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

大明在漢城、仁川取得了大勝的消息,早就傳回了京師,對於戚繼光率領京營,再一次取得了勝利這件事,京師所有人反應都很淡然,認爲理所應當。

戚帥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但是因爲沒有邸報的消息,大明民間,還是以小道消息爲主。

小道消息裡,傳的最離譜的就是戚繼光大顯神威,露出萬丈真身,行雲布雨,催風鼓浪,三淹仁川,淹死倭寇無數,倭寇賊酋化身八岐大蛇,意圖阻攔,被戚繼光萬丈金身,砍掉了三個頭,八岐大蛇望風而逃的神話故事。

對於這種志怪故事,連禮部都有點無可奈何,志怪故事,開始是對的,過程是離譜的,結果又是對的。

所有人都在等邸報的消息,而邸報在等皇帝的聖旨,皇帝在等前線的戰報。

終於在萬曆十四年八月十五這天,皇帝收到了來自前線的戰報。

“報!”緹騎急匆匆的跑進了通和宮御書房,將火漆封好的信筒呈送御前。

朱翊鈞從馮保手裡拿過了信筒立刻打開,看着捷報,露出了個燦爛的笑容。

“毛利輝元逃竄後,陳璘率水師從月尾島進攻仁川,花郎協只抵抗了三個時辰就選擇了開城投降,戚帥收到了仁川戰報後,立刻調整,將戶田勝隆等三萬倭寇圍困於馬山館,將其盡數殲滅,擊殺倭寇三千四百人,俘虜兩萬一千餘人!”

“戶田勝隆被生擒於車下!”

“漢城爆發了巨大的動亂,倭寇殺花郎,花郎也不肯坐以待斃,開始了反擊,雙方在漢城火併,死傷不詳,但羽柴秀吉等人率領倭寇逃往了忠州。”

“大明收復漢城、仁川!好!重重有賞!”

戶田勝隆是這次領兵作戰的倭國大名,被大明軍生擒,並且已經械送天津州,馬上就可以送到京師了,扔進解刳院裡,是戶田勝隆的結局。

漢城火併,倭寇和花郎協打起來沒多久,整個漢城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大明軍趕到的時候,只剩下了一片廢墟。

“陛下,漢城五大宮全都被倭寇焚燬了。”馮保低聲說道:“連之前朝鮮國王的陵寢也被挖開了,大明軍到的時候,連棺槨都被打開了,陪葬之物,都被倭寇掠走了。”

戚繼光、樑夢龍的捷報,主要集中在戰場上,而李佑恭則是四處轉悠,看看有沒有新鮮事告訴陛下,李佑恭還真的看到了,漢城附近的朝鮮王陵,從神道、箭門、樓閣、帛爐、到墓冢全都被破壞。

朱翊鈞眉頭一皺,問道:“李昖知道他們家祖墳被倭寇給刨了這件事嗎?”

馮保趕忙說道:“從前線抓到的倭國探子的口供來看,李昖是一清二楚的,甚至還跟左右表達了自己的憤怒,說此仇不報非君子。”

朱翊鈞深吸一口氣,厲聲說道:“然後李昖就要跟倭寇一道,把朕送往朝鮮的糧草火藥,給朕燒了?被挖了祖墳的是他李昖,不是朕!”

“李昖一說就是朕逼他的,廢了他的王位,還要廢國,朕真的沒給他留活路嗎?朕不准他來,他就不會自己連章上奏,請求內附嗎?非要朕親自要求?”

ωwш◆ tt kan◆ C○

“大明朝中有不少的復古派,他們最喜歡柔遠人,朕爲了滅倭大業,也是可以勉爲其難答應的,他做了嗎?沒有,他根本沒想着內附,就要跟倭寇合起夥來,現在被李舜臣給殺了,他活該!”

漢城仁川這一戰,大明搞定了兩個麻煩,主要的麻煩是倭寇,漢城陷落倭寇之手,前線一直蹭蹭不進去,議論之聲不絕於耳。

而次要的麻煩,是朝鮮王室的麻煩,對於這個麻煩,大明是不太好解決的,張居正已經不止一次喊出要讓朝鮮王室落水了,但落水仍然有後患。

朝鮮王室、文武兩班,全都被李舜臣給殺了,物理意義上天街踏盡公卿骨,李舜臣要殺李昖,就必須把這些文武兩班都殺了,一個不剩,因爲他們是利益共同體,這就是謀反,謀反是暴力,不是過家家。

李昖不肯內附,這下好了,死的不能再死了。

“陛下,李昖很清楚,一旦他上奏內附,陛下答應,他就再也沒有可能是朝鮮王了,就是他想,文武兩班也不允許他想。”馮保倒是對這個問題有點自己的看法。

李昖不是陛下,李昖根本沒有掌握過朝局,就是個提線木偶,哪怕是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朱翊鈞滿是感慨的說道:“真的是太遺憾了!”

“下詔義州,朝廷已經驗明李昖正身,文武兩班就地安葬吧,還有,嚴旨斥責李舜臣!再大的矛盾也不能殺大王啊,看看這事兒弄得多不體面,降職,必須降職!就降爲義州守備,爲信武將軍吧,讓他戴罪立功吧。”

馮保掰着指頭數了數,低聲說道:“這是升官吧。”

義州守備是個五品,可信武將軍是四品,在軍中大約就是副參將,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李舜臣從朝鮮武官,變成了大明武官。

這真的是責罰嗎?

“朕說降職就是降職。”朱翊鈞一看馮保,非常肯定的說道:“李舜臣本來是朝鮮正三品的咸鏡北道都護府使,這現在只是義州守備,你說是不是降職?”

“是是是,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其實對於李舜臣殺死李昖這件事,大明朝堂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認爲李舜臣以下犯上當誅,一種則是認爲李舜臣平叛有功當賞。

以下犯上是不成立的,因爲大明皇帝已經明確廢王、廢國、撤藩,那李昖的身份就是個被看管的罪犯,說以下犯上,那豈不是說皇帝的聖旨是放屁?

但現實也要考慮到李昖的確是朝鮮王,這次李舜臣爲了永絕後患,宗室、文武兩班根本沒有一個活口,皇帝這個決策,和稀泥,李舜臣從朝鮮官降低一級成了大明官,算是明降暗升了,都能說得過去。

而且跟着李舜臣搏命的那些朝鮮軍兵,也跟着李舜臣都變成了大明軍,這就是大明皇帝給的報酬,對於李舜臣、以及所部,這就是天大的恩賜了。

這年頭,想成爲大明的自己人,難如登天。

“陛下,德王殿下請陛下前往格物院,有一個祥瑞獻上。”馮保提醒陛下行程,又到了陛下最喜歡的祥瑞環節,格物院這次沒有遮遮掩掩,是大明的七十二匹馬力鐵馬試車成功的祥瑞。

朱翊鈞拿着一本紅綢緞面的奏疏,面色凝重的說道:“朕覺得皇叔在忽悠朕,朕記得去年年底才量產了四十八匹馬力的鐵馬,今天,就七十二匹了,這才短短半年,朕就是那麼好大喜功的人嗎?”

紅綢緞面奏疏,就是祥瑞專用奏疏,這一次格物院給了皇帝一個極大的驚喜,馬力提升速度超過了張居正提出的一年翻一倍,半年就翻了一倍。

馮保趕忙說道:“陛下,這臺鐵馬最大馬力是就九十六匹,但是不能長久維持,所以,取了最低馬力奏聞,中間馬力是八十四匹,德王殿下已經很保守了。”

朱翊鈞覺得德王是投其所好,誇大其詞,一如當年趙高騙胡亥,指鹿爲馬。

但馮保非常確認,德王非常保守,給鐵馬設定了最大、最小、中間馬力,以中間馬力爲準,奏聞以最小馬力。

最大馬力會浪費鐵馬壽命,金屬也是有疲勞性的,一直以最大馬力運行,很容易出問題,最大最小,都不客觀,只有最大壽命穩定輸出的動力去衡量鐵馬的標準,才客觀。

“那就去看看吧。”朱翊鈞站起身來,不相信就去看一眼。

德王朱載堉、格物博士黃子復、李開芳、焦竑、張嗣文等人,早已在格物院門前等候,見到了陛下的儀仗趕緊迎駕。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朱載堉帶着三十多名格物博士見禮,大明皇家格物院有格物博士107人,這三十多人是鐵馬項目的格物博士,他們負責這次七十二匹馬力驗收。

“免禮。”朱翊鈞是腿着來的,通和宮和格物院都在禁苑,一共就不到五分鐘的路,他看到了一個年輕人的面孔,露出了個笑容。

徐光啓在萬曆十四年參加會試順利考中了進士,同時也考入了格物院內,成爲了一名格物博士。

“徐博士,伽利略現在何在?”朱翊鈞問起了伽利略,這是面聖過的番夷人才。

徐光啓趕忙俯首說道:“伽利略現在去了福建,給福建百姓接種牛痘,到明年年初,纔會來到京堂,參加皇家理工學院的考試。”

進格物院有兩條路,科舉考中進士、算學成績在前五十名,纔有資格參加格物院考試,就跟翰林院吸納翰林一樣,皇帝在萬曆五年,特別增設了五十額員進士,就是爲了格物院人才遴選。

這五十員進士考不進格物院,也可以到理工學院任學正。

而另外一條路,是進入皇家理工學院,學成之後,可以留院或者考進格物院。

格物院和皇家理工學院的關係,有點類似翰林院和國子監的關係,尤其是在理工院生也有秀才功名之後,就更是相似了。

伽利略是個番夷,自然考不中進士,只能走理工院和格物院的路線了。

朱翊鈞走進了格物院,就看到了兩個已經完成了總裝的鐵馬,長兩丈一尺、闊九尺三寸、高七尺三寸,也是個龐然大物,一個鐵馬的外包圍全部被拆除,方便陛下觀看內部結構,另外一個鐵馬已經在預熱,準備試車。

朱載堉一點點介紹着鐵馬的各個部件,然後帶着皇帝來到了一個長桌前,開口說道:“陛下,這是格物院做的模型,雖然小,但它也有三馬力的動力。”

桌子上是個模型,但也不能算是模型,是格物院對鐵馬研究的另外方向,減重、小型化,太重不方便運輸,而且非常浪費原料,小型化是爲了讓蒸汽機擁有更多的適用範圍。

從半間房到只有一個大書桌的大小,擁有三馬力的動力,已經是了不得的奇蹟了。

“預計後年,這種三馬力的鐵馬才能真正量產。”朱載堉解釋,這東西,目前還屬於工匠們巧奪天工的範圍,類似於核舟記裡,在覈桃上雕出一個活靈活現的舟來,量產還有點困難,不過已經能看到量產的可能了。

“試車吧。”朱翊鈞研究了下格物院送來的新手辦,非常喜歡,這東西就只有一臺,他玩夠了,纔會給朱翊鏐和朱常治玩,今天的主要目的還是驗證七十二匹馬力的鐵馬。

這個巨大的鐵馬,預計在年底就可以量產,而王崇古對毛呢官廠全機械生產的野望,就落在了這臺動力更加強勁的鐵馬之上。

朱翊鈞的觀禮臺離得位置比較遠,一個個力士,將一塊塊標重五十斤的鐵塊,放在了鋼托盤之上。

朱翊鈞隨機挑選了兩個鐵塊提了下,確實都是五十斤,而且每一個鐵塊都要過稱。

“總重一萬零八百斤配重。”朱載堉請陛下檢閱了配重之後,開始了試車。

雖然已經見識了數十次鐵馬試車,但朱翊鈞依舊覺得震撼無比,火爐的風箱加大了風力,已經點燃的煤炭在爐膛之內變得通紅,鍋爐的水開始沸騰,但是高壓閥死死的壓住了蒸汽,直到蒸汽頂開高壓閥,讓高壓高熱的蒸汽進入管道。

在離心式飛球調速器調節之下,蒸汽進入了氣缸之中,推動着風箱式結構內的往復活塞和閥杆,由慢到快,快速前後運動,而推杆連接飛輪,快速旋轉了起來。

隨着汽笛聲驟然鳴起,飛輪拉動着一萬零八百斤的配重開始上升,在半分鐘內,上升了十丈左右的高度停下,一次實驗完成,而後配重塊慢慢下落,循環往復。

整個試車一共要進行三十次,這三十次,要半個小時左右,朱翊鈞的神情越來越輕鬆,七十二匹馬力鐵馬試車成功。

在第三十次配重鐵塊落地的時候,朱翊鈞笑着說道:“很好,重重有賞,格物院人人領百事吉盒。”

鐵馬這個項目有三十多名工匠,七十二匹馬力鐵馬通過驗收後,從格物博士到工匠,都有既定的恩賞,即便是最普通的工匠,都能領到一百銀,而負責設計的格物博士有五百銀。

後續鐵馬授權給各官廠生產後,還有細水長流的使用費分紅。

而格物院人人有賞,就是額外的賞賜了,即便是沒有參與鐵馬項目,每個人有額外的恩賞,百事吉盒裡有五十銀,比皇帝生孩子發的大吉盒內的兩銀,要多的多,連負責行政的禮部官員,都人人有份。

朱翊鈞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往格物院注資了,都是格物院自己收支平衡。

“謝陛下聖恩。”朱載堉帶着格物院格物博士,禮部尚書沈鯉帶着禮部諸官謝恩。

“皇叔,朕比較好奇,這才半年,就從四十八匹馬力,到九十六匹馬力了?”朱翊鈞在欣喜之餘,問出了自己的疑惑,實在是太快了。

“陛下,打井的時候,打到水的一瞬間,水會噴出來,鐵馬製造,之前一直在刨土,現在終於打到井了,所以井噴了一下,我們這些年陸陸續續解決了一些問題,比如我們將廢蒸汽加入鍋爐循環之中,經過冷卻再放出等等。”朱載堉笑着解釋道。

這些年,除了蒸汽冷凝循環,減少蒸汽熱量流失之外,還有傳動裝置的改良,平行四邊形連桿大大的拓寬了蒸汽機適用範圍;離心球調速器對整個工況的控制;鏜牀的出現降低了汽缸內部的光滑和圓跳動差;蒸汽閥配重對壓力的控制等等問題。

所以纔有了這種快速提升。

朱載堉繼續說道:“具體到這次,是材料的提升,七十二匹鐵馬的重量,比四十八匹馬力的鐵馬輕了一千三百斤。”

朱載堉曾經對皇帝說過,一切的基礎都是材料,只有材料有巨大突破,技術才能實現。

格物院院長朱載堉有一個項目叫蒸汽輪機,即便設計的已經足夠完美了,但基礎材料無法突破,蒸汽輪機就遲遲無法真正的、可靠的轉起來。

“我們的鋼材正在變得更加優秀,因爲我們現在換了個思路。”朱載堉思考了片刻說道:“還是讓李開芳來解釋下吧。”

朱載堉沒有攬功,而是把李開芳推了出來,讓他解釋格物院研發思路的改變。

李開芳有點撓頭,他不善言辭,對這種情況,有點難以應對,他沉默了很久,才讓人拿來了三個碗一個小球說道:“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有點複雜,臣這裡有三個碗,有一個球,我們規定,找到這個球算是陛下勝。”

“臣把這個小球,扣在碗裡。”

李開芳擋住了皇帝的視線將碗的位置調換了一下,說道:“陛下,請選擇一個碗。”

“這個。”朱翊鈞指向了最左邊的一個碗。

李開芳伸手把最右邊的一個碗打開說道:“陛下,臣爲陛下排除了一個錯誤的答案,陛下要換碗嗎?”

“換不換碗,有什麼區別呢,既然不在第三個碗裡,就一定在前兩個碗裡,換不換,機率不都是相同的嗎?”馮保疑惑的問道。

“非也、非也,朕換。”朱翊鈞眉頭一挑,笑着說道。

“陛下英明。”李開芳打開了中間的碗說道:“球的確在中間的碗裡,這不是偶然,當我們排除掉一個錯誤答案後,陛下不換碗獲勝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換碗獲勝的概率爲三分之二。”

馮保呆滯了下搖頭說道:“臣不能理解。”

“這不怪你。”朱翊鈞笑着說道:“不光是你,大宗伯也是一臉的迷茫,但格物博士說的言之鑿鑿,常識和規律產生了衝突。”

三個碗,一個球,當選定一個碗,排除掉一個錯誤答案,換碗贏的概率是不換碗概率的兩倍。

“朕要是不換,就是三個裡選一個,朕要是換,就是兩個裡選一個,自然獲勝的概率更大了。”朱翊鈞十分確信的跟馮保解釋,這個邏輯其實真的很簡單,就是個典型的三門問題。

馮保看向了沈鯉,當看到了沈鯉也是一臉茫然的時候,如釋重負的笑了笑,大明最聰明的讀書人,都不明白,他馮保不懂,那不是理所當然?

“陛下,臣有個公式,來描述這一現象,這個公式包含了先驗概率、條件、後驗概率。”李開芳看陛下能聽懂,那是興奮的無以言表!

他推導出這個公式的時候,自己都不相信,後來反覆驗證後,才確認了確實如此,而後講給五經博士們聽,五經博士們都覺得李開芳瘋了。

但隨着這個公式不斷被驗證,大家終於接受了違反常理但正確的公式。

當李開芳講解公式的時候,朱翊鈞聽得津津有味,沈鯉、馮保、張宏等一干人等,一臉的迷茫,甚至馮保懷疑,陛下是否真的聽明白了。

朱翊鈞當然聽懂了,這是條件概率學,利用先驗概率和似然函數來計算後驗概率,似然函數其實就是李開芳說的條件,甲條件發生乙現象的概率,利用後驗概率,從而做出最優選擇。

有的時候,數學的確讓人難以理解。

李開芳十分興奮的說道:“根據公式,我們現在換了個思路,當我們不知道某個結果的時候,就先主觀的估算一個數,然後利用實驗結果,將這個估算的數值不斷地精確,最終得到了結果。”

“格物博士用這種辦法,完善了材料學,當我們不知道添加多少配料,纔有足夠硬度、柔韌度的時候,我們就隨便估算一個值,進行實踐,利用結果減少誤差。”

“簡而言之,支持某個現象的條件發生的越多,則該現象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咦。”朱翊鈞眉頭挑了一下說道:“朕想到了這個公式的應用場景了,並且可以通過這個應用場景來解釋這個公式了!”

朱翊鈞拍了拍手,吸引到了所有人的目光,才繼續說道:“朕要把這個公式用到稽稅上去。”

“我們的稽稅緹騎在辦案的過程中,最難的從來不是稽查賬目,而是確定目標,誰纔是那個不肯交稅的敗類,這是最迫切的問題,這一篩選過程,一定會製造冤假錯案,弄得人心惶惶。”

“這一眼看上去,所有要稽查的目標個個都是遵紀守法、個個都是忠心耿耿,那麼怎麼從茫茫人海中,找到這些敗類呢?”

“只要我們找出這些偷稅漏稅不法之徒的共同點,將這些共同點,列爲條件,就是支持逃稅這個現象的共同點即條件越多,那這個傢伙逃稅的可能性就越大!”

李開芳用力一攥拳,十分確信的說道:“陛下,臣就是這個意思!”

“李博士,你看,稽稅院成立了十多年了,積壓了許多的卷宗,朕只需要把這些卷宗的關鍵詞挑選出來,作爲條件進行篩選,是不是就可以極大的縮減稽稅的範圍?”朱翊鈞頗爲興奮的說道。

“從算學的角度去看,就是如此。”李開芳非常確信的說道。

朱載堉拉了下激動無比的李開芳,讓他趕緊閉嘴,五經博士不涉政,這是五經博士超然地位的保障,也是朝中官吏們眼不見爲淨、允許格物院存在的原因,李開芳過界了。

但萬事萬物之間都有普遍聯繫,格物院博士們既然生活在大明,就不可能避免政治。

皇叔很確定皇帝陛下聽懂了,因爲陛下聽懂了這個公式,連馮保、沈鯉都聽懂了,朱載堉滿臉複雜的說道:“陛下啊,這就是個公式,主要是用來格物院研究用的,比如材料配比,而不是用在稽稅。”

“稽稅院已經足夠厲害了,臣在格物院都已經聽聞了稽稅緹騎的威風。”

“皇叔安心,這是政務,和格物院沒關係。”

“朕會密諭稽稅院,減少這件事被外人知道的可能,稽稅緹騎也要專業纔是,這個公式用在賬目審查上,也是極好的。”朱翊鈞笑呵呵的說道,他在前面擋着,火燒不死他,就燒不到格物院的頭上。

稽稅緹騎們越專業,辦案的準確率越高,威權就越重,就會有越多人主動納稅,稽稅的範圍就越小,理論上,繼續發展,不稽稅也能把稅都收上來,但那只是理論。

一萬三千人的稽稅緹騎,更加專業,可以有效的減少冗員的發生,維持稽稅院長治久安。

朱翊鈞很快就令人將過往所有積累卷宗裡的偷稅條件,進行了篩選,很快出現頻率最高的七個標籤,就放在了朱翊鈞的御案之前。

“陛下,臣有個想法。”馮保和張宏互相看了一眼,張宏往前走了一步說道。

“哦?你講。”朱翊鈞看着面前的七個標籤笑着說道。

張宏俯首說道:“陛下,這萬事萬物都在變化,過去十多年的案子,可能對今天的事兒,已經沒有了借鑑的意義,不如只挑選三年的案卷進行篩查,挑選出的條件,會更加的準確。”

朱翊鈞眼前一亮,立刻說道:“嗯!有理!每三年審查一次卷宗,條件篩選出來,更加合適!”

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
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