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再渡河

第169章

再渡河

官軍的陣線如退潮般散去,只在緩坡上留下一片狼藉和死屍。

沒了督戰隊的約束,倖存的饑民們四散而逃,一個個連滾帶爬的逃出了戰場。

見着賊兵援軍趕到,正在後方鼓譟的史記言也不敢多待,忙不迭的就帶着鄉勇衛兵們縮回了陝州城,閉門不出。

逼退左良玉部後,邵勇匆匆趕回江瀚面前,翻身下馬,聲音沙啞: “大帥恕罪,末將來遲了。”

江瀚點點頭,隨即把目光越過邵勇,看向了他身後那幾百騎兵。

看着這羣騎兵疲憊的臉色,江瀚越看越不對勁,眉頭逐漸擰緊:

“怎麼就你們幾百號人?大部隊呢?”

提起這個,邵勇臉上滿是愧色,他不敢隱瞞,隨即便將部隊在宋家嶺遭遇夜襲的前後經過,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來。

江瀚聽着邵勇的敘述,面色一分一分地沉了下去。

到最後,他已經是面如黑炭,拳頭不自覺地攥得咯咯作響,指節因爲用力而泛白。

但事已至此,即便是再憤怒也於事無補。

於是江瀚深吸一口氣,將翻騰的情緒壓回心底,隨後讓邵勇再派兩支輕騎,回去接應大部隊渡河。

另一頭,左良玉被邵勇一路追殺,連滾帶爬地逃出了十幾裡地。

直到再也聽不見身後的喊殺聲,他才驚魂未定地停了下來,收攏殘部。

左良玉扶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一張臉漲成了豬肝色,破口大罵: “狗日的曹文詔,賊兵的援軍都到了,這王八蛋到底在哪兒?!”

“假傳情報,貽誤戰機,老子定要狠狠地參他一本!”

他身邊的兒子左夢庚倒是冷靜,連忙勸道: “爹,現在不是追責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趕緊派人去找曹文詔求援。”

左夢庚的目光裡透着一絲憂慮, “那股賊騎,似乎只是先頭部隊,人數不過千。”

“可一旦等賊兵大軍盡數渡河,站穩了腳跟,再想把他們趕回去,那可就難如登天了”

“到時候皇上怪罪下來,咱們可擔待不起!”

左良玉心頭一凜,左夢庚的話如同一盆冷水,將他的怒火澆熄了大半。

他煩躁地踱了兩步,如今渡口被賊兵佔了,他就是想派人求援,也得繞道。

“媽的,真是流年不利!”

左良玉啐了一口,隨即對左夢庚吩咐道, “你趕緊挑幾個機靈點的弟兄,往下游去,尋摸個隱蔽的地方。”

“讓他們扎幾個皮筏子,趁夜偷渡過去。”

“無論如何,必須儘快聯繫上曹文詔的主力!”

第二天將近中午,江瀚才終於在黃河對岸,看到了自家大部隊的影子。

大軍旌旗招展,浩浩蕩蕩走了大半天,才通過簡陋的浮橋,盡數渡過了黃河。

衆人歸隊,江瀚接過指揮權,然後便下令全軍在渡口附近駐紮,就地修整。

隨後,他便將幾位帶兵的把總,全都召集到了中軍大帳議事。

大帳之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江瀚揹着手,來回踱步,最終停在董二柱、邵勇、李老歪等一衆將領面前,臉色陰沉。

“怎麼回事?你們一個個是昏了頭不成?!”

他的聲音不大,卻像鞭子一樣抽在每個人心上。

“安營紮寨,我當初是怎麼教你們的?”

“警戒呢?明哨、暗哨都安排到哪裡去了?”

“你們難道沒看見,我爲了防備曹文詔夜襲,連牲口都要拴在營地附近預警嗎?”

“這些東西,你們都他孃的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江瀚越說越氣,手指幾乎要戳到邵勇等人的鼻尖上去了。

他指着面前的幾人,臉上滿是失望:

“高地不派人放哨也就罷了,大軍出谷,連斥候都不派出去?”

“你們的腦子呢?被驢踢了?”

江瀚的胸膛劇烈起伏着,失望與憤怒交織。

“你們一個個,都是從最底層爬上來的。”

“我能理解,你們沒讀過兵書,缺乏統帥全局的意識。”

“但是你們跟着我,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也有幾十場了,你們怎麼就一點長進都沒有?!”

“以後隊伍壯大了,讓你們獨領一軍,你們就打算帶着弟兄們去送死嗎?!”

“要是都這個德性,我看咱們也別他孃的造反了,趁早散夥,各自回家娶妻生子,當個朝廷順民去吧!”

江瀚話說的很重,這次他可是動了真火。

他一直把邵勇等人,當成未來領軍的主帥來培養。

可宋家嶺一仗,卻把他們作爲統帥的短板暴露無遺。

缺乏大局觀,甚至連最基本的安營紮寨都出了岔子。

平心而論,邵勇、李老歪等人,讓他們衝鋒陷陣,個個都是好手。

但若要作爲一軍主帥,統籌全局,現在看來,還遠遠不夠格!

當然,江瀚心裡也清楚,沒有幾個人像韓信一樣,天生就是帥才。

一支軍隊上上下下,吃喝拉撒,行軍佈陣,人心士氣,哪一樣不是學問? 這些東西,都得靠着一場場血戰,一次次磨礪,才能真正如臂使指。

幾名把總被江瀚罵得狗血淋頭,一個個低着頭,連大氣都不敢喘。

就在這時,中間的董二柱排衆而出,單膝跪地: “大帥,此戰之過,全在於我!”

“是我疏於防範,請大帥責罰!”

江瀚看着他,擺了擺手,聲音裡透着一絲疲憊: “起來吧。”

“這一仗,你們幾個都有份,先記着,戴罪立功。”

“等戰事稍歇,我再跟你們計較。”

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江瀚總不能真的給這幾個帶兵的把總,一人賞一頓軍棍吧?

到時候都趴窩了,誰來帶兵?

看着江瀚怒氣稍息,一旁的邵勇小心翼翼地開口,試圖岔開話題。

“那大帥,咱們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現在全軍已經渡過黃河,要繼續向中原腹地進發嗎?”

提到此事,江瀚更是發愁。

一場伏擊,讓大軍多出了近千名傷員,機動能力驟降,現在就是想跑,都跑不遠。

他走到輿圖前看了半天,腦子裡飛速盤算着敵我態勢。

艾萬年部雖然被打殘了,但左光先手裡還有三千秦兵,建制完整。

而曹文詔更是不是所蹤,連帶着白廣恩的一部降兵,就像消失了一樣。

身側的左良玉,雖然是個軟柿子,可他手裡也還有近千昌平兵。

其中最麻煩的,就是曹文詔手裡,那一千五百關寧鐵騎。

在一馬平川的河南地界,這股精騎將再無掣肘,隨時都能給自己來一下。

思來想去,江瀚的目光,最終落在了那條蜿蜒曲折的黃河之上。

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心中萌生。

他想渡河回去,埋伏官軍。

“你們都過來。”

江瀚招呼衆人來到輿圖前,

“現在我軍的態勢,大概是這樣……”

“我想聽一聽,如果你們來當主帥,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這是存了幾分考校的意思。

幾人圍了上來,盯着輿圖看了半天,一個個眉頭緊鎖,面面相覷,都不敢率先開口。

“別都跟個悶葫蘆似的,讓你們說就儘管說!”

江瀚掃了一圈衆人, “集思廣益嘛,就算說錯了,我還能把你們的腦袋砍了不成?”

還是李老歪性子最直,他指着地圖東邊,直截了當: “大帥,依我看咱們不如心一橫,直接殺奔澠池縣去!”

“只要衝出了這片山區,前面就是一馬平川,到時候咱們就是蛟龍入海,誰也別想再圍住咱們!”

江瀚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蛟龍入海?”

“全軍上下,能騎的戰馬、再加上拉輜重的騾子,滿打滿算才兩千多匹。”

“咱們拿什麼蛟龍入海?腿着去嗎?”

“只怕咱們還沒入海,就先被曹文詔的騎兵攆上來,剁成肉泥了!”

李老歪被噎得直撓頭:

“那那大帥您的意思是?”

江瀚沒有接話,而是轉頭看向旁邊的邵勇和董二柱。

董二柱看了看江瀚的眼神,試探着詢問道: “那要不咱們不往中原去了,轉而向南,鑽進山裡跟他們打游擊?”

江瀚聽罷點了點頭,但隨即又反問道: “是個好方法,但你有沒有想過,這麼多傷員,難道讓他們跟着咱們一起翻山越嶺?”

“眼瞅着就要入冬了,山裡能活活把人凍死。”

“再說了,這小一萬人,山裡有這麼多糧食嗎?”

“還是說你打算拿咱們的糧食,去養別人的兵馬?”

話音落下,大帳內陷入了沉默。

見衆人再無良策,江瀚深吸一口氣,手指重重地敲在輿圖上。

“現在我有個想法,你們都聽聽看。”

“我在想,咱們能不能趁着黃河還沒凍上,利用這座浮橋,做點文章出來。”

“趁着夜色,悄悄從浮橋摸回黃河北岸去,找個地方埋伏起來,殺他一個回馬槍!”

衆人聽罷,眼前皆是一亮,可邵勇卻面露難色:

“但是.大帥,咱們的兵力,恐怕不夠了。”

“趙書辦清點過,除開其他首領,如今全軍上下,還能提刀上陣的弟兄,滿打滿算,也就兩千出頭了。”

江瀚這隻部隊,從汾河平原出來時浩浩蕩蕩,總計有四千五百多人。

隨後,黑子和鄧陽便帶走了八百精銳,潛伏到官軍陣營裡去了。

自從進入平陽府後,大軍歷經大大小小數場戰鬥,雖然不曾大敗,但也折損了三四百號人。

前幾天一場夜襲下來,直接戰死了六百多人,還平添了近百輕重傷員。

林林總總算下來,一場反圍剿,部隊竟然損失了近一半戰兵。

也難怪江瀚如此生氣,這些都是百戰精銳,可不是那些饑民賊寇之流。

江瀚看了看邵勇,斬釘截鐵地說道:

“就是因爲兵力不夠,我們纔要想辦法,打點東西出來!”

“再說了,不是還有其他首領嗎?他們也有兵。”

邵勇愣了愣: “可是.這羣人的戰鬥力.”

江瀚擺擺手,語氣堅定: “既然這羣人戰鬥力低,那就多派點人給他們。”

“咱們前面在山西,不是給李自成等人練了八百戰兵出來嗎?”

“這八百人,我估摸着還剩不少,再搭上幾千雜兵,擋住左良玉那一千多人,應該夠了吧?”

邵勇還想說些什麼,卻被江瀚出聲打斷: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

“不能總靠咱們的人在前頭拼命吧?左良玉這一千多人,不多不少,正好讓他們練練兵。”

自從進入官軍加緊了對賊寇的圍剿,有不少義軍首領都投奔了江瀚。

但這幫人的戰鬥力是真的一言難盡。

每次遇到硬仗,幾乎都是江瀚帶本部精銳上陣。

出於謹慎,他從來不會,也不敢把後背交給其他人。

但經過最近的戰鬥,江瀚也明白了,不能再讓這些義軍首領躲在他身後了。

不經過幾場惡戰,他們永遠都是饑民流寇,永遠無法形成戰鬥力。

江瀚還要去四川建立根據地呢。

萬一到時候他剛入川,這羣義軍轉頭就被官軍給剿滅了,那他豈不是就被困死在四川盆地了?

於公於私,江瀚都必須讓他們出力作戰了。

江瀚的聲音沉了下去,斬釘截鐵地說道,

“要是咱們掉頭就跑,你們信不信,不出三天,曹文詔的關寧鐵騎就能追上來。”

“我可告訴你們,這裡是河南府,只要出了伏牛山地界,放眼望去就是一馬平川,想找山頭鑽都沒地方鑽。”

“咱們就這點騾馬牲口,到時候官軍的騎兵追上來,跑都跑不掉。”

邵勇聽罷,點了點頭: “那大帥,您打算怎麼辦?”

江瀚指着輿圖,一字一句的分析道: “我準備趁着夜色,再從浮橋上摸回黃河北岸去,找個地方埋伏起來,趁着官軍渡河,給他們來個半渡而擊。”

“不管是曹文詔還是左光先,誰先來,咱們就打誰!”

“此戰不求全殲,只要能打掉官軍一半的有生力量,他們就不敢再追着咱們咬。”

“到了那時候,咱們無論是找個縣城就地休整過冬,還是繼續向東,去找王嘉胤等人匯合,都可以。”

衆人盯着輿圖看了半天,都覺得此計可行,紛紛點頭稱是。

眼見衆人在無異議,江瀚也不廢話,隨即站起身來:

“去!聚將擂鼓,召集諸位首領議事!”

不好意思,昨天又被拉去公司加班了,先補一章。

我看今晚或者明天再補一章。

(本章完)

第155章 夜襲第4章 篝火狐鳴第236章 埋伏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38章 李家張家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28章 慶功宴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69章 再渡河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8章 段家父子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99章 突圍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2章 劉老爺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227章 陳代雲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38章 練兵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68章 誰的錯?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26章 搖黃軍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章 破局之策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14章 內應第181章 詐降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69章 焦屍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72章 楊鶴
第155章 夜襲第4章 篝火狐鳴第236章 埋伏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38章 李家張家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28章 慶功宴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69章 再渡河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8章 段家父子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99章 突圍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2章 劉老爺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227章 陳代雲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38章 練兵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68章 誰的錯?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26章 搖黃軍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章 破局之策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14章 內應第181章 詐降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69章 焦屍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72章 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