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野豬嶺

第85章

野豬嶺

可話雖然這麼說,但王承恩也不敢真的動手。

他可以隨意處置那些小吏,但他可不敢打殺一個州府的同知。

小吏那都是些沒品級的腌臢貨,但同知可是五品的地方官,府衙的二把手。

而趙同知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他冷笑一聲,絲毫不慌:

“怎麼,王總兵你還敢砍我的腦袋?”

“別忘了,上一個敢擅殺大臣的薊遼督師,現在已經成了片鴨!”

王承恩心頭一凜,他當然知道。

今年八月,薊遼督師袁崇煥被皇帝凌遲處死,其中一條罪名就是“以謀款則斬帥”。

雖然不知道袁崇煥是不是真的在與後金議和,但朝中的大部分人都認爲,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纔是這條罪證的重點。

王承恩氣得一腳踹翻桌案,怒氣衝衝地離開了府衙。

趙同知在後面看着,冷笑連連,心裡暗道:

“要怪就怪你王承恩是官軍,既不敢動刀殺人,也不敢拷掠鄉紳。”

想當初,他們在江瀚手底下可沒這麼硬氣,如今不過是仗着王承恩是官軍,拿他們沒辦法罷了。

王承恩無奈,只能以總兵的名義發函,讓延安府周邊的縣城火速向延安府輸送糧餉。

他們這一路大軍從榆林行軍至延安府,沿途糧草全靠沿途各縣接濟,早已捉襟見肘。

畢竟,王承恩率領的中路剿匪大軍和其他兩路大軍不同。

左路保安縣,離邊牆不遠,所以杜文煥能夠沿着邊牆一路南下,速戰速決。

而右路的米脂寨,離榆林鎮本身就很近,洪承疇背靠榆林,根本無需爲吃喝發愁。

可王承恩這邊就慘了: 而爲了剿滅王嘉胤,楊鶴調動了數萬大軍,幾乎將陝北的糧草抽調一空。

所以王承恩這八千人的大軍出發時,只帶了勉強支撐十天的口糧。

如今,眼看糧食就要吃完了,到時候將士們餓着肚子,還怎麼去剿匪? 這可把他急得不行,所以才發函讓各縣送糧。

可公函發出去三四天了,周邊的縣鄉卻像沒看見似的,沒有一點兒反應。

勉強湊出來破舊的糧車,結果王承恩一看,車上那點糧食,連塞牙縫都不夠。

眼看着八千大軍就要被餓死,王承恩派出去的夜不收終於帶來了江瀚的消息。

“報!叛軍正在圍攻甘泉縣!”

聽到這個消息,王承恩激動地拍案而起。

他現在只想趁着糧草還未徹底耗盡,帶着這八千大軍,殺奔甘泉縣,將江瀚一舉剿滅! 王承恩連忙找來參將艾穆,下令道: “即刻整隊,兵發甘泉縣!”

“八千大軍一起出動,爭取一戰定乾坤!”

艾穆卻皺了皺眉,沉聲勸道:

“大人三思,延安府是咱們的大後方,需要有人留守纔是。”

“將軍只需撥給我三千精兵,卑職一定把那江瀚拿下!”

王承恩聞言,揉了揉太陽穴,思索片刻後點了點頭: “你說得有道理,但你一個人去太過兇險!”

“這樣,我與你一同前往甘泉縣,帶上六千精兵,讓賀虎臣留下守備延安。”

他頓了頓,又轉頭看向一旁的趙同知,試探着問道:

“趙同知,你覺得如何?”

趙同知懶洋洋地靠在椅子上,一臉無所謂。

反正這延安府守不守的,跟他沒有任何干系。

他甚至內心還隱約期盼着江瀚能夠殺回來,這樣他也好趁亂溜回家,好生歇息。

這天寒地凍的,他身子骨弱,可不像這幫丘八一樣抗凍。

王承恩看趙同知沒有表示,也懶得再搭理他,直接拍板道: “艾穆,你帶四千精兵,立刻馳援甘泉縣!”

“我帶兩千人從敷政迂迴,繞到鄜州一帶,前後夾擊江瀚,絕不能讓他跑了!”

艾穆抱拳領命,轉身便去點兵。

不到半個時辰,四千精銳便在延安府外集結完畢,旌旗招展,浩浩蕩蕩地殺向甘泉縣。

與此同時,野豬嶺的山頭上,黑子正趴在高處的一塊大石上,用千里鏡掃視着不遠處的官道。

一旁的哨長馮老二蹲在他身邊,縮着脖子,小聲嘀咕道:

“方把總,你說延安府那幫追兵,真會從咱們這兒過嗎?”

雖然平日裡總能聽見江大人喊把總的外號,黑子。

但馮老二可不敢這麼喊,他也不敢喊黑把總,只能老老實實的稱黑子爲方把總。

黑子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回道:

“老子又不是算命的,我怎麼知道?”

“我只知道旗總讓咱們司埋伏在這野豬嶺,看看能不能撿個便宜,打一場伏擊!”

兩人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馮老二眼前一亮,捅了捅黑子的胳膊,驚呼一聲: “把總,快看!官道上來人了!”

黑子心頭一緊,趕緊舉起千里鏡,順着馮老二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見官道上塵土飛揚,最先出現的是幾支馬隊,每隊五騎,輕裝上陣,分散在官道兩側,警惕地掃視着四周。

前隊騎兵停下站定,後隊騎兵立刻跟進,相距不過一里,前後銜接得滴水不漏。

黑子眼神一凜,這是邊軍的塘騎! 塘騎五人一組,皆是輕騎兵,騎兵身後插着幾支各色的令旗。

塘騎和夜不收有所區別。

塘騎主要負責巡邏和傳遞情報,相當於斥候,處於第一線,起着預警作用。

而夜不收更偏向於偵察和刺探敵情,相當於間諜,精通夷語,經常會獨自一人深入敵境刺探情報。

更有甚者,會前往敵營進行招降一事。

比如宣德九年,“山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許彬等,遣夜不收以榜招諭殘虜於單于城,有徑人虜營不還者.”

意思就是:山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許彬,派遣夜不收到蒙古的單于城去招降納叛,結果夜不收進去了就沒再回來。

當時的明宣宗得知此事,大發雷霆,並且警告道,如果被抓的夜不收一直不回來,那麼他就要嚴懲派遣夜不收去單于城的人。

黑子放眼望去,只見幾隊塘騎利索的肅清了前方區域,並向後面打了幾個旗號。

緊接着便是兩隊騎兵,浩浩蕩蕩,一左一右從官道上魚貫而出。

中間的騎兵高舉着兩杆大旗,左邊寫着“奉詔討賊”,右邊寫着“延安營參將艾”。

緊隨其後的步軍分成四個方陣,並排而行,身側還牽着負重的馬匹,兵器甲冑統統都掛在馬背上面。

再往後便是輜重營,與前面浩浩蕩蕩的作戰部隊不同,這輜重營顯得有些寒酸。

其中只有馱馬二三十匹,揹着些鍋碗瓢盆,後面還拖着十幾輛炮車。

整支隊伍前前後後走了近半刻鐘,才從黑子的視線中消失。

黑子看這個架勢,估摸着這支官軍起碼得有三四千人。

一旁的馮老二看得眼熱,忍不住問道:

“把總,不是讓咱們打伏擊嗎?”

“咋不帶人衝出去?”

黑子擡手就給了他後腦勺一巴掌,罵道: “你狗日的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那支官軍起碼有三四千人!”

“老子在這野豬嶺攏共就藏了一個司,才六百來號人,拿啥打伏擊?”

“衝出去送死?”

馮老二捂着腦袋,嘀咕道:

“那咱們就這麼眼睜睜看着他們過去?”

“過了野豬嶺,不到兩個時辰就到甘泉縣了,江大人他們還在那兒呢!”

黑子冷哼一聲: “你懂個屁!”

“趕緊派傳令兵,快馬加鞭去稟報大人,就說有一支三四千人的官軍正從野豬嶺往甘泉縣趕,打的是‘延安營參將艾’的旗號。”

“騎兵約莫四百多人,大小火炮近二十門,輜重少的可憐,估計沒多少糧食。”

馮老二連忙點頭:“還有嗎?”

黑子咧嘴一笑: “你就跟江大人說,我是故意把這幫官軍放過去的,準備到時候掏他們屁股。”

“只要官軍在前面和咱們打起來,我這邊就衝出去!”

“前後夾擊,說不定能全殲這幫官軍!”

還有兩章白天再寫,扛不住了 (本章完)

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38章 李家張家第72章 楊鶴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69章 焦屍第235章 牆頭草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84章 處處碰壁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80章 逃出生天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38章 練兵第59章 餘承業第129章 練兵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87章 中伏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1章 安塞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14章 內應第48章 王莊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66章 延安府破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30章 赴宴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9章 李總管第87章 中伏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14章 內應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45章 反制李家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71章 戰後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9章 李總管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35章 靖邊營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
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38章 李家張家第72章 楊鶴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69章 焦屍第235章 牆頭草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84章 處處碰壁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80章 逃出生天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38章 練兵第59章 餘承業第129章 練兵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87章 中伏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1章 安塞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14章 內應第48章 王莊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66章 延安府破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30章 赴宴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9章 李總管第87章 中伏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14章 內應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45章 反制李家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71章 戰後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9章 李總管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35章 靖邊營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