敵人。

同樣,誰讓江南百姓在地獄裡沉淪,誰就是江南百姓的敵人。

大明正在一個從未設想過的道路走去,那就是大明天下,是天下人的大明。

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
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