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有人歡喜有人悲,趙南星覺得自己是最悲傷的人,而大明皇帝很清楚,趙南星一點都不可悲。

他回到江南,他被寧遠侯揍了這件事,可能還是他的談資、是他繼續和江南勢要豪右討價還價的籌碼。

畢竟被揍過,也是一種不被權威所喜愛的認證和標籤,會受到一定的追捧。

有人問價的時候,他可以驕傲的說:我被寧遠侯揍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只要趙南星足夠的無恥,這也是他的賣點之一,只要他作爲讀書人,有這種無恥,就可以變現。

這士大夫所標榜的的道德,往往跟青樓裡娼妓對外說自己賣藝不賣身,沒什麼區別,不賣身,大抵是價格沒談攏,價格談攏,士大夫也可以出賣道德,把捱揍的事兒,翻來覆去的講。

多少賤儒,受一點點委屈,就能唸叨一輩子。

即便是地方衙門畏懼皇帝聖意,不準趙南星繼續聚談講學,他一個舉人,有一定的免賦稅的資格,只要掛靠詭寄田畝,也能過上富家翁的生活。

真正可悲的是養濟院這裡的畸零戶,因爲天生殘缺,進了養濟院也沒人會領養,而且養濟院條件有點差,生病後,也沒人會照顧,更沒有湯藥,很多病,只要一碗熱水就足夠了,但一碗熱水也是沒有。

甚至因爲養濟院孩子的欺凌,吃不到飯,身體越來越差,最後死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裡。

即便是在養濟院裡,大多數的畸零孩子,都長不到成年。

朱翊鈞過年前,都會到養濟院來看看,東西舍飯寺和養濟院,有大量的官舍,一到冬天,就有人投奔過冬,算是封建帝制封建統治下,少有的溫情。

皇帝、皇后、太子親自探望,算是朱元璋的祖宗成法,當年朱元璋在各府州縣辦養濟院的想法,其實也簡單,窮民苦力走投無路的時候,有個投奔的去處,就不會揭竿而起,掀翻他老朱家的江山了。

養濟院的官舍是有限的,而且所有用度都靠捐贈,再加上有些道德敗壞的傢伙,從中貪墨,各地的養濟院逐漸成了藏污納垢之所,捐贈來的錢糧,多數也給不到這些孩子身上。

朱翊鈞講祖宗成法,他每年過來一趟,不敢說能讓養濟院徹徹底底的乾乾淨淨,但總能幹淨一些,至少他來的時候,這些畸形的孩子,不健康的孩子,過年能吃上一口肉。

有些勢要豪右爲了討皇帝歡心,或者爲了表忠心,皇帝來的前一天,會捐一些錢糧,讓皇帝看到他們家是積善之家,比如西土城的姚家,北土城的米家,每年都會捐一大筆錢糧,大約有兩千銀左右。

作爲榜一大哥,朱翊鈞每年都能看到他們捐贈的錢糧。

朱翊鈞很清楚,他這十五年做的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既沒有讓大明走出王朝週期律的困境,也沒有改天換地,天下還是那個封建帝制的天下,就是在原來的框架上,修修補補,讓大明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爹,我和他都是人,沒什麼不同。”

“我習武之後,吃飯也是這樣狼吞虎嚥,孃親和奶奶都教訓我,說我沒有禮數,但我餓,他也餓。”朱常治忽然伸手指着一個狼吞虎嚥吃飯的孩子,說了一段讓朱翊鈞十分驚訝的話!

朱常治指的孩子,大概只有八歲,面相十分的兇狠,少了一隻眼睛,看起來更加恐怖,但他很瘦弱,看得出他在養濟院的境遇不大好,大概是被排擠的那一類人。

孩子的世界,也不完全是鬥狠爭勝,還有拉幫結派,他這種兇狠,又不聽話的孩子,朋友自然很少。

朱常治習武之後吃飯太快被教訓,李太后隔代親,王夭灼是心疼,最後都沒管得住,不了了之,隨朱常治去了。

大明禮法對皇子進食,有着非常明確的規定,不僅僅視爲個人失儀,更被看作是對社會秩序的潛在威脅。

《禮記·曲禮上》明確規定: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齧骨,就是吃飯不要捏飯糰、不要把吃過的飯再放回盛飯的器皿中、不要流口水大口吞嚥、不得發出聲響、不要啃咬骨頭髮出聲響,否則就是失儀。

《童子儀》明確規定:飲食必執匙箸以正,不露暴殄之相。

李太后也曾經多次糾正過朱翊鈞的儀態,但李太后從沒糾正過朱翊鏐吃飯失儀,在李太后看來,皇帝就該注重禮儀,潞王注重反而亂了綱常。

吃飯的禮儀逐漸演化成了對社會秩序的威脅,是在朱熹之後,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特別指出:所以養德性,非徒養口體也。

就是說吃飯飲食的,應以禮儀爲先,可以養德,而非滿足口腹之慾。

自此以後,吃飯的禮儀,就跟德行有關了。

朱翊鈞伸出手,摸了摸朱常治的腦袋,鄭重的說道:“治兒啊,你要記得你說的這句話,知道嗎?”

“嗯。”朱常治用力的點了點頭,不知道父親爲何如此鄭重,但他知道,這是他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他會一直牢牢記住。

朱翊鈞笑着問道:“治兒啊,讓他給你當陪練如何?和勳衛子弟一起進宮出宮,住在官舍裡,他雖然少了一隻眼睛,但你把他從養濟院裡救出來,他日後會爲你拼命的。”

“像駱叔那樣?”朱常治思考了一下,想起了駱思恭,人高馬大的駱思恭是皇帝的最後倚仗,現在在全楚會館全權負責張居正的安全。

朱翊鈞點頭又叮囑道:“嗯,以後在外面不要叫叔叔,要不然那些言官,又要揪着不放了。”

對於肯用命來保護父親的駱思恭,朱常治非常尊重,但在外面他會顧及君臣,不會這麼喊。

這可能也是駱思恭在長大後,更加忠誠的原因,孩子不懂事,話都是大人教的,朱常治的尊重,是因爲他的皇帝父親十分尊重。

“好。”朱常治不清楚父親安排的深意,但他知道,父親是爲了他好。

朱翊鈞有二十個陪練,十個勳衛子弟,十個小黃門,都和他一樣的歲數。

朱翊鈞信任緹帥趙夢祐,趙夢祐也拒絕了無數的誘惑,完全是因爲他的長子趙貞元,也是皇帝的陪練,現在在北鎮撫司總攬稽稅事。

十個勳位、十個小黃門被安排到了重要崗位,比如三祖宗李佑恭,是徵倭提督內臣。

朱常治也有陪練,但朱翊鈞總覺得少了一個可以爲朱常治拼命的人。

朱翊鈞交代了馮保一番,那個只有一隻眼的孩子吃完飯後,被馮保叫到了皇帝面前,這孩子有些惶恐,跪在地上,顫顫巍巍。

這是天大的人物,養濟院裡那些平日裡鼻孔長在天靈蓋的大人們,見到這些大人物,也只能卑躬屈膝。

“以後你跟着治兒,叫什麼名字?多大?來自哪裡?”朱翊鈞露出一個自認爲和煦的笑容說道:“不必緊張。”

“草民錢三,大名府人,八歲了,父母死於大疫,還有個妹妹。”錢三再拜,猶豫再三說道:“我能帶我妹妹一起走嗎?妹妹六歲。”

“那朕若是不答應呢?”朱翊鈞有些好奇,在八歲大的孩子世界裡,脫離苦海和家人,哪個更重要些。

錢三深吸了口氣,再拜,大聲的說道:“草民謝陛下,草民…走不了。”

錢三經歷了太多的人間苦楚,早已經嚐遍了世態炎涼,他很清楚自己面對的是潑天的富貴,但他還是記掛自己的小妹。

“無不可。”朱翊鈞點頭說道:“以後你就叫錢至忠吧。”

“謝陛下!謝陛下!”錢三連連叩頭。

他的妹妹只有六歲,是個美人胚子,美人在骨不在皮,這打小就能看出來些底蘊。

經過簡單瞭解後,朱翊鈞很快就知道了,爲什麼錢至忠會被排擠了。

有些人使了些銀子要領養這個錢小妹,說是領養,不過是賣了而已,錢三大抵是看出來這些人不懷好意,拼了命的阻攔,錢小妹,纔沒有被領養。

錢三的阻攔沒有任何用,完全是因爲馬上就要年關了,按着往年的慣例,皇帝一定會來,這些養濟院的大人們,不敢過分胡作非爲罷了。

“就一起入宮吧,給治兒做個玩伴。”朱翊鈞倒是不在意的說道,多一個人吃飯的事兒。

朱翊鈞主要是給朱常治找個絕對忠誠的人,在關鍵時刻連命都敢舍的人,這很重要。

道爺要不是有陸炳護着,早就死在大火之中了。

陸炳的宅子是李太后的父親李偉修的,那時候李偉還不是武清伯,而是匠戶李偉。

也是那次修宅子,李偉託陸炳,把自家女兒送到了裕王府,後來這個女兒,母憑子貴,成了李太后。

陸炳死後,對他的反攻倒算開始了,道爺還在的時候,還能迴護。

陸炳的兒子陸繹恐懼朝野洶洶彈劾,要把大宅贈予了武清伯李偉,託庇於李偉,但還沒來及做,道爺就走了,之後,沒人再回護陸繹,陸家就被隆慶皇帝給抄家,平息了非議。

這件事之後,錦衣衛便徹底一蹶不振了,連拼命護着世宗皇帝的陸家,都這等下場,給皇帝拼命,總要考慮下後果。

在巨大的政治風波中,陸繹仍然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世襲的安遠將軍和不視事兒的錦衣衛指揮使。

這宅子兜兜轉轉,最後還是落到了李偉手中。

這個宅子叫清華園,也被稱之爲李園、京師第一園,明清交際,大宅被焚燬,後世的清華園也是在這個宅子的遺蹟上翻修出來的。

清華園引西山泉水,匯爲園中湖泊,方圓十餘里皆爲園林,園中樓臺亭榭一應俱全,有柳堤花海盛景。

李偉是個知道如何享受的人,他沿湖載種柳堤二十里,靈璧、太湖、錦川秀石無數,牡丹以千計,芍藥以萬計,說一句花海,並不誇張。

清華園的對面還有個大宅,安化米氏的勺園,萬曆六年,遷徙富戶入京,安化米氏次年入京,在西郊開始營造,盤下了那塊地,規模不如清華園,但也是極爲精緻。

朱翊鈞一直想找個由頭,把這兩個宅子沒收了建學校。

李偉應該是看出來了皇帝的打算,皇帝少壯後,李偉再也不敢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爲了,再胡鬧,連大宅都保不住了。

皇帝還小的時候,主少國疑,胡鬧也就罷了,皇帝已壯,李偉再爲非作歹,皇帝會做什麼,誰都無法阻攔。

李太后也不行。

山西巡撫周良寅,作爲今年入朝覲見的外官,在大年三十這天,匆匆趕回了京師,不是他沒有恭順之心,故意遲到,實在是突如其來的大雪,道路受阻,嘉峪關的馳道因爲結冰,耽誤了時日。

周良寅在會同館驛沐浴更衣後,立刻前往了通和宮面聖,已經耽誤了丹墀問政,再年後覲見,那就是不恭順了。

大年三十仍然是年前,年前覲見,還是爲陛下賀歲。

“臣周良寅拜見陛下,陛下萬歲金安,臣姍姍來遲,還望陛下恕罪。”周良寅進了御書房,立刻行大禮覲見,他來的有些匆忙,呼吸都有些急促。

緊趕慢趕,總算是趕上了。

周良寅還是有些怕,當年他一道奏疏,既得罪了戚帥,又得罪了寧遠侯李成樑,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言官了。

他也是在大寧衛、在侯於趙屁股後面種了十年的地,纔有了來之不易的改過自新的機會。

能換個活法的機會,一生能有一次,就已經是老天保佑了。

“何罪之有,免禮免禮。”朱翊鈞手虛引說道:“快坐,張大伴,拿個湯婆子來讓周愛卿暖暖手,這天寒地凍的,手凍的通紅,再上杯好茶來。”

“是。”張宏見人下菜碟,這是愛卿,那就是上好的貢茶,若是陛下不喜歡的臣子,連杯馬尿都不給他端。

朱翊鈞側着身子說道:“侯於趙在京師,他年後要去浙江做巡撫,日後都是同僚,也多走動下。”

“不要招惹寧遠侯,他現在還生你的氣呢,那趙南星胡說八道,剛被揍了,你讓侯於趙爲你美言幾句,當初的樑子也就過去了,寧遠侯是個大度的人,不會過分斤斤計較。”

“這老話說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結嘛。”

趙南星和周良寅乾的事兒幾乎一模一樣,前線拼命打仗,後面搖脣鼓舌生是非,周良寅當年被流放,是因爲他是官,而趙南星只是民,處置的方式就有不同。

有些樑子皇帝不發話,一輩子都無法和解。

“臣遵旨。”周良寅認真的琢磨了下這段話。

陛下對他在山西巡撫的工作是非常滿意的,要不然也沒好茶了;

陛下讓他和侯於趙走動,那意思他也可以進步,日後就是同僚;

陛下讓他去找侯於趙美言,這和事佬壓根不是侯於趙而是陛下;

周良寅原來是晉黨,也是賤儒,他不是侯於趙,他對人情世故非常懂,正因爲他懂,他很清楚,陛下更看重忠君體國的侯於趙,而不是迷途知返的周良寅。

侯於趙真的出了事兒,陛下一定會力保,周良寅捅了什麼簍子,只能自己兜着了。

“謝陛下隆恩。”周良寅再拜,戚帥爲人是真的大度,而且刀刃不喜歡向內,不會對他怎樣,但是李成樑就說不準了。

“你在山西清汰做得很好,朕聽樑夢龍說,你這明年就可以把山西清汰冗員的事兒做完了,朕不明白,你是如何做到的。”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起了正事兒。

大明衙門冗員嚴重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頑疾。

這要剜掉爛瘡,哪有那麼容易,朱翊鈞覺得做不到,就跟人自己砍掉自己手腳一樣的難。

而且確實很難,廣靈縣也是剜了兩次才剜掉,但是這一年多的時間,周良寅居然又挖掉大同府、太原府等地方的爛肉。

這是山西最難的兩個地方,剜掉了這兩個地方,剩下的就簡單多了。

“正如言官說的那樣,臣在排除異己。”周良寅有些謹慎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爲晉黨和裙帶關係的人和衙門裡吃閒飯不幹活的人,高度重合,言官說的也事實。

周良寅先認錯,確認言官指控爲真,他是外官,在大同府,不在京師,京師這些言官,三人成虎,黑的都能說成白的,擺出一種低姿態來,就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身份上。

這就把自己塑造成了弱勢一方,達到一種‘我周良寅盡忠職守,我就是不明白,都是幹着朝廷的事,怎麼誰幹的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大’的效果。

周良寅看得出來皇帝對他很滿意,所以不陳情不辯白直接認罪,也是一種自保的手段。

侯於趙根本就不會這些,但侯於趙忠君體國。

朱翊鈞搖頭說道:“僅僅是排除異己很難做到,畢竟衙門裡,吃閒飯的不全都是當初的晉黨,這些個言官們,要是能做到,朕也讓他們排除異己。”

有人走,就有人來,黨同伐異,根本無法清汰,甚至會弄到爲鬥而鬥,朱翊鈞對言官的彈劾,並不認可。

排除異己就能清汰,要是有這種美事,兩宋就不至於三冗兩積了,論黨錮,歷朝歷代,哪有兩宋鬧得兇?

“其實也挺簡單的,清汰的時候,先把幹活的人先清汰掉,衙門的活兒沒人幹了,等到所有人都受不了了,然後把之前清掉的人,組建一個新的衙門口就行了。”周良寅說起了自己清汰的辦法,他想了想補充道:“視死如歸,留下遺書,就容易了。”

“臣不過是仰賴皇恩浩蕩。”

周良寅的話已經非常直接了,他其實就是在賭命,這是最大的前提。

周良寅把自己的命作爲賭注,押到了牌桌上,贏了,他就是忠君體國,但是輸了,他死了,作爲巡撫,作爲封疆大吏,陛下怎麼可能不追查下去?

他輸了,不肯聽命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和他們的喉舌、利益代表們,也得一起死,清汰還可以成功。

這就是周良寅敢賭的原因,他可能會輸,但對手一定會死,給周良寅這種底氣的是陛下。

皇爺什麼性格,舉世皆知,要是肯體面,大家都能體面,不肯體面,那這日子,誰都別過了!

當陛下真的打算好了,拉着京營再打一遍天下的時候,下面做事兒的人,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這是政治擔當。

有魄力、有想要進步的決心、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但具體問題,還要講具體的辦法,說起來簡單,其實事情還是很複雜的,清汰分三步走。

把在衙門坐班的吏員,全部查清楚後,把坐班的吏員全都清掉;清掉的吏員再聘到新的衙門,新舊並行;等到新衙門轉的動了,原來的舊衙門直接全部清除。

移花接木之術。

周良寅沒有隱瞞,等同於把廣靈縣的事兒,在大同府、太原府又來了一次。

把那些幹活的吏員全部清汰後,兩地的衙門直接陷入了癱瘓之中,有些賦閒在家,甚至是死了多年,其家人仍在領祿米的人,根本無法履行職責。

可是地方官員擴招需要巡撫的核準,招人不讓招,幹活的被清汰,尸位素餐者無法履行職責,這些衙門只好偷偷的組建了新的衙門,把之前清汰的吏員,偷偷找了回來,爲了堅決執行巡撫下達的指示,爲了不被巡撫發現異常,只能偷偷地來。

巡撫周良寅非常‘偶然’的發現,做事的人居然還在坐班,鄭重考慮、痛定思痛後,撤銷了清汰的命令。

到這個時候,其實就是在破窗,經過此事之後,大家都恍然發現,原來衙門不需要那麼多的書吏、那麼多的雜官、那麼多的衙役,就能維持運作,而且更加高效。

這是爲了形成共識,也是爲了下一步的欲擒故縱。

對於勢要豪右和他們的爪牙們而言,反抗是有效果的,巡撫他也不能坐視衙門失效癱瘓,這冗員問題,會立刻惡劣起來。

欲擒故縱,這個縱字,就是讓其瘋狂的一步。

巡撫的權威被挑戰,巡撫無法管理冗員問題,反正也是公門的錢,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冗官冗員快速惡化了起來,最終連太原和大同府本地的勢要豪右都受不了了,清汰再次精準的切了下去。

畢竟已經經過了第一輪的篩選,衙門到底需要誰,已經一目瞭然。

“周愛卿辛苦了。”朱翊鈞樂呵呵的說道:“你從通和宮離開後,記得再拜訪下王次輔和王家屏王侍郎,都是貴人,哪怕是不請託辦事,也不好得罪。”

周良寅原來是個晉人也是晉黨不過是個棄子,晉黨的匾額都被摘掉了,換成了工黨,周良寅這個棄子,和王崇古、王家屏微不足道的晉黨聯繫,也就斷了。

晉黨已經樹倒猢猻散,周良寅徹底成了喪家之犬。

朱翊鈞這麼說,周良寅就有理由去拜訪了,如此一來,算是建立了聯繫。

“謝陛下隆恩。”周良寅再俯首,明白這是陛下給指了條明路,沒有人庇護的仕途,就是三伏天過火焰山,連個遮陰的地方都沒有。

縣官不如現管,皇帝的聖眷當然重要,但是不能事事麻煩陛下,所以要有助力,但這山頭,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沒有聖命,誰敢接納他這個鬥敗的棄子。

周良寅離開通和宮,他這次入京解決了兩個困擾他的問題,第一個就是過去的罪惡,由侯於趙領命去做和事佬;第二個是日後的前程,他現在也算是泛工黨的一員了。

周良寅去拜訪了侯於趙,跟着侯於趙一道去拜訪了寧遠侯,寧遠侯看在侯於趙的面子上,沒有再提當年事,還管了一頓飯,算是賓主盡歡。

下午的時候,周良寅藉着拜年的名義,見到了王崇古和王家屏,隱晦的提到了通和宮,但沒有以勢壓人。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周良寅隱約提到通和宮,等於明示,陛下對山西清汰之事非常滿意。

王家屏自然樂意接納,工黨在晉黨的廢墟上再生,需要發展壯大,而周良寅是很有能力的循吏,循吏再多不算多。

“天雄書院的教諭宋善用入京來了,雖然只是個舉人、大名府的教諭,但陛下聖命,改任國子監典籍,專修書院育才之法,這育才就是將來,宋善用值得拉攏。”王家屏提到了一個人名。

宋善用在大名府做教諭,到了京師還是做教諭,能培養人才的先生,可不是那麼好找的。

張居正很厲害,治國上,人人都佩服,但他教的學生,都不是很好,個個都反對他的新政。

王崇古聽聞,擺了擺手說道:“別想了,宋善用是京師師範學堂的山長,宋善用沒入京前,就已經定下來了,在萬曆朝,只要有本事,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王家屏還沒入閣,對朝中的風向不太瞭解,宋善用早就有了去處,京師師範學堂已經建好,宋善用履任之後,來年春天開始招生。

丁亥學制,在堅定的推行着。

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
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