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

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

朱翊鈞不想用海瑞的身後名作餌,哪怕是王崇古的計策,真的很不錯。

正如他對海瑞說的那樣,他是上位者,他如果完全依靠這些陰謀詭計,最後就是失道者寡助,誰還爲他這個皇帝盡忠呢?

每個人都希望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是道德楷模,這樣一來,所有人追隨的時候,纔不會擔心,被皇帝借人頭一用,以平民憤。

人死爲大,海瑞爲了大明國朝積勞成疾,與世長辭,大明國朝要尊重海總憲對國朝的貢獻。

朱翊鈞哪怕對這些反賊恨之入骨,但依舊沒有突破自己的下限。

這些躲在陰影裡的魑魅魍魎,他們的目標是萬曆維新,萬曆維新是大明再起的全部計劃,涉及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這裡面最最容易推翻的就是海瑞的成果。

只要開始翻案,把海瑞做成的一些鐵案推翻,對萬曆維新的反攻倒算,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翻案,是最簡單、最直接、最快把新政反對派聚集起來的辦法,因爲海瑞反腐抓貪,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

只要有個有分量的人,站出來做那個扛旗的人,立刻就會聚集在這個扛旗之人的身邊,對海瑞羣起而攻之,海瑞活着,是硬骨頭還活着,海瑞走了,那就可以鬥爭的引子。

張居正無疑是非常合適的,張居正不喜歡海瑞是舉世皆知。

但張居正已經在皇帝面前,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做那個人,他對反腐抓貪是非常非常認可的。

以前是以前,以前張居正也是個貪官,他需要用利益把一些人捆綁在一起,作爲政治的集體,進行萬曆維新;現在是現在,萬曆維新大勢滾滾,已經不需要這樣做了。

緹騎們開始了大肆搜捕,任何和張利民、和《海瑞三大過》有關的人,全都被抓了起來,按個審查,審查到最後發現,仍然沒有太好的收穫,紙張、墨、匠人,全都進行了審訊,但仍然一無所獲。

張利民是個棄子,那一家雜報社也是個棄子,甚至連匠人都沒幾個,所有的雜報、妖書都是提前印好,分批送入京師,放在了張利民的家中,甚至都追查不到在哪裡印刷的雜報。

張利民所在的雜報社,就是個空殼,妖書刊發的時候,雜報社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刊發過《海瑞三大過》。

分發妖書的都是一些不識字的報童,他們根本不知道妖書上寫的是什麼,四處便宜搭售、贈送。

緹騎對案件的偵查進入了瓶頸期,張利民從開始吸食阿片就已經是期貨死人了,只等海瑞離世,交割妖書就會被安排死亡,正好被李成樑給打死,已經是死的很有價值了。

正當案件一籌莫展的時候,順天府丞王希元,忽然接到了一個讓他感覺頭皮發麻的案子,海中適來到了順天府衙門,狀告海中鵬竊奪家產!

這個案子出現的時候,王希元將另外一本準備好的奏疏,送到了通政司,王希元想要外放做官,哪怕是平調暗降,做個普通的知府,他也不願意在京師做府丞了。

這是他王希元能管得了的事兒?!做京師府丞實在是太難了。

當這個案子出現的時候,緹騎衙門立刻反應了過來,這是反賊自己跳出來了!

趙夢佑收到皇帝聖旨後,立刻前往了王崇古家中詢問,海中適到順天府衙門敲冤鼓,是否是王次輔授意,當得到了否認回答後,迷霧重重的問題,就變得清晰可見了起來。

王崇古當着皇帝的面兒出的主意,皇帝否決之後,王崇古就不會多做,否則就是多錯,所以海中適到順天府衙門敲冤鼓這件事,的確是他自己要這麼做。

這要是沒人在他身後鼓動他,他絕對不敢這麼做,要知道海中鵬這個十一歲的秀才,可是皇帝下聖旨從海南叫到京師來的。

海中適敢敲鼓,顯然是有人在他的耳邊不停的嚼舌頭,而且這個鼓譟他的人,給了他一些確切的承諾,再加上海中適足夠的蠢,纔出現了此案。

海中適本就是養子,他靠着海瑞的名聲,皇帝的恩賞,本可以衣食無憂而且頗受旁人尊敬的過完一生,可偏偏他在海瑞病重的時候,沒有在病榻前伺候,被宣旨恩榮的太監看到,哪怕是做做樣子,但是海中適偏偏連做樣子都不肯,還喜歡對旁人說:清名無用,不如換錢。

這本身就是愚蠢的表現,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所以後手是什麼呢?”朱翊鈞寫下了一行字:海瑞病逝、《海瑞三大過》、李成樑行兇殺人、海中適狀告海中鵬侵吞家產,這一連串事件的背後,都是爲了翻案,爲了破壞萬曆新政。

海中適敲鼓,朱翊鈞必須要想到反賊們的後手,防止事情超出自己的控制。

“王一鶚嗎?”朱翊鈞停筆眉頭一皺說道:“馮保你說呢?”

馮保低聲說道:“陛下,王巡撫在山東,雖然說不上鞠躬盡瘁,但也是盡忠職守,殷部堂留下的基礎,王巡撫沒有荒廢,海帶、煤鐵、海運、工兵團營,一片欣欣向榮,最近膠州灣,密州市舶司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甚至比月港都要強一些。”

“臣覺得,王巡撫不是那個人。”

“陛下知道臣,臣從來不爲讀書人說好話,但王巡撫做的真的不錯。”

馮保這個人,是能說讀書人的壞話,從不說讀書人的好話,說一點好話,那都是逼不得已了。

這王一鶚把密州市舶司幹到了五大市舶司的第三,僅次於松江府和廣州府,這是傲人而且耀眼的成績。

密州市舶司、膠州灣一帶的蓬勃發展,絕非偶然。

事實上,膠州灣的自然稟賦很差,缺少淡水、缺少河流、土地貧瘠不好耕種、地形十分的破碎,不適合建城,因爲嶗山的存在,膠州灣非常適合避風,膠州灣更加適合做一個軍港,而不是商港。

但密州市舶司依舊在凌雲翼和王一鶚等人的苦心經營下,成爲了第三大市舶司,壓住了寧波和月港。

這一切自然和朝中的風向變化有關,大明在全力開海,讓膠州灣港口屬性,尤其是北方唯一不凍港的優勢變得耀眼了起來,大明修建了京密馳道,順利通車,讓糧食的運輸成本降低了許多,的確這都是大勢所趨。

但王一鶚的修了運河、修了馳道,修建了數間官廠,生產水泥、鋼鐵,也是讓膠州灣興旺的原因。

“王一鶚是徐階的得意門生,徐階死在了京師,王一鶚當然有理由爲他報仇,哪怕是試一試呢?王一鶚現在在做什麼?”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種海帶、曬鹽、建船廠、修菌廠提煉碘和鮮鹽、帶着工兵團營,四處修建官道驛路和馳道。”馮保將備忘錄放在了陛下面前,各地巡撫都在幹什麼,他馮保都記在了備忘錄上。

馮保還是搖頭說道:“徐階貪的天下皆知,王巡撫要爲一個貪官報仇,臣還是覺得有點說不過去,徐階也配?”

要是徐階和胡宗憲一樣是被冤枉的,這一切都有情可原,王一鶚爲徐階奔走,那還說得過去,至少能說服自己,說服親朋,這徐階什麼樣,翻來覆去這麼多年,早就查的明明白白了。王一鶚怎麼說服自己,說服親朋?

“你說的對,但誰在做這件事呢?”朱翊鈞走到了職官書屏面前,這是張居正送的禮物,可視化辦公,是張居正覺得皇帝小,記不太住那麼多事兒,才弄了個這麼個書屏輔助陛下,到現在,大明官吏們,幾乎人手一個。

上面掛着一個個的小牌子,上面寫着人名、職位、同黨、座師等等內容。

朱翊鈞相信,這裡面一定有一個十分有分量的人,在推動這件事,因爲所有的事,都來得太快了,是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朱翊鈞必須把這個人揪出來,否則寢食難安。

“陛下,徐階的門生之中,除了王巡撫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人,仍在朝中任事。”馮保將一塊牌子摘下,此人爲大理寺卿楊巍。

楊巍和張居正都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後來和張居正一樣,在翰林院就讀,但兩人的命運,到了這裡走上了岔路口,楊巍成爲了徐階手裡的一把刀,彈劾嚴嵩、嚴世蕃,被貶出京,至此宦海沉浮數十年。

萬曆二年,楊巍以爲母親養老送終爲由,致仕歸鄉,徐階死後,楊巍被召回京師爲大理寺少卿,是大理寺卿陸光祖的佐貳官。

當初朱翊鈞召回楊巍,是爲了安撫人心,徐階死了,徐階的弟子被召回,代表着皇帝沒打算繼續擴大打擊面,王一鶚被重用,也有這方面的考慮,防止人心惶惶,導致政事敗壞。

萬曆十六年海瑞致仕,陸光祖升轉都察院總憲,楊巍從少卿成爲了大理寺卿,成爲了廷臣。

楊巍現在很有分量,和徐階有師生之誼,而且楊巍還對萬曆新政有所不滿,楊巍極力反對考成法,萬曆二年回鄉養老送終,是個藉口,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爲反對考成法,被張居正所惡。

考成法行之有效,楊巍自己離開了。

“是不是有一定證據了?”朱翊鈞把玩着手中的腰牌,詢問着馮保,馮保管着東廠,如此大事,他不會睜着眼說瞎話,不會在皇帝面前亂說,畢竟事涉朝廷大員,不可不慎重。

“陛下聖明,的確有些蛛絲馬跡指向了楊巍,但事情還在調查,臣不敢斷言。”馮保帶着東廠的番子,查到了一些看起來模棱兩可的事兒,但這些模棱兩可的事情,發生在一個大員身上,本身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爲什麼?”朱翊鈞眉頭一皺,和張利民一樣,爲了給徐階報仇嗎?

馮保低聲說道:“陛下,他想升轉,作爲徐階的門人,他的升轉一直不順利,他已經七十二歲了,再不拼一把,大理寺卿就到頭了,他倒是可以接受這個結果,可是他那些門生故吏,恐怕不能接受。”

“楊巍反對考成法,更反對久任法,按照以前的規矩,先生已經掌權十六年了,做首輔的時間太久了,久到壓着別人不能升轉,久到張黨中人壓着別人升轉。”

朱翊鈞眉頭一皺說道:“嚴嵩當了二十年的首輔,楊廷和做了十七年的首輔,以前的規矩?以前有什麼規矩?”

閣臣做多久的最大規矩,就是全看皇帝心意,閣臣的確是廷推的,但皇帝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力,高拱被先帝臨終託孤,最後還是被一道聖旨給罷免了。

這可是皇權的重要構成部分,京官的人事任免權,楊巍這反對新政的立場,已經非常明顯了。

朱翊鈞翻動着楊巍的牌子,掛回了職官書屏說道:“案子調查,就從海中遠這條線索查起,楊巍再看看。”

馮保既然敢在皇帝面前說,那自然是有證據的。

楊巍和在遼東種地的吳時來,來往十分緊密,有多次的書信來往,吳時來本來都要成爲都察院的總憲了,但是他因爲再次審查被發現了貪腐,沒有升轉,懷恨在心彈劾大臣,被皇帝以附勢滅法、互相黨援、欺君誤國三樁罪名放遼東墾荒。

除了吳時來這一幫人之外,這裡面還有丘橓、趙世卿、江東等人。

除此之外,泉州府商人李旦,也通過親朋介紹,拜訪過楊巍兩次,這個李旦就是刻意接近海中適的那個閩南商人,以前以走私白貨爲生,說是要和海中適一起做買賣,不過是爲了讓海中適靠着海瑞的名望,跑通關係。

楊巍是徐階門生、反對考成法和久任法、和吳時來書信來往、見過泉州商人李旦兩次,這些指向,已經非常明顯了,東廠的番子還發現,這個楊巍可能在吸食阿片,因爲一些吸食阿片的器具,出現在了楊巍家宅中的垃圾裡,但這些垃圾上,沒有阿片殘留。

馮保不敢斷言,是沒有決定性的證據,東廠的番子查案,比緹騎更沒有禁忌,只要懷疑,就會查辦,垃圾堆都給你翻開來看。

海中適有點害怕了,因爲報案之後,一切流程都在正常推行。

他的案子很快就得到了回覆,承發房吏確認收到了詞狀,刑房的書吏記錄了招詞,並且詢問了海中適基本情況,登記在冊,皁吏找到了他,確定了姓名年齡籍貫狀告何人;三班衙役開始了調查取證,確定海中適所言真僞;一應證人也被拘集在了順天府衙門過問。

一切都在按照流程進行,順天府衙門通知海中適在七天後審理此案,務必出席,否則就會以不到場宣佈敗訴,並且日後不得再訴。

“這可如何是好,這和你們說的完全不同啊,李旦,你告訴我,朝廷奪我家產,一定不會審問,會以我無理取鬧爲由,拒絕受理,到時候,各方雜報披露此事,掀起了風力輿論後,我到靈堂前哭喪,以孝子身份盡孝,這朝廷已經接案審理,這這這…”海中適此刻已經慌得不行。

海中適和李旦等人,完全沒料到,皇帝陛下居然允許順天府衙門辦理此案,而不是他設想的那樣,不予立案,或者乾脆拘了他,本來準備好的風力輿論,他海中適是受害者,是想要盡孝,朝廷卻不準的孝子。

一個受害者更能得到輿情的同情,進而方便利用輿情裹挾刑名和輿情。

這都是以前賤儒們玩爛的招數,海中適覺得十分可行,所以才配合李旦,前往順天府衙門訴訟,結果現在朝廷不按常理出牌,立案拘集證人審問,正在準備過堂了!

李旦信誓旦旦的說道:“不急不急,這有什麼好急的?朝廷不讓你去清勤園奔喪,爲真;朝廷不讓你繼承你父親的遺澤,爲真;朝廷立案就立案,還能把你父親的遺澤改判給你?過堂就過堂,遲幾日罷了。”

“你還是被朝廷攔着不讓你奔喪守孝的孝子。”

李旦有的時候非常瞧不上海中適,屁大點事兒,就驚慌失措。

這海中適完全是運氣好,才被選成了養子,社會地位高出了商人好幾等,清貴他海中適要,銀錢他海中適也要,天下好事,還能讓他海中適一個人給佔了去?

但這海中適就是貪心不足,非要兩樣都要,這纔有了李旦接近的機會。

“你這幾日安心在京,我們跑的買賣快到貨了,我今日南下月港,去接貨,你在京師穩住,不要擔心。”李旦笑着說道:“一切有我,我都安排好了。”

過堂之前,李旦必然要離開,過堂之後,風力輿論和皇權對決會掀起驚濤駭浪,他這種小人物,根本撐不住這種顛簸,所以,在起風前離開,就是最好的選擇。

“你要留下我一人在京嗎?”海中適打了個哆嗦說道:“不行,貨不重要,兄臺不在身邊,我實在是驚懼難安。”

李旦笑着說道:“你是海總憲的兒子,我又不是,再大的風浪,陛下看在海總憲的面子上,不會拿你怎樣,但我就不同了,我一介商賈,如何苟且都無法偷安。”

“這樣,我給你留一千兩銀子,你拿這些銀子賄賂下獄卒,免了牢獄之苦,我不是跟你說了好多次了嗎?不會有事的。”

海中適敢這麼膽大包天的原因,就是因爲他是海瑞的兒子,皇帝看在海瑞的面子上,也不會真的拿他怎樣,他有恃無恐,可李旦就完全不同了,一旦皇帝發現了他居中挑撥,恐怕會將他殺了泄憤,所以出去躲一躲,避禍纔是上策。

李旦的理由看起來極其充分,並且非常的合理。

但其實李旦自己清楚,他這次離開,就不會再回京師,甚至不會回大明腹地了,今天,就是他李旦和海中適最後一次見面。

李旦會改頭換面,換個身份,在總督府繼續做他的海船商人,直到風浪徹底平息,至於皇帝是不是真的會因爲海瑞寬宥海中適,那就不是李旦要關心的事兒了。

從頭到尾,李旦都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兒,就是點火,這是他背後那個大人物要求他做的。

後面會發生什麼,李旦也不清楚,但今天事情已經做完了,大人物承諾給他的好處,也已經給了,他獲得了新的身份,可以南下南洋到漢鄉鎮去了。

“兄臺說的有道理,兄臺這天高水長,一切當心。”海中適還是被李旦說服了,和李旦依依惜別。

李旦看着車窗外,車輛正在緩緩離開朝陽門站,出了朝陽門站就算是離開了京城,他會在天津州塘沽港坐船南下,到松江府接上自己的家人,到琉球,到雞籠淡水鎮、興隆莊,南下呂宋密雁港,最後抵達呂宋馬尼拉漢鄉鎮,成爲一名內地過去的海商。

他放下了車簾,哼着小曲,心情很好,即便是大人物的謀劃失敗,他拿到了身份,也可以遠走高飛,之前他因爲走私白貨,被限制離開大明,改頭換面可不是有銀子才能做到,而大人物的謀劃一旦成功,他就可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松江孫氏可是富可敵國,人人羨慕孫氏成爲了風口上的豬,被吹上天的孫氏,前所未有的輝煌着,不僅銀子賺得多,身上還有個元緒羣島的開拓勳爵。

如果大人物的謀劃成真,他也會成爲那隻風口上的豬。

“停車。”馬蹄聲陣陣攔住了李旦的車輛,李旦撩開了車簾,一把閃着寒光的鋼刀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李旦,你被捕了,我是北鎮撫司提刑指揮使陳末。”陳末的手很穩,沒有傷到李旦,北鎮撫司一直盯着李旦,看他有意離開,選擇了收網。

得罪了方丈還想跑?

李旦臉色煞白,他知道,全完了,緹騎們一早就知道了他,從一開始就在慎重對待此事。

是日,朱翊鈞翻動着手中的案卷,這是他親自過問的案子,緹騎、東廠番子,都會把查到的情況彙總到他的手中。

“王次輔和王謙的主要矛盾,是王謙覺得王次輔退了之後,他們王家一定會被反攻倒算,而王次輔覺得有朕護着,可以保他們一家平安。”朱翊鈞嘆了口氣說道:“王次輔還是高估了這些人的下限。”

海瑞沒有兒子,兩個養子鬧到對薄公堂的地步,這對一生清廉的海瑞而言,是莫大的諷刺,這些賤儒簡直是無孔不入,無所不用其極。

“收網吧。”朱翊鈞做出了決定,楊巍爲首,共計十七名大小官員、三家雜報社,二十三名筆正等,他們的名字,出現在了皇帝的御案之前,涉及案犯,超過了一百七十二人。

“其實他們如果不挑撥海中適到順天府衙門告狀,朕也抓不到他們的尾巴,就只有《海瑞三大過》試探朝廷風力,緹騎衙門也不是隻手遮天,能把一切事情都查的清楚明白。”

朱翊鈞硃批了奏疏眉頭緊蹙的說道:“既然試探已經失敗了,先生不打算對海瑞進行反攻倒算,事不可爲,楊巍爲何還要繼續鼓動海中適狀告呢?”

“不甘心。”馮保十分確切的說道:“陛下,楊巍他不甘心,他和先生同榜,先生做首輔十六年,楊巍剛剛履任大理寺卿,他最多今年就要老退,他怎麼可能甘心呢?”

不甘心就是放不下,不甘心就如同心裡住着一個倀鬼,不斷的啃噬着內心,只要睜開眼,就不甘心,恨不得,最終這個倀鬼徹底矇蔽了心智,並且取而代之,這就是權力異化的過程。

“你說的有理。”朱翊鈞將手中的奏疏遞給了馮保說道:“抓人吧。”

緹騎和東廠番子一起出動,陣仗小不了引起了京師所有人的側目,但其中原委,有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衆說紛紜,日暮時候,一應案犯被抓到了緹騎衙門,後續偵緝事開始了。

尤其遼東那些墾荒的時候,仍然不老實的吳時來等人。

海中適在忐忑不安中等到了開堂之日,毫無意外,海中適敗訴了,因爲海瑞留下了遺囑,明確表示了讓海中鵬繼承遺澤,海瑞的遺產不多,就一個御賜的清勤園,恩蔭的一個五品官,還有三個國子監的名額。

而海中適其實早被趕出了家門,只不過海中適一直沒有在病榻前伺候,不知道而已,如果不是海中適到順天府衙門狀告,海中適其實可以一直用海瑞兒子的名頭行走天下,但現在這一過公堂,天下人就都知道了,他已經不是海瑞的兒子了。

案子只用了小半個時辰,順天府丞王希元傳喚了所有證人之後,就直接宣判了。

海中適走出了順天府衙門後,恨的咬牙切齒,一直在等雜報的筆正上門,在等雜報爲他伸張正義,這是李旦和他說好的,敗訴之後,掀起風力輿論,自己作爲受害者,無論如何也要討到點好處纔對。

可是海中適左等右等,沒有雜報筆正上門,他跑去尋找這些筆正發現大家都避而不見,海中適也聯繫不到李旦,他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海中適再次見到李旦,是在刑場之上。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