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南衙選貢案,就像是扎小人,把人都放在了名冊上,詛咒這些投獻之家不得好死,這種手段看起來很不成熟、非常幼稚,甚至是有些兒戲。

但在萬曆維新有些成果之前,投獻名冊完全不是兒戲,也不是扎小人,而是實打實斷人子孫出路的逆舉,而且是發端於洪武年間止投獻風力,維繫了超過兩百年的逆舉。

而江西的學閥,也是設立門檻,同樣也是門閥化,但緹騎調查了一圈後,發現江西勢要豪右甚至連稅都交了,這就是訓練有素的反賊!

只要一看,就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但從現行的律法上,就是抓不到打擊的切入點。

江西學院的問題,朱翊鈞沒有和南衙選貢案併案處置,而是另案處理。

楊巍、田一俊案、池州府劫船案和選貢案併案,是因爲有着非常明顯的因果關係。

江西學院這種圍繞學院的經營,某種程度上是大明普及教育缺位導致的。

“他們最好乾乾淨淨,而且一直這麼幹乾淨淨。”朱翊鈞給出了硃批。

朱翊鈞第二天就收到了銀子,晉商納捐的銀子。

一千萬銀錠是62.5萬斤,堆起來如同一座小山,朱翊鈞收到的不是銀子,而是大明會同館驛的承兌匯票,也就是說,這一千萬銀,早就存在了大明會同館驛銀莊之中。

晉商雖然沒有明說,但還是希望陛下在推行丁亥學制的時候,能給他們立一塊碑,確定他們的功績。

所以這筆銀子的實際性質是,丁亥學制的捐贈,哪怕是所有人都明白這是買命錢。

比如寫萬曆起居注的葉向高就寫道:

掄才大典,當爲天下公器,豈容豪右壅塞賢路?江左士紳私纂《投獻名冊》,阻入監進學,上盡滌濁流。

晉人富商巨賈聞風,感新政之不易,聚議曰:聖天子興學養士,乃千秋盛事,吾輩豈可袖手坐享?

晉商疏財紋銀千萬,助建學政,上嘉其誠,特敕造功德碑立於太學,銘曰:商賈尚知義,共襄文教舉。

聖主煌煌天威,破百年學閥之錮;商賢濟濟義舉,輸千萬助學之資。文旌所指滌盪塵翳,江左沉痾盡掃;士人仰恩德風所至,黌門寒蕊齊芳。

杏壇重光,清流激盪;士林振翼,聖化汪洋。野無遺珠之嘆,朝有登瀛之階。

起居注,是要呈送御覽的。

朱翊鈞看完,這段記載其實非常容易理解,唯一比較難的詞語就是黌門寒蕊,黌門就是學院的意思,寒蕊其實說的是苦寒出身的學子,將天下寒士比作是寒蕊齊芳。

皇帝發現這讀書人真的是壞,張誠、駱秉良這些特務們暴力介入,幾乎以鎮壓的方式查案、公審公判公開處刑,甚至皇帝要親自監斬,葉向高隻字不提,‘盡滌濁流’就一筆帶過了。

“葉向高這孩子也學壞了,這起居注寫成了這樣,翻着花樣拍馬屁。”朱翊鈞只能說葉向高的春秋筆法相當的厲害,全都是事實,只是詳略得當。

陛下既然沒有修改,馮保就將起居注送往禮部歸檔。

中書舍人也沒辦法,畢竟要進呈御覽,真寫了別的,陛下又不高興,倒黴的還是他們中書舍人。

起居注,這也不能寫,那也不能寫,那隻能歌功頌德拍馬屁了。

“陛下,其實這都是葉學士的真心話,葉學士雖然出身富貴,可是倭患肆虐時,其母親避禍躲避,葉學士出生於旱廁之中,朝不保夕四年才得以返鄉,當下大明鼎盛,葉學士也是實話實說。”馮保樂呵呵的說道。

葉向高很小很小的時候,在他還沒有記憶的時候,就學會了不哭不鬧,因爲哭鬧會引來倭寇。

葉向高對當下大明沒有什麼不滿,如果說有,就是他還得再做兩年中書舍人,才能去地方掛職歷練。

也就是說,葉向高還要翻着花樣拍兩年的馬屁,這日子纔算是到頭了。

“他這本奏疏,朕還是很喜歡的。”朱翊鈞拿出了一本葉向高的奏疏,放在了桌上,頗爲感慨的說道。

寫起居注的時候,葉向高阿諛奉承,寫奏疏的時候,重拳出擊。

葉向高寫的是一本政論文,就是沒有具體的政令諫言,單純討論政治,他從矛盾說出發,討論了歷史的螺旋上升。

奏疏只有千言,討論了嘉靖倭亂,討論了開海開拓,最後就一個觀點。

在他看來,毫無底線的肉食者們,爲謀求私利,負責螺旋;腳踏實地、勤勉的天下百工萬民,負責上升。

“朕也是肉食者,是統治階級,他這話說的,不是把朕一道給罵了?”朱翊鈞將奏疏交給了馮保說道:“發北衙,登邸報吧。”

馮保笑着說道:“陛下如日中天,宵衣旰食以憂黎庶,乾綱獨斷而理陰陽,又不是這等毫無底線,心中只有私利的蟲豸,誰急眼,這奏疏就罵的誰。”

萬曆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大明皇帝聖駕至朝陽門,選貢案第二次公審開始了。

依舊是王希元主持了全部的公審,王希元在皇帝聖駕抵達之前,就已經把這次處斬的四十三家罪行完全公開,甚至還從江西諸多地方,將受害者家屬接到了南衙。

在皇帝聖駕抵達的時候,從呂宋解救的大明女子,共計一百二十八人被送回了南衙,同樣出席了公審。

殷宗信作爲泗水侯府世子攜盈嘉公主,也一道出現在了朝陽門外五鳳樓上。

“先生,刑場盡頭的方向,就是孝陵,先生在揚州府,讓朕躲一躲,先去松江府,再到南衙來。”

“到那時候,選貢案,也就辦完了,朕知先生美意,但朕避不了,也不想避,朕能躲到哪裡去?天下是朕的,朕躲起來,萬民又能躲到哪裡去呢?”朱翊鈞看着孝陵方向,由衷的說道。

張居正當然是好意,他在揚州府的意思是,讓王崇古這個刑部尚書來主持公審。

皇帝幹這種事,就像成祖文皇帝殺方孝孺、解縉一樣,無窮無盡的罵名。

但朱翊鈞不能把孝陵刨了,他就必須要來這一趟。

天下人之天下,這一種普世政治理念,和民爲邦本、本固邦寧一樣的的廢話。

這萬曆年間,封建帝制,這天下就是他們朱家的江山,這江山的主人就是他朱翊鈞,這纔是現實。

只要孝陵還在,還是大明天下,朱翊鈞作爲皇帝,必須要肩負這些責任,包括這些罵名。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

案情因爲已經提前公佈,所以整個案件的審理非常順利。

讓朱翊鈞非常意外的是,南衙沒有涉及其中的勢要豪右們,也在期盼着這些人趕緊死,火燒得太大,離得太近,勢要豪右希望從速從快的結束這個案子,防止引火上身。

“帶證人,沈應香。”王希元拍了下驚堂木,但沒有衙役將沈應香帶到刑臺上,而是帶到了五鳳樓朝陽門上,讓沈應香面聖。

即便是皇帝已經在案卷中,見到了無數受害者悲慘的遭遇,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當沈應香出現在皇帝面前的時候,還是讓朱翊鈞內心,憤怒到了極致。

沈應香被人砍掉了兩個小臂,和小腿,只留下了一個身子和腦袋,應天府衙門反覆確認沈應香願意出席公審,但最終,王希元還是沒敢把人擡到大庭廣衆之下,而是送到了御前。

爲了讓沈應香體面些,五月末的天,衣裙將她遮的嚴嚴實實。

“民婦沈應香拜見陛下,多有不便不得全禮,還請陛下恕罪。”

“民婦乃江西吉水沈氏次女,萬曆元年生,小名應香,去年楊氏威逼父親嫁女爲妾,父親不從,將民婦嫁給了湖廣華容黎氏進士黎斌,去年三月嫁往華容縣途中,被楊氏所劫,落得這般下場。”

“楊氏將民婦販售南洋,奇貨異聞,四處展覽,於密雁港被海防巡檢搭救。”沈應香沒有哭,只有提到楊氏的時候,語氣纔有點起復,但仍然感受不到任何的憤怒。

她的語調像是個死人。

咬舌不能自盡,她試過。

朱翊鈞從沈應香身上,就看到了四個字,心如死灰,皇帝陛下只覺得熱血翻涌,甚至腦後的青筋都在抖動,他壓制住了自己的憤怒問道:“朕在審訊楊氏滿門七十四口,你有什麼訴求,儘管說來。”

“惡人自有惡報,陛下要殺他們滿門,民婦已是滿足。”沈應香沒有提出對等報復,而是覺得已經足夠了。

她從來沒想過,有生之年,她能看到囂張的楊家人,跪在刑場上,瑟瑟發抖的求饒;她從沒想過,有生之年,能看到楊家人能滿門抄斬。

“你家人可還在?”朱翊鈞攥緊了扶手問道。

“家人尚在,民婦昨日見過了。”沈應香艱難的扭動了下脖子,看到了在刑臺之下端坐的父親,終於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意說道:“還能再見,已是天眷。”

“民婦和家人商議,明日服鴆自盡。”

沈應香之所以提到這件事,是希望皇帝不要誤解,不是她父親逼她去死,保全家族清白,他父親敢爲了她得罪楊氏,聯繫故舊遠嫁,是個好父親,她是真的不想活了。

不是心存死志,而是死亡對她而言,是最後的解脫。

“爾父,怎會捨得?”朱翊鈞閉目吐了口濁氣。

音信全無兩年,再見已是這般模樣,剛見面,女兒就平靜說着如何死亡的事兒。

朱翊鈞也是一名父親,他很難想象,沈應香的父親會是如何的悲苦。

“父親自是不捨,但民婦去意已決。”沈應香是大家閨秀出身,她其實想說,之所以她還能說話,是因爲那些人爲了打她鞭子的時候,能聽得到她的哀嚎和求饒。

“朕…”朱翊鈞對着馮保說道:“傳朕旨意,楊氏滿門七十四口,一個不剩,全都拿去吧。”

事主已經等不及了,沈應香的身體,其實也撐不過幾日了。

“臣遵旨。”馮保開始下朝陽門五鳳樓傳旨。

“民婦告退。”沈應香被固定在一個架子上,被小黃門小心的擡下了城門。

“大醫官可有辦法?”朱翊鈞看向了隨扈南下的大醫官陳實功和龐憲,詢問他們的想法。

“陛下,這個藥石難醫,臣等束手無策。”陳實功老實回答,他的確是外科聖手,可是已經成這樣了,他真的沒有一點辦法。

朱翊鈞趕緊擺手說道:“二位大醫官誤會了,朕的意思是,飲鴆自盡,還是太痛苦了,有沒有一些痛快點的死法,這人間對她而言太苦了,走的時候,還是讓她輕鬆一些。”

當然不是讓大醫官起死回生,大醫官是醫生,不是神仙。

“這個簡單。”陳實功聽聞趕忙說道,他真的救不了,過量阿片,就可以讓沈應香在幻夢中死去了。

“那就麻煩陳院判去一趟。”朱翊鈞聽聞之後,叮囑的說道:“若是沈應香改變主意,你便回來便是,朕讓陳院判前往,不是賜死她,你也可以勸勸,總之,尊重她本人的意願。” “臣遵旨。”陳實功再俯首,陛下的聖旨再明確不過了,沒有歧義。

行刑開始了,沈應香就坐在頭排,她臉上一直帶着笑容,這是被打出來的本能,客人要看她笑,她不笑,那些看管,就會打她、餓她、不給她水喝,她後來就一直帶着這種假笑,已經變成了本能。

這種假笑實在是太滲人了,禮部官員反覆講了很多次,沈應香纔沒有在陛下面前笑出來,要不然驚擾聖駕了。

死對她而言是解脫,但對楊家滿門,就是威罰了。

“沈應香!你害我全家滿門,我死後也不會放過你的!”楊家楊恩世自然看到了沈應香,他一手弄出來的慘劇,他當然記得。

“爹,不用怕他賭咒發誓,女兒死了,一定是比他厲害的厲鬼。”沈應香也不理這個楊恩世,而是對着父親說道。

這傳說之中,人死的越慘,變成鬼怪後就越兇戾,沈應香覺得,自己一定是世間數一數二的厲鬼。

沈父沒有說話,只是兩行熱淚順着臉頰滑落,女兒是好女兒,落落大方,即便如此境遇,依舊在調侃,怕他這個父親擔心。

他一直猜測女兒在楊府,也多次上門討要,但沒想到這些畜生這麼殘忍,如果知道女兒的遭遇,他一定帶着全家老小跟楊氏拼了。

“拿去!”天語綸音從朝陽門五鳳樓上傳下,行刑開始了。

楊恩世在拼命的掙扎,這是非常詭異的一幕,看了幾次殺人的百姓,很快就注意到了這個異常。

劊子手似乎沒有把撬骨刀插入脊椎撬開,而是將楊恩世固定在了斬首臺上,舉起了大刀,準備直接行刑。

撬骨刀撬骨,是一種臨終關懷,直接行刑,是懲罰,因爲一次砍不死,還要再砍一次。

“行刑!”王希元站在刑場,扔出了令箭,劊子手的行爲不合規矩,但合情理,王希元視而不見。

劊子手第一下沒砍到脖子上,而是砍在了肩膀上,這不是劊子手不專業,是楊恩世在掙扎,一下子砍的楊恩世哀嚎不止。

“爹,救我!爹!疼!”楊恩世在瘋狂的喊叫,但是平日裡縱容他的父親,腦袋正好滾到了他的面前。

劊子手第二下還是沒砍到脖子上,而是砍在了另外一隻胳膊上,這不是楊恩世掙扎,這誰都知道,劊子手是故意爲之了,因爲楊恩世連膀子帶胳膊,都被砍了下來。

劊子手等了好一會兒,等楊恩世掙扎哀嚎沒有力氣後,劊子手纔拿起了酒灌了一口,舉起了刀猛地揮下,這一下正中脖子,沒砍斷,劊子手又高舉大刀砍下,楊恩世的腦袋才滾在了刑臺上,和他父親滾到了一處。

這一下終於行刑結束了。

“明正典刑。”王希元檢查了下,對着百姓宣佈行刑的結果。

次日陳實功帶着大醫官去了沈家住宿的客棧,和沈父、沈應香溝通了近一個時辰,最終還是沒能勸得動。

沈應香很清醒,越是清醒反而越發的痛苦。

“爹,對不起你,把你生下來,卻沒護你周全,爹無能。”沈父哭的撕心裂肺,悲痛欲絕,他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沈應香這小女兒是最受寵的那個。

“不怪爹,女兒命不好,有勞大醫官了。”沈應香沒有哭,她的淚早就流乾淨了。

過量阿片加鴆酒服下後,沈應香臉上的假笑變成了真笑,她看到了畫像上的丈夫,從畫像上走了下來,迎娶她過門,她心心念唸的大婚,在幻夢中,終於完成了。

沒有阿片,她甚至連這等想象都不敢有。

陳實功重重的嘆了口氣,帶着三名醫倌離開了客棧,站在街上,他忽然停下,看着天空的烈日,對着身後的醫倌,斬釘截鐵的說道:“無論如何,我們解刳院,都要保證陛下身體的康健,無論如何,都要做到。”

“因爲陛下就像是正午的太陽,只有烈日高懸,這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魎,才能無所遁形,纔會死無葬身之地!”

“如果和外人勾結謀害聖駕,我一定親手把他做成標本。”

學醫治病救人,能治的好病,但治不好人,更難救國。

但救陛下,讓陛下保持健康,就能讓大明萬曆維新持續不斷的推進下去。

“是。”三名醫倌都是解刳院的醫倌,他們隨扈南下,真的是被這人間慘烈給震驚的無以言表,萬曆維新的意義,突然變得如此的具體而且清晰,解救萬千黎民於倒懸之際。

陛下爲何如此辛苦,大明國事欣欣向榮,但陛下卻從不敢鬆懈,理由也變得直接了起來。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皇帝一道十分暴戾的聖旨通傳四方,南京百姓沒有指責皇帝暴戾的意思,而是拍手叫好。

皇帝陛下殺了楊恩世滿門,猶不解恨,命人把這些人的屍首,懸掛朝陽門外,曝屍十日,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收斂屍骨。

沈應香被擡上、下,朝陽門五鳳樓的事兒,已經在整個南京傳遍了,南衙各階層無不憤慨!

大明的公序良俗,是完全無法接受這種行爲的。

多大仇多大怨,人死不過頭點地,如此折磨人,屬實是該死了。

朱翊鈞在莫愁湖行宮,再次圈定了一百二十家,這次仍然是滿門抄斬,罪行是爲禍鄉里,雖然沒有楊恩世那般惡劣,但加上選貢案,完全夠的上滿門抄斬了。

“沈應香出身大戶人家,依舊被如此對待,小民如何悲慘,朕難以想象,案卷所能展現的慘烈,百不足一,比如這淮安山陽馬氏。”朱翊鈞翻看着案卷。

有山東行腳商從山東擔鹽南下淮安府,路過馬氏偏宅內急,將驢車系在了這馬氏偏宅之外,等到行腳商回來後,車、貨、小兒子皆不見了。

行腳商四處尋找,花費了二十銀,才從馬氏贖回了小兒子。

而馬氏做這種買賣不止一次,而且不只是外地人,被抓的孩童,多數都是本地鄉民,都是因爲各種無關緊要的小事,開罪了高門大戶,要麼拿錢贖人,要麼坐看兒子女兒被賣給人牙行。

類似的慘案比比皆是。

“政治是非常複雜,而且非常嚴肅的集體決策,任何政策的調整,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執牛耳者的一廂情願,往往會造成更加惡劣的和慘痛的後果,所以三思而後行,再謹慎,也不爲過。”

“很多事,看起來初衷沒問題、思路沒問題、執行也沒問題,但結果卻有了大問題。”

“比如不得拋荒令,比如一條鞭法,比如周良寅第一次清汰,比如王次輔的工盟工會,全都是如此。”朱翊鈞圈定了一百二十家後,對着馮保說道。

馮保很清晰很明白陛下的情緒,陛下看到了這麼多的人間慘烈,恨不得立刻行動起來,去糾正這人世間的悲劇,但操之過急的後果,陛下一清二楚,所以陛下忍住了心中的怒氣。

路一步步走,飯一口口吃,賤儒們、復古派、絕對自由派、南衙逆黨們心心念唸的一幕,皇帝因爲萬曆維新的成功變得傲慢起來,從來沒有發生。

“這次南衙抄家,算上晉黨納捐,一共折銀四千二百三十餘萬銀。”馮保將一本賬冊放在了陛下面前,稽稅院和戶部都進行了全面的核查,對所有資產進行了折價奏聞聖上。

“晉人肯納,有些人不肯主動納,是打算讓朕親自開口,還是打算朕擴大一下逆黨的範圍?”朱翊鈞翻動着總賬,發現除了晉黨納捐之外,有些人家不爲所動。

陛下要看詳細賬目,都已經歸檔,隨時可以調閱。

朱翊鈞說的有些人,是除了晉商這六十六家外,剩下一批‘迷途知返’的人,從逆黨變成投獻之家,不納捐支持丁亥學制,那就不能怪朱翊鈞不客氣了。

晉人已經做出表率,有些人,有點過於不識趣了。

不想上‘商賈尚知義,共襄文教舉’的功德碑,想上朝陽門的城牆。

馮保趕忙說道:“陛下,是晉人在這方面,經驗比較豐富。”

“最近這些日子,不少人惶惶不可終日,請託無門,憂懼自殺者亦有,消息剛剛傳出去,這些迷途知返之人,自然會在一月之內,把銀子如數繳納。”

“陛下肯收銀子,他們才能心安。”

晉人爲何反應迅速?是晉人在萬曆五大案的第一案張四維案中,積累了豐富的納捐經驗,彼時國朝對於是否開海尚不明確,晉人率先表態。

這次反應迅速也是這方面原因,逆舉不彰,陛下不會趕盡殺絕。

不滿可以,造反不行。

銀子沒了可以賺,上了朝陽門城牆,被陛下用了祭祖,那命沒了,銀子就不可能賺得到了,大不了就苦一苦海外蠻夷、倭奴,多墾點種植園拿出來。

“嗯,非要朕開口,那大家都不體面。”朱翊鈞知道自己的行爲,說好聽點叫聚斂,說難聽點,就是趁火打劫。

但誰讓這幫傢伙,給了朱翊鈞趁火打劫的合理理由?雖然大部分都在萬曆十年之前跳了船,成爲了投獻之家,但該交的罰款還是要交。

皇帝能收銀子,這些納捐門戶,還要高呼聖明。

“陛下,盈嘉公主奏聞了一件奇聞怪事,說駙馬和公主到松江府後,得知松江府流行一種古怪的食材,象糞。”馮保一臉難繃的說道。

“什麼食材?象粉?大象肉做成米粉嗎?這松江府的富貴人家,是真的會享受。”朱翊鈞聽說後,大感驚奇,連象肉都吃上了?果然是通衢九省的富貴之地。

馮保見陛下誤會,趕忙解釋道:“不是,是象糞,就是大象拉出來的五穀輪迴之物。”

www ⊕ttk an ⊕¢O

“什麼東西?”朱翊鈞大驚失色,他還以爲是象肉做的米粉,感情是大糞!

馮保揉了揉額頭說道:“古怪至極,王謙爲松江知府,帶着人直接把這家給抄了,王謙認爲這是奇恥大辱,被回大明的駙馬和公主問起,簡直是無地自容。”

“這家食館還是那種門檻很高,沒點身份,是決計進不去的,生意還挺好,說是壯陽。”

對於王謙而言,公主問題就像是在問:你怎麼治理松江府的,人怎麼吃起大糞來了?

雖然離譜,但還是有些合理性的,比如人中黃、夜明砂、望月砂、五靈脂、雞矢白,都是排泄物入藥,這些已經被解刳院證僞,毫無作用了,解刳院可是有極其充裕的標本進行實驗。

而象糞,毫無疑問是一種商品經濟快速發展後,包裝出來的一種類似的商品。

“當真是可笑可悲。”朱翊鈞搖頭,沒有做出具體的批示,王謙已經做出了處置。

但這件小事和江西書院經營法,都折射出了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壞處來,一切都能當成生意去做。

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745章 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
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745章 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