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百姓苦

李恪這次回到王府相當低調,窩在府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因爲,他知道現在是敏感時期,朝廷要組建新軍,在這個節骨眼上他要是再到別的大臣家中拜訪,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李恪在府中閒來無事,便喚來楊寶山,問起礦鹽的銷售情況。

“王爺,我們的鹽巴,沒有苦味,外加價格低廉,一經推出就供不應求,日進斗金…”楊寶山眉飛色舞的滔滔不絕。

“長安這麼缺鹽嗎?”李恪一臉詫異道。

“王爺有所不知,長安還好,最缺鹽的還是在邊關,這天下剛太平而已,沒了兵災,邊關的人民,平日裡野菜加糧食也能混個半飽罷了,前些年,鹽雖然貴,偶爾也能稱上個幾兩,但這幾年突厥人年年犯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商道斷了,山東的鹽運不進來,草原上的鹽池又沒辦法採鹽。邊關的將士年年作戰,軍中缺鹽,以醋布佐料,軍士身體一年虧似一年,大將軍明知突厥人從延川回草原,士卒身乏體弱只堪守城無力追擊,因此我們漢王府的食鹽,不僅在長安銷售,還大量銷售於邊關…”楊寶山娓娓道來。

李恪知道他父王剛剛登基,帝國就迎來了最險峻的時刻,突厥兩寇中原,涇州,武功告急,吉利直趨渭水河畔。

李世民挾尉遲恭涇州陣斬兩千突厥鐵騎之威,輕車簡從,六騎出長安,與吉利會於渭水。次日在渭水便橋上與突厥會盟,殺白馬爲誓,突厥退兵。

李恪當然知道這是他父王的緩兵之計。現在大唐內有藩王未平,民生維艱,隋朝留下的糧食已消耗殆盡。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股煙塵,相互間廝殺,男丁十不餘一,人口自一千七百餘萬戶銳減至六百四十萬戶。

漢民族猶存,卻無往日之威。周邊異族蠢蠢欲動,突厥劫掠邊關不休,吐谷渾也想渾水摸魚,吐蕃的孫贊乾布也已長大成人,開始自己的征途,新徵途,新羅,高麗更是對東北平原垂涎不已。

縱觀歷史長河,照耀千古的偉大君王無不是從荊棘路上殺出一條血路來的。現在,李世民收起自己的爪牙,蜷縮自己的身軀,舔幹傷口上的鮮血,等待騰躍九天的時刻。

作爲重生者的李恪知道,唐王朝的光輝必將照耀千古。一想自己能夠參與到這盛世,李恪常常在夢中都會激動的手舞足蹈。

大唐的盛世得十年甚至幾十年之後,現在的大唐剛剛完成統一,由於戰亂,百姓十不存一,食不果腹,特別是邊關百姓整天吃不飽穿不暖,還時常受到異族的入侵,過得提心吊膽的日子…

李恪不由得多愁善感道:“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楊叔,增加鹽礦的人手,加大食鹽的產量,把食鹽的價格往下壓一壓,爭取讓每個百姓都能吃得起我們的鹽巴!”

“王爺仁慈!”楊寶山恭敬道。

“另外,礦山多加派點人手,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李恪鄭重其事道。

“偌!”

半月之後,朝廷的一次朝會,李世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組建新軍。朝中大臣,親王子弟,貴胄富戶都對這支新軍充滿了期望。李世民如此看重,如果能在裡面混個一官半職,再在戰場上立些小功,那升遷就不成問題了。

所以,很多世家子弟都想往新軍裡面擠。因此,代表這樣世族的朝臣在商議的時候更大限度的爲自己爭取名額,使得組建新軍的問題成了大家如何分配新軍人數的討論。氣的李世民瞪着眼睛看着堂下爭吵不休的衆人。

李恪站在衆人之間,不時的拿眼睛掃視衆人一眼,見長孫無忌、李靖、房玄齡、杜如晦、封德彝、蕭瑀等少數的幾個人沒有參與之外,其他的人吵的不可開交,並且他們對李世民的氣憤不予理睬,李恪不禁心裡暗道,“大唐的朝堂就是開放,朝臣們可以不顧君王的情緒,肆無忌神的爭吵而不必害怕治罪。”

然後,李世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吼道,“夠啦,朕讓你們討論的是新軍該組建,不是要你們爲新軍提供多少人。”李世民氣呼呼的說道,“新軍的兵源可以在長安十六衛中甄選,你們就不必再討論此事。”

大臣見李世民如此一說,都知道自己做的有點過,沉默不語。

李世民見大殿安靜了下來,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組建新軍,干係甚大,不必操之過急。你們回去之後都寫一份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給朕呈上來。還有,你們如果想舉薦人才,也可以讓他們寫份關於新軍的條陳,一同呈上來,退朝!”

李世民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太極殿,李世民走後,大臣們三三兩兩的離開了。

大唐初年官員的辦事效率極高,在李世民下旨讓大家寫關於新軍的陳條和推薦人才之後。一天的時間,李世民的玉案上已擺了一沓通過三省和兵部選出的認爲可取的一些建議的陳條。

李世民逐個翻閱每一份奏章,看完之後都是搖頭不語。這些奏章不是言辭華麗缺少實踐經驗的書生之談,就是狂妄自大,不瞭解突厥真正實力的狂妄之之辭。很少能從自身的兵種和對方的實力來分析給出實質性的建議。

李世民越翻越是氣氛惱怒,別說是一些文臣,就是朝中很多武將也對突厥抱着不屑的態度。除了李靖,李績等少有的幾個人之外,其他人都認爲大唐現有的軍隊就可以跟突厥進行一場大戰,他們認爲突厥軍隊人數少,只要分散他們的騎兵,逐個擊破就可以完勝突厥。

李世民在看到這些奏章的時候,心裡突然生出一股無以言表的傷感。也許,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真的老了,雖然他們的人沒有老,但是他們的心都已經老了,已經不復當年的勇猛和堅強了。想到這裡,李世民低頭沉吟不語,半響,他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是時候着手培養一批年輕的將領了,也該讓大唐軍隊換換新鮮的血液了。”

0154 朝會風雲(下)0197 鹽礦605 貞觀十五年240 各抒己見590 幕後黑手262 路遇惡奴0163 各方反應273 禮部0042 李孝恭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15 隱太子餘黨452 爭執274 定計603 游擊戰術248 謀定而後動302 賽後影響(三)346 大都督264 借題發揮0136 大雪紛飛597 褚遂良上門(二)306 運動會414 武則天出現0080 戲耍二道士315 隱太子餘黨299 足球比賽257 剿?撫?508 挑撥496 搶功465 塵埃落定590 幕後黑手265 得理不饒人0027 初露鋒芒411 偶遇399 勸諫368 兩軍對壘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60 拜訪512 逆反心理0067 自污0107 酒樓開業295 各方反應0062 將近酒588 漢王遇刺(四)0011 李淵0054 新皇登基0054 新皇登基375 頡利求和247 鐵骨錚錚467 武順娘628 科舉制419 狩獵(三)461 曉之以利0108 生意紅火0116 府兵制401 出山474 寸步不讓0045 真相大白561 分頭行動369 決戰251 世家門閥560 太子漢王聯手0114 得償所願580 陷入重圍387 京中局勢0160 殺雞儆猴417 狩獵387 京中局勢0202 放風箏0138 棉衣0103 漢王府247 鐵骨錚錚473 太子發怒575 儒法之爭0094 消於無形253 長安商會423 席君買(四)0114 得償所願255 風聞奏事362 定計542 李泰的表演0155 羣魔亂舞0166 春節632 議事272 李唐皇室387 京中局勢490 襲擾後軍0083 第一奸臣0161 城南杜家0201 陽春三月0171 猜燈謎0123 軍神李靖0099 漢王0169 五糧液0149 以萬物爲芻狗488 急躁的高昌王476 針鋒相對575 儒法之爭491 薛仁貴獻計0186 春耕0109 組建班底
0154 朝會風雲(下)0197 鹽礦605 貞觀十五年240 各抒己見590 幕後黑手262 路遇惡奴0163 各方反應273 禮部0042 李孝恭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15 隱太子餘黨452 爭執274 定計603 游擊戰術248 謀定而後動302 賽後影響(三)346 大都督264 借題發揮0136 大雪紛飛597 褚遂良上門(二)306 運動會414 武則天出現0080 戲耍二道士315 隱太子餘黨299 足球比賽257 剿?撫?508 挑撥496 搶功465 塵埃落定590 幕後黑手265 得理不饒人0027 初露鋒芒411 偶遇399 勸諫368 兩軍對壘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60 拜訪512 逆反心理0067 自污0107 酒樓開業295 各方反應0062 將近酒588 漢王遇刺(四)0011 李淵0054 新皇登基0054 新皇登基375 頡利求和247 鐵骨錚錚467 武順娘628 科舉制419 狩獵(三)461 曉之以利0108 生意紅火0116 府兵制401 出山474 寸步不讓0045 真相大白561 分頭行動369 決戰251 世家門閥560 太子漢王聯手0114 得償所願580 陷入重圍387 京中局勢0160 殺雞儆猴417 狩獵387 京中局勢0202 放風箏0138 棉衣0103 漢王府247 鐵骨錚錚473 太子發怒575 儒法之爭0094 消於無形253 長安商會423 席君買(四)0114 得償所願255 風聞奏事362 定計542 李泰的表演0155 羣魔亂舞0166 春節632 議事272 李唐皇室387 京中局勢490 襲擾後軍0083 第一奸臣0161 城南杜家0201 陽春三月0171 猜燈謎0123 軍神李靖0099 漢王0169 五糧液0149 以萬物爲芻狗488 急躁的高昌王476 針鋒相對575 儒法之爭491 薛仁貴獻計0186 春耕0109 組建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