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

聽梁啓超說李提摩太被拳匪抓了,李經述心急如焚,馬山找來護衛李提摩太安全的王士珍,厲聲問道:“你怎麼沒派親兵保護好李牧師?要是他出了事,那洋人如何看我們?朝廷會如何看我們?只怕會惹出外交糾紛,到時候山東新政就沒辦法開展了!”

滿頭大汗的王士珍從練兵校場趕來府衙,李經述已收到大刀會首領朱紅燈派人送來的“綁票”,主要內容是一份“拿洋教、保江山”的宣傳單:

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惹怒天。し

男無倫,女行奸,龍王怒,不降雨。

勸教民,猛回頭,不信神,祭祖先。

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

在信的末尾,大刀會首領朱紅燈要求李經述以官府的名義,追認他的哥哥爲義士,並解除對山東拳民的禁令,三天之內沒有答覆,就撕票。

李經述對大刀會和朱紅燈的印象不壞,知道他們並非一般的拳匪惡人,可以收爲己用,於是讓送信人回去轉告朱紅燈,對山東拳民的禁令已上報到朝廷,解除尚需時日,他將親赴二龍山跟朱紅燈談判,在此之前,李牧師如果少了一根頭髮,他必定帶炮兵轟平二龍山,一個大刀會的成員都不留!

王士珍氣喘吁吁跑來見了李經述,連聲認錯:“今日有一批克虜伯火炮運到濟南,李牧師說去去就回,卑職忙於軍務,便沒有親自陪同,罪該萬死。”

李經述說:“事已至此,你去找段祺瑞,讓他帶重炮封鎖二龍山的各個路口。”

王士珍領命而去。不一會,譚嗣同、大刀王五、山東布政使張人俊等人聽說了李提摩太被綁票的事,也匆匆趕來巡撫衙門議事。

李經述問張人俊:“你是否瞭解朱紅燈這個人?”

張人俊回答說:“下官聽說過此人,他自幼拜師習拳。是一位拳首,曾在大李莊設場。朱紅燈還經常在鄉間行醫賣藥,人緣還不錯。可能是洋人經常免費給災民發西藥。惹怒了他。”

“行醫賣藥之人,有懸壺濟世的心,看來還真不是一般的拳匪!”李經述問張人俊:“張人俊可還有家人?”

張人俊說:“有一位年過八十的老母,住在大李莊。”

李經述點點頭,道:“這事就好辦了。你趕緊派人去把朱老太太用八擡大轎請到府衙來。”

大刀王五聽李經述說要進二龍山跟朱紅燈談判,說:“巡撫大人,萬萬不可,我前些年押送鏢車,曾路過二龍山,此山爲一孤山,山高路險,只有一條羊腸小道。易守難攻,如果大隊官兵開過去,很容易暴露目標,這樣李牧師就危險了。”

李經述說:“李牧師還困在二龍山,本官原本也沒打算派大隊人馬過去。”

譚嗣同一聽,道:“那大人的安危怎麼辦?山上可是有一百多個悍匪,我們不能讓大人去冒這個險,還是我上山去跟他們談吧。”

李經述搖搖頭,說:“朱紅燈明顯是衝着本府的禁拳令來的。這事估計得本官親自去才擺得平,即便龍潭虎穴,也只好去闖一闖了。”

大刀王五這時站出來,說:“巡撫大人,和草莽土匪打交道,王五比較有經驗,就讓我跟着你上山吧。”

李經述一聽,說:“這樣甚好。我們帶着朱紅燈的老母上山,還真得有勞王五兄弟護送。”

李經述三人正準備出發時,王士珍已經趕回來了,呈上一幅地圖,道:“卑職已將二龍山的各處險要繪成地圖。請大人過目。段祺瑞已帶八門重炮圍住了二龍山,只要大人一下山。我們馬上踏平二龍山。”

李經述道:“你們等本官的命令,不可輕舉妄動!”

王士珍道:“卑職遵命!”

山東的二龍山,在魯西南。當年大旱,到了四月還不見一片綠葉,光禿禿的山頭,白色堅硬的石頭聳立,遠看像白化病人的皮膚。

朱紅燈的性情很孝順,聽說李經述就三人上山,還帶着自己的老母親上山談判,十分詫異,沒想到李經述這大官竟然有如此膽量,便和大刀會的二當家劉士端一商量,答應放他們上山,但不許帶一兵一卒。

李經述和大刀王五走了五六裡山路,到了山頂。大刀王五打扮成一個不起眼的家僕,穿一身黑色短袖馬褂,揹着朱家的老太太健步如飛。三人走到二龍山的老巢,朱紅燈剛上山不久,那裡也就是幾間臨時搭建的草木屋。

李經述看了一下眼前的山東大漢,他正是頭裹着紅巾的朱紅燈,四十出頭的年紀,滿臉大鬍子,身材高大,胳膊很粗,一看就是練過武的人。不過這山東大漢見到親孃,也忍不住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道:“孩兒不孝,讓你受委屈了,官府有沒有爲難你吧?”

李經述示意大刀王五放下朱老太太,帶到朱紅燈的面前。

朱紅燈的母親臉頰滴下幾行濁淚,她老眼昏花,眼睛不好使了,走到兒子面前,上前扶起朱紅燈,不停摸着兒子的臉道:“兒呀,爲娘沒有受委屈。我從大李莊,是坐八擡大轎去的巡撫府衙,爲娘活到這個歲數,還是頭一遭坐八擡大轎呢!上山的路上,也是巡撫大人安排下人揹我上來的。”

朱紅燈本來就是農民,不敢仇視官府,以前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當地的知縣,現在看到一省巡撫竟然正義凜然站在自己的面前,又沒有爲難自己的老孃,內心對李經述多了幾分感激和敬畏。

李經述這時正色道:“朱紅燈,本巡撫早聞你性情至孝,但人心都是肉長的,用你八十歲的老母親做人質那種下三濫的手段,本官是不會用的,你有什麼冤屈,儘可以到巡撫衙門找我,何必上山當土匪呢?你就自甘墮落,跟嶽迷功、段二瞎子之流爲伍?”

嶽迷功、段二瞎子,是當時魯西南地區臭名遠揚的土匪頭子,嘯聚草澤,劫掠富戶,劫富而不濟貧,民間大受滋擾,匪名頂風臭千里,山東百姓恨之入骨。朱紅燈還是不屑與之爲伍的的,道:“我們兩兄弟都是忠肝義膽,爲老百姓除滅洋人,官府卻處處與我們爲難,這冤屈到你的巡撫府衙能伸?”

李經述回答道:“禁拳是朝廷的旨意,本官現在不可能一下子廢除。不過本官看過你們的揭帖,你們說‘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惹怒天’,如果把洋人全部趕走,老天就能下雨的話,本官早就這麼做了。你說的‘不信神,祭祖先’,倒是對的,中國人誰都不能數典忘祖!但信教乃是民衆個人之選擇,官府無權干涉,各國都是如此。另外,本官也絕不會袒護洋教,今天九月庚子,孔聖人誕辰,本官還將和本地千位鄉紳一起,去曲阜孔廟祭拜。我中華文明,乃講究包容,一定能同化外來之文明。”

朱紅燈哪裡懂得宗教自由的大道理,不過他聽李經述說要去曲阜孔廟祭孔,又對他多了幾分好感,說:“大人英明!大人既然將我老母帶上山來,我朱紅燈也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可以放一人回去。你看那洋鬼子和他的女兒,你選一位帶走吧!”

李經述心中猶豫不決,到底選誰呢?把李提摩太放在山上,萬一出了問題,不僅自己失去了一位好朋友,還可能造成國際糾紛,但把他的女兒放在山上,也太不安全,便道:“本官可以把你哥哥封爲義士,你們下山之後,本官可以既往不咎,你把兩人都放了!”

朱紅燈說:“不行,那樣我沒辦法給兄弟們交待!”

李經述說:“不如這樣,你把兩人都放了,本官留在山上做人質,這樣興許朝廷不日會答應你們開拳的訴求!”

朱紅燈正猶豫不決,從二龍山的草廳外跌跌撞撞跑來一個小嘍囉,道:“不好了,大當家的,那洋人和小姐被人救走了!”

原來,李經述故意在拖延時間,和朱紅燈講了一大堆他未必懂的大道理。

大刀王五把朱紅燈的母親背上山後,就嚷嚷着要去茅房,兩個看着他的小嘍囉很快就被單手卡住了脖子,說出了關押李提摩太和席慕青的地方:後院的馬廄改造成了一間特殊牢房。

大刀王五打暈了他們,奪了一把刀子直奔後院的馬廄。當時正值中飯時間,五六個頭裹紅布的小嘍囉將刀放在地上,正喝酒吃飯,他們哪裡知道,一位武林高手近了。

只見一道黑影一閃而入,此人正是殺氣騰騰的大刀王五!

“誰?你是誰?”爲首的嘍囉放下筷子,喊道,他這個問題是多餘的,話還沒問完,腦袋就被人一刀砍下,像個球一樣在地上滾出五六米遠,身體在原地轟然掉地。其他幾位嘍囉見狀,正要去撿地上的刀,可還沒看清黑衣人的面目,身體像被踢中的沙包,飛撞到土牆上,把一面新牆撞出兩個大窟窿,接着,大刀王五如一隻剛出牢籠的猛虎,一腳踢在半米厚的土牆上,馬廄半邊牆壁坍塌。

大刀王五救出了其中的李提摩太和席幕青,一羣拳民聞訊趕來,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大刀王五深吸了一口氣,示意李提摩太和席慕青他們躲到自己的身後。他獅吼一聲,報出了自己的名號:“大刀王五!”

“早聽說大刀王五出刀快如閃電,但我們人多,還有神助,鐵布衫護體,怕什麼?一起上。”二龍山上牛高馬大的三當家朱武趕來,帶刀撲了上去。

大刀王五站定,紋絲不動,就在朱武快到眼前時,一揮手中大刀,只見白光一閃,三當家朱武瞬間倒地,胸口中刀,腸子都露出半截,鮮血流了一地。接着,大刀王五騰空而起,飛起兩腳,朝兩個奔上前來的嘍囉腰間踢去,速度之快,無人能躲。

又一夥人衝殺過來,大刀王五抹了抹嘴角的血跡,握緊刀子,本來就孤傲冷峻的眼神,顯得格外犀利,他橫刀衝向人羣,如狼入羊羣,轉眼間,一片哭爹喊親孃聲,前面的小嘍囉驚恐地朝後面逃竄,撞倒了同伴就手腳並用,從他們身上爬過去逃命。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大刀王五力戰羣敵,只覺得眼前的空氣,全都是紅的。經過一場惡戰,大刀王五殺出一條血路,帶着李提摩太和他收養的女兒下山去了,這是李經述交給他的任務!

朱紅燈八十歲的老母,是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村老太太,聽說洋人已被救,擔心兒子的性命,兩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倒在李經述的面前,抱住他的大腿,聲淚俱下求情:“巡撫大人,我兒一時糊塗,吃了豬油蒙了心,求大人饒他一命。我的大兒子已身亡,如果小兒子再有什麼三長兩短,老身這把老骨頭,就無人送終了。”

李經述扶起老太太,說:“老夫人莫急,本官這倒有一條明路,就看你兒子走不走了。”

朱紅燈看白髮蒼蒼的老母爲自己求情,於心不忍,不覺臉上也留下兩行清淚,一聽李經述說還有明路,趕緊“哐當”扔了手中的刀子,跪在他母親的身旁,說:“大人恩德,小人沒齒難忘。不知有何明路,還請大人明示。”

李經述道:“本官看汝等皆系鄉民練習技藝,本意也在保家衛國,與嶽迷功、段二瞎子之匪不同。本巡撫將在濟南以及各府成立警察局,你們大刀會可以協助警察局維持地方治安。”

朱紅燈問,“警察局是什麼?”

李經述心想,這時跟朱紅燈解釋什麼叫警察無異於對牛彈琴,便說:“類似於捕快,但專門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和處理民衆的小糾紛。”

朱紅燈本來就沒有落草爲寇的想法,加上有了用武之地,便和大刀會的二當家劉士端等人商議,最後同意接受李經述的招安。

爲了表示誠意,朱紅燈拍着胸脯說:“我將先帶領大刀會的兄弟。去取嶽迷功、段二瞎子的人頭來見大人。”

李經述道:“這些匪盜來無蹤去無影,還真令地方官府頭疼。有你們幫助甚好,我會派五百官兵協助你們剿匪。”

於是,一場人質危機就這樣被有勇有謀的李經述化解了。朱紅燈等人護送李經述下山,到了路口,王士珍、段祺瑞、席慕蘭等人早在路口迎候了,席慕蘭見到李經述,像一位小女孩,衆目睽睽之下,撲到他的懷裡哭着說:“相公,急死我了,我還以爲再也見不到你了。”

李經述對席慕蘭笑道:“娘子,你就對我這麼沒信心?”

此後一個月,大刀會果然積極協助官府剿匪。朱紅燈竟然活捉了嶽迷功,剿滅了段二瞎子等匪衆,山東境內,匪亂一時大治,李經述新官上任第一把火成功點燃了,大有燎原之勢!

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章 落魄書生第33章 海上霸權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37章 議和風波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221章 西線無戰事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5章 購買軍艦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8章 開倉放糧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7章 收復琉球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120章 東南立第12章 盧漢鐵路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51章 擺平朝鮮第237章 沙皇退位
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章 落魄書生第33章 海上霸權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37章 議和風波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221章 西線無戰事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5章 購買軍艦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8章 開倉放糧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7章 收復琉球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120章 東南立第12章 盧漢鐵路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51章 擺平朝鮮第237章 沙皇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