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六軍鏡》

突厥境內,陰山腳下的夜晚,靜謐如水,皎潔的月光如白練般鋪灑在地上,映地草地一片蒼青色。

帥賬內,李恪看着手中的信件眉頭緊鎖,信是他老師岑文本快馬加鞭送過來的,主要內容是他在北伐所取得潑天之功已引起了太子黨和魏王黨深深的不安,兩黨已有合作對付他的趨勢,讓他千萬小心,同時在信中提到李靖這次立下的滅國之功,已達到封無可封,功高蓋主的地步,建議他或許可以和李靖商議一番,隨便賣一個人情給李靖…

岑文本不愧是當朝頂級的權謀家,他精準的抓住了李靖此時的心理。

滅突厥之功,何等了得,這潑天之功豈是李靖一個臣子敢安然領受的,所謂功高蓋住,這樣的道理李靖比誰都清楚,若是將來李靖當真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李靖當真還能安然處之嗎?

李恪是一個果決之人,立馬便去尋了李靖,不過不巧,李靖正也不在。

“啓稟殿下,大帥現正在中軍巡營,不在帳中,還請殿下稍待。”李恪剛到李靖大帳之外,帳外看守的護衛便對李恪道。

李恪道:“也好,本王倒也不急,本王先往賬內等候,等大帥回來再說。”

李靖不在,李恪要往帳內稍坐,說來於理有些不合,若是旁人自然就當面拒了,可李恪的身份卻與旁人不同。

李恪堂堂皇子,豈能在門外等候李靖?帳外的護衛聽了,也只能應了聲諾,將李恪帶進了大帳。

李靖雖爲主帥,但一向與士卒同甘苦,所以李靖的大帳倒也簡單樸素,比起普通士卒自然好了許多,但與平常將官無異。

守衛的士卒走後,李恪便在大帳之中坐了下來,片刻之後覺得有些乏味,恰巧看到了李靖桌案上擺着的書籍,心中也生了好奇。

能叫李靖在行軍作戰之時隨身攜帶的該是怎樣的兵書?李恪站起身子,探着頭望了過去,一行文字便落入了李恪的眼中。

“夫將之上務,在於明察而衆和,謀深而慮遠,審於天時,稽乎人理。若不料其能,不達權變,及臨機赴敵,方始趑趄,左顧右盼,計無所出...”

李恪看着李靖桌案上的兵書,臉上的表情越發地豐富了。

李恪雖非將,但也曾同蘇定方身後讀過一些兵書,這些兵書上的東西李恪卻眼生地很,李恪心中不禁有了一種猜想。

果然,當李恪拿起桌案上的書,輕輕翻到封面之後,封面之上“六軍鏡”三個字闖入了李恪的眼簾。

《六軍鏡》,李靖兵法集大成之作,現在竟然就在李恪的手中,李恪想着,心裡不禁有些激動。

李靖兵法了得,李道宗、李績、侯君集等一衆開國名將都曾雖李靖身後學過兵法,就連現在李恪的心腹蘇定方也是如此,李靖用兵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李靖原本還擔心蘇定方成了他的心腹,一向善於明哲保身的李靖未必再肯教他兵法,蘇定方用兵能否還如唐史之上那般了得,可看到這本兵書,李恪想到了解決之道。

李恪手中拿着兵書正在想着此事入神,而就在李恪的對面,李靖推帳門進來了。

“藥師公。”李恪沒想到李靖竟回來地這般快,偷看李靖的兵法被抓了個正着,臉上微微一紅。

李靖見李恪正捧着自己的兵法在讀,看得津津有味,於是問道:“殿下也喜好兵法嗎?”

李恪故作不知道:“倒也談不上喜歡,只是偶爾看看,藥師公的這本兵書倒是新奇地很,本王此前從未讀過,也不知是出自哪位用兵大家之手?”

李恪若是早先知道這兵法是李靖所著,便有恭維之意,但李靖並不知李恪已然知道,於是謙虛道:“殿下謬讚了,這本《六軍鏡》不過是臣閒暇所著,不堪大作之稱。”

李恪聞言,臉上露出了訝色,忙解釋道:“本王此前之前只當此處是那位先賢的手筆,不知竟是藥師公所著,故而隨便翻來看看,無禮之處還望藥師公勿怪。”

李恪已經這麼說,李靖哪裡還有責怪他的道理,李靖只得道:“無妨,殿下言重了,區區拙作殿下看了便看了,只是不知殿下此時來尋末將所謂何事?”

李恪聞言也沒再繞圈子,開門見山道:“藥師公是否考慮過功高蓋主?”

李靖聞言臉色鉅變,不過馬上又恢復過來,平靜道:“殿下有何見教?”

“何不效王翦自污之道…”李恪微笑道。

戰國末年,王翦奉秦始皇之命率六十萬秦軍伐楚,這六十萬人馬已經幾乎是秦國的舉國之兵,貿然將這六十萬大軍交到王翦手中,秦始皇自然不會放心。

老蔣王翦也知此事,他爲了打消秦始皇的顧慮,在出徵前後要錢要宅,要良田,要美人,往自己身上大潑污水,這纔打消了秦始皇對他的忌憚,放心地將兵權交給了他。

李靖聞言臉色舒展開來,平靜道:“多謝殿下提醒,李靖不知該如何答謝殿下。”

李恪道:“藥師公客氣了,本王只是想交藥師公這個朋友,再說本王與藥師公有着相同的境遇,也有滅國之公,同樣受到了太子和魏王的敵視,幫你也就是幫自己,如果藥師公心裡過意不去,來日若是本王有難,也望藥師公可伸以援手。”

李恪的要求並不過分,人情換人情,對李靖來說也不算爲難,李靖當即便應了下來。

李恪見李靖已經應下,便也沒有繼續留在這兒的理由,當即便要告退,可剛走到門口又突然想起了什麼,轉過頭去對李靖問道:“本王對藥師公的六軍鏡很感興趣,不過方纔看藥師公的兵書還未著完,若是寫完了還望藥師不吝賜讀。”

同樣的一冊書,在不同人的手中能讀出全然不同的味道和效果,李恪未經軍旅,更兼年少,李靖的六軍鏡到了李恪的手中,只怕也看不出什麼端倪來,而且李恪剛剛纔助了他一臂之力,他倒也不便此時回絕李恪的要求。

李靖應道:“既然殿下想看,待此書著完我親自送於殿下便是。”

“有勞。”李恪拱手道謝,這才離開了。

0178 少女心思401 出山0061 冤家路窄0113 二子擇師555 觀音誕324 三省吾身0129 以德報怨446 插秧633 漢王解惑331 元宵518 趣話344 算計0128 標點符號0115 各方反應302 賽後影響(三)260 回驪山541 撥亂反正266 河間郡王363 大戰0003 韜光養晦558 近親不能結婚645 憤然離席0139 長樂公主400 藥王0058 攜美遊街244 機關算盡428 破局0203 入夢244 機關算盡541 撥亂反正518 趣話284 大獲全勝0158 賑災279 爭論313 比賽繼續544 造反團伙0205 烤魚0087 神仙居359 對話軍神535 迷局(三)419 狩獵(三)585 漢王遇刺0210 大功告成515 迎親0063 羣毆事件463 計成0059 舊時玩伴0113 二子擇師398 房謀杜斷0141 入宮263 何爲律法311 比賽開始524 信鴿226 甘油528 和親陷阱0146 雪災530 祿東贊343 各方角逐0051 密談0096 三喜臨門0148 天地不仁227 果酒268 叔侄0214 蘇定方379 大獲全勝0107 酒樓開業347 借題發揮0074 簡在帝心293 又見朝會556 太子魏王之爭0150 立威0052 謀定而後動259 塵埃落定601 幹仗230 突厥異動537 太子黑化231 頡利可汗0140 羽絨服517 婚宴347 借題發揮0189 春景609 威名遠播346 大都督260 回驪山419 狩獵(三)0043 怒髮衝冠602 儒墨之爭409 三位公主0160 殺雞儆猴454 和親之議376 兵不厭詐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612 古人迷信314 決賽開始468 漢王納妾243 各方反應0166 春節358 蘇烈領兵302 賽後影響(三)561 分頭行動
0178 少女心思401 出山0061 冤家路窄0113 二子擇師555 觀音誕324 三省吾身0129 以德報怨446 插秧633 漢王解惑331 元宵518 趣話344 算計0128 標點符號0115 各方反應302 賽後影響(三)260 回驪山541 撥亂反正266 河間郡王363 大戰0003 韜光養晦558 近親不能結婚645 憤然離席0139 長樂公主400 藥王0058 攜美遊街244 機關算盡428 破局0203 入夢244 機關算盡541 撥亂反正518 趣話284 大獲全勝0158 賑災279 爭論313 比賽繼續544 造反團伙0205 烤魚0087 神仙居359 對話軍神535 迷局(三)419 狩獵(三)585 漢王遇刺0210 大功告成515 迎親0063 羣毆事件463 計成0059 舊時玩伴0113 二子擇師398 房謀杜斷0141 入宮263 何爲律法311 比賽開始524 信鴿226 甘油528 和親陷阱0146 雪災530 祿東贊343 各方角逐0051 密談0096 三喜臨門0148 天地不仁227 果酒268 叔侄0214 蘇定方379 大獲全勝0107 酒樓開業347 借題發揮0074 簡在帝心293 又見朝會556 太子魏王之爭0150 立威0052 謀定而後動259 塵埃落定601 幹仗230 突厥異動537 太子黑化231 頡利可汗0140 羽絨服517 婚宴347 借題發揮0189 春景609 威名遠播346 大都督260 回驪山419 狩獵(三)0043 怒髮衝冠602 儒墨之爭409 三位公主0160 殺雞儆猴454 和親之議376 兵不厭詐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612 古人迷信314 決賽開始468 漢王納妾243 各方反應0166 春節358 蘇烈領兵302 賽後影響(三)561 分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