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 計成

“孤纔是太子!”李承乾眼眸一凝。

李佑道:“是,我們都將大哥當作太子,可是四哥可曾將大哥看成太子?

他若是沒有野心,豈會和大哥處處針鋒相對,會四處招攬人才充實文學館嗎?”

李承乾聞言沉默了。

老四要奪他的太子之位他是知道的,怎麼老四還和老五有矛盾,老五爲了自保,竟然想先下手爲強殺老四。

哎,青雀呀!你這樣苦苦緊逼,處處相逼,本宮現在真的只能骨肉相殘嗎?

見李承乾猶豫,李佑繼續添火道:“如果大哥實在不忍,那小弟也不會強迫大哥這麼做。只是大哥若不爭,那小弟也只能回去閉府,從此不問世事,以求將來四哥登基能放過小弟。”

李承乾再次強調,“孤纔是太子,他只是魏王!”

李佑想笑,卻沒有笑。

“大哥,你醒醒吧,四哥也想做太子,想做皇帝!”

話說到這個份上,以李承乾的智慧,豈會想不明白。只是,他以往只想着打敗魏王,將他流放,但現在卻要轉變思路,除掉魏王,親手殺了兄弟。

他猶豫。

可不殺,自己現在岌岌可危。

見李承乾還是不能下定決心,李佑嘆道:“小弟告辭。”

待李佑走到門口的時候,李承乾忽然出聲。

“五弟留步。”

聞言,李佑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

漢王府,議事廳。

“王爺,楚王府傳來消息,計劃已初見成效,在楚王的刻意挑唆下,太子已對魏王起了殺心…”岑文本冷聲道。

李恪聞言並沒有開心,反而惆悵道:“岑師,真要如此嗎?他們可都是孤的骨肉兄弟啊!爲了那個皇位,真要骨肉相殘如此極端嗎?就沒有別的溫柔一些的辦法嗎?”

“殿下,皇家無親情,如果你想登上帝位,就必須如此,除非你只想做一位逍遙王爺…”岑文本沉聲道。

其實岑文本不知道,如果李恪放棄奪嫡與世無爭就能換來一個榮華富貴,做一個逍遙王爺,他李恪也就心滿意足了,也就不會如此費盡心思想奪嫡了。

關鍵是就算他放棄奪嫡,與世無爭,等李治登基,他也將死於非命,做逍遙王爺只能是一種奢望。

他李恪奪嫡,不是爲江山社稷,不是爲黎民百姓,不是爲了其他任何人,就只是爲了他自己。

岑文本不知道,他這個尊貴無雙的皇子,在歷史上結局是有多麼的悽慘。

不僅是他,李治登基後,幾個兄弟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貞觀十七年,李承乾謀反失敗,被廢爲庶民,流放於黔州,兩年後便憂憤而死。

二十六歲,李承乾死的時候才二十六歲,何等的短命。

同樣是貞觀十七年,太子謀反被廢,魏王李泰因涉嫌謀嫡,被降封爲順陽郡王,安置於均州鄖鄉縣。

李治即位後三年,他便病逝於鄖鄉。

三十一歲!李泰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一歲!

李泰在三十一歲的年紀抑鬱而死,這個抑鬱肯定是真的,而死因是不是抑鬱,還真的不好說。

而他李恪,在李治登基的第四年,受房遺愛謀反之案牽連,被太尉長孫無忌誣陷致死。

三十四歲,李恪死的時候只有三十四歲,比李泰就多活了一年。

一位只活了二十六歲,一位只活了三十三歲,一位只活了三十四歲,對李治皇位有威脅的皇子都如此短命,天底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這裡面如果沒有貓膩,他李恪死也不信。

所以不是李恪想爭,而是爲了生存,他不得不爭。

這是你死我活的較量,由不得他李恪婦人之仁。

李恪經過短暫的遲疑,目光立馬變得堅定起來,“既然已經參與了奪嫡,就沒有了回頭路,孤不會再左搖右擺婦人之仁,岑師按計劃進行吧。”

“偌!”

岑文本繼續道:“王爺,薛仁貴從高昌國傳回消息,說秦懷玉可能有危險…”

ωωω •тTk дn •¢ ○

“高昌國不是被滅了嗎?懷玉還有什麼威脅?”李恪蹙眉道。

“不是外敵,是內鬥,秦懷玉殺了侯君集的侄子,侯君集可能會對秦懷玉不利…”岑文本娓娓道來。

“侯君集是這次遠征高昌國的主帥,秦懷玉不是不知輕重之人,他如何會殺一位主帥的侄子?”李恪眉頭緊鎖道。

岑文本把事情的經過向李恪詳細的講解了一遍。

李恪聞言後大怒道,“他侯君集也太放肆了吧,既然敢縱兵行兇,你叫以後那些外邦如何看待我大唐,侯君集罪大惡極,他那什麼狗屁侄子更是死有餘辜,懷玉殺得好,是本王遇見如此喪盡天良的禽獸,也會毫不猶豫的一刀砍死…”

“關鍵是秦懷玉現在在侯君集賬下效力,侯君集如果想弄死秦懷玉,有的是辦法,所以薛仁貴建議我們運作一番,把秦懷玉立馬調離高昌國。”岑文本道。

“薛仁貴所言甚是,必須馬上把懷玉從侯君集的賬下調離,師傅眼看就不行,把懷玉調回長安吧,讓他在師傅跟前再儘儘孝道吧,這樣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李恪有些感傷道。

歷史上,秦瓊在貞觀十二年逝世的,由於李恪的出現,爲秦瓊請來了孫思邈治病,爲他續命了一年,但孫思邈畢竟不是神仙,秦瓊最終還是逃不過生老病死。

這一世,由於李恪的刻意討好,秦瓊最終收了李恪爲徒。

李恪成爲秦瓊的徒弟後,秦瓊並沒有因爲他的皇子身份而對其藏拙,而是全心全意的教導李恪武藝,所以李恪對秦瓊這位師傅還是相當尊重的。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眼見師傅命不久矣,李恪難免有些傷感。

岑文本看到了李恪眼中的哀傷,勸慰道:“王爺,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誰也逃脫不了,胡國公戰功卓著,聲名遠播,如今又兒孫滿堂,也算是人生贏家了,所以王爺不必過於善感…”

“岑師不必擔心,孤沒事,還是先想辦法把懷玉掉回長安吧!”李恪道。

“偌!!!”岑文本道。

606 抗旱317 天字第一號378 楊政道0163 各方反應0041 太極宮492 騎兵的優勢0009 宜秋宮419 狩獵(三)371 決戰(三)411 偶遇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89 漢王遇刺(五)0207 百姓苦623 以不變應萬變0070 房謀杜斷0074 簡在帝心0077 王珪0071 長孫無忌受辱0037 獻禮0149 以萬物爲芻狗488 急躁的高昌王0020 《如夢令》483 李世民的懷疑563 早婚早育620 油鍋洗手406 學武251 世家門閥457 危機0129 以德報怨0149 以萬物爲芻狗548 報復(二)0017 李世民暴怒0086 東西二市416 禍兮福所倚235 聲東擊西0192 蜂窩煤399 勸諫270 密談333 漢王大婚(二)0176 賜婚443 懟374 決戰(六)531 弱秦之計0063 羣毆事件0050 封德彝0072 諫臣魏徵501 高昌亡446 插秧599 西域捷報580 陷入重圍494 生擒0201 陽春三月629 主考官0168 玉液瓊漿509 計成558 近親不能結婚267 長孫衝低頭362 定計511 亂起247 鐵骨錚錚341 漢王立威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547 報復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83 第一奸臣555 觀音誕0151 謀而後動391 揚眉吐氣0015 宋體字308 各自謀劃294 事成0130 父子爭鋒0124 炒茶630 孔穎達的埋怨413 勝出627 賓主盡歡380 戰後影響229 母子情深558 近親不能結婚587 漢王遇刺(三)0138 棉衣371 決戰(三)0178 少女心思436 晉陽公主0177 蘇府359 對話軍神0115 各方反應0200 驪山別院0153 朝會風雲(上)505 寸步不讓0199 養豬532 悲情太子0115 各方反應645 憤然離席0007 一羣小蘿莉363 大戰0088 再臨天香樓0097 早朝562 孫神醫開講啦546 聯合
606 抗旱317 天字第一號378 楊政道0163 各方反應0041 太極宮492 騎兵的優勢0009 宜秋宮419 狩獵(三)371 決戰(三)411 偶遇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89 漢王遇刺(五)0207 百姓苦623 以不變應萬變0070 房謀杜斷0074 簡在帝心0077 王珪0071 長孫無忌受辱0037 獻禮0149 以萬物爲芻狗488 急躁的高昌王0020 《如夢令》483 李世民的懷疑563 早婚早育620 油鍋洗手406 學武251 世家門閥457 危機0129 以德報怨0149 以萬物爲芻狗548 報復(二)0017 李世民暴怒0086 東西二市416 禍兮福所倚235 聲東擊西0192 蜂窩煤399 勸諫270 密談333 漢王大婚(二)0176 賜婚443 懟374 決戰(六)531 弱秦之計0063 羣毆事件0050 封德彝0072 諫臣魏徵501 高昌亡446 插秧599 西域捷報580 陷入重圍494 生擒0201 陽春三月629 主考官0168 玉液瓊漿509 計成558 近親不能結婚267 長孫衝低頭362 定計511 亂起247 鐵骨錚錚341 漢王立威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547 報復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83 第一奸臣555 觀音誕0151 謀而後動391 揚眉吐氣0015 宋體字308 各自謀劃294 事成0130 父子爭鋒0124 炒茶630 孔穎達的埋怨413 勝出627 賓主盡歡380 戰後影響229 母子情深558 近親不能結婚587 漢王遇刺(三)0138 棉衣371 決戰(三)0178 少女心思436 晉陽公主0177 蘇府359 對話軍神0115 各方反應0200 驪山別院0153 朝會風雲(上)505 寸步不讓0199 養豬532 悲情太子0115 各方反應645 憤然離席0007 一羣小蘿莉363 大戰0088 再臨天香樓0097 早朝562 孫神醫開講啦546 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