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5 鋒芒畢露

皇城,刑部監獄。

“魏徵、王珪快起來,漢中郡王來看你們了…”牢頭大聲道。

“漢中郡王?誰啊?不認識!”魏徵依然半眯着眼,無動於衷的盤坐在地上。

魏徵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所以愛盤膝而坐。

“可是寫《將近酒》和《俠客行》的那位漢中郡王?”這時王珪突然開口道。

這王珪出生太原王氏,太原王氏乃是遠近聞名的書香世家,王珪從小受家庭生長環境的薰陶,所以很喜歡詩詞,當聽獄卒吟誦起《將近酒》和《俠客行》時,他驚爲天人,直言在死之前還能聽到如此好詩,他死而無怨了。

這時李恪纔打量二人的模樣,二人因爲身在牢獄,衣衫頗爲不整,頭髮凌亂,面貌憔悴,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二人的風姿卓越,氣定神閒。

李恪在打量魏徵和王珪的時候,對方也在打量他,當二人看清李恪容貌時,忍不住心中暗歎好相貌。

李恪依舊是一襲白衣無塵,衣冠勝雪。不但有一種謫仙人的氣質,更是給人一種欲要超脫塵世的感覺。

“二人便是魏徵和王珪?”李恪詢問道。

“是的!不知郡王有何見教?”王珪頗爲客氣道。

“孤只是頗爲好奇,二人都是當時人傑,隱太子已經徹底失敗,你們爲什麼還要執迷不悟,寧死不降呢?”李恪故作惋惜道。

魏徵只淡淡的說了一句: “忠臣不侍二主!”

“孤雖然年幼,但也聽說過忠分大忠和小忠,對舊主盡忠而不忠於天下,這是小忠而不是大忠!”

“知道守一個人的志節,卻不知道爲正飽受荼毒的億萬生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小賢卻不是大賢!”李恪的語氣平淡如水,沒有抑揚頓挫,歇斯底里。

李恪的話雖然輕聲細語,但他的話彷彿有一種魔力,不僅讓魏徵、王珪二人身心具震。連躲在暗處偷聽的李世民、長孫無忌等人都爲之色變。

“這做忠臣易,做大忠臣難,做賢者易,做大賢者難!”

“如今我大唐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虎狼環視,大唐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二位何不憑着有用之軀爲百姓們做點實事,二位都是當世大才,如果這樣死去,是對天下,對大唐的不負責任,本郡王言盡於此,希望二位多多考慮,告辭!”李恪裝完逼,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魏徵、王珪二人聽完李恪的一番肺腑之言,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連李恪離開他們都沒有注意到。

藏在暗處的李世民、蕭瑀、杜如晦、李靖等人又是另一番景象。

“漢中郡王殿下心胸寬廣,目光遠大,老夫不如也!”房玄齡感嘆道。

房玄齡之所以有如此感嘆,是因爲他之前也奉命去勸過魏徵等人,自己好話說盡,但對方無動於衷,沒有起一絲波瀾!但剛剛李恪短短几句就讓魏徵、王珪二人爲之動容,大有回心轉意之意。

“是啊!漢中郡王能言善辯,有蘇秦張儀之風!”蕭瑀不吝讚美道。

“呵呵…恪兒不愧是我李家的麒麟兒,我就知道他一定能行的。”李孝恭撫摸着鬍鬚微笑道。

“呵呵…你們千萬別誇他,那小子屬猴的,一誇他,他準會翹尾巴,進而得意忘形,轉身就給你惹下大禍來!”李世民老生欣慰道。

聽着各位重臣對李恪的誇獎,長孫無忌的臉色越來越凝重。

即使長孫無忌對李恪深惡痛絕,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李恪的學識、才華和眼界都遠超其他幾位皇子,如果再歷練一二,沉澱個三四年,改掉那急躁狂妄的壞毛病,那將是一位完美的儲君,但可惜的是,這李恪不是自己的親外甥,對方越是優秀對他來說就越危險,他就越是擔心,就越想搞掉對方。

李恪走出天牢便看見李世民等一行人,李恪立馬迎了上去道:“父王你們怎麼也在這裡,那魏徵和王珪我已經勸了,有沒有效果我就不知道了!”

“我們都聽到了,效果應該很好,相信要不了多久,那魏徵、王珪就能爲我所用。虎頭,這剛纔幹得不錯!”李世民微笑道。

“哈哈…孤就說本郡王天縱奇才,玉樹臨風,天下還沒有孤辦不到的事!”李恪張狂道。

李世民看不慣李恪那得意忘形的嘴臉,上去就照後腦勺一巴掌,“你小子能不能不要有點功勞,就忘乎所以,不知道東南西北。”

“呵呵…”李恪只是摸着後腦勺傻笑。

這時李恪突然感覺到一個毒蛇般的眼神看着自己,李恪暗歎一聲不好,說好的低調呢?怎麼自己就是忘不掉愛表現的醜毛病,這下這長孫陰人怕是更加忌憚自己了!

但李恪畢竟是李恪,這點小陰霾立馬便被他掃進了垃圾桶,調整到心情,面露關切對長孫無忌道:“長孫大人你怎麼了,臉色怎麼這麼難看,莫不是生病了,長孫大人你可得保重身體呀,你可是帝國的支柱,現在國家正是需要你的時候,你可千萬不能倒下喲!”

“咳咳…多謝殿下關心,老臣沒什麼大事,只是昨晚沒有睡好!”長孫無忌一臉憋屈道。

“那孤就放心!”李恪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

聽了李恪和長孫無忌的對話,李世民也意味深長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長孫無忌又是一哆嗦!

“恪兒你今天也累了,早點回去休息吧!”李世民關切道。

“那父王孩兒就先下去了,各位大人再見。”李恪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李恪離去,李世民、房玄齡,尉遲恭等文武大臣人也各自散去了,只有長孫無忌盯着李恪的背影楞楞出神。

這時一個人來到長孫無忌身體,見地方神情恍惚,便好奇的問道:“輔機你怎麼了?”

“登善啊!我是在琢磨漢中郡王這個人?”長孫無忌見了來人,如實相告道。

“漢中郡王?漢中郡王有什麼好琢磨的?”來人好奇道。

228 高陽公主391 揚眉吐氣0051 密談543 太子的危機605 貞觀十五年527 二虎相爭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016 東宮家宴302 賽後影響(三)0188 微服私訪348 收服諸將410 花燈503 暴行330 除夕宴0095 儲君之位287 足球629 主考官459 蕭美娘0098 塵埃落定0152 朔望朝參324 三省吾身0059 舊時玩伴0070 房謀杜斷376 兵不厭詐0173 燈火闌珊505 寸步不讓0131 與民爭利476 針鋒相對0152 朔望朝參0027 初露鋒芒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16 禍兮福所倚518 趣話0047 李恪又被揍431 梟雄亡361 兵分三路0166 春節238 李靖出馬248 謀定而後動638 儒學0189 春景374 決戰(六)0195 上達天聽465 塵埃落定0128 標點符號513 晉王大婚0144 世家447 蝦夷人386 彈劾0010 茶332 漢王大婚645 憤然離席0032 十二時辰0135 高士廉636 算學的重要性0046 一氣長孫無忌587 漢王遇刺(三)499 決策322 出宮0061 冤家路窄334 漢王大婚(三)0035 傢俱518 趣話389 慶功宴(二)305 演練賽結束426 梟雄老矣575 儒法之爭368 兩軍對壘360 大軍壓境227 果酒0143 震驚的李世民503 暴行0114 得償所願504 秦懷玉發飆0107 酒樓開業0129 以德報怨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596 褚遂良上門0206 組建新軍464 君臣反對625 太子的拉攏(二)285 平安無事351 刀兵再起0214 蘇定方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194 暗棋0055 策封羣臣378 楊政道0078 袁天罡527 二虎相爭607 挖井245 出使突厥428 破局345 議事352 排兵佈陣367 斬將591 兵圍長孫府0200 驪山別院0010 茶479 王謝袁蕭
228 高陽公主391 揚眉吐氣0051 密談543 太子的危機605 貞觀十五年527 二虎相爭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016 東宮家宴302 賽後影響(三)0188 微服私訪348 收服諸將410 花燈503 暴行330 除夕宴0095 儲君之位287 足球629 主考官459 蕭美娘0098 塵埃落定0152 朔望朝參324 三省吾身0059 舊時玩伴0070 房謀杜斷376 兵不厭詐0173 燈火闌珊505 寸步不讓0131 與民爭利476 針鋒相對0152 朔望朝參0027 初露鋒芒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16 禍兮福所倚518 趣話0047 李恪又被揍431 梟雄亡361 兵分三路0166 春節238 李靖出馬248 謀定而後動638 儒學0189 春景374 決戰(六)0195 上達天聽465 塵埃落定0128 標點符號513 晉王大婚0144 世家447 蝦夷人386 彈劾0010 茶332 漢王大婚645 憤然離席0032 十二時辰0135 高士廉636 算學的重要性0046 一氣長孫無忌587 漢王遇刺(三)499 決策322 出宮0061 冤家路窄334 漢王大婚(三)0035 傢俱518 趣話389 慶功宴(二)305 演練賽結束426 梟雄老矣575 儒法之爭368 兩軍對壘360 大軍壓境227 果酒0143 震驚的李世民503 暴行0114 得償所願504 秦懷玉發飆0107 酒樓開業0129 以德報怨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596 褚遂良上門0206 組建新軍464 君臣反對625 太子的拉攏(二)285 平安無事351 刀兵再起0214 蘇定方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194 暗棋0055 策封羣臣378 楊政道0078 袁天罡527 二虎相爭607 挖井245 出使突厥428 破局345 議事352 排兵佈陣367 斬將591 兵圍長孫府0200 驪山別院0010 茶479 王謝袁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