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懷疑

顧明修說不出話來了, 憋了好一會兒, 才道:“你笑的好嚇人。”

謝華琅滿不在乎道:“你皇叔不覺得嚇人就好。”

“女人真可怕。”顧明修坐回椅子上,嘀咕道:“我還是回觀裡清修吧。”

謝華琅忍俊不禁,笑吟吟道:“明修啊, 你又着相了。”

這話還是他們第一次見時,謝華琅拿來胡攪蠻纏的,爲此還將顧明修氣的不輕, 現下說出來,更多的卻是揶揄。

顧明修更窘迫了, 看她一看,又低下頭去,小聲道:“誰知道你會同皇叔……”

他是晚輩,不可妄議尊長, 就此打住, 沒有再說下去。

謝華琅卻饒有興致的逗弄他:“明修,叫聲叔母我聽聽。”

顧明修有點像此前的顧景陽,臉皮也薄, 嫩臉一紅, 不吭聲了。

謝華琅見狀, 笑問道:“你皇叔是跳入紅塵中了, 你呢?不打算娶妻成家了嗎?”

顧明修輕輕道:“人各有志。”

“也是。”謝華琅沒有再勉強他。

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 只要不傷天害理, 哪裡輪得到別人去幹涉?

江王與江王妃都沒有說什麼, 她就更不必多加置喙了。

臨近午時, 天色卻漸漸陰沉起來,不多時,便下起雨來。

這場雨來的氣勢洶洶,最先落地的雨點,都有豆粒大小,打在窗戶上,更是噼裡啪啦一陣脆響。

有宮人們去關了窗,內殿便微微暗了幾分,另有人去掌了燈,才覺亮堂了些。

謝華琅有些憂心,到門前去看了看,道:“也不知他們現下出了太廟沒有,會不會遇上雨。”說完,又吩咐宮人們去準備薑湯熱飲,以備宗親們回宮之後飲用。

漢王、蜀王、莊王年邁,怕有突發之症,連帶着也傳了太醫入宮。

有些話還真是不能唸叨的,顧景陽一行人往太廟處祭拜之後回宮,正巧遇上了這場雨,雖然備了雨具,但再度回來,仍舊不免有些狼狽,顧景陽等幾個正當盛年的倒是還好,年長的幾位便有些扛不住了。

宮宴必然是要繼續的,只是在這之前,去的人都灌了一碗薑湯驅寒,顧景陽倒沒受什麼影響,只是衣襬下邊略有些溼,他去偏殿更衣,謝華琅隨同一道,聽見他低聲道:“枝枝,幸虧你沒去。”

謝華琅心緒一軟,心裡邊更是甜滋滋的,卻道:“哪裡就這麼嬌貴了?”

顧景陽伸手勾了勾她鼻樑,微微笑了笑。

щщщ ●tt kan ●¢o

……

明潛先前捅了那麼大的簍子,還被皇后打了,即便他自己不說,侍奉他的保母也不敢不說。

知子莫若母,世子妃一聽,就知道他在打什麼鬼主意,擰着他耳朵轉了個圈,道:“是爲你思妍姐姐嗎?”

明潛疼的快哭了:“阿孃快鬆手,疼!”

世子妃沒理會他,他又向趙王世子求情:“阿爹,你快把阿孃拉開,好疼的!”

若換了平時,世子必然是要攔的,然而今日卻不曾說話,沉着臉,神情嚴肅,一言不發,一側的趙王也同樣沒有做聲。

明潛見沒人理會,便不敢再胡鬧,抽抽搭搭的哭着道:“我以後不敢了,阿孃快鬆手……”

世子妃這纔將手鬆開,嚴厲道:“再有下一次,或許就輪不到我管教你了,知不知道?”

明潛的哭聲小了,有些委屈的道:“阿孃,你以前從來不打我的。”

“那是因爲你從沒有闖過這麼大的禍,”世子妃點了點他腦門兒,恨鐵不成鋼道:“從前府裡也太驕縱你了,該好生改一改纔是,否則,照你這個脾氣,早晚都要給家裡招禍!”

世子妃管教兒子,世子與趙王都沒有做聲,等她說完,世子纔有些惶恐的問父親:“皇后娘娘說明潛摔的玉珏是太宗文皇帝留下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在那兒的幾個人,明潛年幼,顧及不到,保母又沒有這樣的眼力,江王府的小郡王……我們當然不能去問。”

趙王神情平靜,微微一笑,道:“既然皇后娘娘說是真的,那就一定是真的。”

世子會意過來,恭敬道:“是。”

“陛下此時還在偏殿,時間也來得及,”趙王吩咐道:“去請罪吧,皇后娘娘既然說不見怪,陛下也不會太生氣的。”

謝華琅聽人回稟,說趙王世子與世子妃帶着世孫前來,並不覺得吃驚,倒是顧景陽問了句:“他們來做什麼?”

他比謝華琅高很多,人也清俊,衣赤黃色常服,佩九環帶,着六合靴,冷眼一看,真有種長身玉立,風姿俊逸的出塵感。

謝華琅盯着他看,目光都有點直了,甚至於忘了回答他的話。

顧景陽有些不自在,垂首打量自己一眼,道:“哪裡不對嗎?”

謝華琅也不臉紅,環住他腰身,踮起腳來親吻他的面頰,自矜道:“我選的郎君可真俊。”

顧景陽目光溫煦,同樣親親她,道:“枝枝喜歡就好。”

謝華琅便親暱的摟着他,一時捨不得分開,要不是臉上還有脂粉,都想湊過去蹭一蹭纔好。

顧景陽喜歡心上人這樣依偎着自己,當然不會推開,扶住她腰身,溫柔的拍了拍她的肩。

衡嘉既是通傳,便要等內中人迴應才行,哪知左等右等,裡邊都沒有動靜,心裡不免想的多些:趙王府的人來問安,陛下要考慮這麼久嗎?

是有意晾着他們,還是爲了別的什麼?

趙王一直都挺會做人的,哪裡開罪陛下了?

裡邊那倆人可不知道他在想這些,正相擁一處,耳鬢廝磨,黏黏糊糊的不行呢。

衡嘉等了半刻鐘有餘,終於還是耐不住了,在外重又問了一句:“陛下,趙王世子與世子妃帶了世孫,正在殿外求見。”

謝華琅老臉一紅,輕輕在他肩上推了推,道:“還有正事呢。”

顧景陽反倒要淡然的多,又問了一遍:“他們怎麼會來?”

謝華琅雖不同小孩子計較,但也不至於良善到主動爲他遮掩,便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

顧景陽不愧是顧景陽,聽完之後,拉着她左右看了看,確定無礙之後,問的第一句便是:“那玉珏是假的吧?”

謝華琅不好意思道:“當然是假的。不尋個光明正大的由頭,怎麼好唬人?”

顧景陽搖頭失笑,卻沒有再說什麼,隔空點了點她,吩咐道:“傳他們進來吧。”

趙王世子與世子妃在外等了良久,心緒卻越來越沉,他們想的與衡嘉一般:皇帝故意晾他們這麼久,是不是心中不滿?

夫妻二人對視一眼,目光中都有些憂心。

一家三口進了內殿,不敢有所推諉,先行跪地,口中請罪,明潛事先被父母叮囑過,老老實實的向謝華琅叩頭請罪。

謝華琅早先就說不再同他計較,當然不會自打嘴巴,顧景陽也不會拂她的意,只是明潛行事荒唐,免不得加以懲戒。

如若不然,這次丟的是金豆子,誰知道下次丟的是什麼?

“六歲,應該也開蒙習字了,”他垂眼看了看明潛,道:“將《千字文》抄錄十遍,一個月後你自己送進宮中,朕要親自過目。”

千字文千字文,顧名思義,當然有一千個字,三天抄一遍,一天便是三百三十三個字,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而言,還真是不輕鬆。

明潛眼睛裡的兩汪淚原本還在打轉,這會兒卻淌出來了,只是他也聰明,記得先前父母說的話,不敢在這兒胡鬧,乖乖應了下來。

趙王世子與世子妃帶着明潛走了,謝華琅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來:“九郎,你是真的戳到人肺管子上了,你看他方纔哭的多傷心。”

顧景陽有些無奈的看着她,輕輕搖了搖頭。

“你不知道,小孩子可沒有看起來那麼傻,他們明白的事情可多着呢,”謝華琅見狀,笑吟吟道:“阿瀾阿瑋小的時候都是鬼精,阿孃沒時間盯着他們習字,便叫我管教,我都沒上手打,一個比一個哭的慘,要不是我叫阿孃事先躲在帷幔裡,阿孃還真就被他們給糊弄過去了。”

顧景陽很縱容的看着她,道:“那不也一樣栽在你手裡了?”

“那是自然,”謝華琅對此頗爲自得:“從沒有我收拾不了的混賬孩子。”

顧景陽點了點她額頭,道:“你就是最大的混賬,降得住其餘那些小的,一點兒也不奇怪。”

他說到此處,倒想到別處去了,格外叮囑一句,道:“他日我們有了孩子,可不敢叫你管教,仔細給打壞了。”

謝華琅不服氣道:“那又不是瓜,怎麼還能打壞了?你看阿瑋和阿瀾,可都是好好的。”

這會兒孩子都沒影兒呢,兩人倒說起來了。

顧景陽也覺得有些窘迫,輕咳一聲,不欲再提,便隨口應道:“好了,都依你就是。”

“玉不琢,不成器,”謝華琅警惕道:“九郎,你可別太心軟。”

顧景陽看她一看,道:“你先前同明潛說,行事要堂堂正正,不可走陰詭之道,怎麼你反倒拿假玉珏糊弄人?”

“那不一樣,他是郎君,將來是要支撐起趙王府的門楣的,我是女郎,怎麼能相提並論?”

謝華琅振振有詞道:“現下這世道,男人得到的太多了,女人呢?只會被人欺負,前者多辛苦些也是應當的,至於後者,還是暫且歇一歇吧。”

“女人哪裡被欺負了?”顧景陽聞言,含笑反問道:“我看你,看臨安、淑嘉她們,都過得很肆意。”

“那真的不一樣。”說及此處,謝華琅微微正色,道:“天下之大,像我們這樣的女子,又有多少呢?九郎,你有幾個妻子,幾個胞妹,幾個嫡親外甥女?”

“高門出身的女郎,較之尋常女子要自在的多,華服美飾,店面田產,在家時被父母嬌寵,出嫁是做高門婦,夫妻失和,還可以和離,丈夫早逝,或許可以豢養男寵,但這都只是很少很少一部分女郎才能做到的事,更多的人沒有這樣的能力與底氣,只能任勞任怨,艱難度日。”

說到最後,謝華琅自己都有些垂頭喪氣:“說到底,這世道對女人而言,終究是不公平的。”

顧景陽真心愛她,也憐惜她,但他畢竟是男子,最困頓的時候,也是錦衣玉食,以他的經歷心性,很難理解底層女郎的艱辛。

“好端端的,怎麼說到這兒了?”伸手擁她入懷,他溫和道:“好枝枝,別難過了。”

謝華琅當然不至於同他鬧小脾氣,說了這些,也只是有感而發,莞爾一笑,轉了話頭:“樑王世子往北境去尋鄭家人,若是出了事,時機也太微妙了,樑王府怕會疑心呢。”

“那就將樑王府一併削掉,這些年來,被廢黜掉的王爵,難道還少嗎?”

顧景陽不以爲意,淡淡道:“不只是樑王府,再過些時日,其餘幾家也會降爵,我還沒有死,輪不到他們上躥下跳。”

朝政上的事情,謝華琅是不參與的,聽他這樣講,忙掩住他口,急道:“這種話可不許胡說。”

顧景陽垂眼看她,那目光溫潤,總叫她想起鴿子來。

他沒有做聲,含住她手指,輕輕咬了一下。

謝華琅的面頰微微有些燙了,連心都溼漉漉起來,猛地將他推開,道:“快走吧,別人都在前殿等呢。”

說完,便垂頭整理身上衣裙,不再看他了。

顧景陽神情恬淡,渾然看不出一絲異樣,握住她手,輕輕道:“走吧。”

……

午膳時的氣氛,並不因殿外連綿的細雨有所改變,宗親們推杯換盞,言笑晏晏,冷眼一瞧,真有些親熱無間的味道,只是內裡究竟如何,便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顧景陽是能喝酒的,只是很少沾,今日宮宴,也不過最初時飲了一杯,後邊那些便換成了水。

謝華琅的酒量還不錯,見狀在心裡暗自忖度着,覺得自己應該能勝過他。

顧景陽見她若有所思,不免問了一句,聽她說後,搖頭失笑:“酒會傷身,你也不許喝,原本就在喝藥調養身子,可別再胡鬧了。”

“沒有喝,”謝華琅乖乖的道:“我就是忽然想到,這才問了一句。”

……

殿中氣氛正熱切,絲竹管絃之聲不停,舞姬桃紅織金的裙踞在兩側連枝宮燈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漢王、蜀王、莊王三人年邁,耐不得這種宮宴,用過膳之後,便先去偏殿歇息,剩下的都是年長些的。

先前往太廟去祭祀的是所有宗室,現下再往太極殿後小祠堂裡拜謁的,卻是皇族中血脈最近的那些,也就是顧景陽的同父弟妹們,除了謝華琅與江王府的人。

謝華琅是顧景陽的妻室,明旨冊立的皇后,隨同前往,當然沒人能有二話,但江王這樣同宗不同父的堂兄也能一道去,倒真叫謝華琅有些訝異。

看其餘人的神情,似乎並不覺得奇怪,顯然這並不是今年纔開始的。

謝華琅早知江王一脈同顧景陽親近,卻不想竟親近到這等境地,不過仔細想想也是,昔年顧景陽清修的道觀,還打着江王的名頭呢,他待顧明修,似乎也格外親厚些。

皇族慣有些癡情種子,太宗文皇帝待他的皇后情意甚篤,先帝也曾極愛重鄭後,顧景陽就更不必說了,而江王,也只娶了一位王妃。

謝華琅先前也曾遠遠見過這位王妃幾次,卻不曾說過話,聽聞她身體不太好,素日裡也少出門,今日離得這樣近,心中着實好奇,不免悄悄打量一眼。

論及容貌,江王妃稱不上國色,但五官也是出衆的,可比這更吸引人的,卻是她身上的恬靜溫柔,謝華琅看後,不知怎麼,腦海裡總浮現出夕陽之側的晚霞,絢爛而從容,隱約靜婉。

似乎是察覺到她的目光,江王妃擡眼看了過去,見是皇后,頷首致禮,謝華琅向她一笑,收回了目光。

比起太廟的莊嚴大氣,祠堂便要不顯眼些,然而到了這兒,卻沒人敢真的輕視。

謝華琅跟在顧景陽身後,隨同上了香,這才跪在蒲團上,恭敬叩首,其餘人自然也是一樣。

有宮人送了一碟翠色點心過來,冷眼瞧着有些粗糙。

謝華琅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見其餘人拈起吃了一個,方纔施禮退走,也有樣學樣,執起咬了一口。

這一口咬下去,她就覺自己像是吃了加花椒的黃連,苦氣直衝腦門兒,還嗆鼻子,忍了又忍,纔沒吐出來。

“這是青蒿糕,”顧景陽見狀,便取了茶水遞與她,道:“後嗣前來祭拜要吃的,以示不忘先祖創業艱辛。”

“你怎麼不早說?”謝華琅苦着臉道:“早說我還能有些準備。”

別人都將那青蒿糕吃了,她當然不會搞特殊,捏着鼻子吃了,連灌了一盞茶,才中和過來。

天色微沉,但已經不下雨了,該過的儀典都結束了,宗親們陸陸續續的告辭歸府。

顧景陽親自送漢王與蜀王出了前殿,卻不見莊王,心下微奇,問了一句,卻聽漢王笑道:“他老了,人也頑固,有些話非說不可,陛下不要同他計較。”

莊王是現存輩分最高的三王中年歲最小的,卻是最剛烈的。

昔年鄭後在時,他尚且不假辭色,因爲鄭後令顧景陽爲太宗文皇帝祈福靜修一事,憤鬱之際,甚至當衆拿笏怒砸鄭後,爲此被圈禁了許多年,很是吃了些苦。

當然,說是三王中最年小的,但實際上,莊王也是六十四歲高齡了。

對於這位叔祖,顧景陽是很敬重的,隱約還有些同病相憐,也能猜到他想說些什麼,搖頭失笑,便往偏殿去見他。

謝華琅不明所以,原還打算跟過去的,卻被他止住了:“我有些事需得處理,枝枝聽話,到別處玩兒。”

謝華琅原以爲有什麼能用得到自己的事兒,這纔跟上去,既然是政事,當然不會摻和,可他用這種哄孩子的語氣說出來,可讓人太不自在了。

“我都十六了,”她氣鼓鼓道:“不會跟小孩兒似的瘋玩了。”

“十六也不大,在我眼裡,枝枝還是小姑娘呢。”顧景陽溫柔道:“聽話,我待會兒再去陪你,好不好?”

他一用這種語氣說話,謝華琅便招架不住了,乖乖的應了一聲,去後殿等着了。

剛下過雨,地上還有些微積水,一個不好,裙子就弄溼了,她還真沒什麼興致出去閒逛。

……

莊王在偏殿中等候,憋了滿肚子的話要講,左右構思幾遍,終於打定了腹稿。

顧景陽進去,他問安之後,便開門見山道:“老臣有些不中聽的話,想同陛下講。”

顧景陽道:“叔祖請講。”

莊王便將話匣子打開了,滔滔不絕道:“陛下立後,老臣是贊同的,您是太宗文皇帝的長孫,又是嫡出,若有子嗣,也最得宜,總輪不到那些心大了的。謝氏女老臣早先見過幾次,相貌出衆,品性也不壞,只是太過嬌嬌嬈嬈了些,陛下又有所偏愛,來日……”

顧景陽明白他的憂心。

他比枝枝年長許多,若是去的早了,主少母壯,或許會生出變故來。

別人說這些話,或許是出於私心,但莊王不是。

因爲早些年同鄭後硬槓,他也過得極爲艱難,年歲上來了,便更加明顯,時有病痛,冷眼一瞧,甚至比漢王還要蒼老許多。

顧景陽有些感慨,輕嘆口氣,道:“叔祖,昔年天后嫁入宮中,你便同太宗文皇帝抱怨,說她太過強勢,現下皇后年輕,無意朝政,你怎麼又喚了說辭?”

莊王爲之語滯,靜默良久,終於道:“皇后太年輕了。”

“是啊,朕比她年長整整二十歲,”顧景陽輕輕道:“所以,朕才覺得更應該憐愛她些。”

他這樣回答,便是驢脣不對馬嘴了。

莊王如何看不出他迴護之意,心生氣怒,哼了一聲,道:“陛下要麼在宮中理政,要麼在觀中清修,怎麼就相中了皇后?總不能是人忽然間掉到陛下面前,您覺得喜歡,就娶了吧?”

顧景陽被他問的一怔,回憶往昔,含笑道:“是在觀中遇上的。”

“那就更可疑了,”莊王沒好氣道:“陛下在莊王的地界上清修,尋常女郎怎麼會找過去?找過去之後,又是怎麼見到了陛下?”

“是朕叫人請她過去說話的。”顧景陽神情恬靜,輕笑道:“皇后雖年輕,但言出精妙,朕才動了心。”

“三言兩語就能叫陛下動心,那就更可怕了。”莊王聽得毛骨悚然,道:“陛下當局者迷,已經看不清了,若是是她有意相欺,利用陛下……”

“世間男子那麼多,皇后爲什麼單單隻利用朕?” 顧景陽莞爾,道:“還不是因爲鐘意朕。”

莊王:“……”

第13章 可愛第121章 圓滿第32章 親暱第64章 信念第54章 風波第34章 琴音第93章 作死第114章 悔改第22章 發威第118章 餵養第96章 大婚第21章 情深第65章 生產第62章 彈劾第111章 勸慰第96章 大婚第51章 獵場第63章 無恥第30章 挽回第71章 試探第57章 喝醉第35章 心軟第2章 枝枝第8章 冤家第108章 委屈第94章 真相第119章 吃手第99章 謀算第119章 吃手第46章 懷疑第74章 相見第46章 懷疑第101章 在上第117章 叮囑第29章 吵架第70章 過往第44章 好壞第66章 父皇第78章 醉後第109章 採花第107章 桑葚第4章 登門第35章 心軟第52章 同遊第53章 賭約第108章 委屈第19章 決絕第75章 母子第43章 劇透第54章 風波第51章 獵場第2章 枝枝第18章 處置第76章 往昔第51章 獵場第25章 立後第77章 終結第87章 柔情第64章 信念第84章 送禮第40章 同坐第9章 情思第59章 繾綣第54章 風波第99章 謀算第62章 彈劾第70章 過往第71章 試探第107章 桑葚第110章 母親第91章 堵住第2章 枝枝第23章 和好第28章 敘話第17章 打臉第94章 真相第41章 心愛第80章 酒瘋第29章 吵架第48章 炙熱第43章 劇透第4章 登門第29章 吵架第78章 醉後第72章 歸京第74章 相見第20章 疏離第42章 好吧第77章 終結第14章 玉佩第111章 勸慰第37章 延續第72章 歸京第21章 情深第73章 鏡子第28章 敘話第111章 勸慰第66章 父皇第81章 使壞第38章 忽病
第13章 可愛第121章 圓滿第32章 親暱第64章 信念第54章 風波第34章 琴音第93章 作死第114章 悔改第22章 發威第118章 餵養第96章 大婚第21章 情深第65章 生產第62章 彈劾第111章 勸慰第96章 大婚第51章 獵場第63章 無恥第30章 挽回第71章 試探第57章 喝醉第35章 心軟第2章 枝枝第8章 冤家第108章 委屈第94章 真相第119章 吃手第99章 謀算第119章 吃手第46章 懷疑第74章 相見第46章 懷疑第101章 在上第117章 叮囑第29章 吵架第70章 過往第44章 好壞第66章 父皇第78章 醉後第109章 採花第107章 桑葚第4章 登門第35章 心軟第52章 同遊第53章 賭約第108章 委屈第19章 決絕第75章 母子第43章 劇透第54章 風波第51章 獵場第2章 枝枝第18章 處置第76章 往昔第51章 獵場第25章 立後第77章 終結第87章 柔情第64章 信念第84章 送禮第40章 同坐第9章 情思第59章 繾綣第54章 風波第99章 謀算第62章 彈劾第70章 過往第71章 試探第107章 桑葚第110章 母親第91章 堵住第2章 枝枝第23章 和好第28章 敘話第17章 打臉第94章 真相第41章 心愛第80章 酒瘋第29章 吵架第48章 炙熱第43章 劇透第4章 登門第29章 吵架第78章 醉後第72章 歸京第74章 相見第20章 疏離第42章 好吧第77章 終結第14章 玉佩第111章 勸慰第37章 延續第72章 歸京第21章 情深第73章 鏡子第28章 敘話第111章 勸慰第66章 父皇第81章 使壞第38章 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