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 突厥入侵

“感謝殿下看得起在下,但小臣不能耽誤了殿下,在下不過七品芝麻小官,人微言輕,爲了殿下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殿下應該挑選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當老師!”岑文本聲音有些哽咽道。

“呵呵…先生你多慮了,相信先生應該已經知道了孤的志向便是御極天下,但孤的劣勢非常明顯,現在的勢力也相當薄弱,只得暗地裡低調發展,以待時機,如果孤選擇一位朝廷重臣當老師,自然會引起敵人的警惕,反而不美,所以…”李恪娓娓道來。

岑文本沉吟半晌道:“即便如此,但殿下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有大唐第一才子之稱,某怕教不了殿下什麼呀?”

“先生過譽了,雖然孤能寫幾首歪詩,但對政務、計謀等方面一竅不通,還需要先生言傳身教!”李恪躬身道。

岑文本滿眼通紅道:“殿下不嫌臣學識淺陋,臣必事必躬親指導殿下學問。”

李恪高興道:“那先生是答應了?”

李恪立馬起身對岑文本施禮道:“恪見過先生。”

岑文本道:“殿下無需對臣行此大禮,殿下對臣如此厚愛,臣豈有不答應之理。”

見岑文本終於點頭,李恪不由得喜上心來,因爲這意味這位大神已經被李恪收入鼓中。

接着二人之間便熟絡起來,李恪對岑文本沒有絲毫的隱瞞,把自己暫時放棄謀奪太子之位的想法告訴了對方,岑文本聽了李恪的計劃也是驚歎連連,直言李恪意志堅定、目光長遠,前途不可限量。

同時也認同李恪的低調發展後發制人的策略,並做出了補充。

因此,二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已忘了時間,楊寶山不得不咳嗽提醒,李恪才發現日頭已高,便想向岑文本提出了告辭。

岑文本知道來日方長的道理,也沒有出言挽留。

━┉… ●━━……━━● …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大軍攻到高陵。李世民不敢輕敵,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勇將尉遲敬德,作爲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禦突厥。雖然尉遲敬德在戰役中取勝了,卻無法阻擋突厥人前進的步伐,頡利可汗的十萬雄兵像決了堤的洪水,滾滾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

自隋末始,天下大亂,內戰紛紛,十數年不休,以致海內疲敝,民生不寧。而就在此時,北方東·突厥卻趁此良機急速壯大,契丹、室韋、吐谷渾等族盡數降於其麾下,號控弦百萬。

突厥可汗頡利本就是野心之輩,看着中州內亂,便想着要做那第二個拓跋道武帝,爲中原之主。

如今李世民初登帝位,人心未穩,正是給了頡利絕佳的良機,於是頡利趁着秋高馬肥之際,聯合其侄小可汗突利,率兵二十萬南下叩邊,直指長安。

長安城外,西郊三十,渭水。

如今的頡利已年過四旬,可在他過往的歲月中還從沒有一日如今日這般暢意,甚至就連當初他被立爲突厥可汗的那一日都是一樣。

十一年前,他曾隨兄長始畢可汗南下雁門郡,兵圍隋煬帝,逼地隋煬帝楊廣固城自守,抱着小兒子趙王楊杲哭泣,四目盡腫。若非突厥北境告急,而洛陽和各郡的援軍也都趕到忻口,恐怕隋煬帝便要成爲突厥的階下之囚了。

那一日始畢可汗的威風頡利至今仍還歷歷在目,過往的那些年他也曾時常向往,希望自己也有那麼一日。

可現在的頡利已經不再羨慕當年的始畢了,因爲現在他所在的可不是雁門北疆,而是大唐王朝真正的心臟,京畿長安。

攻入關中,兵圍長安,這可是當年拓土數千裡,被稱作草原之王的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都未曾做到的壯舉。

可以料想,一旦今日頡利大敗唐·軍,佔據關中,他將成爲整個突厥史上最爲盛名的可汗。

而這一切對他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難,他只要率領他二十萬戰無不勝的輕騎渡過渭水,攻破那座傳說的長安城,便能實現他的理想。

難嗎?不難!

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的二十萬雄兵便是他的底氣。

頡利高舉着手中的馬刀,正要向前一揮,命他麾下的勇士渡河作戰時,渭水的對面出現了幾個人的身影,李世民趕到了。

很突兀的,李世民身着明光鎧,帶着秦叔寶、程咬金侯君集等幾位能征善戰的武將隔着寬闊的渭水,出現在了頡利的面前。

“朕乃唐皇李世民,頡利可汗可能出來答話?”李世民一至渭水邊,便指着對面的突厥軍吼道。

沒有頡利想象中的軟弱,更沒有絲毫勢不如人的感覺,李世民的態度反倒像是興師問罪來了,這倒是出乎頡利的意料。

“我便是突厥可汗頡利,今日我親率大軍來此,長安破城在即,你等還不快降!”頡利策馬出列,得意地叫囂道。

“武德五年,大唐與突厥曾於幷州立盟,互不侵犯,今日你率軍入我關中是爲何意!”李世民聲勢絲毫不弱,反倒當先指責着頡利。

頡利高聲笑道:“關中富饒之地,當由強者居之,如今我突厥大軍百萬,天下無雙,這關中自然也當是我突厥的。”

頡利的話說完,渭水北岸的突厥士卒也紛紛呼喝起來,神態猖狂,彷彿長安已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李世民也未曾答話,而是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他。

李世民擡手輕輕一揮,渭水南岸突然響起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腳步聲,隔河聽去,宛若雷鳴。

“轟、轟、轟...”

隨着腳步聲越來越密,數萬唐·軍出現在了李世民的身後,而唐·軍中聲名最盛的李靖、尉遲恭、李孝恭等人正領兵於前,蓄勢待發。

渭水北岸的頡利看着對岸漫山遍野,衣甲鮮明的唐·軍,心頭猛地一顫。

這些唐·軍軍容整肅,令行禁止,顯然是大唐的關中精銳。

頡利只道李世民登基未久,想必人心不穩,也難以服衆,可他卻不知唐·軍的真正底細。

李世民征戰多年,軍略卓然,當今天下少有敵手。頡利被李世民的障眼法所騙,他哪裡知道,眼前的兩三萬禁軍已經是唐·軍幾乎全部的主力了。

0036 改良技術297 演練賽475 白熱化266 河間郡王385 回京(二)421 席君買(二)274 定計298 拔河比賽513 晉王大婚0020 《如夢令》358 蘇烈領兵392 秦瓊病重536 太子心灰意冷0158 賑災472 六相0037 獻禮642 王霸之道0004 李世民520 三國志0031 黑衣衛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306 運動會287 足球572 堆雪人270 密談326 脫險325 遇刺536 太子心灰意冷0117 人才濟濟570 狄仁傑641 儒法並用334 漢王大婚(三)241 放手一搏0070 房謀杜斷374 決戰(六)0120 後續影響0210 大功告成544 造反團伙0019 被李世民暴揍361 兵分三路367 斬將236 後知後覺0109 組建班底542 國之儲君0197 鹽礦443 懟352 排兵佈陣387 京中局勢591 兵圍長孫府0112 秋意261 豆腐腦0179 五姓七望0184 衛王府謀劃0193 驚現馬周246 李恪的憂慮605 貞觀十五年0029 安內必先攘外466 武則天256 羅藝反唐576 李世民的無奈0124 炒茶638 儒學538 撲朔迷離0195 上達天聽0065 狄知遜0081 岑文本282 外戚578 龜茲374 決戰(六)0155 羣魔亂舞302 賽後影響(三)443 懟494 生擒0176 賜婚0038 玉如意0072 諫臣魏徵358 蘇烈領兵0006 奇人馬周273 禮部592 交鋒619 殺鬼見血(二)416 禍兮福所倚280 罪狀598 翻臉594 長孫教子523 初唐四傑332 漢王大婚0142 一胖毀所以572 堆雪人0013 被李淵暴揍0123 軍神李靖331 元宵475 白熱化424 世子秦懷玉0042 李孝恭419 狩獵(三)0150 立威483 李世民的懷疑314 決賽開始318 放長線,釣大魚
0036 改良技術297 演練賽475 白熱化266 河間郡王385 回京(二)421 席君買(二)274 定計298 拔河比賽513 晉王大婚0020 《如夢令》358 蘇烈領兵392 秦瓊病重536 太子心灰意冷0158 賑災472 六相0037 獻禮642 王霸之道0004 李世民520 三國志0031 黑衣衛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306 運動會287 足球572 堆雪人270 密談326 脫險325 遇刺536 太子心灰意冷0117 人才濟濟570 狄仁傑641 儒法並用334 漢王大婚(三)241 放手一搏0070 房謀杜斷374 決戰(六)0120 後續影響0210 大功告成544 造反團伙0019 被李世民暴揍361 兵分三路367 斬將236 後知後覺0109 組建班底542 國之儲君0197 鹽礦443 懟352 排兵佈陣387 京中局勢591 兵圍長孫府0112 秋意261 豆腐腦0179 五姓七望0184 衛王府謀劃0193 驚現馬周246 李恪的憂慮605 貞觀十五年0029 安內必先攘外466 武則天256 羅藝反唐576 李世民的無奈0124 炒茶638 儒學538 撲朔迷離0195 上達天聽0065 狄知遜0081 岑文本282 外戚578 龜茲374 決戰(六)0155 羣魔亂舞302 賽後影響(三)443 懟494 生擒0176 賜婚0038 玉如意0072 諫臣魏徵358 蘇烈領兵0006 奇人馬周273 禮部592 交鋒619 殺鬼見血(二)416 禍兮福所倚280 罪狀598 翻臉594 長孫教子523 初唐四傑332 漢王大婚0142 一胖毀所以572 堆雪人0013 被李淵暴揍0123 軍神李靖331 元宵475 白熱化424 世子秦懷玉0042 李孝恭419 狩獵(三)0150 立威483 李世民的懷疑314 決賽開始318 放長線,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