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6 賜婚

自宋以後,所有的四書五經,孔孟思想都限制在他“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說,明代以後的人爲了考取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其中有很多問題如果按照李恪等唐人的角度來講,他的註解只能參考,不能完全相信。

所以,後世的人們總是說孔子成了君王專職的幫兇,他的忠君思想統治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讀書人。

然而,在李恪細讀了《論語》再加上他以唐人的身份來看,這樣的說法是錯的,值得推敲。

打個比方,如果把孔子思想當成是算術中的三三得九,那後來所有的註解之人的註解,包括他們對孔子偏見都不是孔子本身的問題,而是他們算術不精,算錯了數字而已。

縱觀中國文化的發展,大致分爲兩段。譬如一提起秦漢文化以前的中國文化,人們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一切。其實所謂的孔孟思想,只是中國文化中間主要的一個環節。

兩外還有道家、墨家、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系統下來的。如果把範圍縮小,則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中國文化在政治上歷代引用的是道家和儒家思想。

當一個國家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是屬於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儒家孔孟思想。

所以,李恪認爲孔孟思想和道家是不分家的,這種分家是在秦漢之後的事。而到了唐朝,中國文化已經不是儒、墨、道三家,而是儒、釋、道三家了。

道家不言而喻,大唐李姓開國,尊李耳的道教爲國家是必然的。而佛家的那套愚昧的思想李恪極爲不滿意。所以,在《論語》上下功夫成了他心中的一個目標。

他想看自己是否能夠按照前世的一些思想重新註解一部《論語》,闡述孔子本身的思想,讓以後的讀書人可以不被各種錯誤註解所誤導。

雖然,他知道自己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不會出現像後世朱熹那樣的註解,將孔子的思想歪曲爲忠君思想而爲統治者所用,毒害讀書人。

李恪自覺對儒家思想了解得還不夠透徹,決定以後多花點時間在學習和研讀儒家經典上。

翌日!

李恪剛剛鑽出被窩,就被一股冷冽的寒風,吹的直哆嗦,趕盡披着大衣,下了炕,叫下人給爐子裡添了點煤塊。

然後李恪泡了一杯熱茶,正準備找本《論語》來讀讀,沒想到宮裡的太監卻帶來了李世民的口諭,“陛下宣漢王御書房覲見。”

李恪有點驚訝,父王這個時候找自己是爲何事呢?李恪也沒有過多的糾結此事,去了就知道了,反正自己也有事要找父王。

“不知道父皇找兒臣所謂何事?請王公公告知?”李恪問李順道。

“殿下趕快隨老奴進宮吧,老奴也不知道皇上爲什麼會召見王爺。”李順拱手說道。

“請王公公稍等片刻,本王換件衣服就來。”

“王爺請自便!”

李恪沒再拖拉,閃身入了後殿,然後他找秋香服侍自己將衣冠整了一整,方纔出來,跟李順道,“王公公請。”

李順微一側身,躬身讓李恪前行。

兩人來到甘泉宮,李順稟報完畢之後李恪方纔進入御書房。

“兒臣李恪拜見父王!”李恪行禮道。

“起來吧!知道朕爲什麼叫你來了嗎?”李世民的聲音淡淡的不帶一絲表情。

“啓稟父王,兒臣不知,不過兒臣倒是有一件事情要稟告父王!”李恪一臉輕鬆道。

“哦!你有何事要稟告?”李世民一臉淡然。

“呵呵!恭喜父王,你要有兒媳婦了!”李恪一臉訕笑道。

“咳咳…什麼?你再給朕說一遍!”李世民顯然是被李恪的話雷得不輕。

“嘿嘿!啓稟父王,兒臣在上元節遇上了一位姑娘,並不可自拔的愛上了她,那姑娘對兒臣也是情根深種,於是我倆就私定終身,恪特來懇請父王賜婚我倆!只有父王聖旨一下,你老不就有兒媳婦了嗎?”李恪一臉羞澀道。

“滑頭,你還知道要來懇請父王賜婚與你們啊!還以爲你把朕給忘記了呢!”李世民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瞧父王說的,即使兒臣再不學無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知道的!”李恪故作不滿道。

“呵呵…你知道對方是誰?家住何方嗎?你就來叫朕賜婚?”李世民平靜道。

“知道,知道,兒臣以叫人打聽清楚了,對方名叫蘇婉兒,京兆武功人,出生官宦世家,父親是秘書丞蘇亶,伯父乃當朝駙馬蘇勖,曾祖父更是鼎鼎大名的前隋宰相蘇威,與兒臣也算是門當戶對…”李恪一臉討好道。

“調查得夠清楚的,看來你小子是有備而來啊!”李世民打趣道。

“嘿嘿…有備無患嘛!”李恪訕笑道。

“好一個有備無患,可是你小子才十二歲,你讓朕如何賜婚與你倆?”李世民道。

“嘿嘿…可以先訂婚嘛!”李恪繼續討好道。

“你小子咋這麼猴急,就不能等三年,當你到達結婚年齡,朕再給你賜婚不行嗎?”李世民一臉苦笑道。

“不能等,這麼好的姑娘,萬一被別人捷足先登了怎麼辦?”李恪滿臉激動道。

“沒出息,除了她我大唐就沒有女人了嗎?”李世民微怒道。

“任她弱水三千,恪只取這一瓢,還望父王成全!”李恪滿臉激動道。

“朕考慮一下吧,真拿你小子沒辦法!”李世民有些無奈道。

“謝父王成全!”李恪大喜道。

“你小子先不要高心得太早,更不能因爲一個女人就忘了朕交給你的正事,那些災民現在如何了?”李世民一臉嚴肅道。

“父王放心,災民的事兒臣都辦得妥妥的!”李恪滿臉自信道。

“具體說說!”李世民道。

“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災民們都擁有了自己的房屋,已經不需要再害怕風霜,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一個災民被凍死,與次同時,兒臣組織災民開發了大量的荒地,開春後便可以播種,只要等到秋收,他們便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李恪娓娓道來。

李世民聽完李恪的彙報,滿意的點了點頭。

508 挑撥415 未雨綢繆396 勸告598 翻臉329 太子大婚415 未雨綢繆0176 賜婚0089 滿江紅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15 各方反應228 高陽公主590 幕後黑手0103 漢王府406 學武0159 安置賑民0166 春節291 體育司578 龜茲490 襲擾後軍0023 飛白體0093 齊聚政事堂460 拜訪415 未雨綢繆573 國子監祭酒608 井水澆灌606 抗旱0060 大唐第一才子0086 東西二市0007 一羣小蘿莉282 外戚276 蓄勢待發562 孫神醫開講啦319 追蹤0095 儲君之位636 算學的重要性0075 鋒芒畢露472 六相495 薛仁貴立功0118 其樂融融442 李恪發飆533 迷局335 洞房花燭夜344 算計529 三武滅佛0013 被李淵暴揍0067 自污302 賽後影響(三)556 太子魏王之爭0055 策封羣臣558 近親不能結婚0119 太子黨499 決策0167 獻禮239 針鋒相對0045 真相大白223 殺豬菜467 武順娘0090 闖大禍了422 席君買(三)0045 真相大白0062 將近酒469 喜事252 嶺南馮家0019 被李世民暴揍295 各方反應0161 城南杜家471 美人詩341 漢王立威645 憤然離席566 武媚孃的心思0052 謀定而後動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16 府兵制542 國之儲君538 撲朔迷離0206 組建新軍0046 一氣長孫無忌610 軍民一家264 借題發揮0157 楚王籌劃0160 殺雞儆猴0166 春節0006 奇人馬周426 梟雄老矣271 韓王508 挑撥307 陰謀380 戰後影響427 阿史那雲339 都督府晚宴0010 茶270 密談434 重耳故事0134 廷杖540 羣情激奮0181 科舉420 席君買229 母子情深349 掌控都督府416 禍兮福所倚
508 挑撥415 未雨綢繆396 勸告598 翻臉329 太子大婚415 未雨綢繆0176 賜婚0089 滿江紅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15 各方反應228 高陽公主590 幕後黑手0103 漢王府406 學武0159 安置賑民0166 春節291 體育司578 龜茲490 襲擾後軍0023 飛白體0093 齊聚政事堂460 拜訪415 未雨綢繆573 國子監祭酒608 井水澆灌606 抗旱0060 大唐第一才子0086 東西二市0007 一羣小蘿莉282 外戚276 蓄勢待發562 孫神醫開講啦319 追蹤0095 儲君之位636 算學的重要性0075 鋒芒畢露472 六相495 薛仁貴立功0118 其樂融融442 李恪發飆533 迷局335 洞房花燭夜344 算計529 三武滅佛0013 被李淵暴揍0067 自污302 賽後影響(三)556 太子魏王之爭0055 策封羣臣558 近親不能結婚0119 太子黨499 決策0167 獻禮239 針鋒相對0045 真相大白223 殺豬菜467 武順娘0090 闖大禍了422 席君買(三)0045 真相大白0062 將近酒469 喜事252 嶺南馮家0019 被李世民暴揍295 各方反應0161 城南杜家471 美人詩341 漢王立威645 憤然離席566 武媚孃的心思0052 謀定而後動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16 府兵制542 國之儲君538 撲朔迷離0206 組建新軍0046 一氣長孫無忌610 軍民一家264 借題發揮0157 楚王籌劃0160 殺雞儆猴0166 春節0006 奇人馬周426 梟雄老矣271 韓王508 挑撥307 陰謀380 戰後影響427 阿史那雲339 都督府晚宴0010 茶270 密談434 重耳故事0134 廷杖540 羣情激奮0181 科舉420 席君買229 母子情深349 掌控都督府416 禍兮福所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