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士族壟斷教育

爲了自己的兒子,爲了千千萬萬的大唐小朋友,李恪不得不提起毛筆懷着愧疚的心理又當起了文抄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唐高祖、起義師,出隋亂,創國基。”

《三字經》一共才一千一百四十五字,李恪這是閹割版,一千字不到,沒有一個時辰李恪又寫好了。

看着自己手中的手稿,李恪心想如果全天下的小朋友能人手一本《三字經》,必將處處聽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那該多有成就感啊!

李恪苦笑的搖了搖頭,知道自己又開始異想天開了。

在這個時代,讀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並不是想讀就能讀的。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書籍太貴!

紙張沒有改良,要麼是貴的要死的宣紙,要麼是質量極差的竹紙,兩者都很難滿足書籍的大量普及。

因爲,“抄書”就成了一件很風雅的事情,其實更多的是無奈,無他,既然買不起,只好借來抄……

另一個,是雕版印刷昂貴的成本和繁瑣的工序。

爲何世家大族能壟斷教育,幾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出自他們,而寒門子弟甚少可以出頭?

就在於教育的成本實在太高,寒門子弟根本承受不起!

教育被世家大族所壟斷,代代出人才,而寒門子弟根本沒機會讀書識字,如何同那些世家子弟競爭?

此消彼長,世家大族越來越多的掌控住社會資源,天下官員皆出於此,世交、聯姻、結盟……他們組成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同盟,維護着他們自己的利益,卻棄國家利益於不顧。

他們強大到無視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縱廷議的結果!

因爲,幾乎所有官員都是他們的“自己人”……

李世民自登基即位以來,世家大族的頑疾愈發明顯,這直接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土地兼併嚴重,社會矛盾愈發尖銳。

李世民做夢都想打破這些世家大族建築起來的頑固藩籬,扶持寒門士子崛起,那樣纔會讓朝廷、讓天下趨於平衡,而不是世家大族一家獨大。

平衡,纔是最完美的狀態。

可是這又談何容易?

世家大族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他們極力打壓寒門士子,壟斷教育資源,根本不給普通人家子弟讀書學習的機會。

不讀書,不能明理,如何跟他們爭?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教育的成本太高,高到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到讓全天下的人都有書讀……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用新的造紙術造出廉價的紙,把雕刻印刷術改爲活字印刷術。

相比新的造紙術,其實活字印刷術更簡單。

人類歷史上的很多發明都是如此,並不是某一樣東西有多麼神奇、多麼難以製造,難就難在猶如一層窗戶紙一樣的創意、想法上。

捅破了,什麼都做出來了,人類文明就前進了一大步,捅不破,那就雲山霧罩,永遠也捅不破……

李恪相信只要自己給府裡的匠人一提醒,他們馬上就能把活字印刷術造出來。

李恪悲哀想到的即便他把活字印刷術造出來又如何?他還是玩不轉啊!

話題又得回道世家大族壟斷教育這邊。

世家大族憑啥壟斷教育?

很簡單的一個條件,就是書籍!因爲書太貴了,紙貴,印刷成本也貴,老百姓買不起,自然無書可讀。

靠着辛苦抄來的那麼幾本書,如何跟自幼生長在書海中經受文學薰陶的世家子弟相比?

可是人都是有私慾的,當這些世家大族的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會無視國家,無視公德,只要不利於自家利益的事情,就會去反對,甚至去消滅!

五姓七宗爲什麼那麼狂、那麼傲,居然敢公然叫囂不與有外族血脈的李唐皇族通婚?

就是因爲他們子弟經受着最好的教育,掌握着大多數的官位,控制着社會的資源!

便是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不得靠編纂《氏族志》這種低劣的手段去強制削減他們的威望。

對於皇家來說,世家大族這樣的利益集團,是社會的絆腳石,因爲他們太團結、太強大,強大到甚至爲了一己之私可以興一國滅一國,幹掉一個皇帝再扶持一個皇帝……

世家大族,是社會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活字印刷術相比於雕版印刷,極大節省了成本,它的出現,會將書籍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寒門子弟多了讀書的機會,寒門士子就多一個,水滴石穿集腋成裘,終有一日能將世家大族的壟斷打破。

世家大族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所以只要李恪推出活字印刷術,必將會立即遭到天下士族無情的打壓,到時候別說奪嫡了,連小命都難保。

此刻李恪又想,要不把這新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獻給父皇,說不定還能得到不菲的賞賜呢!

李恪反覆思量,最後只得無奈放棄。

把這兩件黑科技獻給父皇,別說得到什麼賞賜了,不引起父皇的猜忌就不錯了。

即使獻給父皇,父皇也多半不敢公佈,因爲一旦公佈出來就會得罪天下所以的士族與門閥。

隋末唐初還是士族和門閥的天下,連楊廣那麼牛逼轟轟的人物都因爲得罪了士族門閥,被他們聯合起來搞得國滅身死,他李世民相較於楊廣,又能好多少呢?

翌日,清晨,李仁又準備去崇賢館讀書,但被李恪給叫住了。

“仁兒先不去崇賢館,父王今天要教你新的學識…”李恪微笑道。

“父王,什麼新的學識?”李仁開心道。

李仁其實也不願意去崇賢館,跟着那些老夫子搖頭晃腦的念着枯燥乏味的論語。

聽見李恪說不用去了,他自然開心了。

“父王今天教你學習《三字經》!”李恪微笑道。

“父王,《三字經》是什麼書?仁兒好像沒有聽說過這本書!”李仁歪着腦袋,滿滿的求知慾。

“《三字經》是父皇昨晚剛寫的新書,你當然沒有聽說過…”李恪道。

622 桃花朵朵開535 迷局(三)408 中秋376 兵不厭詐283 李淵暴怒268 叔侄285 平安無事0005 中央官制634 徇私舞弊0160 殺雞儆猴0162 紛紛入轂518 趣話513 晉王大婚0237 噩耗446 插秧0058 攜美遊街0036 改良技術421 席君買(二)331 元宵465 塵埃落定323 暴躁的太子590 幕後黑手291 體育司0175 有女名婉433 灞橋折柳271 韓王343 各方角逐559 掙扎的太子0193 驚現馬周0136 大雪紛飛0155 羣魔亂舞240 各抒己見575 儒法之爭0180 世家的興衰0215 千牛衛0202 放風箏478 投其所好458 分封285 平安無事0126 君子遠庖廚0111 文臣武將567 武媚孃的幸福0214 蘇定方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422 席君買(三)642 王霸之道344 算計408 中秋0053 登基大典0168 玉液瓊漿0146 雪災356 會面0193 驚現馬周0147 爲民除害0072 諫臣魏徵547 報復477 塵埃落定0034 《俠客行》602 儒墨之爭449 歐陽詢569 士族壟斷教育273 禮部0092 政事堂568 《三字經》390 慶功宴(三)601 幹仗0211 陌刀0089 滿江紅328 古人好馬448 刀兵再起0105 鬥志昂揚0165 瘟疫0083 第一奸臣0063 羣毆事件307 陰謀251 世家門閥486 魏王發怒0179 五姓七望599 西域捷報284 大獲全勝465 塵埃落定582 龜茲國形勢635 數學0070 房謀杜斷590 幕後黑手0068 李恪二次被揍312 楚王在行動0030 暗潮洶涌446 插秧223 殺豬菜0158 賑災636 算學的重要性475 白熱化293 又見朝會246 李恪的憂慮507 暗棋467 武順娘0030 暗潮洶涌0051 密談0188 微服私訪
622 桃花朵朵開535 迷局(三)408 中秋376 兵不厭詐283 李淵暴怒268 叔侄285 平安無事0005 中央官制634 徇私舞弊0160 殺雞儆猴0162 紛紛入轂518 趣話513 晉王大婚0237 噩耗446 插秧0058 攜美遊街0036 改良技術421 席君買(二)331 元宵465 塵埃落定323 暴躁的太子590 幕後黑手291 體育司0175 有女名婉433 灞橋折柳271 韓王343 各方角逐559 掙扎的太子0193 驚現馬周0136 大雪紛飛0155 羣魔亂舞240 各抒己見575 儒法之爭0180 世家的興衰0215 千牛衛0202 放風箏478 投其所好458 分封285 平安無事0126 君子遠庖廚0111 文臣武將567 武媚孃的幸福0214 蘇定方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422 席君買(三)642 王霸之道344 算計408 中秋0053 登基大典0168 玉液瓊漿0146 雪災356 會面0193 驚現馬周0147 爲民除害0072 諫臣魏徵547 報復477 塵埃落定0034 《俠客行》602 儒墨之爭449 歐陽詢569 士族壟斷教育273 禮部0092 政事堂568 《三字經》390 慶功宴(三)601 幹仗0211 陌刀0089 滿江紅328 古人好馬448 刀兵再起0105 鬥志昂揚0165 瘟疫0083 第一奸臣0063 羣毆事件307 陰謀251 世家門閥486 魏王發怒0179 五姓七望599 西域捷報284 大獲全勝465 塵埃落定582 龜茲國形勢635 數學0070 房謀杜斷590 幕後黑手0068 李恪二次被揍312 楚王在行動0030 暗潮洶涌446 插秧223 殺豬菜0158 賑災636 算學的重要性475 白熱化293 又見朝會246 李恪的憂慮507 暗棋467 武順娘0030 暗潮洶涌0051 密談0188 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