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 中央官制

唐朝的官制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並進一步完善。

三省: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爲二十四司。

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

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審覈政令;

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別爲:

吏部: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

戶部:(唐稱民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禮部:負責貢舉、祭祀、典禮。後面發展成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禮部下設四司,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負責軍事。

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具體審判另有大理寺負責。重大案件組織刑部、御史臺、大理寺會審。謂三司審。

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三省六部,分工明確,相互監督。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覈與貫徹執行,分散了相權,集中了皇權。

三省分權,勢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爲了三省之間協調行動,三省首長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所以政事堂變得尤爲重要。

李恪拿出毛筆在紙上寫了起來,尚書左僕射蕭瑀,尚書右僕射封德彝,門下省侍中高士廉,中書省中書令房玄齡。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刑部尚書劉政會,禮部尚書李孝恭,戶部尚書唐儉,兵部尚書杜如晦,工部尚書張亮。

通過這張紙不難看出,李恪不難看出自己的勢力相當薄弱,十巨頭之中只有尚書左僕射蕭瑀,尚書右僕射封德彝勉強算自己的支持者。

而門下省侍中高士廉,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刑部尚書劉政會,戶部尚書唐儉旗幟鮮明的站在李承乾這邊。

其餘像房玄齡、杜如晦這些重臣都是中立,但偏向李承乾,畢竟李承乾即是嫡子又是長子。

而根據歷史記載,貞觀元年封德彝病逝,貞觀二年蕭瑀便被貶,到時候自己在高層便無人了。李恪意識到這樣不是辦法,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的人進入高層。但關鍵現在自己手中根本就沒有人才,想收攏人才最好的時機是等自己開府,而開府要等封王后,那至少也得等到貞觀元年。到那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自己必須在蕭瑀封德彝等人在中央還有影響的情況下把自己的人推上高位。

李恪回顧了一下歷史上貞觀朝中後期的那些重臣能吏,兩個名字浮現在了李恪眼前——岑文本、馬周。

岑文本出生江南世家,他不僅是一位頂級的權謀家,而且是一位實幹家,他知識淵博,博古通今,在吏治和軍事方面都很有造詣。可以說是一位一等一的能臣幹吏。

歷史上岑文本是李恪的老師,畢生都在爲李恪入主東宮而努力,可謂是嘔心瀝血,最終敗給了長孫無忌含恨而死。不能說岑文本智謀不行,只是歷史上李恪表現的太剛烈,太張揚,才使得岑文本最後功虧一簣。

岑文本之前在蕭瑀門下供過事,二人同屬江南文士集團,有共同的利益,自然而然的便成爲了自己的支持者。

岑文本在貞觀中後期便成了江南文士集團的第一人,引領着整個江南的文士集團。並且,他本人又是江南世家子弟。所以,得到他的支持,就等於江南文士和世家的支持。

熟知歷史的都知道,李唐王朝是由三股力量組建而成,除了江南文士集團還有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和是山東豪門世家。

關隴集團就是由北魏鮮卑貴族組成的軍事集團,也包括胡化的漢人和西域的胡人。關隴集團除了有八大家族,還有李唐王朝的勳親貴戚,有些還在李唐開國過程中建立了不朽戰功,如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等皇室成員,這些皇室成員一般都保持中立狀態。

山東豪門集團主要由大部分五姓七望組成。

五姓七望包括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及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

這五大家族是中國士族政治時期威望和地位最高的五大家族,也是繁盛時間最長的家族。

五姓七家自恃家族威望高人一等,所以恥與別姓通婚,爲了所謂高貴的血統,僅五姓之內通婚。隋末時,李家得天下,自稱是隴西李氏,隴西的李氏竟然還不願承認!

那時朝臣們都以娶五姓女爲榮,唐朝時有一位宰相,叫薛元超,宰相是什麼?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但薛元超死的時候說:吾平生有三憾,一是沒能參加科舉以進士及第,二是未能娶五姓女子爲妻,三是不能參與編修國史。連當朝宰相都以自己沒能娶五姓女做妻爲憾事,由此可見這五大家族的影響力!

別說宰相,就連李世民想娶五姓女爲妻,卻遭到無情的拒接,這讓我們的天可汗同志顏面掃地,李世民無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說道:“山東的崔、盧、李、鄭四姓,都沒什麼人了,還昂然自貴,目中無人。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爲貴,論數定約,同於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

隨後又找了一個藉口,下旨禁止五姓通婚。

爲了進一步削弱五姓的影響力,命重臣重修《氏族譜》。

五姓七望自視甚高,連李世民都碰了一鼻子灰,李恪暫時也沒打算去找不自在。

637 君子六藝585 漢王遇刺404 見好就收434 重耳故事580 陷入重圍321 入宮336 洞房花燭夜(二)436 晉陽公主252 嶺南馮家318 放長線,釣大魚356 會面473 太子發怒0169 五糧液0101 長幼有序368 兩軍對壘0038 玉如意310 運動會開幕272 李唐皇室363 大戰0080 戲耍二道士517 婚宴0015 宋體字0009 宜秋宮230 突厥異動0107 酒樓開業0192 蜂窩煤274 定計269 凌煙閣第二252 嶺南馮家643 赴宴637 君子六藝516 太原王氏327 天子怒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65 狄知遜375 頡利求和0123 軍神李靖410 花燈574 孔穎達0040 機智如妖0140 羽絨服299 足球比賽229 母子情深0110 求賢若渴518 趣話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202 放風箏611 裝神弄鬼0137 火爐249 突厥王帳0021 釣魚474 寸步不讓0107 酒樓開業0187 曲轅犁334 漢王大婚(三)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419 狩獵(三)328 古人好馬592 交鋒534 迷局(二)0033 練劍324 三省吾身344 算計0143 震驚的李世民0154 朝會風雲(下)0068 李恪二次被揍430 人禍551 背後之人0006 奇人馬周258 選將278 彈劾491 薛仁貴獻計482 李泰在行動0148 天地不仁0189 春景0211 陌刀338 幷州大都督457 危機0166 春節0203 入夢582 龜茲國形勢546 聯合299 足球比賽0065 狄知遜370 決戰(二)359 對話軍神288 比賽348 收服諸將470 一妻二妾0109 組建班底484 李恪的謀劃0053 登基大典0110 求賢若渴436 晉陽公主285 平安無事0003 韜光養晦410 花燈395 天可汗639 平衡之道402 出手
637 君子六藝585 漢王遇刺404 見好就收434 重耳故事580 陷入重圍321 入宮336 洞房花燭夜(二)436 晉陽公主252 嶺南馮家318 放長線,釣大魚356 會面473 太子發怒0169 五糧液0101 長幼有序368 兩軍對壘0038 玉如意310 運動會開幕272 李唐皇室363 大戰0080 戲耍二道士517 婚宴0015 宋體字0009 宜秋宮230 突厥異動0107 酒樓開業0192 蜂窩煤274 定計269 凌煙閣第二252 嶺南馮家643 赴宴637 君子六藝516 太原王氏327 天子怒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65 狄知遜375 頡利求和0123 軍神李靖410 花燈574 孔穎達0040 機智如妖0140 羽絨服299 足球比賽229 母子情深0110 求賢若渴518 趣話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202 放風箏611 裝神弄鬼0137 火爐249 突厥王帳0021 釣魚474 寸步不讓0107 酒樓開業0187 曲轅犁334 漢王大婚(三)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419 狩獵(三)328 古人好馬592 交鋒534 迷局(二)0033 練劍324 三省吾身344 算計0143 震驚的李世民0154 朝會風雲(下)0068 李恪二次被揍430 人禍551 背後之人0006 奇人馬周258 選將278 彈劾491 薛仁貴獻計482 李泰在行動0148 天地不仁0189 春景0211 陌刀338 幷州大都督457 危機0166 春節0203 入夢582 龜茲國形勢546 聯合299 足球比賽0065 狄知遜370 決戰(二)359 對話軍神288 比賽348 收服諸將470 一妻二妾0109 組建班底484 李恪的謀劃0053 登基大典0110 求賢若渴436 晉陽公主285 平安無事0003 韜光養晦410 花燈395 天可汗639 平衡之道402 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