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李世民的懷疑

李世民也下令李君羨着百騎徹查,三法司嚴肅,但這些東西便如山中之風,來的毫無痕跡,想抓又如何能抓得住,反倒越發惹得朝中謠言四起,李承乾的處境更爲不堪了。

此事雖然一時間查不出端倪來,但李世民是何等人物,他心中跟明鏡似的,既是彈劾太子,必涉儲位之爭,造勢之人必有後手,李世民也在宮中等着,等着誰最先坐不住,露出了馬腳來。

李世民首先便懷疑的便是李泰,李泰是嫡次子,且野心勃勃,他最有作案動機。

李世民甚至懷疑李承乾這次墜馬之事都有可能是李泰暗中做的手腳,因爲李承乾墜馬,他是最有希望登上太子之位的人,因此他是最大的獲利者,所以他的嫌疑也最大。

雖然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猜測,但他一點也不急,李世民猶如一位聖僧穩坐釣臺,對待對方露出馬腳。

李世民猶豫一隻盤在蜘蛛網中央的蜘蛛一般在觀察着四周的一舉一動,以便在獵物自投羅網的時候給它致命一擊。

正在李世民高高在上俯瞰衆生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卻大大出乎意料之外,而且這個人也是李世民萬萬不希望看到的,這個人便是漢王李恪。

三子李恪,是李世民諸子中最爲得意的皇子,無論是文才武略,還是朝野名望,都遠非其他皇子可比…

而且李恪表現出來的與世無爭,無心權勢,一心爲國也是李世民最爲欣賞的。

Wωω☢ Tтkan☢ ¢o

李恪雖非嫡長,卻與李世民最爲酷肖,甚至在李恪的身上,李世民一度能看到自己少年時的模樣,故而李世民對他也極是寵愛,不在嫡子之下。

但今日,在這樣一個不合時宜地時候,李恪出現在了李世民的面前,卻叫李世民萬分失望,甚至有些痛楚…

難道李恪平時的種種都是他刻意爲之,目的就是爲了魚目混珠,以博取自己的信任,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世民希望自己想錯了,希望李恪不是那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不是那背後重傷太子的罪魁禍首。

可能李世民自己心裡都沒有察覺,相比李泰他更看中李恪,所以纔不希望那不念情親,背後捅兄弟刀子之人是李恪。

但自李承乾被彈劾的消息出來後,衆位皇子中,李恪是第一個主動來見他的,李世民又如何不擔憂。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李恪站在殿中,對身前坐着的李世民俯身拜道。

李世民心中雖有些失落,但終究李恪還未開口,李世民擡了擡手,對李恪道:“恪兒來了,快快起身。”

“謝父皇。”李恪道了聲謝,站起了身子。

李世民看着李恪,對李恪問道:“恪兒今日來此所爲何事?”

李恪道:“兒臣來此乃是爲朝中彈劾太子之事。”

李世民聞言,心中一陣切痛,他最爲擔憂地事情終究還是要發生了。李世民不怕朝中大臣彈劾李承乾,李世民最怕看到的卻是諸皇子兄弟失和,手足相殘。

李世民強壓着心中的失望,沉聲問道:“太子何事與恪兒何關,竟要恪兒親自來進宮。”

李世民同李恪說話,乃是父於子,君於臣,他竟用上了“親自”二字,也算是在點示李恪了。

不過李恪倒是對李世民的點示渾然不覺,仍舊自顧道:“皇兄日前墜馬,朝中風聲四起,多是不利太子之言,臣以爲此中多爲包藏禍心之意,禍亂超綱,兒臣以爲父皇萬不可信,以免傷我天家父子之情。”

李恪之言方落,李世民的眼中頓時閃過了一絲亮光,李世民只知李恪是爲太子而來,他卻沒想到李恪竟是爲了迴護太子而來。

如此說來,倒是他這個父皇把李恪想的差了,一時間,李世民反倒對李恪生出了一絲愧疚。

李世民上前,看着李恪問道:“我兒也以爲朝中之言不當?”

李恪當即跪拜於地,對李世民俯首道:“兒臣願意身家性命爲皇兄作保,皇兄失行,不過一時之舉,蓋因年少,只消父皇並東宮諸位師傅多加管教,皇兄必能向好,還望父皇勿以皇兄之行生怒,生易儲之心,傷父子之和。”

所謂以身家性命作保,不過是李恪送到嘴邊的取巧之言罷了,說了也是無礙,難不成將來李承乾再次失行,李世民還能因此責罰李恪不成?

反倒是李恪的話,真正地說進了李世民的心中,在李世民看來,李恪肯以身家性命作押,力保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見李恪一片赤誠,手足情深。

李世民心中溢過滿滿的感動,面色動容,親自上前,拍了拍李恪的肩膀,雙手扶着李恪,感慨道:“我兒果與太子手足情深,若是太子知曉此事,想必也會甚爲欣慰。朕得子如此,爲父者何求!”

李世民身爲帝王,本該隱七情,藏六慾,言行公端,他此刻當着李恪的面說出這番話,可見李世民心中已對李恪中意甚極。

李恪輕聲笑了笑,也不知是被李世民誇的,還是自己慚愧的,面色突然一紅,對李恪道:“父皇謬讚了,兒臣爲弟,知皇兄行或有不當,但爲全兄弟情誼,不使手足不和,從不曾直言諫兄,已是羞愧,如何當得起父皇之言。”

李世民雙手扶着李恪的肩膀,聽着李恪的話,滿身都是一陣暖意,笑道:“此非我兒之過,我兒之言甚是,爲全兄弟情誼,有些話你着實不便開口。在朕看來,此事錯的不是我兒,是東宮那幫臣子沒起到教誨太子的責任,若是他們能有魏徵之志,以諫諍爲心,太子又何至今日。”

李恪提及諫兄之事,等的就是李世民這句話,李世民之言方落,李恪便道:“太子太傅玄齡公才德兼備,確是舉世罕有之幹臣,這一點斷無可指摘,只是玄齡公性情太過圓和了些,若爲諫臣恐怕不妥,況且玄齡公身兼尚書僕射一職,省務繁多,東宮之事未必能盡數顧及,倒也不是玄齡公之過。”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恪兒所言甚是,相比房玄齡,魏徵確實更適合太子之師這個職位。”

270 密談257 剿?撫?589 漢王遇刺(五)0082 上官儀442 李恪發飆528 和親陷阱0062 將近酒0030 暗潮洶涌599 西域捷報0120 後續影響259 塵埃落定542 國之儲君275 夕陽斜照531 弱秦之計0137 火爐622 桃花朵朵開0219 裴行儉0066 鎮定自若0011 李淵0069 程咬金635 數學600 爭論278 彈劾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019 被李世民暴揍276 蓄勢待發523 初唐四傑642 王霸之道0026 《春曉》283 李淵暴怒310 運動會開幕576 李世民的無奈526 三國迷221 香水351 刀兵再起262 路遇惡奴286 苛政猛於虎568 《三字經》294 事成0057 醉臥美人膝582 龜茲國形勢499 決策616 魏徵病重223 殺豬菜467 武順娘538 撲朔迷離0132 千夫所指402 出手629 主考官365 初戰告捷302 賽後影響(三)538 撲朔迷離0017 李世民暴怒569 士族壟斷教育579 薛仁貴的謀略221 香水626 駙馬0215 千牛衛566 武媚孃的心思0203 入夢643 赴宴484 李恪的謀劃619 殺鬼見血(二)367 斬將0133 再揍長孫無忌0097 早朝0087 神仙居291 體育司506 結仇380 戰後影響559 掙扎的太子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0151 謀而後動0133 再揍長孫無忌0038 玉如意0122 軍歌嘹亮408 中秋0089 滿江紅422 席君買(三)0067 自污614 苦盡甘來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272 李唐皇室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57 醉臥美人膝284 大獲全勝0154 朝會風雲(下)0040 機智如妖0123 軍神李靖0154 朝會風雲(下)0049 各有算計0105 鬥志昂揚0189 春景428 破局386 彈劾0126 君子遠庖廚331 元宵602 儒墨之爭591 兵圍長孫府354 雲州城下
270 密談257 剿?撫?589 漢王遇刺(五)0082 上官儀442 李恪發飆528 和親陷阱0062 將近酒0030 暗潮洶涌599 西域捷報0120 後續影響259 塵埃落定542 國之儲君275 夕陽斜照531 弱秦之計0137 火爐622 桃花朵朵開0219 裴行儉0066 鎮定自若0011 李淵0069 程咬金635 數學600 爭論278 彈劾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019 被李世民暴揍276 蓄勢待發523 初唐四傑642 王霸之道0026 《春曉》283 李淵暴怒310 運動會開幕576 李世民的無奈526 三國迷221 香水351 刀兵再起262 路遇惡奴286 苛政猛於虎568 《三字經》294 事成0057 醉臥美人膝582 龜茲國形勢499 決策616 魏徵病重223 殺豬菜467 武順娘538 撲朔迷離0132 千夫所指402 出手629 主考官365 初戰告捷302 賽後影響(三)538 撲朔迷離0017 李世民暴怒569 士族壟斷教育579 薛仁貴的謀略221 香水626 駙馬0215 千牛衛566 武媚孃的心思0203 入夢643 赴宴484 李恪的謀劃619 殺鬼見血(二)367 斬將0133 再揍長孫無忌0097 早朝0087 神仙居291 體育司506 結仇380 戰後影響559 掙扎的太子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0151 謀而後動0133 再揍長孫無忌0038 玉如意0122 軍歌嘹亮408 中秋0089 滿江紅422 席君買(三)0067 自污614 苦盡甘來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272 李唐皇室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57 醉臥美人膝284 大獲全勝0154 朝會風雲(下)0040 機智如妖0123 軍神李靖0154 朝會風雲(下)0049 各有算計0105 鬥志昂揚0189 春景428 破局386 彈劾0126 君子遠庖廚331 元宵602 儒墨之爭591 兵圍長孫府354 雲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