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 李世民的無奈

誰擔任國子監祭酒,便與這些天之驕子有了師生之誼,如果有心籠絡,必將成爲一股不小的勢力,這讓太子和魏王如何能心安?

所以這國子監祭酒,他孔穎達當得,房玄齡等人也當得,他李恪絕對當不得。

“衝遠,你看看,你說這些傢伙爲什麼非要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搞得風聲鶴唳、滿城風雨呢?”李世民氣憤道。

“陛下,漢王殿下畢竟身份特殊,大臣們有些顧慮也是情有可原的…”孔穎達開解道。

說實話,孔穎達雖然敬佩李恪的學識,但他並不贊同李恪出任國子監祭酒,畢竟李恪身爲親王,且能力出衆,即便李恪沒得奪嫡之心,也會有別有用心之人從中攛掇慫恿,到時候儲君之爭將會再起波瀾。

孔穎達是孔聖人的子孫,是禮法最堅定的擁護者,嫡長制度是禮法重要的組成部分,李承乾是嫡長子,他自然支持李承乾爲儲君,將來榮登大寶。

況且近日李世民在諸多大臣的勸解下,剛纔熄滅了另立儲君的想法,如果這時李恪強勢崛起,那朝廷將再起紛爭,這是孔穎達無論如何都不願見到的。

“什麼顧慮?朕看他們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見不得別人好,我兒李恪能文能武,當個國子監祭酒怎麼了?他們怎麼就容不下呢…”李世民餘怒未消道。

“殿下,畢竟國子監地位特殊,還望三思?”孔穎達繼續進言道。

李世民手指不停在桌面敲打,最後發出一聲嘆息,“哎!還是恪兒識大體呀!早早就上了推遲的摺子,就以他所言吧!”

“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孔穎達道。

“衝達,直言便是!”李世民有些唏噓道。

“陛下,漢王這本《三字經》不僅通俗易懂,蘊含道理,還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是孩童不可多得的啓蒙讀物,臣請求在天下推行此物…”孔穎達一臉慎重道。

“朕也覺得恪兒這本《三字經》不錯,就依愛卿所言吧!”

兒子的書能夠通行天下,他這個做老子的自然臉上有光,李世民毫不猶豫的便同意了。

……

夜,

一輪明月高懸中天,清輝月色籠罩着羊城,讓這一座古老的長安城披上了層浪漫的紗衣。

長孫府,書房中,爐火旁,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相對而坐。

褚遂良放下手中的《三字經》,感嘆道:“這漢王雖然滿身銅臭,但其學識當真不凡,這《三字經》雖然區區一千來字,卻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可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褚遂良,字登善,出身河南褚氏,博學多才,精通文史。

此人雖然才華橫溢,但人品真不咋的…

隋末,褚遂良跟着他老子褚亮先投西秦薛舉,後投大唐李淵。

在貞觀諸王奪嫡之中又跟隨長孫無忌,先支持太子李承乾,後又背棄李承乾,轉身支持李治,這和三姓家奴呂布那廝有何區別?

李治登基爲帝后,想廢王皇后改立武媚娘,褚遂良卻堅決反對,並不是他對大唐帝國有多麼忠誠,而是站在關隴集團的立場上不得意做出的態度。

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集團全力擁護王皇后,因爲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是關隴集團的“自己人”,武媚娘則什麼都不是……

立場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這原本無可厚非。

但是褚遂良其人毫無風骨可言,在被李治貶黜愛州之時,上疏李治求饒。

言道“臣在李承乾與李泰爭奪儲位之時便已經效忠陛下”,暗示若非有他先帝李世民面前說好話,這皇位未必就是李治了。他打了一張感情牌,希望能感動李治念及昔日功績回心轉意。

要說這也算是實話,褚遂良的確在李治登基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然而對於此刻完全被武媚孃的枕頭風哄得迷迷糊糊的李治來說,並沒有什麼用……

武媚娘恨極褚遂良,事實證明一個女人的恨意是很有可能“綿綿無絕期”的,甚至在褚遂良死後亦不解恨,將其家人子孫悉數流放安南,此生不得回到長安。

現在歷史變了很多,武媚娘成了自己的側妃,不可能再在大唐的朝堂是興風作浪攪動風雨。

但是歷史有其慣性,褚遂良靠向關隴集團,和長孫無忌狼狽爲奸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關隴集團即使不支持李承乾,也只會支持李治,絕對不會支持他李恪,當然也不會支持李泰,李泰背後山東士族集團的支持,關隴集團和山東集團水火不容。

李恪要想奪嫡成功就必須擊敗關隴集團,這褚遂良註定只能成爲他李恪的敵人。

長孫無忌聽完褚遂良的感慨,面色陰沉道:“這正是老夫所擔心的,只要這《三字經》在大唐流傳開來,他李恪的威望將達到鼎峰,如果此子有奪嫡的野心,那又將是一場血雨腥風!”

“司空多慮了,那李恪即便再才華橫溢,也不過一個庶出皇子,想奪嫡無異於癡人說夢!”褚遂良一臉輕鬆道。

“登善,別忘了還有寒門子弟,那些寒門之弟可是對李恪敬若神明…”長孫無忌眉頭緊鎖道。

“寒門子弟?就憑那小狗小貓三兩隻,能翻得起什麼風浪?”褚遂良一臉不屑道。

“登善切莫掉以輕心,雖然現在寒門子弟難成氣候,但以後呢?某總覺得這些寒門子弟終將會成爲我們這些世家子弟的心腹大患…”長孫無忌道。

“司空你今天這是怎麼了,區區寒門竟能讓你如此忌憚,你放心,只要有我們士族門閥在,寒門就永無出頭之日。”褚遂良斬釘截鐵道。

“登善別忘了科舉制度以及陛下!”長孫無忌沉聲道。

“陛下?哈哈,司空太多慮了,現在是我們世家子弟的天下,即便是陛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吧!”褚遂良笑道。

不是不說這長孫無忌就是比褚遂良目光長遠,再不久之後的唐文宗時期,就因爲在科舉制度的不同態度,發生了轟轟烈烈的牛李黨爭。

641 儒法並用393 英雄遲暮560 太子漢王聯手524 信鴿0164 驪山239 針鋒相對294 事成567 武媚孃的幸福346 大都督274 定計0207 百姓苦232 突利二汗379 大獲全勝464 君臣反對485 心態失衡0065 狄知遜0175 有女名婉364 契苾何力520 三國志0179 五姓七望0198 精鹽271 韓王351 刀兵再起0059 舊時玩伴0153 朝會風雲(上)0140 羽絨服299 足球比賽0032 十二時辰301 賽後影響(二)0019 被李世民暴揍599 西域捷報313 比賽繼續629 主考官0195 上達天聽0084 拜師569 士族壟斷教育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195 上達天聽0110 求賢若渴0144 世家478 投其所好0198 精鹽309 準備625 太子的拉攏(二)486 魏王發怒276 蓄勢待發573 國子監祭酒0038 玉如意275 夕陽斜照386 彈劾392 秦瓊病重0111 文臣武將0136 大雪紛飛568 《三字經》0023 飛白體356 會面461 曉之以利251 世家門閥609 威名遠播534 迷局(二)0053 登基大典351 刀兵再起575 儒法之爭595 利益之爭0110 求賢若渴0046 一氣長孫無忌0018 李恪要捱揍0004 李世民0213 十八學士508 挑撥320 來去如風445 密談442 李恪發飆0218 大唐軍神0056 醒掌天下權0216 三月桃花403 妙手回春0062 將近酒0174 情竇初開393 英雄遲暮0176 賜婚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077 王珪0080 戲耍二道士0006 奇人馬周282 外戚476 針鋒相對537 太子黑化568 《三字經》477 塵埃落定316 精彩絕倫601 幹仗0087 神仙居0088 再臨天香樓475 白熱化579 薛仁貴的謀略0006 奇人馬周469 喜事360 大軍壓境0051 密談
641 儒法並用393 英雄遲暮560 太子漢王聯手524 信鴿0164 驪山239 針鋒相對294 事成567 武媚孃的幸福346 大都督274 定計0207 百姓苦232 突利二汗379 大獲全勝464 君臣反對485 心態失衡0065 狄知遜0175 有女名婉364 契苾何力520 三國志0179 五姓七望0198 精鹽271 韓王351 刀兵再起0059 舊時玩伴0153 朝會風雲(上)0140 羽絨服299 足球比賽0032 十二時辰301 賽後影響(二)0019 被李世民暴揍599 西域捷報313 比賽繼續629 主考官0195 上達天聽0084 拜師569 士族壟斷教育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195 上達天聽0110 求賢若渴0144 世家478 投其所好0198 精鹽309 準備625 太子的拉攏(二)486 魏王發怒276 蓄勢待發573 國子監祭酒0038 玉如意275 夕陽斜照386 彈劾392 秦瓊病重0111 文臣武將0136 大雪紛飛568 《三字經》0023 飛白體356 會面461 曉之以利251 世家門閥609 威名遠播534 迷局(二)0053 登基大典351 刀兵再起575 儒法之爭595 利益之爭0110 求賢若渴0046 一氣長孫無忌0018 李恪要捱揍0004 李世民0213 十八學士508 挑撥320 來去如風445 密談442 李恪發飆0218 大唐軍神0056 醒掌天下權0216 三月桃花403 妙手回春0062 將近酒0174 情竇初開393 英雄遲暮0176 賜婚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077 王珪0080 戲耍二道士0006 奇人馬周282 外戚476 針鋒相對537 太子黑化568 《三字經》477 塵埃落定316 精彩絕倫601 幹仗0087 神仙居0088 再臨天香樓475 白熱化579 薛仁貴的謀略0006 奇人馬周469 喜事360 大軍壓境0051 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