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早婚早育

文士的話,讓更多人開始信服孫思邈。

“我敢保證,孫神醫今日所言千真萬確,我的同村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一連四個孩子只存活了兩個,還一個殘疾,一個癡呆。”

這位掌櫃模樣的中年人惋惜的說道:“要是這個消息某早早的知道,也不至於有如此的悲劇!”

“就是,這麼一說,我也想起來了,城西的有好幾家傻子好像都是親上加親。”

很快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林林總總加起來,竟然有多達十幾家親上加親出問題的事例了。

“是麼?我身邊也有一些親上加親,怎麼就沒有這種現象。”也有人反駁道。

青年文士說道:“你剛剛沒有認真聽孫神醫講吧,剛纔孫神醫明明白白的講了,這種事情是有機率的,不是所以人都會出問題,你身邊那位是運氣好而已。”

“老羅!你也別擔心,說不定你女兒和你外甥也是例外,再說出事的纔有幾家。”富態的中年人安慰錦衣老者道。

“哼,就算他們幸運沒有傻孩子,可是羅老的小女兒才十三歲吧!孫神醫剛剛還說了,早婚的危害尤甚於親上加親呀,也不怕一屍兩命!”青年文士冷哼一聲說道。

衆人的心神一時都被親上加親的危害所吸引,沒有注意早婚的危害,這時聽文士重提,頓時臉色難堪起來了,如果說親上加親還比較難察覺,可是早婚難產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

“說不定,老羅的女兒也沒事?”富態中年人心虛的小聲說道。

“放屁!就是有一點風險,老子也不讓女兒冒險。”錦衣老者氣急敗壞的說道。酒菜都已經上好了也不吃了,匆匆下樓。

“無論什麼代價,這個親一定要退!”錦衣老者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這樣的事情,在關中很多地區發生,原本已經定親的立即解除婚約,有這個意思的再也沒人敢提起。

至於普通的定親家庭,連婚期都一個個決定拖到孫神醫建議的十六歲以後。

長安城可是大唐的政治經濟中心,而神仙居是長安最繁華之地,本地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以及南來北往的富貴商人都愛來此一聚,沒過多久,近親不能結婚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東城,東城的百姓聽聞此事便開始人心惶惶起來。

這麼大的事情怎能瞞過大唐的主人李世民呢?

李世民得知消息後勃然大怒,通過了解李世民輕而易舉便知道了是太子和漢王在興風作浪,於是便派人招來了二位。

李恪得到李世民和口諭,自然不敢怠慢,馬不停蹄的趕往皇宮。

李恪剛進皇宮,大內總管李順便迎面而來。

“漢王殿下,還請加快腳步,陛下都等得不耐煩了…”李順焦急道。

“請問李公公,父皇在什麼地方?”李恪問道。

“甘露殿!”李順道。

“多謝公公告知!”李恪拱手道。

“殿下客氣了!”

聽見李恪的道謝,李順心中卻有些起伏。

外人都說漢王殿下恃才傲物、囂張跋扈,他李順卻嗤之以鼻。

別的不說,漢王殿下平素就是對他們這些奴婢僕役,從未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反而溫厚有加。

這種平等相待的風格,不似做作,而是深埋在他的心底,因爲他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予他們這些奴婢衙役尊重。

越是不經意間的表露,越是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這纔是天潢貴胄該有的胸襟……

李恪自是不知道自己“待人有禮貌”的好習慣,會爲自己在不經意間刷了一波聲望,這也爲他將來成功奪取皇位埋下了伏筆。

李恪走進甘露殿,便見李世民身穿一件明黃色的長袍霸氣側漏的坐在龍椅上。

長袍上繡着滄海龍騰的圖案,袍角那洶涌的金色波濤下,衣袖被風帶着高高飄起,飛揚的長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閃爍着和煦的光彩,俊美的臉龐輝映着日光,帶着天神般的威儀和與身俱來的高貴,整個人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

而太子李承乾一襲常服,頭髮挽了一個髮髻,用一隻金簪固定,寬袍大袖的坐在下手的錦榻之上!身姿英挺,面如冠玉。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李恪躬身拱手道。

“行了,朕問你,神仙居的那一齣戲是不是你和太子搞出來的?”李世民黑着臉質問道。

李承乾見李世民面色不悅,有些忐忑的回到道:“不敢隱瞞父皇,確實是兒臣和三弟的主意…”

“混賬,你知不知道你們這樣自作主張,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李世民怒道。

“父皇,兒臣,兒臣…”

李恪見李承乾被父皇嚇得語無倫次,便上去解圍道:“父皇息怒,你看看這些資料便知道兒臣和大哥爲什麼要如此了!”

李世民接着資料認真看了起來,越看臉色越凝重。

“這近親結婚和早婚真有這麼大的危害嗎?”

“千真萬確,父皇如果不行,可以自己調查?”李恪道。

“既然你們都已調查清楚,朕就沒必要再多此一舉了,朕相信你們,諒你們也不敢拿這麼大的事情來欺騙朕!”李世民道。

“父皇英明!”李承乾和李恪齊聲道。

“這件事朕可以不過問,但朕有一個條件…”李世民道。

“父皇請說!”李承乾道。

“只能宣傳近親結婚的危害,不能宣傳早婚的危害!”李世民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

李世民作爲帝王,不禁止早婚自然有他的原因。

第一、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差,導致人的平均壽命比較短,爲了民族的繁衍,自然就要早結婚,所以這個時代的女子大都在十三十四歲便開始結婚。

其二,封建王朝政局動盪,百姓生活朝不保夕,早些結婚,也是爲更早的留下後代,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嘛!

其三,這個時代生產力低下,全國人民有繁重的兵役、瑤役,還有繁重的賦稅,所有這些都需要人力,百姓只有靠增添男丁來減輕負擔。所以不得已早婚以早日增添人口。

417 狩獵551 背後之人375 頡利求和624 太子的拉攏557 宣紙550 呼之欲出0101 長幼有序258 選將265 得理不饒人585 漢王遇刺573 國子監祭酒0168 玉液瓊漿360 大軍壓境486 魏王發怒0069 程咬金0166 春節0218 大唐軍神363 大戰422 席君買(三)567 武媚孃的幸福434 重耳故事0122 軍歌嘹亮0194 暗棋313 比賽繼續0156 楚王李佑388 慶功宴268 叔侄616 魏徵病重417 狩獵438 後續363 大戰530 祿東贊0193 驚現馬周365 初戰告捷0178 少女心思0201 陽春三月0040 機智如妖554 伉儷情深359 對話軍神229 母子情深324 三省吾身0211 陌刀625 太子的拉攏(二)285 平安無事448 刀兵再起0080 戲耍二道士304 天子看球357 軍議0205 烤魚0093 齊聚政事堂299 足球比賽0081 岑文本0092 政事堂0046 一氣長孫無忌0201 陽春三月459 蕭美娘496 搶功315 隱太子餘黨0002 決定奪嫡0159 安置賑民331 元宵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555 觀音誕328 古人好馬594 長孫教子622 桃花朵朵開421 席君買(二)551 背後之人379 大獲全勝0088 再臨天香樓491 薛仁貴獻計0183 貞觀元年276 蓄勢待發579 薛仁貴的謀略296 準備383 班師回朝(二)639 平衡之道228 高陽公主0022 《詠鵝》362 定計626 駙馬474 寸步不讓269 凌煙閣第二433 灞橋折柳325 遇刺603 游擊戰術356 會面0046 一氣長孫無忌266 河間郡王569 士族壟斷教育386 彈劾0137 火爐595 利益之爭438 後續0134 廷杖232 突利二汗0097 早朝0093 齊聚政事堂0169 五糧液454 和親之議
417 狩獵551 背後之人375 頡利求和624 太子的拉攏557 宣紙550 呼之欲出0101 長幼有序258 選將265 得理不饒人585 漢王遇刺573 國子監祭酒0168 玉液瓊漿360 大軍壓境486 魏王發怒0069 程咬金0166 春節0218 大唐軍神363 大戰422 席君買(三)567 武媚孃的幸福434 重耳故事0122 軍歌嘹亮0194 暗棋313 比賽繼續0156 楚王李佑388 慶功宴268 叔侄616 魏徵病重417 狩獵438 後續363 大戰530 祿東贊0193 驚現馬周365 初戰告捷0178 少女心思0201 陽春三月0040 機智如妖554 伉儷情深359 對話軍神229 母子情深324 三省吾身0211 陌刀625 太子的拉攏(二)285 平安無事448 刀兵再起0080 戲耍二道士304 天子看球357 軍議0205 烤魚0093 齊聚政事堂299 足球比賽0081 岑文本0092 政事堂0046 一氣長孫無忌0201 陽春三月459 蕭美娘496 搶功315 隱太子餘黨0002 決定奪嫡0159 安置賑民331 元宵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555 觀音誕328 古人好馬594 長孫教子622 桃花朵朵開421 席君買(二)551 背後之人379 大獲全勝0088 再臨天香樓491 薛仁貴獻計0183 貞觀元年276 蓄勢待發579 薛仁貴的謀略296 準備383 班師回朝(二)639 平衡之道228 高陽公主0022 《詠鵝》362 定計626 駙馬474 寸步不讓269 凌煙閣第二433 灞橋折柳325 遇刺603 游擊戰術356 會面0046 一氣長孫無忌266 河間郡王569 士族壟斷教育386 彈劾0137 火爐595 利益之爭438 後續0134 廷杖232 突利二汗0097 早朝0093 齊聚政事堂0169 五糧液454 和親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