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

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

東交民巷連土地平整都還沒做,甚至工部還沒出圖,已經有了第一個案犯,大明行政效率在皇帝勤政的表率和高壓之下,十分高效。

戶部對算力的缺口真的很大,所以事從權宜,就把院牆加高了一點,弄了幾個鋪位,算是監獄了。

“額,來自皇家理工學院的會計?”張居正驚訝的說道:“是不是初出茅廬的毛孩子,替人頂罪了?”

這種事經常發生,剛從學堂裡走出的毛孩子,不知道人心險惡,輕信了一些許諾,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一些膽大包天的事兒,等到被抓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王國光搖頭說道:“不是,他做的帳,可謂是天衣無縫,唯一疏忽的地方,就是稽稅院的優先執法權。”

“稽稅院出動了十四名稽稅緹騎和二十名稽稅太監,才把數個城門分批入城的貨物明細,徹底查清楚。”王國光搖頭說道:“皇家理工學院培養出來的會計,是真的厲害啊。”

稽稅院的優先執法權,就是我覺得你可能有點問題,賬目上我查不出來,就上物理手段調查取證。

被人誆騙,這個時候,能經過層層遴選考入皇家理工學院的院生,個個都是人才,哪有一個簡單的?

理工學院第一期不是普遍招考,而是推薦和從地方很多屢試不中的秀才、舉人招錄的學子,能考中,大部分都是有點偏科,不是人傻。

案情是一個油坊,生意紅火,但自從去年四月有了新的賬房先生後,納稅沒有減少,而是持續維持了平穩,在平穩中微微下降,如果只看幾個月的連續賬本,看不出什麼異常。

但是經過了近一年變化,稅賦已經降低了一成,而且還在持續降低。

但根據稽稅緹騎的觀察,這家油坊的生意越做越大,甚至在今年開了十幾家新鋪子,並且其油坊買賣從京堂開拓到了山東密州、陝西長安府等地。

規模不斷擴大,稅賦卻穩定下降。

一起非常典型的縮小經營規模、隱匿實際收入,偷逃稅款的案子,問題是這傢伙做的賬,是真的漂亮,稽稅院一共稽稅四次,最後沒辦法,採用了盯梢、全面複查入城油料車的方式,才把這傢伙給揪出來。

聽完了案情簡單介紹的張居正,頗爲感慨的說道:“是我低估了他們。”

王國光有些懊惱的說道:“不行,還是得說服陛下,把這些人才留下來纔是,林輔成那套有限自由論,把陛下給誆騙了!禍國賊子!”

“什麼自由不自由的,這些理工院生沒畢業的時候,稽稅院辦案,哪有這麼麻煩?賬目上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王崇古愣了愣說道:“這不是以另外一種方式爲朝廷效力了嗎?而且還省錢,不用給俸祿,管飯就夠了。”

這些被抓的會計,都已經進入了東交民巷監獄,以極低的勞動報酬爲朝廷效命了。

“好像是啊,而且,稽稅院可以專門盯着這些招攬了理工院生的民坊,盯着他們查,既能稽稅,也能回籠人才。”王國光眉頭舒展,而且臉上有了些疑慮。

稽稅院再次圈定了兩個稽稅條件,第一個就是聘請了理工院生的民坊,第二個就是生意擴大、稅目降低。

王國光越琢磨也是這個味兒,更精準的稽稅,更廉價的使用人才,難不成,陛下本來就是這個目的?!

人才回收計劃,怎麼進入市場的就怎麼回來,簡直是計劃通!

陛下對林輔成、李贄這些有限自由派的寬容,實際上是兼聽則明,並不是特別重視,在某些方面,陛下一點不自由。

比如利用利得稅合法的控制黃金白銀黃銅的流出;比如,言先生之過者斬;比如把一羣狺狺狂吠的御史,送到了遼東墾荒;比如美化倭寇,寫了東征記的筆正陳友仁,被當街手刃。

皇帝真的是有限自由論的擁躉嗎?恐怕不是。

無論怎麼講,大明日後的審計之戰,將在學院派和禁獄派之間展開。

朱翊鈞曾經提出了建立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這需要各階級之間的博弈,也需要競爭,否則緹騎的專業水平就會下降,無法在螺旋上升中進步。

親自編寫了第三卷的大明皇帝,是很擅長使用第三卷中的博弈來達成共識,讓大明在各個領域螺旋上升。

王國光有充分理由懷疑,皇帝陛下就是故意爲之。

張居正不取消優待,加重處罰的思路,也是一樣的博弈,在律法層面,讓窮民苦力有和鄉賢縉紳博弈的可能,哪怕是在司法實踐中,仍然會有極爲嚴重的偏袒,但至少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司法不斷成熟、循序漸進的過程。

徐爵在議事結束的時候,和駱思恭聊了下,主要詢問辣椒的稽查情況,對於元輔的飲食進行嚴格把關,是駱思恭除了安全之外最大的工作。

“遊守禮是因爲有你在,所以纔敢干涉元輔的飲食,如果你帶的緹騎不在,恐怕,遊守禮也不敢跟元輔說這些事兒。”

“尤其是五禽戲,要盯緊了,元輔不做,你就爲難遊守禮,遊守禮自然會跟元輔去說。”徐爵仔細叮囑一根筋的駱思恭,不要那麼一根筋兒。

讓張居正作息規律、健康飲食、適當鍛鍊這三件事,都在駱思恭身上掛着,但是他不能直接頂撞,張居正是宜城侯,得罪的狠了,陛下和先生之間有了間隙,反而不美。

駱思恭不夠圓滑,徐爵教了他辦法,爲難遊守禮這個大管家,大管家有皇帝撐腰,自然就會干涉張居正的行爲了。

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駱思恭思索了一下,發現徐爵這個辦法確實不錯,遊守禮是張居正的自己人,駱思恭是外人,這親疏有別,還是讓遊守禮做更加方便些,他笑着說道:“謝大璫指點。”

“咱家就是擅長點人心鬼蜮的計量,難登大雅之堂,說不上指點。”徐爵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這些個讀書人,蔫兒壞,駱千戶從小跟着陛下長大,可別跟着這幫讀書人學壞了。”

“他們呀,一顆心一萬個心眼子。”

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北鎮撫司衙門,太監加緹騎,跟這幫讀書人從國初,鬥了兩百多年,沒有一次鬥贏的,哪怕是短暫勝利,依舊逃不脫大敗虧輸的下場,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這幫朝堂大臣,全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中了進士,又一步步的爬到了最高,來到了中樞,個個都不簡單。

現在宮裡的太監們想明白了,他們鬥不過也沒關係,陛下帶着他們鬥,主弱臣弱,主強臣強,主要是看陛下,陛下越強,越英明,他們這些太監、緹騎的日子才越好過。

駱思恭也是心有餘悸的說道:“先生,屬實是有點無情了。”

“無情纔是至情至性,先生心裡裝的,終究是天下。”徐爵擺了擺手說道:“走了。”

徐爵回到了通和宮御書房,一字不差的將議事的內容,告訴了皇帝,尤其是王崇古從憤怒、破防、驚駭到認慫的過程,可謂是一刻鐘變了四次臉。

朱翊鈞聽完也有些錯愕,才搖頭說道:“額,先生是不是太狠了些?不過,先生的法子更好些。”

王崇古有點一廂情願了,大刀闊斧的削減優待,很容易引起矛盾的劇烈衝突,大明新政總體而言,就是統治階級的自救,自我革新,用漫長的時間,一點點的改變社會的經濟基礎。

張居正的狠辣,又很好的彌補了王崇古的一廂情願。

無論是個人、還是各種集體,做任何決策的時候,都如同在迷宮裡忐忑不安的行走,永遠不知道自己選的那條路上,會是鮮花似錦,還是荊棘滿地。

獲得的信息越多,就站的越高,從團團迷霧中,看到更多的消息,進而選出近期應該走的那條路。

毫無疑問,張居正站的確實比王崇古稍微高一些,所以他總是能贏王崇古。

“陛下,黎牙實那廝,又編了一個謠讖。”馮保呈送了一本奏疏。

自從瑞金田兵之亂後,京師雜報,關於田兵之亂的問題,進行了許許多多的討論,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臺。

大家圍繞着謠言、事實、規模、危害、影響等等方面,進行了極爲激烈的辯論,最終結果,是大部分的雜報,都定性爲了官逼民反。

當地縣令,縱容鄉賢縉紳開設賭坊、縱容鄉賢爲禍鄉里、縱容鄉賢縉紳向下朘剝、修改既定收稅方式、下鄉強行徵稅最終導致了民亂。

百姓的反抗是極其溫和的,只是把縣城攻破了,把住在縣城裡的鄉賢縉紳給抓了而已。

禮部的文章很重要,禮部讓喉舌們,將明英宗時,正統十三年,波及福建、湖廣、浙江、廣東和江西的葉宗留-鄧茂七民亂,近百萬農民揭竿而起的例子拿了出來。

這次只波及寧都、瑞金、寧化三縣的田兵之亂,非常剋制,訴求合理,理當以安撫爲主。

在這個過程中,黎牙實也寫了一篇社論文章,討論了這次的田兵之亂。

黎牙實用的標題特別駭人聽聞,《大明及時制止了一場禍及天下的潛在危險》。

局內人的大明,覺得只是一次簡單的民亂,但黎牙實作爲局外人,他驚訝於大明人的樂觀。

“他這個說法也是很有意思的。”朱翊鈞看完了前面,對黎牙實的說法很贊同。

大明士大夫們的討論,因爲身在局中有一定的侷限性,侷限在了自己過去的視角之中,覺得不過是一場民亂罷了,左右不過是平叛。

即便是鬧到了葉宗留鄧茂七那種規模,大明依舊有能力,強而有力的短時間內平定叛亂。

皇帝養了十萬京營,十三萬水師,不就是這個時候用的嗎?

但是黎牙實作爲局外人看的非常清楚,一旦以萬幹倡、連遠候、鄭三萬三人爲首的民亂,在瑞金點燃,處置不當,天下大危。

因爲大明已經沒有可以用於內部平定叛亂的軍隊了。

黎牙實一直把京營銳卒叫做帕拉丁,是聖騎士、是聖堂武士,是陛下座下的聖騎士軍團。

銳卒擁有崇高的道德,即便這份道德需要依靠強悍的後勤補給、高昂的軍費去維持,但維繫這種崇高道德核心還是信念。

以上報天子下救黔首爲軍魂的大明京營,他們的槍口對準敵人的時候,所向披靡,但這個軍隊的槍口對準子民的時候,上報天子、下救黔首的敘事就會徹底崩解。

因爲構成軍魂的天子和黔首,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這個敘事崩解的一瞬間,京營和水師,就會潰散,因爲皇帝已經無法信任,各種興文匽武的風力輿論,會徹底摧毀這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隊。

而且這個軍隊很可能會內部瓦解。

就像是帕拉丁已經曇花一現,成爲傳奇故事。

聖堂武士真的是依靠昂貴軍費而存在的嗎?如果是的話,戚繼光早就是被人黃袍加身了,而不是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

聖堂武士的存在,核心從來都是精神,忠於陛下,忠於大明,忠於大明萬民,這三個忠誠,是京營的靈魂,缺一不可。

大明人把京營的存在,當做是理所當然,因爲大明人已經逐漸習慣了軍隊的存在,但黎牙實這個外人看來,這種聖堂武士是不應該存在於人間的。

除此之外,大明大思辨已經十四年了,這些思辨的內容,很容易變成一股強風,將星星之火燃遍整個大明。

在這個急變之世,公開大規模刊發的矛盾說、公私論兩卷、生產圖說、階級論三卷,會造成何等可怕的影響?

這是大明士大夫在討論的時候,完全忽略的地方。

就像魚不會注意到水,人不會注意到空氣一樣,大明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認爲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忽略了其中的危險。

公開的、大規模刊發的這些政經思辨的書,會讓下一次民變,變得無法收場。

即便是依靠京營,鎮壓之後,京營銳卒存在的根基瓦解,下一次民變,要依靠什麼呢?

朱翊鈞看着手中的雜報,繼續說道:“萬曆維新讓大明走上了一條未知的道路,在維繫國朝存續中,中原王朝積累的許多經驗都會失效,在面對民意洶洶的時候,大明應該謹慎再謹慎的處置民意。”

“這條未知的道路,不知通向何方,但我來到大明十五年,我看到了更多的人能夠吃得上飯了,本來荒蕪的田野,種滿了莊稼,拋荒率累年下降,道路在變得暢通,工兵團營將路鋪向了四方。”

“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因爲道路暢通、貨幣增加,有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就在眼前,而這份美好,需要每一個大明人去守護。”

“大明朝廷終於意識到過分的偏袒和優待,人爲的培養出了一羣反對大明朝廷統治的反賊,這些反賊在大明朝廷的羽翼下長大,茁壯成長,幸好,已經有了糾正和改變。”

“是的,這些肆意妄爲的反賊,是大明朝廷自己培養出來的。”

“至高無上的偉岸大皇帝陛下,如同高山一樣擋在了世人前面,抗住滔天的……”

朱翊鈞念着念着就停下了,這黎牙實把賤儒那套都學會了,拍馬屁主打一個天花亂墜,顯得特別噁心。

黎牙實覺得大明人都像是被慣壞了的孩子一樣,對危險認識嚴重不足,朝廷激化矛盾,瑞金田兵真的開始殺人放火,民亂一定會席捲江西全境。

遍地縉紳、土地兼併高度集中的江西,就會成爲大明的亡國序曲。

幸好,大明有偉岸的陛下,清楚的知道危險,用盡一切力量和手段,擋住了這些風雨。

“把這段拍馬屁的話刪了,發邸報吧。”朱翊鈞看了黎牙實的雜報,除了過分誇大其詞、不符合事實的部分需要刪除外,全篇都可以刊發在邸報上。

也是告訴大明條條塊塊的官僚,面對這種羣體事件一定要重視再重視。

馮保小心的說道:“臣覺得偉岸這兩個字,也不算是拍馬屁吧。”

非常客觀。

馮保伺候過世宗皇帝,伺候過先帝,別的明君都是活在歷史書裡,已經是過去,英明的陛下活在面前,那陛下就是最偉岸的君王。

“刪了便是。”朱翊鈞給了明確的指令。

馮保沉默了下俯首說道:“臣遵旨。”

封建帝制上限很高,畢竟作爲皇帝,權力無限大,可以最快的集中力量辦事,當然下限也很低,一旦開始犯病,那就是爲禍江山社稷的社稷之賊。

作爲皇帝本身的朱翊鈞,要保持足夠的理智,他能完全約束的只有自己。

“這個謠讖,也不刪除嗎?”馮保試探性的問道。

“留着吧,對了把他抓北鎮撫司住十天。”朱翊鈞提醒馮保,可以傳播不代表沒有處罰,禁獄系人才有不光是東交民巷監獄的會計們。

黎牙實編寫的笑話,其實很有意思。

[嘉靖二十九年後,大明和俺答汗在從宣府和大同激戰,副總兵麻貴詢問總兵馬芳,我軍的戰術是什麼。]

[馬芳回答說:朝廷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

即便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嘉靖四十年,馬芳率領邊軍,依舊在兔兒嶺、飲龍河等地五戰五捷,最終在懷安設伏,家兵健兒側翼突進,將俺答汗軍兵攔腰截斷。

馬芳本人更是衝鋒陷陣,馬刀砍斷了三柄,依舊酣戰。

懷安之戰後,俺答汗徹底失去了進攻大明的軍力,之後就輪到大明先發制人了。

黎牙實編寫這個笑話,和這次的田兵之亂有着極高的相似性,他希望朝廷不要再閉着眼睛,捂着耳朵,搖晃身體假裝前進了。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不假,但忠良也是有數的,哪有那麼多的忠良給你浪費?

問題,朝堂明公一個比一個清楚,但就是從頭到尾都沒解決過。

因爲批評世宗皇帝帶領的閣臣不作爲,黎牙實喜提十天的監禁。

“唯一現實的暴力是軍隊、依靠暴力可以梳理生產關係、基於生產分配產生道德、而道德構建了秩序、最終誕生了權力,當軍隊發生改變的時候,一切都會隨之而改變。”朱翊鈞思索了一下說道:“槍桿子裡出政權。”

朱翊鈞要對這份邸報做硃批,他實在是找不到更加貼切的話,去形容大明這種改變,他只好抄了下真正偉岸的擎天柱,所寫的名言警句。

在朱翊鈞的個人理解中,這句話表達武裝鬥爭才能奪取政權的同時,也在表達,槍桿子什麼樣,基於槍桿子的世界纔是怎麼樣。

暴力、生產關係、分配、道德、秩序、權力是層層遞進的關係,這裡面唯一現實且具體的就是暴力本身。

暴力不僅僅是軍隊,暴力還是火藥、鋼鐵、銀幣、理論和人心。

“皇家格物院請求批一筆款項,要一百二十萬銀。”馮保遞上了一份預算案,請陛下批准,因爲皇家二字,這些預算案不用過會,只需要陛下同意,內帑就可以撥款了。

“準了。”朱翊鈞大概看了看說道。

馮保面色猶豫的說道:“陛下,這可是一百二十萬銀,這個東西真的有用嗎?”

一百二十萬銀,等於兩個先帝皇陵,等於一年的金花銀,就這麼給出去了,就爲了建個吹風的地方。

朱翊鈞恩准的是人造風實驗,這是獨立於滑翔機之外的基礎科研項目,蒸汽機爲動力,人爲製造狂風,主要用於艦船設計、船帆優化、螺旋槳研發,滑翔機優化只是其中的一種。

海事學堂的畢業學子大部分都去了艦船設計院,對五大造船廠船隻設計進行支持。

皇家格物院要建的是一個原始風力只有颶風等級,也就風速65裡每刻的吹風機,經過喇叭狀收縮段收縮後,風速可以達到120裡每刻。

皇家理工學院請求一百二十萬銀,是爲了研發風動建設,造這個東西,純粹是爲了模型吹風,優化快速帆船設計。

朱翊鈞笑着說道:“建吧,銀子沒有花掉,只是以另外一種形式陪在了朕的身邊。”

對於大型人造風實驗裝置是否要建造的問題,其實格物博士們之間有着極大的分歧。

一部分格物博士認爲過於浪費,一百二十萬銀,太過於昂貴,大明現在主要精力可以用於蒸汽機的研發;另一部分的格物博士則是堅定的支持,艦船設計應該更加專業,至少做到度數旁通,而不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去造船。

部分的格物博士,認爲德王朱載堉是爲了蒸汽輪機的研發,才申請這麼一筆鉅款。

格物博士們吵來吵去,沒吵出結果,也懶得吵了,直接交給陛下聖裁,陛下覺得有必要就建,陛下覺得沒必要浪費錢,就不建。

大部分格物博士反對,主要是怕浪費錢。

朱翊鈞別的沒有,錢還是有很多的。

“長崎總督府徐渭的奏疏。”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倭國的丁口,居然還在降低,今年年底估計只有七百五十萬了。”

從900萬人降到850萬用了三年,從850萬降到800萬,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而現在一年就可以消耗掉50萬丁口。

按理說朝廷的減丁政策是存在邊際效應的,減丁一年不如一年纔對,但長崎總督府給出的估計是極爲樂觀的,減丁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長崎總督府判斷依據不是朝鮮戰爭、也不是倭奴買賣,而是因爲倭國本土因爲大明寶鈔涌入,製造出的虛假繁榮,造成的人口高度集中,最終導致人口快速減少。

簡而言之,倭國人不生了。

城鎮人口過度集中,帶來的非常嚴重的生育暴跌,就大明商人蒐集到的種種情報顯示,沿海港口城池增多,虹吸了大量女子入城。

這些女子離開了鄉野,鄉野之間缺少女人,鄉野生育自然暴跌。

這些鄉野之間的倭國男子,並不會過分激烈的反抗,而是選擇了種地,直到死去。

在大明開海之後,倭國大阪灣出現了大量大大小小的港口城池,如廣島、神戶、巖屋城、堺市、和歌山城、竹原、三原、福山等等,這些城鎮沒有遠洋航海的能力,但即便是隻能到長崎也足夠了。

而這些倭女進入城鎮後,因爲城鎮競爭過於激烈,主動選擇做遊女,也就是以賣身爲生,而這個做的人太多了,就會漂洋過海的做南洋姐。

長遠來看,所有的繁榮,都是以人口和白銀礦產爲代價;

等到銀礦枯竭的時候,虛假繁榮消失,倭國會陷入一種長期的死寂之中,人口會進一步降低。

“果然,光靠軍兵,很難滅倭,還是得靠他們自己滅自己。”朱翊鈞硃批了徐渭、孫克毅的奏疏,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尤其是防止被倭寇刺殺,倭人有着非常濃郁的下克上文化。

主要是皇帝不捨得京營道德滑落,但倭國選擇了自己走向死亡。

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
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