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 貞觀十五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不知不覺,時間已邁進了貞觀十五年。

一天,李恪、席君買、駱賓王三人騎着高頭大馬從驪山踏春回長安,忽然一陣嘈雜聲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滴滴答答!”

“咚咚咚!”

“噹噹噹!”

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李恪擡眼一看,只見官道上一個長長的隊伍正在緩緩的走來。

“這是什麼?”

李恪好奇的看着漸漸走進的隊伍,這麼熱鬧很像是娶親,可是現在已經是臨近中午了,沒有哪家的娶親人士會在中午接親。

隊伍越走越近,鑼鼓聲越來越響,吸引了不少的前來買水車的百姓圍觀,只見隊伍彩旗招展,一個樂器班子走在隊伍前面,嗩吶聲,鑼鼓聲,震耳欲聾,十分賣力的吹奏着。

在樂器班子身後,七個小女孩披頭赤腳,扛着一個三角黃龍旗,八個壯漢擡着一個巨大的龍王泥塑跟在身後,大批的百姓跟着後面。

“王爺,關中已經一個半月沒有下雨了,這應該是在祭天求雨!”駱賓王沉聲道。

前面七個小女孩寓意着七女祈雨法,而後面的龍王雕塑則是意味着祭龍求雨法。

李恪看着眼前的求雨的隊伍,臉色一陣難堪,他是知道今年光中大旱,沒有想到旱災竟然達到了如此嚴重,很多百姓已經開始祭天求雨了。

而這些旱情根本沒有縣令上報,他們恐怕還不知道事態已經嚴重到這個地步。

每當龍王泥塑停下的時候,所有的百姓紛紛跪倒在地,大把的檀香燃起,空氣中瀰漫着好聞的香味,顯然價值不菲。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跪在最前方,向着泥塑龍王三叩首,高呼:“小民平常怠慢了龍王,現特意奉上祭品,還請涇河龍王開恩,請賜我等一場雨吧。”

“請涇河龍王開恩。”所有的百姓紛紛高呼。

“那他們爲什麼要求涇河龍王呀!”李恪不解道。

席君買低聲解釋道:“今年大旱,最嚴重的的就是涇河兩岸,涇河水位直接露出了河牀,關中的百姓傳言,今年的旱災一定是得罪了涇河龍王。”

旱災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靠近涇河兩岸的郡縣,有的地方已經長達一個半月滴雨未下,涇河水位直接下降到歷史最低點。

“哦!”

李恪這才恍然大悟,他平常不是窩在在漢王府,便是宅在驪山別院,哪裡見到過求雨的場面,不由得好奇的看着那些百姓奇怪的舉動。

焚香,叩拜,送上祭品,七女跪天求雨,除此之外,這個求雨隊伍竟然還請了一個道士在那跳大神,幾乎把能夠想到的祈雨手段用上個遍。

“哎!王爺,你說說涇河龍王寬恕他們下雨麼?”駱賓王喟然長嘆的問道。

“可憐日半求龍王,不問蒼天問鬼神。”

李恪冷笑一聲,如果求神有用,那這個神也太廉價了,輕易被幾個豬頭羊頭就收買了。

駱賓王無語的看着眼前的李恪,知道你文采斐然,詩詞雙絕,但能不能不要一言不合就飆詩啊,你還讓不讓別人活了!

“好一個不問蒼天問鬼神!”

一聲爆喝從李恪身後傳來,將李恪嚇了一跳,連忙回頭看去,只見李世民一臉陰霾的看着眼前的求雨隊伍,旱災來臨…

這些百姓不但不想着怎樣澆灌田地,反而在這祭拜龍神求雨,如果拜神能夠求來雨水 ,那貞觀四年的大旱就不會發生了。

“鬼神!”

李世民痛苦的閉上眼睛,早在貞觀四年就已經對其絕望了。

“父皇!”

李恪低聲驚呼。他沒有想到自己父皇竟然微服私訪也來到了這裡。

席君買和駱賓王也大吃一驚,沒有想到李世民就在他們的身後,駱賓王心中大喜,投靠漢王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不僅能與漢王這位詩詞聖手朝夕相處吟詩賦詞,就連平時難得一見的皇上說碰上就能碰上。

三人想要行禮,卻見李世民微微擺手,阻止了衆人,顯然不想暴露身份。

李恪等人只好作罷,微微拱手一示禮節。

“父皇千金之軀,怎能魚龍白服,以身犯險。”李恪低聲勸誡道,雖然這是長安城外,但要是李世民在這裡出了問題,誰也承擔不起責任。

“恪兒放心,父皇早有安排!”李世民沉聲道。

李恪四周看了看,果然發現周圍多了不少喬裝打扮的之人,這些人雖然看上去和其他百姓無異,但是總是將目光若有如無的飄向李世民這邊,而爲首的正是一個熟悉的臉孔——李君羨,後面還有房玄齡、長孫無忌、岑文本、馬周等人,這才放下心來,不再勸諫。

“再說這祭天求雨,是長安難得一見的盛世,朕怎麼能不來看看呢?”李世民冷聲道。

他原本正在長安城外,考察民情,查看旱災的情況,卻無意中聽見敲鑼打鼓之聲,好奇之下才跟上來,好巧不巧遇見了李恪一行人踏青歸來。

“恪兒,你又在哪裡遊山玩水回來啊?”李世民冷哼一聲,眼神不善的看着李恪。

李恪頓時感覺一陣後背涼颼颼,不由得心虛的低下頭,怯聲道:“驪山!”

李世民聞言大怒道:“眼見就要春耕了,關中快兩個月滴雨未下,你身爲皇子,不思爲父分憂,卻還有心情去城外踏青,簡直混賬之極…”

“兒臣知錯!”李恪低頭認錯道。

李恪也是一陣無語,好不容易去踏一次青,卻被父皇抓個現行。

再說這抗旱救災是朝廷官員的事情,關本王這個閒散王爺什麼事?

但他還不能抱怨不能反駁,只能低頭認錯,沒看見對方正處於暴怒之中嗎?

你去硬剛試試?活得不耐煩了吧!李恪纔沒那麼傻呢…

“陛下息怒,漢王生性灑脫,酷愛縱情山水也是人之常情!”長孫無忌開口道。

李恪聽聞大怒,長孫無忌,你確定你這是在勸說,不是挑撥離間,火上澆油。

李恪見李世民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心中不由得大罵道:殺千刀的長孫陰人,本王與你勢不兩立。

323 暴躁的太子404 見好就收280 罪狀313 比賽繼續322 出宮0203 入夢398 房謀杜斷354 雲州城下308 各自謀劃265 得理不饒人632 議事0183 貞觀元年266 河間郡王0218 大唐軍神250 初露鋒芒349 掌控都督府392 秦瓊病重0187 曲轅犁605 貞觀十五年641 儒法並用532 悲情太子456 西征高昌523 初唐四傑528 和親陷阱586 漢王遇刺(二)0088 再臨天香樓0093 齊聚政事堂454 和親之議0125 李泰拜訪390 慶功宴(三)406 學武303 決賽0014 母子談心369 決戰591 兵圍長孫府406 學武623 以不變應萬變0127 斷句621 落霞寺赴宴0017 李世民暴怒403 妙手回春283 李淵暴怒0105 鬥志昂揚0100 大都督0215 千牛衛263 何爲律法576 李世民的無奈490 襲擾後軍0189 春景0171 猜燈謎624 太子的拉攏636 算學的重要性579 薛仁貴的謀略362 定計244 機關算盡259 塵埃落定0071 長孫無忌受辱544 造反團伙0001 帝都長安0147 爲民除害368 兩軍對壘446 插秧0190 李世民的震驚633 漢王解惑302 賽後影響(三)543 太子的危機404 見好就收626 駙馬483 李世民的懷疑470 一妻二妾356 會面525 吐蕃賊心不死240 各抒己見524 信鴿0140 羽絨服416 禍兮福所倚405 診治秦瓊472 六相0014 母子談心525 吐蕃賊心不死309 準備0077 王珪0185 楚王府謀劃301 賽後影響(二)537 太子黑化481 蠢蠢欲動450 因爲你無恥449 歐陽詢0194 暗棋580 陷入重圍633 漢王解惑281 黨爭596 褚遂良上門0105 鬥志昂揚230 突厥異動0057 醉臥美人膝353 調兵遣將0131 與民爭利0085 突厥入侵500 兵臨城下
323 暴躁的太子404 見好就收280 罪狀313 比賽繼續322 出宮0203 入夢398 房謀杜斷354 雲州城下308 各自謀劃265 得理不饒人632 議事0183 貞觀元年266 河間郡王0218 大唐軍神250 初露鋒芒349 掌控都督府392 秦瓊病重0187 曲轅犁605 貞觀十五年641 儒法並用532 悲情太子456 西征高昌523 初唐四傑528 和親陷阱586 漢王遇刺(二)0088 再臨天香樓0093 齊聚政事堂454 和親之議0125 李泰拜訪390 慶功宴(三)406 學武303 決賽0014 母子談心369 決戰591 兵圍長孫府406 學武623 以不變應萬變0127 斷句621 落霞寺赴宴0017 李世民暴怒403 妙手回春283 李淵暴怒0105 鬥志昂揚0100 大都督0215 千牛衛263 何爲律法576 李世民的無奈490 襲擾後軍0189 春景0171 猜燈謎624 太子的拉攏636 算學的重要性579 薛仁貴的謀略362 定計244 機關算盡259 塵埃落定0071 長孫無忌受辱544 造反團伙0001 帝都長安0147 爲民除害368 兩軍對壘446 插秧0190 李世民的震驚633 漢王解惑302 賽後影響(三)543 太子的危機404 見好就收626 駙馬483 李世民的懷疑470 一妻二妾356 會面525 吐蕃賊心不死240 各抒己見524 信鴿0140 羽絨服416 禍兮福所倚405 診治秦瓊472 六相0014 母子談心525 吐蕃賊心不死309 準備0077 王珪0185 楚王府謀劃301 賽後影響(二)537 太子黑化481 蠢蠢欲動450 因爲你無恥449 歐陽詢0194 暗棋580 陷入重圍633 漢王解惑281 黨爭596 褚遂良上門0105 鬥志昂揚230 突厥異動0057 醉臥美人膝353 調兵遣將0131 與民爭利0085 突厥入侵500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