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灞橋折柳

疊羅施小聲問道:“阿雲,你以爲漢王還會來嗎?”

疊羅施聲音很小,心中也透着不安,顯然對李恪會出現與否沒有絲毫的信心。

但阿史那雲看了眼身旁的疊羅施,眼中沒有絲毫的不安和質疑,篤定地對疊羅施道:“放心吧,以我對漢王的瞭解,他一定回來的。”

疊羅施聽着阿史那雲的話,看着阿史那雲堅信的模樣,原本很是雜亂的心也稍稍安定了下來。

阿史那雲和疊羅施一直扶着頡利的棺槨,從長安城外走到了灞水河邊,而此時的灞水邊已然燃起了熊熊烈火,這裡,便是頡利的火葬之地。

頡利曾爲突厥之主,如今的他雖已非可汗,但來此爲他送行的突厥故臣不在少數,而站在衆人最前的便是對頡利忠心耿耿的左領軍將軍執失思力和陪着頡利戰至隨後一兵一卒的阿史那思摩。

看着阿史那雲和疊羅施扶着頡利的棺槨已至,執失思力的內心同樣緊張。

執失思力是當初來長安時奉頡利之命第一個投身於李恪,拜入李恪門下。

自打投身李恪後,執失思力也奉李恪之命,四處交好突厥舊臣,爲李恪收攏突厥餘勢。

李恪欲收突厥餘勢之心執失思力自然知曉,可今日頡利火葬乃是整個突厥上下的大事,自清晨到現在,李恪卻遲遲還未現身,突厥人又該如何看待李恪對整個突厥的態度。

執失思力看着李恪未至,心中已漸漸焦急。

“郡王,吉時還未過,何不再等等。”執失思力見阿史那思摩已把頡利自棺槨中擡出,生怕李恪趕不及,連忙對阿史那思摩道。

執失思力話音方落,還不等阿史那思摩開口,一旁的欲谷設倒是先道:“該來得早該來了,不該來的再等也不會來,若是誤了時辰,你擔待地起嗎?”

李恪曾向三法司下帖問罪欲谷設,故而欲谷設一直記恨李恪,於是出言譏諷道。

執失思力的意思欲谷設知道,阿史那思摩自也知道。

說來阿史那思摩與李恪的關係也不錯,若只是等上一等倒也無礙,但欲谷設說的也在理,李恪這個時候還未來,恐怕也不會再來了,若是過了火葬的吉時,誰都擔待不起。

就在阿史那思摩正想着要回絕執失思力,下令火葬之時,隨着一陣馬蹄聲響起,在灞水東岸的北面,終於出現了李恪的身影,李恪帶着他的王府衛率在最後的時候趕到了。

“臣執失思力拜見殿下。”見李恪趕到,執失思力終於鬆了口氣,上前對李恪拜道。

李恪翻身下馬,將執失思力扶起道:“將軍快快請起,所幸本王來地未遲。”

欲谷設本就對李恪懷恨,聽着李恪之言心中更是不滿,欲谷設冷冷道:“兄長火葬在即,殿下來的倒是及時。”

欲谷設對李恪不滿,但李恪倒是不曾將才幹平庸欲谷設看在眼中。

李恪道:“本王入宮向父皇求來了一樣東西,故而來地遲了。”

李恪之言方落,突厥衆人臉上紛紛露出滿滿的奇色,究竟是什麼東西如此緊要,竟叫李恪險些錯過了頡利的火葬。

李恪說着,當着突厥衆人的面從身後的馬背上取出了一物,李恪雙手一斗,東西在李恪手中迎風展開。

“狼旗!竟是可汗的狼旗!”衆人見狀,一齊嚷出了聲來。

李恪手中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當初唐軍突襲鐵山,自頡利汗帳中繳獲而來,曾象徵着頡利草原之王地位的狼旗。

李恪手中舉着狼旗,對衆人朗聲道:“本王險些來遲,便是爲了這面狼旗,本王要將這面狼旗親自鋪在大將軍的身上,隨大將軍一同火葬,風風光光地送大將軍最後一程!”

李恪從李世民手中請來了狼旗,用這面曾經象徵着可汗尊嚴的狼旗給頡利,也給突厥子民留下了最後一份體面。

突厥最後一面狼旗跟着突厥最後一個可汗一同火葬,也象徵着突厥曾今的輝煌徹底淪爲塵煙,至此,突厥只是大唐一部。

而依頡利之遺願,欲使其子女持其骨灰,葬於陰山之南,使其得以落葉歸根,重返故里,頡利雖是胡人,但也同有此念。

李世民聞得此事,倒是欣然同意,不過他並未準其子疊羅施前往陰山,而是選了阿史那雲。

疊羅施雖然年少,但畢竟是頡利嫡子,如今突厥雖已臣服,但在漠南之地,突厥任有數十萬部衆,若是擰在一起,亦可得十萬大軍,仍舊不容小覷,李世民自然不敢冒這個險。

但阿史那雲便不同,阿史那雲是女子,也是李世民的義女,由阿史那雲去陰山,一來是送頡利骨灰歸鄉,二來可以定襄公主之名爲他安撫漠南人心,在頡利新亡的情況下穩住突厥各部。

李世民自然不會拒絕。

頡利亡故後的第五日,長安城東,春明門外。

“王爺,送到此處便也是了,你且回吧。”阿史那雲離京北返,李恪送着阿史那雲到了春明門,阿史那雲便對李恪道。

李恪聞言,道:“凡我長安子弟,哪有送人只送到春明門的,且待我送你過了灞水,折上一支楊柳相贈,那纔算是齊整。”

阿史那雲看着李恪一本正經的樣子,笑道:“這寒冬臘月的,灞水邊哪裡來的楊柳可折。”

自打頡利故去,李恪近幾日便再未見過阿史那雲的笑容,今日還是頭一回。

李恪笑道:“縱無楊柳,總也能折些旁的,表些情義還是可以的。”

阿史那雲道:“還是算了吧,你身在長安,不知多少雙眼睛正盯着你,巴不得你出些什麼岔子,你若是再送下去,恐怕那些御史臺臣又該在背後參你了。”

李恪雖是皇子,顯貴非常,但他在長安城中的處境並不好,阿史那雲擔心李恪同自己走的太近,又被人鑽了空子彈劾。

阿史那雲的意思李恪自然知道,李恪的心裡卻也有幾分無奈,其實他在長安,並不比在突厥時要自由上多少。

李恪無奈地笑道:“這你也知道?”

346 大都督279 爭論268 叔侄428 破局0152 朔望朝參0031 黑衣衛456 西征高昌632 議事0077 王珪345 議事0078 袁天罡0002 決定奪嫡492 騎兵的優勢577 牛李黨爭419 狩獵(三)0075 鋒芒畢露547 報復427 阿史那雲0038 玉如意397 杜如晦病重371 決戰(三)0200 驪山別院253 長安商會567 武媚孃的幸福347 借題發揮583 龜茲國王388 慶功宴227 果酒0166 春節636 算學的重要性280 罪狀375 頡利求和0179 五姓七望0040 機智如妖0114 得償所願0071 長孫無忌受辱562 孫神醫開講啦569 士族壟斷教育321 入宮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427 阿史那雲0051 密談0136 大雪紛飛0052 謀定而後動0145 聚寶盆223 殺豬菜365 初戰告捷230 突厥異動224 大功告成0167 獻禮0031 黑衣衛456 西征高昌537 太子黑化545 李元昌494 生擒222 豬肉489 河東薛氏447 蝦夷人483 李世民的懷疑0058 攜美遊街408 中秋251 世家門閥232 突利二汗0072 諫臣魏徵625 太子的拉攏(二)532 悲情太子0023 飛白體0015 宋體字414 武則天出現0141 入宮0090 闖大禍了509 計成0125 李泰拜訪0188 微服私訪0135 高士廉0041 太極宮0159 安置賑民582 龜茲國形勢545 李元昌0009 宜秋宮242 被迫和談563 早婚早育295 各方反應640 據理力爭320 來去如風424 世子秦懷玉244 機關算盡417 狩獵569 士族壟斷教育0122 軍歌嘹亮569 士族壟斷教育0050 封德彝463 計成276 蓄勢待發0035 傢俱0219 裴行儉0197 鹽礦0210 大功告成0191 火鍋413 勝出
346 大都督279 爭論268 叔侄428 破局0152 朔望朝參0031 黑衣衛456 西征高昌632 議事0077 王珪345 議事0078 袁天罡0002 決定奪嫡492 騎兵的優勢577 牛李黨爭419 狩獵(三)0075 鋒芒畢露547 報復427 阿史那雲0038 玉如意397 杜如晦病重371 決戰(三)0200 驪山別院253 長安商會567 武媚孃的幸福347 借題發揮583 龜茲國王388 慶功宴227 果酒0166 春節636 算學的重要性280 罪狀375 頡利求和0179 五姓七望0040 機智如妖0114 得償所願0071 長孫無忌受辱562 孫神醫開講啦569 士族壟斷教育321 入宮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427 阿史那雲0051 密談0136 大雪紛飛0052 謀定而後動0145 聚寶盆223 殺豬菜365 初戰告捷230 突厥異動224 大功告成0167 獻禮0031 黑衣衛456 西征高昌537 太子黑化545 李元昌494 生擒222 豬肉489 河東薛氏447 蝦夷人483 李世民的懷疑0058 攜美遊街408 中秋251 世家門閥232 突利二汗0072 諫臣魏徵625 太子的拉攏(二)532 悲情太子0023 飛白體0015 宋體字414 武則天出現0141 入宮0090 闖大禍了509 計成0125 李泰拜訪0188 微服私訪0135 高士廉0041 太極宮0159 安置賑民582 龜茲國形勢545 李元昌0009 宜秋宮242 被迫和談563 早婚早育295 各方反應640 據理力爭320 來去如風424 世子秦懷玉244 機關算盡417 狩獵569 士族壟斷教育0122 軍歌嘹亮569 士族壟斷教育0050 封德彝463 計成276 蓄勢待發0035 傢俱0219 裴行儉0197 鹽礦0210 大功告成0191 火鍋413 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