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袁世凱平亂

唐紹儀果斷開槍,打死了兩名開化黨派來的蒙面歹徒,金玉均等開化黨人還在客廳裡忽悠朝鮮守舊大臣從後門逃走,自投羅網。唐紹儀已經意識到,正如袁世凱所說,郵政總局大樓落成典禮是開化黨人的一個圈套,唐紹儀當機立斷,朝天花板開了一槍,然後跟美國公使福特、英國總領事阿斯頓,還有朝鮮親中國的大臣們大聲吼道:“請大家靜一靜,不要慌張,我們哪都不用去,就在這客廳裡等袁世凱將軍率中國軍隊過來,他馬上就到了”。

唐紹儀這一開槍,加上聲嘶力竭的大吼,讓客廳慌亂的人羣鎮定了下來,金玉均等人並不想也不敢把這次朝鮮政變演變成國際外交事件,根本不敢派人進客廳砍人,加上已經殺了閔泳翊,放火製造混亂目的已經達到,他趕緊和洪英植、樸泳孝等人悄悄溜了,往景福宮奔去,進行下一步計劃——引爆宮內的炸藥,製造混亂。

金玉均、洪英植、樸泳孝三人一路狂奔,剛走到景福宮的協陽門,把守城門的御林軍見他們穿着朝鮮日常的官服,攔住他們:“三位大人請留步,按規矩,朝廷命官入宮必須穿大禮服。”

儒家社會裡,古人穿衣打扮,尤其是官員,都極爲講究,什麼樣的場合必須穿對應的衣服,這些規矩朝鮮是跟中國學的。金玉均想起百官入景福宮必須穿禮服的“規矩”,但他們三人來得匆忙,沒有時間換大禮服了,一籌莫展。

這時,駙馬樸泳孝急中生智,怒罵那位攔住他們的守衛官:“瞎了你們的狗眼,我是駙馬錦陵尉,你們連我都不認識?清軍現在漢城有異常調動,馬上要殺入宮中,你們還如此吹毛求疵,你們要是耽誤了我們進宮,朝鮮就有亡國的危險,皇上待會定斬你們九族。”

這時,從景福宮裡走過來一位御林軍的武監官,恰好認識樸泳孝,問明來意,就放他們入宮了。三人進入宮中,命人引爆了事先埋藏在景福宮通明殿的炸藥,然後急匆匆直奔李熙的寢宮,因爲李熙和閔妃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白天睡覺,晚上辦公”。

朝鮮國王守衛小隊長尹景完是“開化黨”潛伏在王宮的內鬼,見到金玉均、洪英植、樸泳孝三人,趕忙上前問道:“三位大人,怎麼這麼晚纔來?”

金玉均黑着臉說:“說來話長,出了一點意外,趕緊帶我們進寢宮見國王。”

尹景完便趕忙讓守衛放他們進去,金玉均讓他在外面候命。

大白天的,朝鮮國王李熙本來正摟着閔妃睡覺,閔氏不僅比高宗大一歲,算起來還是高宗的姨母輩親戚,他現在已經徹底拜倒在她的裙下,不時還會跑來跟她圓房,想多生幾個皇子。李熙那天正玩得興起,把閔妃剝得一絲不掛,擺成一個大字,撫摸着閔妃白皙的肌膚,還有聳起的玉峰,準備開始幹正事,巨大的爆炸聲響起,他頓時嚇得身子一哆嗦,疲軟了下來,氣得閔氏一腳將李熙踹下了龍牀,馬上命人去查探怎麼回事。

不久,金玉均三人就闖入寢宮報告:“啓奏王上、大妃,清兵作亂,在郵政總局大樓落成典禮上殺了閔泳翊,剛纔王宮的爆炸聲,是清兵在炮轟王宮,請王上馬上下詔,請日本公使帶兵入宮勤王!”

閔泳翊是閔臺鎬之子,後過繼給閔升鎬爲嗣,頗得姑母閔妃寵愛。閔妃聽聞他被殺,心痛不已,但她畢竟是經歷過大院君政變的人,沒有失去理智,她冷靜一想,閔泳翊跟金允植一樣,一直和袁世凱的關係挺好,怎麼會無緣無故被袁世凱手下的清軍殺了,便起了疑心,便問金玉均:“金大人,你可看清楚了?我的侄兒被作亂的清兵殺了?”

三人異口同聲,的確是清兵作亂,他們現在已經朝王宮攻來,要滅我李朝。

李熙一聽,嚇得六神無主,尹景完這時也帶了一隊御林軍進寢宮,謊報清軍已經開始攻打朝鮮王宮。

金玉均疾聲說道:“王上、大妃,請趕緊下令日本公使率兵進宮勤王,否則社稷危矣!”

李熙兩眼望着閔妃,要老婆拿主意,閔妃道:“日本國在朝鮮並無駐軍,何來勤王之師?”

樸泳孝道:“兩年前日本國大使館被暴徒燒燬,來朝鮮的那一千多日本兵只回去了一半,剩下的人都以商人、僑民身份藏匿在漢城沒有回國。”

閔妃見金玉均、樸泳孝對日本人的情況這麼熟悉,疑心更加重了,她看了一眼寢宮守衛,看起來也跟金玉均是一夥的,便留了個心眼,讓李熙在宣紙上歪歪斜斜寫了七個字:“日本公使來衛朕”,並且也未蓋御章。

金玉均接到朝鮮國王李熙的手諭,大喜,這下日本人師出有名了,便接過國王寫了字的宣紙,命尹景完送去日本公使館。尹景完前腳剛出宮門,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就帶了五百兵到了,馬上進宮。

閔妃見了竹添進一郎,一看日本兵來得這麼快,更加感覺不對勁,便道:“哀家內急,要出去方便一下。”

竹添進一郎、金玉均等人都是大男人,王妃如廁,也不好派人跟着,看閔妃神色自若,也不像是要逃跑的樣子,金玉均說:“大妃,外面危險,早去早回。”

閔妃道:“本宮知道了。”

閔妃帶着兩個宮女出了日本兵的視線,急匆匆從後門溜出宮去——逃跑是閔妃必備求生技能,屢試不爽。閔妃一雙大腳,跑現在的馬拉松肯定沒問題,她一口氣跑到了清軍的駐紮營地,袁世凱這時已經將朝鮮郵政大樓的亂子平了,開槍打死了四五十個開化黨徒,將朝鮮郵政大廳內的亂黨一網打盡,剛回軍營。

閔妃見了袁世凱,敘說了宮內發生的事,然後拉着袁世凱的手,泣訴道:“袁大將軍,我的丈夫和兒子還在皇宮,在日本人手裡,將軍趕緊發兵救他們。大恩大德,事後定當報答!”

“怎麼報答?”袁世凱看着閔妃楚楚可憐的模樣,浮想聯翩,趁機一把抓住閔妃熱乎的手,不過大敵當前,他隨即頭腦冷靜下來,道:“大妃放心,這事就包在俺袁世凱身上了。你先在俺大營裡好生休息,哪都別去。一個時辰之後,俺一定讓你們家人團圓,在這大營裡見面。”

二十五歲的袁世凱當機立斷,下令兩千新式淮軍出動,兵分兩路,自己帶着一千人攻打朝鮮王宮,李鴻章派來朝鮮的德國顧問穆麟德帶着一千人攻打日本駐朝使館,連克虜伯炮都用上了。

穆麟德一聽,對袁世凱說:“袁將軍,我不同意帶兵去攻打朝鮮王宮與日本駐朝使館,這事非同小可,搞不好朝鮮軍民真認爲我們要滅朝鮮,反而會給開化黨和日本人口實,而且炮轟日本駐朝使館嚴重違反國際公法……”

年輕的袁世凱打斷了穆麟德的話,虎目一瞪,厲聲喝道:“事不宜遲!本將軍剛纔的話是命令!並不是要跟你商量。俺太瞭解日本人,俺們忍一時,他們就得寸進尺;俺們退一步,他們就會變本加厲!當初俺就跟李公子建議,不要對開化黨和日本人心慈手軟!”

袁世凱這一番河南話說得太快,穆麟德沒怎麼聽懂,不肯帶兵,袁世凱便命吳兆友帶一千淮軍帶重炮圍攻日本使館,自己親自帶了五百淮軍,直撲朝鮮王宮。

袁世凱騎着一黃色高頭大馬,率軍剛到景福宮的協陽門,金允植就跌跌撞撞從宮中跑來,抱住馬腿,向袁世凱哭訴道:“將軍,亂黨叛亂,假傳王旨,召海防總管閔泳穆、知中樞府事趙寧夏、左贊成閔臺鎬到景佑宮議事,藉機在宮門派刺客逐一殺死。我發現王宮有荷槍實彈的日本兵,沒敢進宮,才撿回一條老命,請將軍即刻進宮剿滅亂黨。”

“啊?這金玉均和竹添進一郎也太狠了!”假傳聖旨將朝中守舊大臣騙進宮一一刺殺,袁世凱一聽金允植的話,怒目圓睜,心裡暗自慶幸剛纔的當機立斷,否則還真不知道如何收場了。於是,袁世凱馬上下令淮軍攻進王宮,因爲朝鮮國王和世子還在王宮,宮中還有王妃、宦官、宮女,不能用重炮攻擊,袁世凱只好讓天龍步槍兵、來複槍兵和滑膛槍兵強攻王宮。

清兵剛一靠近,日本兵就開槍了,袁世凱大喝一聲,果斷命令還擊,並且身先士卒,拿着一把八響的黑殼毛瑟槍,“砰砰砰”三槍,將正躲門樓上瞄準射擊的兩位日本兵打死,他們的胸部中槍,掉下了門樓。

袁世凱下令吹響進攻的號角,五百淮軍和五百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不一會,閔妃和金允植也調來三千御林軍助陣,殺日本兵,人數上中朝佔了優勢。

竹添進一郎是軍人出身,也毫不示弱,帶着訓練有素的日本兵反擊,雙方鬥得正酣,忽然漢城北邊響起轟隆隆如驚雷的炮響,竹添進一郎一聽,竟然是日本使館的方向傳來的,馬上意識到日本使館也遭到中國軍隊的猛烈攻擊,這袁世凱真是“八嘎雅鹿”,毫無顧忌,打起仗來不含糊。日本使館裡有很多自己與開化黨人的秘密來信,這些要是落在袁世凱的手裡,那就是日本禍亂朝鮮的鐵證,竹添進一郎無心再戰,想帶兵回日本駐朝使館去增援。

日本兵見自己的老巢被端,也無心再戰,漸漸處於下風。宮內的御林軍大都忠於國王,見清軍入宮,馬上反水,和聽命於開化黨的御林軍也殺了起來,洪英植和樸泳孝的長兄樸泳教當場被朝鮮士兵亂刀剁成了肉泥。金玉均和樸泳孝見大勢已去,跟着竹添進一郎和四五個日本兵裝扮成朝鮮士兵,趁亂狼狽逃回日本。

駐守日本使館的幾百個日本人,先被克虜伯炮轟擊,又遭到吳兆友的淮軍猛烈攻擊,抵擋不住,竟然又自點一把火,將日本駐朝使館燒燬了,裡面值錢的東西和資料都燒光了。

竹添進一郎逃回國內,跟日本政府彙報,顛倒黑白,說清軍先挑起了事端,不僅圍剿了親日的開化黨人,還炮擊和火燒了日本駐朝公館,建議日本國立即出兵,和大清國開戰。

袁世凱平定朝鮮叛亂後,安排好駐軍,給李經述發了一封長電報,彙報了發生在朝鮮的這次政變,李經述對日本軍人的瘋狂舉動越來越擔心,他強烈意識到,自己要抓緊時間開辦北洋軍校,訓練新軍和北洋水師,趕在甲午海戰之前,就跟小日本開戰,打殘小日本,否則後患無窮。

《穿越1879》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07章 中國的備戰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98章 上架感言第51章 擺平朝鮮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章 光緒選妃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80章 杯水主義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1章 光緒選妃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210章 瘋狂的巨炮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7章 收復琉球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30章 出兵越南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98章 上架感言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56章 何爲強國
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07章 中國的備戰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98章 上架感言第51章 擺平朝鮮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章 光緒選妃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80章 杯水主義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1章 光緒選妃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210章 瘋狂的巨炮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7章 收復琉球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30章 出兵越南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98章 上架感言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56章 何爲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