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

做人要有始有終。

李成樑發現自己已經成爲了大明王化遼東的阻力,就打算離開,但是在離開之前,李成樑進行了一番精心的謀劃,打算讓反賊自己跳出來,然後狠狠地收拾一頓,讓整個遼東安靜五十年。

這就是有始有終,不給帝國留下一個爛攤子。

這番謀劃真的很好,朱翊鈞鼎力支持,大明甚至都不用調派京營,就可以做到,只需要遼東偏師。

唯一讓朱翊鈞有些無奈的就是李成樑沒有明說,哪怕是撒潑耍賴,要留在京師,李成樑也沒說,這是出於對文臣的忌憚,同樣是出於自保。

一旦謀劃失敗,或者說這種謀劃出現了意外,比如大明在薩爾滸被這些臭魚爛蝦擊敗,如何是好?

“王如龍可堪大任?”朱翊鈞詢問戚繼光的意見,戚繼光是大將軍,戎政重大人事任免,自然要找戚繼光詢問。

“如鷹鸇之逐鳥雀,又何畏焉。”戚繼光十分平靜的說道:“王如龍自義烏至臣帳下,其一生莫過於勇、猛、狠。”

王如龍在義烏募兵時投入戚繼光麾下,自此之後大小五十餘戰,是戚繼光手下的一把尖刀,王如龍到遼東,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如此,那就遣王如龍往遼東便是。”朱翊鈞答應了下來。

朱翊鈞又和熊廷弼聊了幾句,皇帝的意思是讓熊廷弼在京師專門準備秋闈,也就是考取舉人功名,但熊廷弼拍着胸脯表示,他在綏遠也能準備科舉,不會耽誤。

大明皇帝在日暮時分回到了通和宮御書房開始處置奏疏。

“誒,這申時行爲何還是沒有官復原職啊?不是以督造快速帆船、安定浙江之功,官復原職了嗎?”朱翊鈞看了看職官書屏,看到了申時行還是五品郎中,大感驚奇!

這巡撫兩地,五品郎中,成何體統?

一條船翻了,一百多方的柚木沉入了大海之中,申時行急的百爪撓心,商總孫克弘相助,算是僥倖躲過了一劫,按考成法,申時行應該結束了懲罰期纔對,可職官書屏上,申時行還是五品。

“申巡撫有點倒黴。”馮保無奈的說道:“督造快速帆船的事兒,晚了三天,是十二月二十八日完成的,按考成是二十五日,就差了這三天,就沒有督造快速帆船的功勞了。”

考成法就是設限,限期完成,過了最後的時間,你做不完是有錯,做完了也是無功無過而已。

“怎麼會差了三天呢?”朱翊鈞略顯驚訝的問道。

“這就得說到閻士選了。”馮保眉頭都擰成了疙瘩,低聲說道:“陛下,這個閻士選有點邪門。”

“子不語怪力亂神,不要胡說八道,閻士選是杭州知府,還能影響到松江造船廠?說事兒。”朱翊鈞糾正了馮保這種神神鬼鬼的說辭,有事說事就是。

“船廠鬧了瘟病,停了三個船塢,這才耽誤了。”馮保左右看了看說道:“船廠的大醫倌四處探尋,才找到了瘟病的來源。”

“這羅木營進了城剿滅坐寇,這整個浙江九營都跟着鬧了起來,就有擔心禍及家門,跑到了松江府去,這逃難之中,就有一戶人家是從杭州府來的,世代船匠,到松江府後入了官廠,才起了這瘟病。”

跟閻士選有關係嗎?看起來沒什麼關係,但又好像有聯繫。

朱翊鈞愕然,愣了片刻才說道:“確實有點邪門啊,這閻士選調離上海縣,申時行就一直順風順水的,暫代浙撫之後,好像哪哪都不順的樣子呀,那個吳善言也是直接腦袋落地了。”

“要不說呢,閻士選一走,申巡撫就是萬事大吉,一做閻士選的頂頭上司,就是黴運連連,怪哉,怪哉。”馮保左拳擊右掌心有餘悸的說道。

申時行真的是倒黴催的,他真的用盡了全力,但最後還是晚了三天,而負責考成的吏部尚書、首輔張居正,沒有給申時行任何的優待,最終申時行還是五品官,這個笑話,還得跟着他。

“四月的時候,遴選的四千五百九營銳卒,將會從松江府前往長崎總督府。”馮保彙報了九營遴選的進度,由胡宗憲組建的九營,終於要履行他設立之初的目的了,前往倭國,滅倭,東南的安全,在海波之上。

朱翊鈞坐在了御書房的太師椅上,開始批閱奏疏。

南巡的一切準備事項,全部就緒,皇叔朱載堉爲監國,這就是個虛名,朱載堉無心庶務。

潞王朱翊鏐爲留守,負責處理庶務,趙夢祐帶領緹騎三千隨扈,大明京營將會有兩個步營、一個騎營、一個車營,由戚繼光帶領南下,另外有三萬六千人處於待命狀態,準備隨時南下馳援。

留守京師的大臣主要爲閣臣王國光,廷臣曾省吾。

曾省吾是兵部尚書,在皇帝離京後接受京營總督軍務的派遣。

由兵部尚書居留京師,是當年土木堡天變後,大明得到的寶貴經驗,即便是出現了天傾的禍事,兵部尚書也可以組織軍兵民抵抗。

京營銳卒、松江府水師,就是皇帝此次南下的最大底氣。

朱翊鈞終於在正月十二日,還沒過完小年前,終於見到了從歸化城回到京師的大醫官龐憲。

“大醫官辛苦,快請坐,馮保看好茶。”朱翊鈞在通和宮見到了龐憲,笑着說道:“頒發崇古獎,未曾親自頒到龐醫倌手裡,當真是件憾事。”

“納斯民於壽康,召和氣於穹壤。”龐憲趕忙俯首說道,這是當初陛下設立解刳院後給解刳院的聖旨,是陛下的期許,解刳院做到了。

“此行可還順利?”朱翊鈞開始和龐憲說起了綏遠牛痘接種之事。

龐憲有些悲憫的說道:“起初非常的不順利,草原天花同樣氾濫,人人談痘色變,自大明攻克板升以來,人痘法傳入草原,可是這些個蒙醫,和薩滿幾乎沒什麼區別,人痘法都是學了個皮毛,就隨意接種,死傷無數。”

“人痘法本身發病就超過了三成,致死在一成左右,也就是說十個人接種人痘,就會有一個人死去,這本身就是很危險的搏命手法了,但這些蒙醫一折騰,死亡率飆升到了三成,草原人對牛痘法極爲牴觸。”

朱翊鈞點頭說道:“確實,人痘法本身就在搏命,這些蒙醫再隨意的敷衍,自然是人人談痘色變,畏之如虎。”

龐憲這才繼續說道:“幸好布政使忠順夫人找來了一百四十人,強令接種,這一百四十人不是死囚,而是忠順夫人的怯薛護衛,忠順夫人相信大明,把自己的親衛軍都押上了。”

“一百四十人接種成功後,歸化城北三十里爆發了天花,這一百四十人就被派去了此部處置此事,七日後全須全尾回到了歸化,這牛痘法纔算是打開了局面,忠順夫人怯薛護衛有九百人,全部接種了。”

“本來臣以爲,推廣牛痘法,就會順風順水了,沒成想,並非如此,當地的蒙醫開始鼓譟聲勢。”

朱翊鈞驚訝的說道:“一百四十怯薛護衛前往歸化城外天花爆發的地方,毫髮無損,鐵一般的事實面前,蒙醫鼓譟什麼?他們瘋了?!”

龐憲吐了口濁氣,連連搖頭說道:“他們告訴所有人,接種了牛痘就會變成牛,所以纔不會得天花,夜裡就會長出牛尾,牛角來,白天就會變回去,而且蒙醫還專門聯袂在了一起,一起聲討牛痘法。”

“忠順夫人聽聞後,立刻下令,將所有歸化城蒙醫抓拿審查,凡是散播謠言者,殺無赦。”

“等下?殺無赦?”朱翊鈞一愣,看起來有些乖巧的三娘子,似乎有他不知道的一面。

龐憲也是在歸化城第一次見到了發怒的三娘子,那活脫脫就是個母老虎,龐憲笑着說道:“陛下,忠順夫人一介女流之輩,二十七歲架空了俺答汗,四處活動,手段是極爲狠辣的。”

“當天就抓了一百二十四個蒙醫,當日斬首就有二十三人,其餘都被忠順夫人送勝州挖煤去了。”

“至此,流言蜚語纔算是結束。”

“短短不到七日,我們前往歸化城的醫倌們,就接種了四千人,但是又遇到了新的挑戰。”龐憲略顯有些無奈的說道:“來接種的人太多了,人手不夠用了,幸好牛痘法不難,我們教會了當地年輕的近百名蒙醫,一起接種。”

“萬曆十二年七月,歸化城外再次鬧出了天花,這一次,城中依舊有近萬人接種,纔算是將天花這瘟疫攔在了城外。”

以前,只要爆發天花,就是生人勿進的死地了,外面的任何貨物都進不去,裡面的人也出不來,所有人都要感染一遍,等待着瘟神離去,如此一來,瘟疫致死之外,還有就是各種動盪不安的打砸搶燒,以大明經驗來看,一個城裡爆發瘟疫,差不多要死掉近一半的人。

中原如此,草原同樣如此。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三娘子手裡有了一些能夠深入禁地的怯薛護衛,瘟疫爆發之地就不是禁區了,處置起來就會非常的快。

龐憲用歸化城的方言,唱了兩句詞,纔開口解釋道:“這是草原廣爲流傳的歌謠,意思是:被長生天祝福過的菩薩兵,帶着陛下的賜福來到了草原,天使降臨,將瘟神殺死在了泥沼之中,看,那是陛下的庇護,聽,那是陛下的福音,陛下的光芒耀四方。”

天使就是龐憲,天子使臣的意思,這首歌謠被廣爲傳唱,甚至連天山腳下的部落都已經聽聞,有天山腳下部落的商賈行商到歸化城,抱怨天子偏愛,沒有天使去天山腳下,去蘭州之外,去西域。

朱翊鈞聽到如此肉麻的讚歌,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連連擺手說道:“這誰寫的?明明是龐醫倌和忠順夫人共同努力,才救斯民於水火,朕就是下了道旨意而已,微不足道。”

“忠順夫人寫的。”龐憲解釋清楚了問題,這歌謠就是忠順夫人親自編寫的,故意讓人散播出去的。

其實龐憲沒告訴陛下,草原人問的最多的問題是,皇帝陛下什麼時候廣納妃嬪宮女,到時候把自家的女兒送過去。

起初龐憲還奇怪,爲何草原人會這麼問,細細一打聽,才知道,在他們看來,陛下和三娘子發生了一點廣爲人知的愛情故事,那給陛下送更多的女人,能換來更多的好處。

愛情故事是假的,送女人不會被陛下接納,甚至連禮部的初選都過不了,更換不來好處。

“臣寫了一本《接痘論》還請陛下過目。”龐憲拿出了一本自己親自編寫的書,遞給了馮保。

朱翊鈞打開了這本不是太厚的書,仔細的看了看,從天花的起源虜瘡開始談起,再到天花的致病、致死率,天花的傳播方式,人痘法的種類、侷限性,再到天花的治療,再到牛痘的發現,牛痘的實驗,牛痘接種方式方法、牛痘的不適症狀等等。

雖然不是很厚重,但這本《接痘論》就是大明朝第一本系統性研究一種疾病的著作。

“好好好,不愧是崇古進步獎的得主,此書甚好,馮大伴,將此書送三經廠刊印成冊,發往四方惠民藥局、學政,勸民接種,令各醫倌好生學習,準備爲萬民按此法接種。”朱翊鈞對着馮保下了命令。

牛痘接種會有不適症狀,發熱、瘙癢、蠶豆大小的結痂,有些比較嚴重的會食慾不振、腹瀉,流鼻涕,不過出現的概率極低,並不會因爲接種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在歸化城的五萬人接種中,只有三人死亡。

“那麼龐醫倌既然回京了,就給皇嗣們接種牛痘法吧。”朱翊鈞伸出了胳膊說道:“就從朕開始吧,朕也未曾感染過天花,此次下江南路途遙遠,朕路上會見到很多人,唯恐有此疫病之虞。”

“臣遵旨。”龐憲開始爲皇帝陛下接種。

龐憲接種牛痘用的是玳瑁刀,是一種很小的剪刀樣的刀具,但給皇帝接種,龐憲選擇了象牙小簪,就是將象牙截取兩寸,磨至針那麼細,這象牙小簪尖利且中空,而且給皇帝接種,龐憲也是對自己全身上下都消毒之後,纔開始進行。

大明其實已經制作出了中空鋼針,但並沒有實際臨牀應用,因爲中空鋼針會生鏽,恐怕會鬧出更大的亂子,所以才選擇了象牙小簪。

這年頭的大象很多,大明海貿獲得的象牙,都是論船的。

朱翊鈞沒有什麼感覺,就像是被蚊子叮一下。

龐憲一直在觀察皇帝,觀察了整整兩刻鐘,才鬆了口氣,給皇帝種痘的壓力很大,陳實功給陛下敲橫生智齒,差點把陛下給送走,龐憲給皇帝的手臂種牛痘,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這就好了?”朱翊鈞有些看了看自己上臂,笑着問道。

“下種第九日便有黃豆大小的結痂,那就是真痘,有了真痘,天花奈何不了陛下分毫。”龐憲十分肯定的告訴陛下。

“這個象牙小簪很好,朕會留意海貿,爭取給咱們大明醫倌們,每人都配一副。”朱翊鈞對這象牙小簪非常認可,金銀都有點軟,象牙小簪就正正好。

象牙小簪是一整套的工具,還有專門用來消毒的玻璃盒,以及注射筒等物。

“臣叩謝陛下皇恩。”龐憲再拜。

龐憲開始爲大明皇室接種牛痘,朱翊鈞的三閨女朱軒嫄有些發熱,第二天就好了,四皇子朱常鴻有些癢,抓破了,第九天沒有真痘,又補了一次,除此之外,便沒有什麼不良反應了。

京師開始大規模接種牛痘。

“這些個賤儒好生惹人厭惡,吃別人嚼過的饅頭,也不嫌丟人!草原那些個不知死活的蒙醫,胡說八道的話,京師賤儒道聽途說,居然發在了雜報上,混淆視聽!還長出牛尾巴,牛角,他們怎麼不七十二變!簡直該死!”朱翊鏐在廷議上,十分憤怒的表達了自己對賤儒的厭惡。

朱翊鏐也接種了牛痘,而且有真痘,他覺得非常神奇,只需要刺一下,就能把致死率超過三成的天花完全戰勝,這真武大帝降世也做不到,畢竟真武大帝的權責裡沒有治病救人。

但京師之中的賤儒,又開始胡言亂語喋喋不休,說人會變成牛,長出牛尾巴牛角來。

“陛下,忠順夫人對於散播謠言者殺無赦。”王崇古深吸了口氣說道:“忠順夫人殺無赦的命令,是因爲天花這個瘟神就在眼前,爲了防治,只能如此暴力,陛下,雖然京師並無大疫,但也容不得他們如此胡說。”

三娘子也不是嗜殺,就想着殺人,是當時歸化城北三十里已經爆發了天花,再過不了多久就得傳到歸化城,疫情急如火,不殺人如何威懾?那是生死存亡關頭,自然要怎麼快怎麼來。

大明不必如此急切。

“龐憲不是編寫了《接痘論》嗎?大規模刊發,闢謠一下就好。”朱翊鈞看向了萬士和說道:“京堂所有雜報,未經覈實的言論胡亂登刊,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罰銀,第三次撤銷刊號。”

再一再二沒再三,朱翊鈞不是要大興文字獄,而是在普遍沒有接受教育的萬曆年間,這些個讀書人如此搖脣鼓舌,真的會影響到大明政令的推行,這是必要的新聞審查機制。

自由從來不是無拘無束,自由也從來不是讓人毫無根據的抹黑、造謠、散播謠言而沒有任何的懲罰。

“臣遵旨。”萬士和俯首領命。

廷臣們看向了朱翊鏐,就這位主兒對賤儒這個態度,大明皇帝離京,朱翊鏐徹底沒了約束,指不定會鬧出什麼動靜來,那幫習慣了寬鬆的賤儒,恐怕要遭大罪了。

“陛下下章兵部問,王如龍調任遼東任總兵之事,兵部部議,王如龍久歷戰陣,抗倭滅寇衝鋒在前數十載,應昌戍邊數年,忠心天地可鑑,以勇猛著,有社稷功,可安遼東。”曾省吾代表兵部回覆了陛下的詢問。

“內閣贊同。”張居正代表內閣表態,內閣已經充分討論了此事,本來張居正的意思是再給王如龍配一個來自宣大、綏遠的副總兵,這樣一來,也不會出現,遼東戎事上李成樑一言堂的舊事,但最終內閣還是認爲王如龍還是不要有太多的掣肘的好。

萬一打起仗來,總兵副總兵意見相左,貽誤戰機,就壞事了,最終副總兵還是王如龍的老夥計吳惟忠。

至於權力交接,李成樑已經安排妥當,由副總兵秦得倚、參將孫守廉率領遼東客兵一千五百人前往應昌換防,形成了新的遼東客兵。

內閣、兵部、吏部、五府、奉國公戚繼光、寧遠侯李成樑在京經過了數日的討論,最終確定瞭如此換防。

“寧遠侯請命隨陛下一起下江南,他說…”萬士和看着奏疏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開口。

“他說了什麼?”朱翊鈞笑着問道。

萬士和低聲說道:“寧遠侯說,他要看看這秦淮河畔的花樓,和他在鐵嶺的花樓有何異同。”

“哈哈哈。”朱翊鈞笑了笑說道:“準。”

哪怕是夷人真的聯手,真的打敗了王如龍率領的遼東客兵、衛軍,又擊敗了大明留守京營,李成樑也可以直接從松江府坐船,至朝鮮登陸,殺朝鮮一個措手不及。

朱翊鈞不知兵,但戚繼光、李成樑都是打了一輩子仗的宿將,制定的計劃,都是環環相扣,反正以朱翊鈞的軍事天賦,看不出什麼破綻來,他也想象不出,什麼樣的強兵悍將,能相繼擊敗振武數年、全餉厚賞、訓練有素的遼東偏師、京營銳卒。

泰西的神親自從天上下來,都得給他揚了!

萬曆十三年二月初二龍擡頭,萬事俱備,大明皇帝下旨,正式南巡。

一大早朱翊鈞就換上了武弁服,將自己收拾妥當準備遠行,隨行皇室只有皇后王夭灼和皇長子朱常治,朱翊鈞請李太后和陳太后一起南下,請了三次,李太后都否了,主要是通和宮還有孩子得照料。

李太后可是宮婢出身爬到了太后之尊,她可不覺通和宮現在就萬分安全了,尤其是皇帝離京。

她眼睜睜的看着世宗皇帝八個兒子,其中七個走在了世宗皇帝之前,就自己丈夫倖免於難,所以李太后要留下,保住自己的孫子孫女。

誰敢亂來,李太后就敢發瘋!

高拱當初覺得宮裡不過孤兒寡母,說了句不該說的話,上了封《陳五事疏》,李太后就把高拱給攆走了,她的確是個婦道人家,但也是大明堂堂正正的尊號太后。

“恭請陛下大駕!”禮部尚書萬士和在通和宮龍池旁拜請。

通和宮重重宮門,在恭請聲中一扇一扇打開,大明皇帝出現在了深宮之中。

“再請陛下大駕!”

朱翊鈞端起了手,拉着朱常治,一步步的走出了通和宮的重重宮門,來到了通和宮大門之前,戚繼光站在門前,一身戎裝,見到陛下走了過來,才俯首說道:“臣爲陛下前驅。”

“謝大將軍。”朱翊鈞跨過了門檻,看向了通和宮大門前的長街。

趙夢祐已經帶着緹騎清街,但在儀仗的十丈之外,依舊允許百姓圍觀,朱翊鈞對着百姓揮了揮手,才拉着朱常治一步步走上了大駕玉輅。

戚繼光走到了白象旁邊,李如鬆不會隨軍南下,所以爲王前驅之事又回到了戚繼光手裡,戚繼光身形十分矯捷的爬上了白象。

馮保見狀,一甩拂塵,大聲的喊道:“起駕!”

指南車在最前面,儀仗開始緩緩向前,朱翊鈞打開了車窗,看向了車外。

“馮大伴,今日朕南巡去,京師是不是人人喜氣洋洋?”朱翊鈞有些好奇自己南巡去,京堂勢要豪右們的反應,畢竟在重壓之下生活了這麼久,這壓力一去,那還不得飛上天?

“西土城那邊已經開始擺流水席了,準備了兩千發的煙火,準備等陛下離開京師後,就大放煙花。”馮保想了想,言簡意賅的總結了大明皇帝離京後,勢要豪右們的喜悅。

擺流水席、放煙花、請百藝表演,這幫勢要豪右知道皇帝還會回來的,但能高興一天是一天。

朱翊鈞沒有回話,而是靜靜的看着車窗外。

大明皇帝離開了忠誠的順天府,向着不太忠誠的應天府去了。

朱翊鈞的車駕剛到通州,這還沒走半天的功夫,就有快騎疾馳而來,來到了大駕玉輅之前,大聲的喊道:“報!啓稟陛下,陛下離京後,潞王殿下忽令提刑千戶趙貞元關閉了九門!”

“朕知道了。”朱翊鈞拿過了塘報,看了一眼,笑着對坐在旁邊的王夭灼說道:“這個鏐兒,半天的功夫都等不了。”

朱翊鏐下令關閉城門,當然不是要直接登基稱帝,他還沒那麼蠢,京營又不聽他的,他拿什麼當皇帝,朱翊鏐下令關閉城門自然有他的用意。

朱翊鏐沒有在潞王府,也沒有在文華殿,而是在錦衣衛北鎮撫司衙門,他拿着一張紙說道:“趙貞元,爾爲陛下陪練,孤這裡有一份名單,城門緊閉,今日日暮,把這些人全部抓拿歸案!”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

“敢罵皇兄!”

“抓!”

“還有西土城擺流水席、放煙花、請藝人門戶,一戶罰沒五萬銀!不是有錢嗎?先給孤上一份貢,明天看不到銀子,緹騎就上門抄家!反了天了!”

朱翊鏐這番表現,壓根就是混世魔王,他其實很清楚,自己就是仗着親哥在,纔敢如此爲所欲爲,哪怕把天捅個窟窿出來,親哥也能兜得住。

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
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