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 諫臣魏徵

李承乾、李恪和李泰站在在五部尚書之後,位於文臣中間的位置,後面是各部侍郎以及九卿的官員。

右邊這是武將的位置,以李靖、尉遲恭爲首,後邊以次是秦瓊、程咬金,李勣,李神通,李道宗,柴紹,段志玄,殷開山,劉弘基,張公瑾,長孫順德和侯君集等人。

宮門裡面走出一個內侍,站在臺階前朝着衆人喊道:“皇上早朝,列爲臣工入殿覲見!”

李二不愧是馬上皇帝,身着明黃九爪龍袍,頭戴翼善冠在內衛和幾個侍衛的護衛下來了顯德殿。羣臣在李世民坐到象徵着權力和地位的龍椅上時,齊聲跪拜高呼:“吾皇萬歲。”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那種睥睨天下、俯瞰衆生的感覺油然而生,雲淡風輕道:“衆卿平身!”

接着便正式開始開會,這是李恪第一次參加早會,新鮮感十足,忍不住四下打量,看看這個,瞅瞅那個,這時他發現河間郡王李孝恭在對自己擠眉弄眼,李恪忍不住好奇道,他這是什麼意思?是因爲天香樓的事情想找我麻煩,還是經過這事之後,他以爲孤是個浪蕩子,想讓孤和他同流合污,約我一起逛青樓?

這時李恪又發現尉遲恭賊眉鼠眼的看着自己,還有模有樣的跟自己比了一下拳頭。李恪望見尉遲恭那一身的肌肉,忍不住一陣膽戰心驚。

這人形坦克又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因爲我之前興風作浪,讓他差點和程咬金幹一架,因此想找我這個始作俑者的麻煩嗎?

想到此處,李恪的目光又忘向程咬金,發現這傢伙只是對自己微微一笑,接着便不亦樂乎的挖着他的鼻屎,不時的向着那些他看不順眼的人彈過去,惹的對方怒目而視,但這傢伙卻一點不慫,反而興致盎然,樂此不疲。

李恪這股新鮮感一過,便覺得這早朝言過其實,沒多大意思了,因爲這些官員們說來說去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外乎就是哪裡有祥瑞啦,哪裡發現奇物啦,甚至是玄都觀、慈恩寺香火又盛了些都拿出來當事兒說,和李恪所想的完全不一樣。

大約過去半個時辰,李恪發現好多人都開始呵欠連天,特別是武官全部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甚至已經有人都睡了,還口水直流。

李恪昨夜太過興奮,休息得很晚,今兒一早又起來了,睡眠嚴重不足,看見武官們打瞌睡,他好像受到了連鎖反應,再也堅持不住,也開始了夢遊太虛。

大約一個時辰後,李世民終於提到一個重點問題:關於隱太子李建成的黨羽的懲處意見!

“陛下,末將認爲沒有什麼好考慮的,對於這些亂臣賊子,必須斬草除根,殺一儆百!”侯君集滿臉煞氣道。

“殿下,微臣也贊同陳國公的處理意見,就一個字,殺,特別是殷太子·黨的核心人物魏徵,此人心狠手辣,蛇蠍心腸,曾多次進言讓殷太子殺掉陛下,而且在殷太子謀反失敗後,這魏徵死不悔改,再獄中大罵陛下,所以微臣認爲這魏徵必須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安社稷!”長孫順德戾氣凜然道。

這時長孫無忌正好發現了酣睡的李恪,臉上露過一絲陰笑,長孫無忌本來就對李恪深惡痛絕,再加上剛纔又是因爲這李恪的原因,導致他被尉遲恭侮辱,丟盡了臉面,更是讓他對李恪恨之入骨。現在好不容易逮住機會,他怎能放過,長孫無忌那聰明絕頂的腦袋微微一轉,一條毒計便涌上心頭。

“陛下,微臣認爲漢中郡王殿下才華橫溢,年少聰穎,他應該有好的辦法,我不防一聽。”長孫無忌故作高深道。

“噢!恪兒…”這時李世民也發現了正在呼呼大睡的李恪,也明白了這李恪那裡有什麼好的辦法,分明是長孫無忌在給李恪上眼藥,這讓他眉頭一皺,心裡閃過一絲不舒服,心想,這長孫無忌怎麼回事,這麼大年紀了,怎麼老跟虎頭這半大孩子過不去。

“殿下!殿下!醒醒…”這時李恪後面的大理寺少卿孫伏伽李恪拉了拉李恪的衣袖提醒道。

長孫無忌見孫伏伽竟然破壞自己的好事,忍不住用兇狠目光掃射過去,孫伏伽身爲大理寺少卿,成天都是跟窮兇極惡的罪犯打交道,什麼樣的眼神沒見過,所以長孫無忌那小眼神還不夠給他饒癢癢。

有了孫伏伽的提醒,李恪才如夢初醒,隨後便遞給孫伏伽一個感激的微笑。

李世民見李恪終於清醒了,便在次開口道:“恪兒,我們現在在談論對於魏徵、王珪等隱太子餘黨的處置方式,侯君集、長孫順德的看法是斬草除根,以絕後患,趙國公說你年少聰穎,可能有更好的辦法,所以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

“這…”

李恪知道這是長孫無忌給他挖的坑,如同同意殺掉,就會給大臣們留下一個冷血無情,暴戾恣睢的印象,如果說釋放掉,又會被長孫無忌等人攻擊他好壞不分,不忠不孝,畢竟魏徵曾經多次對李世民動過殺機,是他父王的仇人,如果他答不上了,又會給大家留下一個無能的印象。所以李恪左右爲難,一時半會不知道怎麼回答。

但李恪畢竟是重生者,是先知,他知道歷史上的魏徵、王珪等人並沒有被殺掉,李世民欣賞他們的才華,不僅沒有殺掉他們,還對他們委以重任,特別是魏徵官越長越大,甚至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魏徵性格剛直,直言敢諫,也因此時常觸怒李世民,這裡不得不讚嘆一下李二的胸襟,二愣子魏徵不分場合的犯顏直諫,常常讓李世民下不來臺,他也曾多次對魏徵起了殺機,但又想到魏徵這樣做完全是從朝廷大局考慮,出於公心,所以李世民不僅沒有殺掉魏徵,反而是對他越來越信任。

貞觀十七年,魏徵死後,李世民悲痛萬分,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夫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歿,朕失一鑑矣!”

446 插秧227 果酒603 游擊戰術427 阿史那雲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439 被彈劾0089 滿江紅348 收服諸將457 危機0149 以萬物爲芻狗235 聲東擊西383 班師回朝(二)442 李恪發飆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75 有女名婉337 洞房花燭夜(三)0018 李恪要捱揍460 拜訪454 和親之議0028 千古一帝0029 安內必先攘外0073 初唐四名相0125 李泰拜訪0028 千古一帝0029 安內必先攘外587 漢王遇刺(三)0179 五姓七望371 決戰(三)353 調兵遣將425 薛仁貴286 苛政猛於虎273 禮部230 突厥異動456 西征高昌423 席君買(四)535 迷局(三)0036 改良技術612 古人迷信513 晉王大婚387 京中局勢490 襲擾後軍491 薛仁貴獻計231 頡利可汗322 出宮0152 朔望朝參0149 以萬物爲芻狗542 國之儲君402 出手0168 玉液瓊漿551 背後之人0007 一羣小蘿莉300 賽後影響326 脫險591 兵圍長孫府354 雲州城下635 數學259 塵埃落定0146 雪災463 計成0124 炒茶0026 《春曉》281 黨爭611 裝神弄鬼454 和親之議0166 春節0184 衛王府謀劃451 天子守國門0042 李孝恭260 回驪山535 迷局(三)241 放手一搏0029 安內必先攘外490 襲擾後軍0237 噩耗490 襲擾後軍588 漢王遇刺(四)386 彈劾447 蝦夷人601 幹仗332 漢王大婚450 因爲你無恥0146 雪災350 鋒芒422 席君買(三)0185 楚王府謀劃0105 鬥志昂揚630 孔穎達的埋怨636 算學的重要性0028 千古一帝0111 文臣武將551 背後之人0138 棉衣321 入宮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0189 春景279 爭論0181 科舉376 兵不厭詐0209 馬蹄鐵235 聲東擊西
446 插秧227 果酒603 游擊戰術427 阿史那雲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439 被彈劾0089 滿江紅348 收服諸將457 危機0149 以萬物爲芻狗235 聲東擊西383 班師回朝(二)442 李恪發飆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75 有女名婉337 洞房花燭夜(三)0018 李恪要捱揍460 拜訪454 和親之議0028 千古一帝0029 安內必先攘外0073 初唐四名相0125 李泰拜訪0028 千古一帝0029 安內必先攘外587 漢王遇刺(三)0179 五姓七望371 決戰(三)353 調兵遣將425 薛仁貴286 苛政猛於虎273 禮部230 突厥異動456 西征高昌423 席君買(四)535 迷局(三)0036 改良技術612 古人迷信513 晉王大婚387 京中局勢490 襲擾後軍491 薛仁貴獻計231 頡利可汗322 出宮0152 朔望朝參0149 以萬物爲芻狗542 國之儲君402 出手0168 玉液瓊漿551 背後之人0007 一羣小蘿莉300 賽後影響326 脫險591 兵圍長孫府354 雲州城下635 數學259 塵埃落定0146 雪災463 計成0124 炒茶0026 《春曉》281 黨爭611 裝神弄鬼454 和親之議0166 春節0184 衛王府謀劃451 天子守國門0042 李孝恭260 回驪山535 迷局(三)241 放手一搏0029 安內必先攘外490 襲擾後軍0237 噩耗490 襲擾後軍588 漢王遇刺(四)386 彈劾447 蝦夷人601 幹仗332 漢王大婚450 因爲你無恥0146 雪災350 鋒芒422 席君買(三)0185 楚王府謀劃0105 鬥志昂揚630 孔穎達的埋怨636 算學的重要性0028 千古一帝0111 文臣武將551 背後之人0138 棉衣321 入宮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0189 春景279 爭論0181 科舉376 兵不厭詐0209 馬蹄鐵235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