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

程處亮、秦懷玉等四人坐在地上,相互看着對方狼狽的樣子,不由得放聲大笑,這一次抗旱之旅,給他們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從身體到心靈都是一層洗禮。

程處亮忽然道:“快看,三哥在那邊!”

“還真是三哥,我們過去吧!”秦懷玉道。

四人疾步走向李恪,“三哥,你也在啊?”

“是啊!你們也在啊!這次旱救災辛苦你們了,不過這苦值得,這不?老天爺終於下雨了,老百姓也能有一個好收成了…”李恪微笑道。

“是啊!終於把這雨盼來了,之前錦衣玉食、炊金饌玉,沒覺得食物有多珍貴,經過此次抗旱救災,才發現老百姓是真不容易啊!”柴哲威唏噓道。

李恪聞言,感同身受,不由自主的念起李紳那首憫農詩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詩,三哥這首詩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寥寥幾筆,便概括了農民勞作的艱辛,感嘆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告誡了世人要珍惜糧食…

三哥厲害啊,不愧爲大唐第一才子,詩詞聖手…”秦懷玉誇讚道。

其他三人也極爲認同的點了點頭,如果沒經歷過這場抗旱救災,他們或許沒有這麼大的感觸,但是經過這次抗旱,平時不知民間疾苦的他們第一次感受到普通百姓的的不易,四人才真正體會到他們所吃的糧食,每一粒都是如此珍貴。

憫農詩其實有兩首,這是其一,還有一首同樣非常出名,“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他們的作者都是同一位詩人——李紳。

但這位寫憫農詩的李紳卻並不憫農。

李紳,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人(今安徽省亳州人),原本來自小仕宦家庭,父親曾在烏程縣衙供職。

只是,李紳6歲那年,父親過世,只好隨母遷居潤州無錫生活。家庭的變故及隨母親顛沛流離的兒時歲月,使李紳更加感受到底層生活的艱辛,尤其是目睹終日勞作的農民長年辛勞仍溫飽得不到保障的辛酸苦楚,讓早年的李紳給予了農民無限同情。

這個時候的李紳的確是憫農的,只可惜,在科舉入官後他卻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隨着官位的一步步上升,生活逐漸開始奢侈起來。

據說他吃一頓飯有時要耗費數百貫錢,特別是他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要耗費活雞三百多隻,致使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由此可見奢侈到了什麼地步。

李紳做官之後,根本不會體恤百姓的粒粒皆辛苦,而且爲官暴力,讓百姓經常擔心受怕。

很多人甚至外出逃難,下屬向他報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

李紳卻說:“你見過用手捧麥子嗎?飽滿的顆粒總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隨風而去,這事不必報來。”

單從這句對話就不難看出,李紳早已不是當年的李紳了,而轉變爲一位視百姓如草芥的冷血官僚。

……

太極宮。

李世民帶領滿朝文臣看着殿外磅礴的大雨,心裡面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場旱災終於結束了。

這場大雨雖然來的晚,但是總好過不來。其實在李恪看來,如果不是關中到處澆水,水分大量蒸發,這場雨說不定什麼時候下呢,甚至下不下也是兩可。

“陛下洪福齊天,這場旱災終於渡過,真是天佑大唐!”長孫無忌滿臉欣喜道。

“恭喜皇上!”

滿朝文武紛紛恭賀道。

李世民哈哈大笑,得意至極,嘴上卻謙虛的說道:“朕可不敢居功,這可是全賴大唐軍民上下齊心,這才戰勝這場旱災。”

在這場危機中,李世民把危機轉化爲機遇,不僅爲抵抗旱災找到了一條明路,還盡收關中百姓之心,成爲了最大的贏家。

“啓稟陛下,眼下旱災已經解除,十六衛的官兵可否還朝,畢竟長安空虛,長久下去恐怕不妥。”長孫無忌建議道。

李世民沉吟一下,點了點頭道:“還是輔機想的周到,朕這就召集這些救災功臣回朝,到時候定會論功行賞。”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能夠深受李世民信任,是因爲不單單是因爲他是李世民的妻舅,長孫無忌的政治智慧纔是根本原因,一個小小的建議即能向軍方賣好,又能在李世民面前表現。

“陛下,這次抗旱十六衛手中有大批的打井工具,不知如何處置。”房玄齡出列道。

短時間集中整個關中之力,一下子生產出很多的打井工具,眼下旱災已經解除,打井的工作完全可以慢慢來,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打井設備。

李世民想了想,這的確是一個難題,這些打進設備可以花了朝廷大價錢,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纔打造出來,光是支付鐵料的費用,差點沒有掏空戶部,畢竟在這個時代,鐵可以戰略物質,價格昂貴的很。

而且打井工具和壓井對大唐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如果整個運用的好,大唐的農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中各縣每個縣留下一百套打井設備,由縣令組織青壯繼續打井。其餘的平均分發到大唐各道,普及關中抗旱之法。”

李世民心頭滴血道,這些打井工具怎麼說也有上萬套,那可都是真金白銀的呀!不過爲了長遠的打算,這些投資也是值得的。

房玄齡眼睛一亮,普及關中抗旱之法,那不是就是按戶輪流打井的方法,這樣最大程度保證了大多數百姓的利益。

“是!”房玄齡領命道。

“恭喜陛下,有此良方利器在,大唐再也不懼旱災之害。”羣臣齊聲賀道。整個農業生產中,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一個是旱,一個是澇,其中危害最大,而且最頻繁的正是旱災,而現在旱災再也不可能給大唐造成危害了。

“哈哈哈!”

李世民心中激動萬分,這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戰勝天災,是在他李世民的統治之下實現的。

0045 真相大白384 回京533 迷局399 勸諫449 歐陽詢0115 各方反應374 決戰(六)0044 暴揍長孫衝375 頡利求和0002 決定奪嫡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472 六相516 太原王氏494 生擒0031 黑衣衛0035 傢俱401 出山578 龜茲0018 李恪要捱揍325 遇刺403 妙手回春0084 拜師271 韓王0203 入夢433 灞橋折柳0045 真相大白0100 大都督402 出手0172 孔明燈599 西域捷報0180 世家的興衰0033 練劍422 席君買(三)0093 齊聚政事堂0038 玉如意0128 標點符號497 侯君集的疑惑456 西征高昌0166 春節0136 大雪紛飛304 天子看球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627 賓主盡歡287 足球0135 高士廉244 機關算盡399 勸諫380 戰後影響357 軍議259 塵埃落定588 漢王遇刺(四)331 元宵0166 春節381 《六軍鏡》263 何爲律法0025 暴揍長孫無忌0159 安置賑民0200 驪山別院0056 醒掌天下權0106 逍遙居0144 世家0184 衛王府謀劃473 太子發怒545 李元昌253 長安商會0008 跳繩372 決戰(四)408 中秋0080 戲耍二道士0035 傢俱432 梟雄亡(二)368 兩軍對壘499 決策0034 《俠客行》0170 上元節604 西域事了370 決戰(二)567 武媚孃的幸福298 拔河比賽307 陰謀488 急躁的高昌王434 重耳故事279 爭論590 幕後黑手489 河東薛氏364 契苾何力285 平安無事332 漢王大婚403 妙手回春0157 楚王籌劃0182 唐人好詩0079 神人0211 陌刀459 蕭美娘638 儒學639 平衡之道584 王玄策253 長安商會277 廢郡爲州456 西征高昌
0045 真相大白384 回京533 迷局399 勸諫449 歐陽詢0115 各方反應374 決戰(六)0044 暴揍長孫衝375 頡利求和0002 決定奪嫡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472 六相516 太原王氏494 生擒0031 黑衣衛0035 傢俱401 出山578 龜茲0018 李恪要捱揍325 遇刺403 妙手回春0084 拜師271 韓王0203 入夢433 灞橋折柳0045 真相大白0100 大都督402 出手0172 孔明燈599 西域捷報0180 世家的興衰0033 練劍422 席君買(三)0093 齊聚政事堂0038 玉如意0128 標點符號497 侯君集的疑惑456 西征高昌0166 春節0136 大雪紛飛304 天子看球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627 賓主盡歡287 足球0135 高士廉244 機關算盡399 勸諫380 戰後影響357 軍議259 塵埃落定588 漢王遇刺(四)331 元宵0166 春節381 《六軍鏡》263 何爲律法0025 暴揍長孫無忌0159 安置賑民0200 驪山別院0056 醒掌天下權0106 逍遙居0144 世家0184 衛王府謀劃473 太子發怒545 李元昌253 長安商會0008 跳繩372 決戰(四)408 中秋0080 戲耍二道士0035 傢俱432 梟雄亡(二)368 兩軍對壘499 決策0034 《俠客行》0170 上元節604 西域事了370 決戰(二)567 武媚孃的幸福298 拔河比賽307 陰謀488 急躁的高昌王434 重耳故事279 爭論590 幕後黑手489 河東薛氏364 契苾何力285 平安無事332 漢王大婚403 妙手回春0157 楚王籌劃0182 唐人好詩0079 神人0211 陌刀459 蕭美娘638 儒學639 平衡之道584 王玄策253 長安商會277 廢郡爲州456 西征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