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 城南杜家

崔氏有“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的稱號,貞觀六年,李世民爲了抑制地主豪強,命令官員修訂《氏族志》,在修訂《氏族志》時,官員根據家族歷史、影響力等多個方面考量,將博陵崔氏第二房出身的黃門侍郎崔民幹列爲天下第一門第,李世民看後自然很是不高興,遂將皇室李姓排在第一,博陵崔民幹降爲第三,但是在百姓心中,清河、博陵二崔還是比李唐皇室要顯貴。

長樂坊,崔府。

崔民幹坐在堂前正在聽一個小司打扮的下人彙報情況。

“二爺,你說漢王是不是氣瘋了,漢王提倡世家大族捐款捐糧,卻沒有得到什麼迴應,大都是敷衍了事,像打發叫花子般扔給他幾貫錢,就這,漢王還說要在驪山腳下爲捐款者勒石記功!”

“呵呵…”崔民幹聞言也露出譏笑之色,突然又感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勒石記功!勒石記功…”崔民幹默唸幾聲,忽然眼睛一亮,“原來如此!”

“二爺,什麼原來如此?”小司疑惑道。

“你不需要知道,你只需給我盯緊長安韋杜兩家,他們有任何行動,立刻告老爺我便是!”

待下人走後,崔民幹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好一個漢王,老夫倒是小看你了!”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這句諺語絕非傳說,更不是形容詞,自西漢以降就廣泛流傳於關中士庶階層,它是對世居長安城南之韋、杜兩族密邇皇宮、親近皇權之政治社會地位的形象描述。

自漢朝以來,兩大家族皆是沐絃歌而起舞、尊經義以獲仕,家族好禮向學之風由此肇基。

族中子弟或典軍抗敵參與樞要,或牧守州縣撫民以靜,或執掌臺衡規治天下,文武昌盛,勢重關輔,連大名鼎鼎杜如晦僅僅只是出自杜家的旁支。

城南杜府。

杜連仲端坐堂上,一手撫着頜下美髯,一手用指節輕輕敲打着面前的案几,凝神沉思。

長子杜懷恭坐在下首,錦袍玉帶一表人才,手捧着茶盞,卻是有些神思不屬,坐在那裡發呆。

另一位精幹利落的五旬老者垂手立在堂中,正輕聲彙報着新進得到的消息。

“漢王殿下已經於城門處張貼布告,言及爲了表彰新豐士紳大力救助災民的事蹟,特請皇命,於驪山腳下立一石碑,自己親自揮墨,於三日之後將所有有功之士的名字、事蹟書寫成冊,鐫刻於石碑之上。”

老者說話時語調抑揚頓挫,敘述十分清晰。

聽到此處,杜連仲微微睜開眼,皺着眉頭,似是自言自語道:“漢王此舉何意?”

杜懷恭插話道:“必是那漢王李恪募捐不力,眼看府中糧食見底,便心急如焚,想要以此法鼓勵城中富戶,踊躍捐獻。哼,他也太天真,即便真有那虛浮好名之輩想要藉此機會名錄石碑,可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站立的老者也贊同道:“大郎言之有理,此應是那漢王無奈之舉,老爺不必在意。”

杜連仲卻不說話,又閉上眼睛,仔細思考。

半晌,才微微嘆口氣,讚歎道:“真是高啊!”

高?

杜懷恭同那老者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杜連仲看了看一臉茫然的兒子,心底嘆息,這個長子頭腦才華皆是上上之選,奈何性子太過輕浮,遇事莽撞毛躁,恐怕非是能支撐家業之良才。

自家這一房雖是杜氏嫡支,然則杜氏枝繁葉茂、脈絡繁雜、家族龐大,便是同族之間也是明爭暗鬥、刀光劍影,競爭的意味更甚於親情,稍有不慎,便被人連皮帶骨的吞下去。

杜連仲雖然對嫡子頗爲失望,但嫡子畢竟是嫡子,血濃於水,還是對兒子孜孜不倦的教導,耐心講解道:“漢王此舉看似只是無奈之下的鼓勵之策,實則暗藏玄機,卻是叫人不得不心甘情願的入其轂中。”

見到兒子仍是一臉茫然,渾不解其中深意,只好繼續說道:“吾且問你,此次漢王募捐,吾杜家捐贈幾何?”

杜懷恭撓撓頭,想了想:“幾百貫是有的吧?”說着,不確定的看着立在堂中的老者。

那老者便是杜府的管家,自是清楚此等進出事項,說道:“是三百貫。”

“呃……那是少了點兒。”杜懷恭說道,畢竟是堂堂親王,杜家拿出這麼點錢來,確實有些不地道,對於漢王殿下來說,還不如不出,這是打臉啊!

杜連仲對這個整日裡只知尋花問柳、鬥雞走狗的兒子愈發失望,語氣嚴厲,訓斥道:“莫要整日裡不務正業,這個家不是我自己的,等我死了,你憑什麼撐起門面?”

杜懷恭不怎麼怕他爹,笑嘻嘻說道:“您這不還在呢嗎?再說了,我們可以找一條大腿抱,太子和衛王都可以,無論我們杜家支持那一方,他們必定掃榻相迎,等您百年之後,咱也是有從龍之功,封個國公不在話下,子子孫孫享受不盡,有什麼好擔心的?”

杜連仲怒道:“混賬!你以爲我杜家能繁衍至今,哪怕改朝換代仍能屹立不倒,是靠着所謂的皇家寵信嗎?”

杜懷恭奇道:“難道不是?”

杜連仲哼了一聲,恨鐵不成鋼的瞪着兒子:“咱們杜家憑恃的,是詩書,是名聲!讀書才能明理,名聲可以傳家!”

“歷代君王從不敢動杜家,你道是爲何?是因爲只要動了我杜家,便會引起關中動盪,無數百姓生出異心!”

“爲何百姓會心向我杜家?是因爲我杜家的名聲好,富年不增稅,災年捐錢糧!只要我杜家在,老百姓但凡有個三災五難,便有個乞討求助的門路,就會有一條活路!杜家不在了,他們去求誰?”

這番話說得又急又快,喘了口大氣,才續道:“荀子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君王,適用於國家,更適用於一個家族。我們杜家歷代,從未對老百姓幹過一件喪盡天良的壞事!所以無數昌盛一時的家族倒了,可我們杜家依然存在!現在,你可明白了漢王王殿下的用意?”

0081 岑文本0022 《詠鵝》600 爭論0062 將近酒306 運動會0023 飛白體0096 三喜臨門515 迎親0150 立威0019 被李世民暴揍555 觀音誕504 秦懷玉發飆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168 玉液瓊漿0061 冤家路窄0074 簡在帝心566 武媚孃的心思0157 楚王籌劃541 撥亂反正382 班師回朝594 長孫教子498 高昌易主0079 神人461 曉之以利0184 衛王府謀劃458 分封287 足球0210 大功告成569 士族壟斷教育257 剿?撫?284 大獲全勝371 決戰(三)524 信鴿297 演練賽402 出手0047 李恪又被揍540 羣情激奮470 一妻二妾0148 天地不仁295 各方反應0186 春耕318 放長線,釣大魚303 決賽263 何爲律法0003 韜光養晦0078 袁天罡502 縱兵劫掠441 議事0007 一羣小蘿莉0146 雪災312 楚王在行動0119 太子黨320 來去如風446 插秧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616 魏徵病重239 針鋒相對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108 生意紅火543 太子的危機0200 驪山別院224 大功告成430 人禍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635 數學0144 世家452 爭執0128 標點符號326 脫險369 決戰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44 世家332 漢王大婚0096 三喜臨門295 各方反應572 堆雪人537 太子黑化259 塵埃落定0203 入夢624 太子的拉攏238 李靖出馬546 聯合221 香水221 香水280 罪狀543 太子的危機610 軍民一家355 會師238 李靖出馬563 早婚早育227 果酒518 趣話414 武則天出現271 韓王541 撥亂反正279 爭論406 學武0048 後續影響356 會面0191 火鍋
0081 岑文本0022 《詠鵝》600 爭論0062 將近酒306 運動會0023 飛白體0096 三喜臨門515 迎親0150 立威0019 被李世民暴揍555 觀音誕504 秦懷玉發飆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168 玉液瓊漿0061 冤家路窄0074 簡在帝心566 武媚孃的心思0157 楚王籌劃541 撥亂反正382 班師回朝594 長孫教子498 高昌易主0079 神人461 曉之以利0184 衛王府謀劃458 分封287 足球0210 大功告成569 士族壟斷教育257 剿?撫?284 大獲全勝371 決戰(三)524 信鴿297 演練賽402 出手0047 李恪又被揍540 羣情激奮470 一妻二妾0148 天地不仁295 各方反應0186 春耕318 放長線,釣大魚303 決賽263 何爲律法0003 韜光養晦0078 袁天罡502 縱兵劫掠441 議事0007 一羣小蘿莉0146 雪災312 楚王在行動0119 太子黨320 來去如風446 插秧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616 魏徵病重239 針鋒相對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108 生意紅火543 太子的危機0200 驪山別院224 大功告成430 人禍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635 數學0144 世家452 爭執0128 標點符號326 脫險369 決戰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44 世家332 漢王大婚0096 三喜臨門295 各方反應572 堆雪人537 太子黑化259 塵埃落定0203 入夢624 太子的拉攏238 李靖出馬546 聯合221 香水221 香水280 罪狀543 太子的危機610 軍民一家355 會師238 李靖出馬563 早婚早育227 果酒518 趣話414 武則天出現271 韓王541 撥亂反正279 爭論406 學武0048 後續影響356 會面0191 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