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 井水澆灌

出水之後,再加固井壁,將挖井的通道小心翼翼的填住。一口井下來,沒有三五天不可能弄好,眼前的這口井竟然再半個時辰內挖好。

“這就挖好了?”李世民絲毫不顧滿地泥土,親自走到井口探頭看着只有半尺寬的井口,不由得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這口井實在是小了一點,根本不可能將水桶放入。

李恪看着這口新打出來的井口,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回父皇,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洗井。

“洗井?”房玄齡和岑文本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恪,他們聽說過洗手,洗澡,洗衣服的,可是這地下的一口井怎麼洗?

至於李世民早已經習慣了他這位三子時不時從嘴裡蹦出來的新詞。

“房相、岑師有所不知,現在水裡面有很多泥土,如果不及時將這些泥土清理出來,就會堵住井下的水眼,不利於出水…”在李恪的解釋下三人這才恍然大悟。

“王爺,那怎麼才能把這些泥水弄出來,這麼小的井口,根本放不下木桶。”岑文本問出了李世民盤踞在心中很久的問題。

李恪神秘一笑道:“這就是這次實驗的重中之重,孤將會用一種新式工具,從這個井口源源不斷的汲水,直到這個井裡面的水變得清澈。”

在三人好奇的目光中,李恪很快的將井口用青磚壘好,兩個王府侍衛擡着兩丈半長的鐵管子,另外兩個則擡着一個有着長長的把子,模樣奇怪的鐵傢伙。

如果後世有人在此,一定會認出來,這就是後世早已經被淘汰的八九十年代最常見的取水工具——壓井。

兩丈長的鐵管子放入井內,上端和壓井的底部連接好,簡單的用泥土密封一下,再用木楔子,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一個壓井就已經弄好了。

“這就能出水?”房玄齡怎麼也看不懂李恪的所作所爲。

“還需要最後一步。”李恪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個葫蘆瓢,將準備好水倒入壓井口。

“王爺,下面讓卑職來吧!”席君買開口道。

“可…”李恪沒有推遲,直接同意了。

席君買這一旁捋了捋袖子,抓起來壓井的把子,一下一下的壓着,這傢伙魁武有力,這個活正適合他幹。

沒兩三下,在席君買有規律的壓動下,大股大股的泥水從壓井的出水口排出來,沿着提前整理好的溝壑,噴涌而去,流向飢渴的土地。

“成了!”李恪露出滿意的笑容。

看着摻雜這黃泥的水,李世民房玄齡岑文本三人沒有絲毫的嫌棄,伸手接了一捧黃泥水,看着感受着水中的冰涼,心中的狂喜再也抑制不住。

可行,這個方法絕對可行!

所有的步驟李恪都毫無保留的展現在三人的眼前,打井方便,壓井所用的材料是鐵,無非多費點鐵料罷了。

而且使用的是人力,對於農民來說,最不缺少的就是力氣,只要能夠吃飽飯,就是費再大的力氣也值得

“一個壓井能夠灌溉的面積大約一畝地,如果再加上竹管銅管之類的引水工具,只要能夠滿足兩畝地的用水需要。要是多打幾口井,一個家庭只要是不懶惰,只要能夠保證五六畝地年年豐收。”李恪自信的說道。

“六畝!”李世民哈哈大笑,心情喜悅至極,優先打井的肯定是良田,一家之人能有六畝田地旱澇保收,那就是碰到了災年省吃儉用也能夠生活下去。

災年最恐怖的什麼,那就是顆粒無收,讓人們怎麼也活不下去。

“只要把井打好,就不懼乾旱,一家之人依靠六畝良田就足以富足的生存下去。”李恪自豪的說道。

“好!”

李世民三人激動的不能自已,如果每一戶能夠自給自足,每年打三四千斤的糧食,除非遇到了不可抗力的災難,那大唐盛世的到來計日可待。

房玄齡欣賞的看着李恪,好一位博學多才的漢王爺,可惜不是嫡長子,如果他是嫡長子該多好啊!如果由他繼承皇位,至少可保大唐百年不衰,可惜了…

岑文本也滿臉欣慰的看着李恪,有徒如此,夫復何求?同時也在心中默默決定,一定要把漢王東西捧上皇位,只要他才能帶領大唐走向巔峰。

“王爺好!幾位貴人好!”驪山村的里正柳老實跑了過來向李恪行禮,他雖然不認識李世民房玄齡岑文本,但是也知道能讓少爺陪同的一定是顯貴之人。

這驪山村全是李恪收攏的災民流民形成的,李恪供他們吃住,他們自然便成爲了漢王府的佃農,柳老實這這羣佃農中最後威望,李恪便索性讓他當了這驪山村的里正。

“王爺是否繼續打井!”柳老實向李恪請示道。

“打!不但要打井!而且打的井要夠澆灌驪山村的所有旱田。”李恪指着百畝旱田意氣風發的說道。

“王爺,不說其他地方,只將眼前這百畝旱田全部澆灌,至少要打五十口井,但憑我們幾人,恐怕顧不過來,會耽誤春耕的!”柳老實苦着臉說道。

他知道驪山村的田地在王爺心中的地位很高,也是漢王府在長安城的門臉,不容有失。

可是要是這樣慢慢的打井,恐怕最後打完井,別人都已春耕完畢,漢王府卻一寸未耕,恐怕漢王府立即就會成爲長安城的笑柄。

但是驪山村實在是抽不出來人了,製造水車和磚瓦廠都需要人手,還有漢王手中的皇家商會也抽去了大量的人手,偌大的驪山村竟然出現了人工荒。

“沒有人手那就僱人也要在最短的時間解決旱災,不但要將眼前者百畝旱田要全部澆灌,驪山村中的所有的旱田也要全部打井澆灌。”

李恪堅定地說道,開玩笑,漢王府就是專們買水車,要是自家的田地都遭受旱災,那怎麼來推銷水車壓井,就好比一個殺豬的吃不起豬肉一樣。

“全部打井澆灌?”柳老實頓時感覺壓力山大,驪山村的基本上全是旱田,那需要的人手恐怕將會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240 各抒己見0194 暗棋645 憤然離席0105 鬥志昂揚0173 燈火闌珊0100 大都督558 近親不能結婚0049 各有算計636 算學的重要性556 太子魏王之爭518 趣話447 蝦夷人582 龜茲國形勢0100 大都督0077 王珪528 和親陷阱0076 褚遂良0019 被李世民暴揍634 徇私舞弊0204 漁者樂水0103 漢王府329 太子大婚0207 百姓苦551 背後之人578 龜茲389 慶功宴(二)439 被彈劾576 李世民的無奈0103 漢王府628 科舉制0085 突厥入侵271 韓王602 儒墨之爭0048 後續影響0156 楚王李佑510 稱心507 暗棋0152 朔望朝參335 洞房花燭夜328 古人好馬0191 火鍋455 文成公主0047 李恪又被揍0176 賜婚0214 蘇定方0003 韜光養晦0210 大功告成0136 大雪紛飛583 龜茲國王332 漢王大婚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45 真相大白238 李靖出馬605 貞觀十五年317 天字第一號0006 奇人馬周0061 冤家路窄233 各懷鬼胎582 龜茲國形勢0152 朔望朝參368 兩軍對壘0066 鎮定自若580 陷入重圍0063 羣毆事件443 懟435 修行宮599 西域捷報471 美人詩611 裝神弄鬼0058 攜美遊街0219 裴行儉239 針鋒相對0158 賑災632 議事0007 一羣小蘿莉0216 三月桃花401 出山0134 廷杖0178 少女心思435 修行宮264 借題發揮0005 中央官制0161 城南杜家589 漢王遇刺(五)0095 儲君之位0090 闖大禍了0013 被李淵暴揍232 突利二汗633 漢王解惑412 落雕弓0002 決定奪嫡298 拔河比賽381 《六軍鏡》551 背後之人275 夕陽斜照307 陰謀455 文成公主426 梟雄老矣625 太子的拉攏(二)356 會面
240 各抒己見0194 暗棋645 憤然離席0105 鬥志昂揚0173 燈火闌珊0100 大都督558 近親不能結婚0049 各有算計636 算學的重要性556 太子魏王之爭518 趣話447 蝦夷人582 龜茲國形勢0100 大都督0077 王珪528 和親陷阱0076 褚遂良0019 被李世民暴揍634 徇私舞弊0204 漁者樂水0103 漢王府329 太子大婚0207 百姓苦551 背後之人578 龜茲389 慶功宴(二)439 被彈劾576 李世民的無奈0103 漢王府628 科舉制0085 突厥入侵271 韓王602 儒墨之爭0048 後續影響0156 楚王李佑510 稱心507 暗棋0152 朔望朝參335 洞房花燭夜328 古人好馬0191 火鍋455 文成公主0047 李恪又被揍0176 賜婚0214 蘇定方0003 韜光養晦0210 大功告成0136 大雪紛飛583 龜茲國王332 漢王大婚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45 真相大白238 李靖出馬605 貞觀十五年317 天字第一號0006 奇人馬周0061 冤家路窄233 各懷鬼胎582 龜茲國形勢0152 朔望朝參368 兩軍對壘0066 鎮定自若580 陷入重圍0063 羣毆事件443 懟435 修行宮599 西域捷報471 美人詩611 裝神弄鬼0058 攜美遊街0219 裴行儉239 針鋒相對0158 賑災632 議事0007 一羣小蘿莉0216 三月桃花401 出山0134 廷杖0178 少女心思435 修行宮264 借題發揮0005 中央官制0161 城南杜家589 漢王遇刺(五)0095 儲君之位0090 闖大禍了0013 被李淵暴揍232 突利二汗633 漢王解惑412 落雕弓0002 決定奪嫡298 拔河比賽381 《六軍鏡》551 背後之人275 夕陽斜照307 陰謀455 文成公主426 梟雄老矣625 太子的拉攏(二)356 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