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

這一次對王崇古的攻訐,對西山煤局的攻訐,是面前這位沈自邠親手策劃的,因爲點燃輿情的就是沈自邠,目的是轉移視線,讓人們聚焦於蜂窩煤的問題,而忽略雒於仁大逆不道之言。

“你要說蜂窩煤的事兒,就不能只說蜂窩煤,那樣太空洞了,要說西山煤局不作爲,是以次充好,是草菅人命,畢竟更多的黃土,更多的煤氣,冬日取暖得毒死多少人;”

“要說西山煤局不作爲,那也不能只說不作爲,那樣太過於泛泛而談了,要以點帶面,要以西山煤局的不作爲擴大爲大明朝廷的不作爲,枉顧民生,搞得大明朝廷是萬民之敵,搞得朕爲了銀子不顧百姓死活;”

“你要說朝廷是萬民之敵,朕是獨夫民賊,那就得問,誰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呀?”

“自然是渾身上下充滿了骨鯁正氣的言官啊,看看吧,敢到解刳院來伏闕,這兩京一十五省都在你身上扛着一樣,沒了你,大明,明日就要亡國了。”

沈自邠還想進大明舉重隊,他也配舉重?

朱翊鈞首先說起的事這次西山煤局的風力輿論,這股風力輿論和沈自邠行動是緊密配合的,目的就是爲了從蜂窩煤上升到西山煤局,從西山煤局的草菅人命,上升到對國朝的質疑,上升到對朱翊鈞的質疑,而後沈自邠以英雄的模樣,橫空出世,解刳院外跪伏闕,清名美譽永流傳。

“老手段了。”海瑞看着沈自邠略顯不屑的說道。

這是自孝宗弘治到嘉靖年間的經典玩法,那時候廷杖打不死人,就故意渲染一個不存在的危機,直言進諫,看似骨鯁,實在邀名,沒有一個是爲了真的解決問題,後來廷杖打死人了,這麼玩的人立刻就少之又少了。

一句老手段,突顯了海瑞對沈自邠的蔑視,海瑞擡棺上諫的行爲看起來和現在的沈自邠解刳院外伏闕,是相似的。

但其本質上是有差別的,海瑞出發點是爲了大明更好,不計較自己的性命,直言上諫,希望嘉靖皇帝振作起來,而沈自邠的出發點是邀名,是爲了轉移視線,最關鍵的是,他搞出了一個不存在的問題來,刻意製造對立。

嘉靖末年天下疲憊,家家皆淨,海瑞是爲了萬方黎民,是弘,是公;而沈自邠只是爲了私門之利罷了。

沈自邠跪在地上,又往後躲了兩步,在看到大明皇帝出現的那一刻,沈自邠知道,自己死定了。

萬曆朝一共發生了三次伏闕,第一次是苛責言官,以賈三近爲首的伏闕,爲同僚請求寬宥,那一次主少國疑的皇帝沒什麼威信,只能調海瑞回京平息衆怒;

第二次是王崇古設計陷害,一衆伏闕的言官,被海瑞罵了回去,被人坑了都不知道,皇帝帶着趕到午門的時候,已然人去樓空。

第三次,是李開芳爲了給弟弟說情,一個人伏闕,皇帝最終准許了李開芳的請求。

這是第四次,國朝發生了這麼多事兒,萬曆新政如火如荼,爲何沒有人伏闕?老手段爲何第一次用?因爲皇帝陛下他真的殺人。

沈自邠和雒於仁一樣,在賭,賭皇帝已經重病無法理事,甚至已經死了。

而這幾天在解刳院跪坐伏闕,沈自邠越發篤定了,皇帝出事了,但看到皇帝紅光滿面的出現在了所有人面前時,沈自邠知道自己賭輸了,但是已經跑不掉了。

“沈自邠啊,你躲什麼啊!近前來!”朱翊鈞一臉慈眉善目,招了招手,但說話的語氣,就如同寒冬冰窟一樣的冰冷。

朱翊鈞已經對所有人承諾了,名單上的十三員,都要拉到菜市口斬首示衆,繞過了中間的廷杖環節,明正典刑的處死。

爲何要處死,就要講清楚。

“你這第一招移花接木,用的好,用西山煤局做局,吸引人們的目光,但做點買賣的都清楚,西山煤局賣的煤真的以次充好,那還有人去西山煤局買嗎?那三成黃土都成什麼樣了,逐利的商賈是傻子嗎?”

“現在說說你這第二招,道德綁架。”朱翊鈞擰開了水杯,喝了口水。

“你要道德綁架朕,朕不吃這一套,朕這一生不修善果!伱讓朕大度,讓朕不跟你的弟子斤斤計較,說朕是君子,他是小人,君子不計小人之惡,你的行爲非常可笑,你知道嗎?”

“你要求朕一個天生貴人,不知人間疾苦、高居九重、高高在上的君王,不計較小人的冒犯,就像是你對海東青說,不讓海東青吃肉一樣的可笑,耗子給貓套繮繩,愚蠢至極。”

“朕憑什麼不計較?憑什麼不吃肉?”

朱翊鈞從來不認爲封建帝制,有任何可取之處,除非自己是皇帝,而恰好他還真是皇帝。

“你說,憑什麼呢?”朱翊鈞笑盈盈的問道。

沈自邠顫顫巍巍的說道:“夫子有言…”

“夫子你娘了個頭!”朱翊鈞猛地把手裡的水杯扔了出去,砸在了沈自邠的腦門上,這一下又準又狠,蘊含了朱翊鈞十二年堅持不懈操閱軍馬的功力,一下子就把沈自邠給打的暈頭轉向,眼冒金星。

“夫子教你無君無父了?夫子教你搬弄是非了?夫子教你們顛倒黑白了?別什麼事就把夫子擡出來,好像什麼事只要夫子說過,就沒有罪責,都是夫子的錯一樣,夫子扛不起這麼多的罪名!”

“糟糕的傢伙!”

海瑞沉默了下,和沈鯉無奈的互相看了一眼,陛下和張居正都一樣,翻臉比翻書還快,前一刻還是和風細雨,下一刻就是親自動手,張居正前面還和王崇古一起搭臺唱戲,在陛下面前進言,奠定了一條鞭法的基本政策,後一刻,張居正就動手,兵發王崇古府邸,眼看着就要殺人。

翻臉比翻書還快,海瑞和沈鯉都做不到。

“來說你第三條,拋開事實不談,好傢伙,你爲你弟子求情的奏疏裡,真的是隻字不提他的雜報寫了什麼是吧,張口閉口就是處置言官要謹慎,什麼國有妖孽無人敢仗義執言,感情沒了他,咱大明就沒有言官了一樣。”

“馮大伴,把雜報拿來,給他念!”朱翊鈞大手一揮,讓馮保當衆宣讀。

馮保向前一步,打開了雜報,又掃了兩眼,合上了雜報回到了陛下面前,低聲說道:“陛下,實在是不堪入目,臣,難以啓齒,臣和元輔先生被罵,那也正常,這麼多年,罵的人太多了,但是雒於仁在《半月雜談》上說太后千歲的不是,讓臣念,臣只能尋個枯井一死了之了。”

李太后和陳太后這二位太后,縱觀歷史已經算不錯了。

呂后亂政、武則天登基滅唐、劉娥劉太后甚至都不讓宋仁宗知道自己親孃是誰,這些都比較遙遠的話,那就看看孝宗的張皇后,倆弟弟都把十二旒冕戴頭上了,可謂是囂張跋扈到了極點,鬧到最後所有人都受不了的地步。

反觀陳太后的家人,都跟透明人一樣,從沒出現在奏疏裡,不讓陳太后在宮裡爲難;

李太后也不包庇武清伯李偉一家,動輒訓斥,武清伯李偉現在整日關在家裡聽戲,不是他只想聽戲,是李太后根本不給他方便。

兩宮太后,更不會干涉朝政。

讓馮保讀,馮保真的沒法讀,畢竟國朝還是以孝治天下,馮保唸完就得自殺。

“拋開事實不談,雒於仁要幹什麼、說了什麼,你是一個字都不談。”朱翊鈞收回了那本雜報,沒有爲難馮保,而是接着說道:“這都不是朕要殺你們這羣蟲豸的理由,先生教朕,要斯文,朕很少說髒話,但你們真不是東西啊。”

“人出生,活在世上,是要做人,不是要做畜生的,但你們真的是畜生啊!”

朱翊鈞要殺雒於仁,是因爲雒於仁對子罵母,就這事,說破天也是朱翊鈞佔理,否則這些傢伙,早就開始胡攪蠻纏了,但凡是能攪出三分理來,就絕不會拋開事實不談,就是胡攪蠻纏也攪不出,才避而不談。

而朱翊鈞要殺沈自邠的理由,還不是《半月雜談》上的這篇文章,而是一樁舊案。

“沈自邠!你知道李祥嗎?”朱翊鈞往前探了探身子,厲聲問道。

李祥這個名字一出,沈自邠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冷顫,連連磕頭,都把腦門都磕破了,大聲的喊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你心虛什麼?朕一提這個名字,你慌什麼?”朱翊鈞伸手拿來了一本卷宗說道。

“五年前,河南洛陽的李祥來到了京師,創辦了《開元雜報》,筆正李祥受你資助,和其同鄉六人開始發刊,內容都是關於一些比較敏感的事兒,李祥調查一個案子,結果在萬曆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李祥從雜報社回家的巷口,被人刺刀在地,倒在地上後,又中十二刀,刀刀要害。”

“十七日,李祥的六個同鄉,離開京堂,急走回鄉,路上慘遭橫禍,死於非命。”

“朕還奇怪,大明的雜報筆正,怎麼都是這般餒弱之輩,就沒有一個正人君子不成?睜着眼說瞎話,一個比一個利索,但就是一句真話不敢講,後來朕明白了,但凡是說真話,都被你們殺了,正直的人被殺死,可不就剩下一羣臭魚爛蝦了嗎?”

“而正直的人被殺,正義得不到伸張,那隨波逐流的人,可不就選擇沉默,或者成爲賤儒的一部分了嗎?”

李祥的案子,最後的定性是情殺,案犯堅稱李祥和他的妻子有染,所以纔會動手殺人,最後的結果,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案犯被處決。

抓姦捉雙,只有在捉姦現場殺人,纔打死勿論。

緹騎們注意到李祥,是在對沈自邠的過往做側寫的時候,偶然間發現的,沈自邠和李祥起初關係很好,李祥創辦《開元雜報》還是沈自邠贊助了一部分,但很快因爲李祥報道傷害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沈自邠和李祥開始爭吵,最後分道揚鑣。

李祥在調查京堂米麪糧行摻砂石、用陳年舊糧、發黴的糧食當做新糧販售的事兒,事情已經調查的極爲清楚,本來就要登刊了,結果李祥死了,死在了家門口,身中數刀而亡。

而李祥的妻子等人,在事後,紛紛表示,李祥的死和調查無關,是私人尋仇,不這麼表示,估計妻兒老小都不會被放過。

“沈自邠,你告訴朕,李祥是怎麼死的,在朕面前說謊話,可是欺君,欺君朕真的會株連九族哦,爲了你的家人着想,你要不要告訴朕呢?還是再賭一把,賭朕的火銃裡沒有子彈,賭朕不知道其詳細,是在唬你呢?”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開始下注吧!朕的翰林院編撰!”

沈自邠呆滯了,他不知道能不能說,該不該說,但不說,欺騙,欺君之罪,那就要族誅了,他的妻子都要因爲他的抵抗,死無葬身之地。

朱翊鈞給沈自邠出了一道難題,不說就是欺君,說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即便是真的把幕後指使講出來,陛下瓜蔓連坐下去,他的家人就能保得住了嗎?

勢要豪右有普遍的默契。

左面是死,右面是死,沈自邠必須要賭,賭皇帝有良心,還是勢要豪右們有良心。

“臣委託了遊墮,花了十二兩銀子,買了李祥的一條命,假託情殺之名。”沈自邠選擇了實話實說。

“你真的不是人啊,李祥的父親一直以爲你是李祥最好的朋友。”

“十二兩銀子啊,嘖嘖,你委託的人,是外城的劉扒皮吧,真名劉鼻,你說你,一個堂堂士大夫,大明翰林院的編撰,跟一個江湖的三教九流攪合在一起,你的斯文呢?你難道不覺得羞愧嗎?自甘墮落。”朱翊鈞笑着說道:“看來,你也知道,朕比勢要豪右有良心啊。”

沈自邠做出了選擇,賭皇帝更有良心。

皇帝做出了處置,不爲難他的家人,就是皇帝的意志,再有人對付他的家人,等於打皇帝的臉,否認陛下的決策,這就是沈自邠選擇老實交代的原因。

再不交代,家人真的保不住了。

“你的九族都要謝謝你的選擇,感謝你的不殺之恩,哇,居然能在電光火石之間就想明白,朕看你也不糊塗嘛。”朱翊鈞端起手來問道:“那麼誰授意你這麼幹的呢?你能告訴朕嗎?你別想着戴罪立功,告訴朕幕後指使了,你就能免死,朕明白的告訴你,你身上背的這七條人命官司,死罪不赦。”

“但你告訴朕,就能把他們拖下水!到了黃泉路上,也好做個伴,如何?”

“是西土城遷徙富戶許有仁。”沈自邠選擇了破罐子破摔,既然都已經交待了,那索性就全都交代就是,他都要死了,當然要找人墊背,黃泉路上,做孤魂野鬼多可憐。

“是控制了煤市口那個許有仁嗎?”朱翊鈞笑呵呵的問道。

“陛下聖明!”沈自邠俯首帖耳顫顫巍巍的說道,皇帝早就知道了,而且全都知道,之所以要在衆目睽睽之下,把這些事兒說開了,就是讓人知道他的真面目,這就是皇帝的目的!

而且步步緊逼,讓沈自邠自己說了出來。

朱翊鈞站了起來,頗爲無奈的說道:“當初朕就說,煤鋼專營,各府州縣的煤市口,都要在官廠手裡,先生和次輔,百般不願,說多一事,則有一事之擾;寬一分,則受一分之賜。”

“先生說,不要給官廠那麼大的權力,既要掌控生產,又要掌控販售;王次輔也說:給官廠更多的權力,官廠變成個不可控的龐然大物,尾大不掉。”

“先生說得對,不能給太多的權力,權力必然滋生腐敗和權力異化,帶來更高的行政成本。”

朱翊鈞覺得張居正和王崇古說得對,這兩個千年的狐狸,在官廠設立之初,就不肯給更多的權力,工匠本就是最好的兵源,再加上穩定的貨物產出,就已經足夠讓人擔心了,再加上販售的渠道,等同於穩定的財源。

尾大不掉,擁兵自重,就變成了必然。

可事情總是背離二位輔臣的精心謀劃,又到了做抉擇的時候,是保守的後退一步,還是激進的向前一步,朱翊鈞選擇了向前一步。

只能在一點點探索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做出改變了。

“緹帥,按着名單抓人吧。”朱翊鈞將名單交給了趙夢祐,這份名單是經過了刑部的,刑部尚書王崇古就在面前,不是黃紙案,也不是白紙案,也是要到刑部過堂的案子。

十三人被抓,一個不剩,這些人都是幫兇。

勢要豪右已經不能滿足金錢帶來的奢靡生活,開始把手伸向了權力,而且是一種不正常的手段,而不是層層科舉,通過人才選拔機制獲得官身,而是通過對大明朝士的滲透,完成對權力的滲透和掌控。

大明國朝的局勢,仍然不容樂觀。

“你們呢,要爲了清譽,爲了所謂的名聲,跟他們一起蹲大牢嗎?沈自邠到底要幹什麼,爲什麼要這麼做,他自己都說清楚了,你們還要繼續跟着鬧下去嗎?”朱翊鈞看着剩下一百多名跪在地上的言官,冷冰冰的問道。

“臣告退!”跪在最後面的一個臣子,一聽皇帝說話,磕了個頭,站起來轉身就走,彷彿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一樣,頭也不回。

圍着的緹騎看向了陛下,看到陛下揮手,選擇了放行,而後一百多號人作鳥獸散,跑的無影無蹤。

朱翊鈞嘆了口氣,來伏闕的人,朱翊鈞都讓東廠的番子、北鎮撫司的緹騎查了查,大部分人都是看了雜報的文章,來爭西山煤局的,因爲多數人都不瞭解真相,而剩下的一部分有問題,但問題也不嚴重,有十一人涉嫌受賄,但不涉及權力尋租。

就是這剩下的一部分,是光收錢不辦事,和當初範應期、王家屏差不太多。

按照馮保的意思,是都抓了,一道斬首示衆,就再沒人敢挑釁皇權了,而緹帥趙夢祐的意思是,把受賄的全抓了,朱翊鈞選擇了就事論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閒不進行擴大化。

但必要的時候,還是要瓜蔓連坐。

朱翊鈞這次沒打廷杖,而是直接坐罪問斬。

“先生說朕變得柔仁了,或許先生是對的,國朝日益振奮,有中興景象,朕做事也變得沒有那麼極端了。”朱翊鈞示意小黃門擡走龍椅,頗爲感慨的說道。

換成萬曆初年,來伏闕的全都得死,統統都是反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說得容易,想要做到難如登天。

真的柔仁嗎?相比較朱翊鈞之前動輒七八百號人午門斬首,大婚前一天監刑而言,的確柔仁了一些,但相比較大明曆朝歷代,朱翊鈞比嘉靖皇帝還要暴戾一些。

朱翊鈞對着海瑞笑着說道:“海總憲,朕無礙,就是大醫官們不放心,再調養幾日,朕也給大醫官添了不少麻煩了,不能再讓他們擔驚受怕了。”

朱翊鈞有點擔心認死理的海瑞彈劾大醫官李時珍和陳實功,手術都是有風險的,大醫官們盡到了告知義務,而且醫術精湛,只是朱翊鈞這發燒來的有些古怪,是意外。

“陛下無礙,實乃天幸,臣以爲陛下還是稍微歇息兩日,等養好了龍體,再看奏疏不遲。”海瑞又又又在說皇帝的不是了,不過這次是說皇帝過於勤勉的問題。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海瑞覺得皇帝太勤勉要休息,這抱病在身,還是養好身體爲主,可持續竭澤而漁,才能長久的收益。

“朕知道了。”朱翊鈞很喜歡海瑞,也很喜歡沈鯉這樣的臣子,他們一身的正氣,他們的存在,就越發顯得貪官污吏的可惡,但對海瑞這個建議,朱翊鈞只能敷衍,他不打算歇着,該看的奏疏還是要看。

“臣等告退。”海瑞和沈鯉俯首告退。

朱翊鈞晃晃悠悠的回到瞭解刳院的病房裡,這次公開露面,朝臣們都清楚了,皇帝真的沒事兒,生龍活虎鬥賤儒,而不是秘不發喪,京城內外立刻穩定了下來。

朱翊鈞收到了新的一期逍遙逸聞,而這一期逍遙逸聞的內容,則完全是討論宗教對人的異化,關於喇嘛教種種惡行。

意見簍子李贄對此評價爲: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李贄說話素來大膽。

著名批評家、思想家、意見簍子李贄也從沒有說過,海瑞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

這顯然是以訛傳訛,其實李贄在《焚書·雜述·八物》認定了海瑞是杉鬆栝柏的棟樑之材。

完整的意思是:世間的清流之士,可以作爲震古爍今的道德楷模,薪火相傳,滔滔不絕。又怎麼可以因他精神的光芒,就說他只可傲霜雪,不可充棟樑呢?

海瑞這樣的杉鬆栝柏之才得不到重用,絕不是海瑞的問題,那不是海瑞的問題,是誰的問題?

李贄評論張居正說,江陵宰相之傑,故有身後之辱,那會兒張居正被奪了諡號賜官,家裡人被餓死,長子被逼自殺,李贄不是嘲諷,而是說張居正實在是太能幹了,才招致抄家奪諡之辱。

張居正太能幹卻遭受如此的屈辱,那是誰有問題?朝廷有問題,皇帝有問題,大明有問題,容不下這樣的能臣,幹臣。

在這個子不言父過,臣不言君過的年代裡,李贄能這麼說,如此陰陽怪氣,已經是膽大包天了。

喇嘛教分爲了黃白花黑紅五派,在草原流行的主要是黃教,也就是密宗,而且是最糟粕的東西,而祭祀用的東西是五肉五液,五肉就是人象馬狗雀的肉,五液就是腦精血屎尿,法杖是人腿骨,法鉢是人的天靈蓋,人皮鼓、人頭碗、腿骨笛子、肉蓮花等等,而舉行各種法會,都要用人肉骨血作爲媒介。

李贄、林輔成、姚光銘等人組成的遊學團,在開平衛沒有見到這些,因爲開平衛離大明很近,當地的寺廟能稱之爲僧,但到了歸化城,李贄和林輔成等人就徹底破防了,在他們印象裡,漢傳佛教不幹這些事兒。

而李贄等人主張的滅佛,就是一個目的,逼迫宗教在武力威脅下進行改變,進行世俗化,與大明整體社會相適應。

草原有沒有反抗過這些喇嘛?反抗過,但都被帶走做成了人皮唐卡。

李贄去討一碗水喝,當地的胡人,還是個鐵匠,驚慌無比的說:鐵匠的黑水你喝嗎?

在喇嘛教的教義裡,賤民天生就是賤骨頭,骨頭是黑的,血是黑的,喝的水也是黑的,是不純潔的。

“滅!立刻馬上!下章綏遠總督、綏遠布政司詢問潘季馴、忠順夫人,能不能滅,看看問題在哪裡,困難在哪裡!”朱翊鈞心善,看不了這些,之前已經讓部分沒有度牒的喇嘛還俗了,力度完全不夠!

把這些個喇嘛閹了送礦場挖礦到死都便宜他們了,送解刳院裡做成標本,都嫌他們髒!

“什麼玩意兒!”朱翊鈞連續拍了五六下桌子,憤怒無比的說道。

“潘總督和忠順夫人上來了奏疏。”馮保把兩本奏疏呈送御前。

顯而易見,李贄、林輔成這個遊學團,又被地方衙門當槍使了,有些解決不了的問題,又不太好直接求援,就讓這些個口舌說出來,引起皇帝重視的同時,給出自己的處置辦法。

“誒?不是?潘總督和忠順夫人啥意思?不信佛,信朕?!”朱翊鈞看到了地方給的意見,滅佛不信佛,信什麼?信皇帝。

確切的說是信蕩魔天尊真武大帝,這也是老朱家一貫的宣傳,真武大帝轉世。

按照三娘子的說法,就是真武大帝手一指,天兵天將便踏上了草原,解生靈倒懸之急,蒼生塗炭之危,真武大帝纔是真神仙。

朱翊鈞汗都下來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
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