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 大都督

說來也巧,本來冊封李恪爲漢王,益州都督,李世民是沒有意見的,但當他回到書房練字時,便想起了李恪所作的《破陣子》與《滿江紅》,便覺得李恪文采風流、風華絕代,並且豪情萬丈,一腔報國之情躍然於紙上,便把李恪改封爲幷州大都督,想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施展自己的抱負。

李恪聽到封自己爲幷州大都督的時候,興奮不語,忙上前道:“兒臣領旨謝恩,祝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高坐在龍椅上,眼前自己衆多兒子的表情一覽無餘。

李承乾聽到被冊封太子時一臉的激動,李泰的表現則很失落,顯然是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而相反的李恪對於太子一事不怎麼上心,倒是對於自己被封漢王爵而高興不已,這讓李世民有點恍惚。

因爲,李恪的表現出乎他的意料,這是否意味着他只想做一個閒散的王爺呢?還是有意而爲之,意在在自己面前表現他對於皇位沒有多大的興趣,如果是這樣,那他一個小小的十一二歲的孩子,城府深的令人害怕。

但是,李世民更相信第一種可能,就是李恪無意皇位這讓他對這個兒子又高看了幾眼,也對自己心中做出的決定堅定了幾分。

散朝之後李恪立馬上前對李承乾勾肩搭背道:“老大恭喜了,儲君了,以後弟弟就靠你照顧了喲!”

李承乾因爲被封太子,對李恪也格外熱情,直言沒問題,以後有什麼爲難的事情儘管找他。

李恪看着眼前志得意滿的李承乾想到他的結局,不禁爲他感到悲哀。但不曾表現出來,只是說了聲,以後有什麼事情少不來的打擾大哥之類的話後就離開了。

李恪走後,一大幫子老少大臣便圍上去給李承乾道喜。

李泰看了看鶴立羣雞的李承乾,臉色陰雲密佈,重重的哼了一聲,便頭也不回地走出了皇宮。

回到宜秋宮,李恪徑自來到房間,封王的喜悅一掃而過。因爲他知道歷史並未以他的到來而改變,李承乾依然被封爲太子,李寬被追封爲楚王(過繼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逝。)。他爲漢王,李泰爲衛王,李佑爲齊王,其他人也都一一分了王爵。

李恪感嘆,終於封王了,封了王便可以開府了,同時也可以正大光明的發展自己的勢力了。

這讓他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終於可以離開皇宮這座牢籠,到外面廣闊的天地去大展拳腳,一張所長。

忐忑的是對未來的迷茫與惶恐,擔心自己是否能如計劃的那樣一帆風順。

是夜,李世民特意下旨在顯德殿設宴,儲君確立,李世民打算與民同樂,所有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大臣都能出席。自從李世民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舉行如此盛大的宴會,因此,李世民格外重視。在他登基之後戰亂被平息,突厥被安撫,他也想借此隆重的宴會撫慰一下羣臣的心。

想到宴會,李恪心情微微有些激動,作爲穿越者的李恪並沒有沒經歷過古時的皇家盛宴,可是在陳凱歌的電影《貓妖傳》中見識過唐朝的極樂之宴,那空前的盛況,至今記憶猶新,所以此時此刻李恪充滿期待。

夜晚的月光見縫插針似的,從大紅絲絨窗簾縫隙中透進來,照着桌上的彩色琉璃飾件,反襯出點點絢麗的光芒。李恪看着,出了一會神,想到時間不早了,就春雨和秋香服侍他穿衣。梳洗時,李恪特意穿了一件粉色的長衫。

在唐時,男人就開始穿粉紅色,這是身份的象徵,官服就有許多粉色的。到得後來,民間也開始流行粉色,後人興許難以想象古代街上的男人,時不時穿一身騷氣粉紅出門。

李恪穿上粉色的長衫顯得更加溫潤如玉,卓爾不羣,看得春雨、秋香面紅耳赤,掩面羞澀。

宴會在顯德殿大殿舉行,金頂、紅門,古色古香的格調,使人對太極宮油然而生莊重之感,四周雕欄畫棟,檐牙高啄,紅牆黃瓦,金碧輝煌,從哪個角度看,都呈現着一派恢宏氣勢。

殿內桌椅早已排好,文官武將無不盛裝赴宴,按照官職大小,一一就坐。大殿靠北的地方,高出一塊寬闊的席臺,席臺上安放着五章桌椅,分別爲李世民、長孫皇后、燕妃、楊妃和陰妃準備的,然後依次是太子李承乾和李恪等宗室王族親貴子弟們。

李恪和李泰等幾位皇子坐在一桌,和昨天一樣,李泰看到李承乾時,臉色依舊掩飾不住憤懣。李恪看在眼裡,卻不動聲色,微笑着和大家行李打招呼。

臺階下左邊最前沿是封德彝和蕭瑀的席位,高士廉和長孫無忌一起坐在臺階右邊的位置。

李承乾此時正與東宮屬臣李綱、孔穎達、于志寧、張玄素、趙弘智、王仁表、崔知機等人相談甚歡。

李恪想,這可能是長孫無忌的主意吧,他肯定李承乾會被冊封爲天子,所以,早就準備好了這些人,只等太子冊封就把他們派遣到李承乾身邊。而能出現在今晚的宴會上,也是他給李承乾籠絡這些人的手段,讓他們參加如此隆重的宴會,從而對李承乾產生感激之情,這樣就更能爲李承乾所用了。

想到這裡,李恪確實有點佩服長孫無忌,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滴水不漏,總是把事情想的很遠遠。

晚宴開始,李恪收回心神。

因爲是宴會吃飯,氣氛自然比上朝議政時鬆弛許多,大臣們也忍不住三三兩兩的說笑一下,就連太監和宮女,也滿臉的笑容,襯托着高高掛起的大紅宮燈,整個皇宮都沉浸在一片舉國歡慶歌舞昇平的繁華景象之中。

這時,“陛下到!”李順一聲高昂的喊話,讓殿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談。

目光不約而同轉向大殿門口,李世民走進了大殿,面帶笑意,在衆人的注視下緩緩登上席臺,身後跟着長孫皇后、燕妃、楊妃和陰妃。

0149 以萬物爲芻狗227 果酒241 放手一搏0170 上元節0072 諫臣魏徵505 寸步不讓273 禮部0092 政事堂495 薛仁貴立功355 會師441 議事0159 安置賑民0055 策封羣臣0101 長幼有序421 席君買(二)550 呼之欲出629 主考官337 洞房花燭夜(三)576 李世民的無奈503 暴行0202 放風箏444 講故事0016 東宮家宴247 鐵骨錚錚582 龜茲國形勢508 挑撥229 母子情深231 頡利可汗241 放手一搏252 嶺南馮家0057 醉臥美人膝225 肥皂258 選將0169 五糧液641 儒法並用0091 攤上事了0076 褚遂良458 分封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32 悲情太子0009 宜秋宮399 勸諫458 分封515 迎親596 褚遂良上門266 河間郡王0101 長幼有序556 太子魏王之爭511 亂起604 西域事了261 豆腐腦454 和親之議0055 策封羣臣321 入宮641 儒法並用398 房謀杜斷236 後知後覺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21 落霞寺赴宴0114 得償所願479 王謝袁蕭568 《三字經》0144 世家482 李泰在行動0156 楚王李佑0045 真相大白0182 唐人好詩377 傳國玉璽559 掙扎的太子537 太子黑化0102 宗正寺0116 府兵制303 決賽0043 怒髮衝冠508 挑撥407 晉陽公主490 襲擾後軍596 褚遂良上門303 決賽0069 程咬金0047 李恪又被揍589 漢王遇刺(五)0011 李淵278 彈劾0015 宋體字452 爭執353 調兵遣將222 豬肉239 針鋒相對0059 舊時玩伴603 游擊戰術242 被迫和談0087 神仙居376 兵不厭詐0045 真相大白493 薛仁貴初戰0181 科舉250 初露鋒芒302 賽後影響(三)343 各方角逐
0149 以萬物爲芻狗227 果酒241 放手一搏0170 上元節0072 諫臣魏徵505 寸步不讓273 禮部0092 政事堂495 薛仁貴立功355 會師441 議事0159 安置賑民0055 策封羣臣0101 長幼有序421 席君買(二)550 呼之欲出629 主考官337 洞房花燭夜(三)576 李世民的無奈503 暴行0202 放風箏444 講故事0016 東宮家宴247 鐵骨錚錚582 龜茲國形勢508 挑撥229 母子情深231 頡利可汗241 放手一搏252 嶺南馮家0057 醉臥美人膝225 肥皂258 選將0169 五糧液641 儒法並用0091 攤上事了0076 褚遂良458 分封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32 悲情太子0009 宜秋宮399 勸諫458 分封515 迎親596 褚遂良上門266 河間郡王0101 長幼有序556 太子魏王之爭511 亂起604 西域事了261 豆腐腦454 和親之議0055 策封羣臣321 入宮641 儒法並用398 房謀杜斷236 後知後覺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21 落霞寺赴宴0114 得償所願479 王謝袁蕭568 《三字經》0144 世家482 李泰在行動0156 楚王李佑0045 真相大白0182 唐人好詩377 傳國玉璽559 掙扎的太子537 太子黑化0102 宗正寺0116 府兵制303 決賽0043 怒髮衝冠508 挑撥407 晉陽公主490 襲擾後軍596 褚遂良上門303 決賽0069 程咬金0047 李恪又被揍589 漢王遇刺(五)0011 李淵278 彈劾0015 宋體字452 爭執353 調兵遣將222 豬肉239 針鋒相對0059 舊時玩伴603 游擊戰術242 被迫和談0087 神仙居376 兵不厭詐0045 真相大白493 薛仁貴初戰0181 科舉250 初露鋒芒302 賽後影響(三)343 各方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