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

滁州城下,連營百里,旌旗蔽空。

高迎祥、張獻忠聯軍的二十萬大軍,將這座江淮重鎮圍得水泄不通。

然而,一種不安的情緒卻在幾位義軍首領之間蔓延。

各地塘騎如走馬燈般送回消息,明軍各部正在往南直隸趕來,一張巨大的包圍網似乎正在緩緩合攏。

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

高迎祥、張獻忠、馬守應、張一川等主要首領齊聚一堂,幾人對於到底要不要打滁州,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闖王,八大王!”

馬守應臉上帶着憂色,率先開口道,

“官軍這回動靜不小啊!

“洪承疇在西邊虎視眈眈,盧象升在東邊厲兵秣馬,咱是不是先緩緩?”

“咱們這二十萬人目標太大,滁州城又是城高牆厚,萬一久攻不下,被官軍合圍在此,後果不堪設想啊!”

“依我看,不如趁早轉向,跳出江淮,回河南、湖廣去,那裡咱們更熟絡!”

張一川也緊跟着附和道: “說得在理。”

“盧象升這是擺明了請君入甕,等着咱們一頭撞上來。”

“滁州是南京門戶,官軍必定拼死來救,硬碰硬,吃虧的恐怕還是咱們。”

馬守應和張一川等人實力較弱,因此也比較謹慎,他倆始終認爲應該保持遊擊作戰,避免與官軍硬碰硬。

尤其是眼下盧象升的部隊正在附近。

但張獻忠可聽不得這個:

“放屁!”

他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

“怕個球!官軍攏共纔多少兵馬?”

“洪承疇被羅汝才他們拖着,能來的最多是盧象升那幾萬人!”

“咱們二十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們!”

他走到簡陋的輿圖前,用手指重重地點着滁州和南京: “根據探哨傳來的消息,滁州城裡撐死了也就三四千守軍,其中大半還是民夫鄉勇。”

“只要攻破滁州,南京就在眼前!”

“南京是什麼地方?那是朱明王朝在南方的重鎮,陪都!”

“城裡那幫勳貴官老爺們,個個肥得流油,卻膽小如鼠。”

“等咱大軍一到,怕是城門還沒撞開,他們就自己開門投降了!”

“入主了南京城,咱老張頭頂這個皇帝的名號,纔算是實至名歸!”

聽了這話,一旁的高迎祥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頭,顯然是對張獻忠急不可耐的做派頗有微詞。

拿下南京,那是爲了稱帝嗎?南京城後的江浙、蘇鬆一帶纔是他真正的目標。

但眼下大戰在即,高迎祥也不好駁了張獻忠的面子,只能跟着附和道: “八大王所言極是。”

“先不說改元建制一事,只要打下南京,咱們就能直奔江南一帶。”

“江南可是朱明王朝的財稅重地,只要咱們能佔住南方,斷了朝廷的糧餉,則大事可成矣! “北方連年天災,中原更是餓殍遍地,朝廷在這些地方根本收不上稅,斷了錢糧軍需,他崇禎小兒拿什麼來剿咱們?”

“屆時,你我兄弟或許真能在這江南富庶之地,打下千秋基業!”

“如今我軍氣勢如虹,兵力更是數倍於敵,如此優勢下,倘若還要臨陣退縮,豈不讓天下人笑話?!”

“這滁州,必須打!”

在高迎祥和張獻忠的勸說下,馬守應、張一川等人也漸漸放下警惕。

稱霸江南的巨大誘惑和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讓他們決定豪賭一把。

崇禎九年正月初八,滁州城下鼓聲震天,號角連營。

擔任首攻的是張獻忠的西營精銳。

孫可望、劉文秀各領兩千本部精銳,驅使着外圍的流民百姓,朝着滁州城發起了猛攻。

“殺進城去,金銀、女人都是你們的!”

張獻忠身披甲冑,親臨前線督戰。

在他的呼和聲中,西營將士們扛着新制成的簡陋雲梯,推着以厚重門板加固的衝車,腳踩薄雪,如同潮水般涌向滁州城牆。

“給我頂住!”

“只要頂住一天,盧總理的援軍旦夕便到!”

城頭上,滁州知州劉大鞏,太僕寺卿李覺斯面色凝重,大聲指揮着守軍。

民壯們不停搬運着火藥炮彈,官軍們則在七手八腳地擺弄着城頭上的紅夷大炮。

“放!”

隨着劉大鞏一聲令下,城頭火光迸現,硝煙瀰漫。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炮聲響起,三門紅夷大炮率先發出了轟鳴。

重達八斤的彈丸裹挾着寒風,呼嘯着砸入密集衝鋒的人羣,瞬間便犁出數道血肉模糊的溝壑。

城牆下,殘肢斷臂與碎裂長槍、盾牌一同飛上半空,慘叫聲連連不斷,甚至短暫壓過了後方的戰鼓聲。

一枚炮彈直接命中了一輛衝車,瞬間便將其炸得四分五裂。

衝車旁的士兵猝不及防,被木屑濺了滿臉,頓時血肉模糊,在地上捂着臉哀嚎打滾。

緊接着,碗口銃、佛郎機等中小型火器也紛紛開火,鉛子像是雨點般從城頭潑下,將衝鋒在前的西營將士們成片成片地撂倒在地。

垛口處,守軍的箭矢如同陰狠的毒蛇,時不時地從遠處飛來一箭,不停地收割着城下將士們的性命。

孫可望揮舞着腰刀,格開一支流矢,怒吼着帶人向前猛衝:

“不要停!給我衝過去!”

“只要靠近城牆,官軍的火炮就沒用了!”

在他的帶領下,西營將士們頂着巨大的傷亡,鼓足了勁朝着城頭猛衝。

期間,不斷有人中彈倒地,被後面的人踩踏而過,泥濘的土地很快被鮮血染紅。

很快,悍不畏死的士卒們衝到了城牆根下,奮力豎起雲梯。

身披雙甲的老營精銳一手格刀,一手頂盾,開始源源不斷地向上攀爬。

見此情形,城頭上的劉大鞏立刻招來親兵,厲聲吩咐道:

“快!把一窩蜂扛過來!”

很快,十來個樣式奇特的木箱被扛了上來。

這些木箱長約四五尺,內部中空,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數十根粗大的火箭,每根箭矢尾部都連着引信,組合在一起,看上去既駭人又壯觀。

守軍們迅速將發射箱架在垛口,調整角度,對準了雲梯最密集、攀爬敵軍最多的西面城牆。

“點火!”

隨着守將一聲令下,十幾個“一窩蜂”被同時點燃。

“嗤嗤嗤——”

引信劇烈燃燒,發出令人心悸的聲響。

下一秒——

咻咻咻咻咻!!! 一陣刺耳的轟鳴和尖嘯聲猛然炸響,火箭噴吐着炫目的尾焰,從木箱中蜂擁而出!

城頭上彷彿騰起一片火雲,濃煙嗆得人根本睜不開眼睛。

數百支火箭連綿不絕,毫無準頭地向城牆傾瀉而下。

它們有的直直撞向雲梯和人羣,有的在空中胡亂飛舞,劃出一道道詭異的弧線,有的甚至剛飛出去沒多久,就在空中直接炸開。

面對如此凌厲的火箭,正在攀爬的西營將士們根本無處可躲。

火箭帶着強大的衝擊力,直接命中一個士兵的胸膛,“噗”地一聲透甲而入,巨大的動能不僅將他本人射穿,甚至帶得他向後飛跌,撞倒下面一串人。

更多火箭則是猛烈地撞擊在雲梯上、城牆上,或是直接在人羣中爆炸開來,破片和火焰四散飛濺。

一架雲梯被數支火箭連續擊中,瞬間燃起大火,爬在上面的士兵變成了慘嚎的火人,如下餃子般不斷墜落。

城牆根下陷入了一片火海當中,被直接射死、炸死、燒死、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劉文秀親自督戰一架衝車,數十名壯漢喊着號子,推着這笨重的衝車,不斷撞擊着城門。

城門劇烈震顫,門閂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見此情形,太僕寺卿李覺斯立刻帶着守軍趕到城門處,將早已備好的火油一頭淋下。

只聽“轟”地一聲,衝車瞬間被烈焰吞噬,推車的民夫和士兵們也跟着變成了火人,哀嚎着四處翻滾。

戰鬥從清晨一直持續到深夜,西營傷亡極其慘重,城下屍積如山,攻勢卻毫無進展。

張獻忠眼看官軍火器兇猛,強攻損耗太大,只得下令鳴金收兵。

就這樣,起義軍的第一輪攻勢被輕鬆化解。

首戰失利,當晚,幾位首領便再次齊聚中軍大帳,重新商議破城之法。

張獻忠氣得暴跳如雷,怒罵道: “狗日的!這滁州城是鐵打的不成?哪來這麼多火器?!”

“老子聽着動靜,甚至還有千斤重的紅夷大炮!”

“難不成守軍把南京武備庫給搬來了?!”

衆人都皺着眉,沒人能回答他的疑惑。

此前他們攻城拔寨,還從未遇到過如此猛烈的炮火。

今天真是奇了怪了,一個小小的滁州城,竟然有這麼多五花八門的火器。

這幫義軍首領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些要命的火器,大多都是由南京和附近州縣的官紳豪商們捐輸來的。

自從鳳陽皇陵被焚的消息傳來,尤其是聽聞流寇意圖進犯南京,南京一帶的官紳們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一旦南京失守,他們的萬貫家財、身家性命都將不保。

在南京守備太監盧九德的號召下,各地官紳們紛紛組織起來,出錢的出錢,出人的出人。

就這樣,火炮彈藥,輜重糧餉,被一車又一車源源不斷地運往了滁州城。

“這火炮不除,咱們根本攻不上去!”

面對堅城利炮,帳中的幾位首領可謂是一籌莫展。

可就在這時,張獻忠突然靈機一動: 俺老張營裡有個法師,他說官軍炮利,可用法術厭之,使其炸膛!”

聽了這話,帳內頓時一片寂靜。

馬守應、張一川等人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驚疑和荒謬。

“這……這能行嗎?”

“且不說有沒有效果,在戰場上,法術又該如何施爲?”

張獻忠急了,連忙勸道: “怎麼不行?”

“法師說了,只需婦人鮮血若干,他就能施法破開官軍火器……”

雖然聽起來荒謬,但這類迷信的想法,其實在起義軍裡傳播甚廣,一點也不奇怪。

這幫起義軍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沒讀過書,對鬼神之事普遍存有敬畏之心。

再加上明末社會動盪,民間各類秘密宗教和巫術信仰盛行,像是白蓮教這類造反專業戶,更是教衆萬千。

許多士兵乃至中下層軍官都深信各種“法術”、“符咒”能在戰場上起到奇效。

因此,儘管衆人都覺得此法殘忍而且匪夷所思,但誰也不敢斷定它一定無效。

就在此時,高迎祥站了出來,斷然否定了張獻忠的提議:

“八大王,不可!”

“此等巫蠱之術,虛無縹緲;戰場搏殺,豈能兒戲?”

“咱們二十萬人,難道還怕了幾門火炮?”

“聽我的,明天用穴地攻城之法!只要能挖掘地道直抵城牆下,便能用火藥炸塌城牆,破城而入!”

“明日寅時,趁着天還沒亮,我親率麾下精銳從城北掘進。”

“八大王,你們率部繼續佯攻,吸引官軍注意!”

次日,攻勢再起。

高迎祥帶着麾下一支小隊,繞道城北,並在數裡外秘密開始挖起了地道。

而張獻忠、馬守應等人則是指揮部隊,在城南方向發起佯攻,藉此吸引守軍注意力。

第二天的戰鬥同樣慘烈,守軍的火炮似乎像是無底洞一般,一刻也未曾停息。

城頭上每傳來一聲轟鳴,城牆下就有數十名義軍戰士倒地不起。

士兵們踩着昨日同伴的屍體,在箭雨和炮火中艱難推進,傷亡數字不斷攀升。

看着眼前如同修羅場般的景象,張獻忠的眼珠子都紅了。

他本就性情暴戾,此刻久攻不下,傷亡慘重,更是激起了他骨子裡的兇殘。

“把那些娘們兒都給老子拖上來!”

張獻忠推開親兵,轉身朝着一旁的艾能奇厲聲吩咐道。

艾能奇面露不忍,還試圖勸阻: “父帥!此舉有傷天和,恐……”

“滾開!”

張獻忠一腳將艾能奇踹開,

“狗屁天和,只要破了這滁州城,拿下南京,老子就是天命所歸!”

“法師說了,只要用婦人血穢就能破開守軍的火器!”

“趕緊去!否則老子連你一起砍了!”

無奈之下,艾能奇也只能領命照辦。

很快,數百名被擄來的婦人哭喊着,被齊齊拖到陣前。

她們面色慘白,眼中充滿了絕望。

“軍爺,軍爺您新行行好!”

“咱都是伺候過您的,求您放我一條生路……”

儘管她們連聲哀求,但在張獻忠積威之下,軍中無人敢反抗。

“殺!”

隨着張獻忠一聲令下,刀光閃過,哭喊聲戛然而止。

屠殺後,張獻忠立刻按照法師的指示,命令士兵們將這些婦人屍體,統統扒光了倒埋在城下。

“哈哈哈,法師說了,這招叫做以婦人陰私,厭勝明軍火炮”

張獻忠看着自己的“傑作”,叉着腰嘶聲狂笑,彷彿這樣做就真的能把守軍的火炮給壓住似的。

城頭上,數千守軍親眼目睹了這駭人的場景,驚得合不攏嘴。

這幫賊子非但兇悍不說,竟然還懂妖術?!

一股難以言明的感覺從衆人心頭升起,許多士兵和民壯感到脊背發涼,心生恐懼。

他們這幫人也沒什麼文化,同樣深受神鬼之說影響。

眼見賊寇行此酷烈妖法,城頭上的守軍們不禁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甚至有人下意識地離開了炮位,生怕賊人的妖術真的引來什麼不祥之物,從而導致火炮炸膛。

知州劉大鞏和太僕寺卿李覺斯見此情形,又驚又怒。

倆人可不是什麼沒見識的鄉野村夫,作爲進士出身的他們,深知這等亂力怪神之說愚不可及。

但麾下的士卒和民夫們顯然已經受到了影響,要是放任這種詭異的氛圍蔓延,滁州城恐怕真的會不攻自破。

劉大鞏眼珠子一轉,立刻想到了破解之法。

他登上高處,振臂一呼: “賊子黔驢技窮,竟然妄圖以妖法破城,諸位將士莫慌,看本知州破了賊人的妖法!”

“速取穢物來,本官要登臺做法!”

隨着他一聲令下,數百守軍紛紛前往城中,儘可能蒐集糞便、污血、婦人月事布等一切污穢之物,迅速運上城牆。

劉大鞏強忍着噁心,用劍挑起一塊污布,將其在面前晃了幾圈,口中唸唸有詞:

“南無阿彌陀佛,道祖保佑,聖人在上……”

不消半刻鐘,劉大鞏很快便完成了“法事”。

“快,本官已經請了三尊大神,速速把穢物潑下城頭,賊人妖法可破!”

在他的指揮下,一桶桶糞便污物從垛口上傾瀉而下,灑在了城下的婦人屍身附近。

“好了,妖法已破!各自歸位吧!”

“別讓賊人趁機攻上城頭!”

見此情形,城頭上守軍和民夫才終於鎮定下來,又開始各司其職,重新投入了守城戰中。

張獻忠滿心歡喜地以爲自己的法術能成功,結果他轉頭卻發現,官軍的紅夷大炮還在轟鳴,各式各樣火器大展神威,又一次粉碎了他的攻勢。

而城北處的高迎祥也被機敏的守軍發現,幾發重炮下去,他辛辛苦苦挖了小半天的地道轟然坍塌。

就這樣,起義軍第二天的攻勢也無功而返。

與此同時,劉大鞏派出去求援的信使,終於抵達了盧象升的大營。

此時的盧象升正在洪澤湖一帶佈防,當消息傳來時,他大喜過望。

“好!”

“賊兵果然開始打滁州城了!此乃天賜良機!”

盧象升當即做出部署,他先是命總兵祖寬、參將祖克勇率三千關寧鐵騎,星夜馳援滁州。

隨後又讓遊擊羅岱領精銳步兵,緊隨其後。

而他自己則親率標營楊世恩等部,迅速向定遠縣方向行軍,意圖截斷賊兵退路,完成合圍。

接到命令後,祖寬、祖克勇、羅岱三人不敢怠慢,立刻帶着麾下八千精銳,朝着滁州城進發。

翌日黎明,援軍抵達滁州。

此時,攻城的起義軍們激戰一夜,剛剛纔從城頭上退下,正是人困馬乏、戒備鬆懈的時候。

見此情形,祖寬二話不說,帶着麾下的關寧鐵騎,朝着起義軍的大營衝去。

“殺!”

祖寬一馬當先,手中長刀直指連綿數裡的義軍營盤。

三千關寧鐵騎催動胯下戰馬,如同一把燒紅的烙鐵,徑直衝入了毫不設防的營地內。

帳篷被踏翻,篝火被踩滅,外圍的探哨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馬蹄踩倒,或被長槍刺穿。

那些被裹挾的流民和老弱婦孺率先遭殃,哭喊聲、慘叫聲響成一片。

“官軍來了!官軍來了!”

淒厲的警報驟然響起。

張獻忠、高迎祥等人到底是久經戰陣,雖然突遭襲擊,但還保持着基本的鎮定。

他們果斷放棄了外圍混亂的營地,迅速將麾下能戰的老營精銳收縮集結,並在滁州城東面的五里橋一帶擺開陣勢,準備迎擊官軍。

在張獻忠和高迎祥看來,就算官軍來了援軍,也不過萬人之數。

他們手底下,可是有足足近五萬的老營精銳。

滁州城已經堅持不了幾天了,只要殲滅了這股援軍,南直隸就是他們的天下。

可兩人怎麼也沒想到,這次來的援軍,戰鬥力有點超乎想象了。

見到賊兵非但不跑,反而還敢列陣迎擊,爲首的祖寬心中都樂開了花,立馬帶人追了上去。

雙方在五里橋擺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

遊擊羅岱率領五千精銳步卒居中,結成嚴整陣勢,以強弓硬弩輪番齊射。

而高迎祥則是派出了麾下最爲精銳驍勇的騎兵發起了衝鋒,試圖撕開明軍陣線。

分守左右兩翼的祖寬和祖克勇見狀,隨即帶着麾下的關寧鐵騎左右夾擊,朝着高迎祥的騎兵發起了衝鋒。

兩支騎兵在橋邊狠狠撞在一起,祖寬一馬當先,手中長槍隨意一揮,輕鬆便挑飛了對面的賊騎。

“殺賊!”

在重弩長弓的掩護下,祖寬帶着親兵,一路勢如破竹,嘶吼着衝開人羣,朝着不遠處的一杆玄旗奔去。

位於玄旗下的,正是高迎祥麾下的得力干將,順天王賀國現。

賀國現也是一員悍將,見到官軍殺來,隨即帶人上前迎戰,試圖攔住這股孤軍深入的官軍。

可他雖然手上有幾分武藝,但又如何能是祖寬的對手。

兩人站在一起,不下五個回合,祖寬突然虛晃一招,身子一晃,賣了個破綻給賀國現。

賀國現果然上當,就在他欺身抵近的一瞬,祖寬立刻擲出手中長槍,抽出腰刀,將其一刀梟首。

順天王戰死,其麾下部隊瞬間士氣崩潰,陣型大亂。

祖寬趁勢揮軍壓上,一鼓作氣跨過滁水,拿出了背水一戰的決心。

明軍在他的帶領下,跨過寬闊的滁水,退無可退。

祖寬揮舞着馬刀,再次衝鋒上前: “爲國殺賊,有進無退!”

身後的明軍見主將如此奮勇,精神大震,無不以一當十,死戰不退。

起義軍雖然人數佔優,但在明軍的反擊和關寧鐵騎的反覆衝殺下,絲毫討不到什麼便宜。

戰鬥從清晨一直持續到午後,雙方都殺紅了眼,屍橫遍野。

可就在這勝負難分的膠着時刻,五里橋的東北方向,突然傳來了一陣喊殺聲。

漕運總督朱大典率三千援軍,及時趕到了戰場!

援軍從側翼殺入戰場,一路勢如破竹,朝着義軍包圍而來。

此時的義軍已經是精疲力盡,再加上側翼被襲,陣型開始出現一絲混亂。

可禍不單行,幾乎在同一時間,滁州城門大開。

知州劉大鞏、太僕寺卿李覺斯等人,帶着城中倖存的守軍和青壯殺了出來,從背後狠狠捅了義軍一刀。

三面受敵,老營兵們就算再怎麼精銳,也支撐不住了,戰線徹底崩潰。

高迎祥、張獻忠見大勢已去,只得收攏殘兵,倉皇朝朱龍橋方向撤退。

然而,他們剛逃至朱龍橋,盧象升卻在此早已等候多時, 他親率麾下標營,如同一道銅牆鐵壁,擋住了高迎祥和張獻忠等人的退路。

“賊子受死!”

盧象升揮舞手上大刀,身先士卒,躬援袍鼓,大呼直前,帶領標營衝陣搏殺。

他一路奮勇當先,手上大刀一開一合,必有賊兵殞命當場。

義軍本就是潰逃至此,現在又遇到這麼個不要命的主擋在前面,徹底慌了神,開始四散奔逃。

儘管高迎祥、張獻忠等人拼命收攏潰兵,但也無濟於事。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放棄大部隊,帶領親兵突圍。

盧象升揮軍乘勝追擊五十餘里,從朱龍橋一直殺到關山,沿途“積屍相撐枕”“填溝委塹”“滁水爲不流”。

此戰,義軍死傷五千餘人,僅是首級就被明軍割下千餘,投降者更是數不勝數。

各營首領麾下的老營精銳更是死傷慘重。

高迎祥最爲倚重的八千精騎,僅此一役便戰死三千多人,潰散失蹤者高達兩千餘人。

張獻忠的六千西營精銳,折損超兩千。

經此滁州慘敗,高、張聯軍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威脅南京,只能收拾殘部,灰溜溜地向河南、湖廣方向流竄。

至此,盧象升大獲全勝。

不僅一戰重創了義軍主力,而且還將其成功地向西驅趕,爲下一步與洪承疇會師,徹底剿滅流寇奠定了基礎。

……

捷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飛送至京師。

紫禁城中,正鬱鬱寡歡的朱由檢,接到滁州大捷的消息,猛地從御座上竄了起來。

他臉上狂喜,連聲音都因激動而有些顫抖: “好!好!好!”

“盧愛卿真乃朕之肱骨!國之棟樑!”

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45章 反制李家第65章 攻城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89章 陣斬李卑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46章 害民賊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35章 牆頭草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14章 內應第12章 劉老爺第6章 交鋒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81章 詐降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80章 逃出生天第33章 交贖金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28章 慶功宴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51章 洪剃頭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5章 回陝西第81章 神一魁第12章 劉老爺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49章 鐵角城第36章 整頓軍紀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5章 馬家溝第128章 慶功宴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78章 整訓部隊第73章 聲名鵲起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72章 楊鶴第27章 水泥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63章 李立遠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5章 回陝西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42章 開門紅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26章 搖黃軍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73章 聲名鵲起第73章 聲名鵲起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84章 處處碰壁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
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45章 反制李家第65章 攻城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89章 陣斬李卑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46章 害民賊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35章 牆頭草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14章 內應第12章 劉老爺第6章 交鋒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81章 詐降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80章 逃出生天第33章 交贖金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28章 慶功宴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51章 洪剃頭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5章 回陝西第81章 神一魁第12章 劉老爺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49章 鐵角城第36章 整頓軍紀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5章 馬家溝第128章 慶功宴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78章 整訓部隊第73章 聲名鵲起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72章 楊鶴第27章 水泥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63章 李立遠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5章 回陝西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42章 開門紅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26章 搖黃軍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73章 聲名鵲起第73章 聲名鵲起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84章 處處碰壁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