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

王和尚眼睛微微一眯,手緩緩的按在腰間的長刀之上,隨時準備出手。

在海盜之中,一言不可刀兵相向的人從來不少。而且徐海都說的如此,豈能不讓王和尚心中起疑。

徐海說道:“你知道那個人是誰嗎?是許棟。”

王和尚眼睛一亮,說道:“許棟,乃至前東雍水師統領許大人嗎?”

徐海說道:“正是。”

王和尚心中有一番思量。

許棟可以是這些海盜的之中的偶像級人物。

海上大梟除卻方國珍之外,沒有誰的成就能與許棟相比了,許棟一己之力,將自己的妹妹推上王后的寶座,將自己的家族成爲雍王的姻親,所謂的改換門庭是也。而其他混海上的人,即便是手中再有錢,也是見不得光的人。但是許棟卻成功的將自己家,從商人變成了權貴。

即便是東雍小國,但是畢竟是大明皇室嫡傳,比尋常小國高看一眼。

而許棟自己又是身死王事,人死爲大,許棟一死,又被人擡高了一些。

王和尚心中的殺意緩緩的下降,說道:“你的意思是投奔東雍?”

徐海說道:“你以爲我沒有想過,我也投奔過,只是不得其門而入。即便是現在我與東雍國舅,吳鳳儀吳大人還是有些交情的?”

朱厚煌再開啓東雍水師正規化的進程之後,就不再怎麼招安海盜了。

之前是沒有人用,不得已招安了很多海盜,這些海盜在迅速壯大東雍水師的實力的同時,也給東雍水師埋下了很多隱患。現在朱厚煌想一點一點的消除這些隱患,又怎麼會再輕易招收海盜。徐海想投靠也不可的,但是吳鳳儀麾下的錦衣衛,卻要在海盜之中設點,與徐海有些聯繫。

當然了吳鳳儀本人,知道不知道徐海這個人,還是未知數。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這裡吹牛。

王和尚說道:“你的意思是?”

徐海說道:“東雍兵強馬壯,與當今還有矛盾,現在海貿斷絕,我們這無本買賣也做不了多久,何不爲東雍納一個投名狀,投奔東雍?”

王和尚說道:“什麼投名狀。”

徐海說道:“就是沈希儀的項上人頭。沈希儀當初將安南狠狠的得罪了雍王殿下,只要將他的人頭奉上,我們一定能得到接納的,當然了即便不得到重用,我們如今這麼多錢財,也足有在東雍做富家翁了。”

王和尚心中暗道:“多一條後路也不錯。”他說道:“這沈希儀可不是那麼容易殺的。”

大明都鄙視外國,覺得外國都是蠻荒之地,但是東雍他們大抵上都去過,至少澎湖是去過的,澎湖一地的繁華,不下於大明的任何一個縣城,如今將來混不下去,在澎湖養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目標不大容易達成。

沈希儀爲一軍之中,常常在軍中,根本沒有落單的機會了而且五千廣西兵,都翻山越嶺慣了,戰鬥力相當不俗。不是想打敗就能打敗了,即便是打敗沈希儀部下,也未必能抓住沈希儀。

徐海說道:“無事。我已經與其他幾位首領商談過了。在這件事情上,大家聯手合作。”

王和尚心中一陣不舒服,按道理他是盟主,卻被最後通知,他立即覺得自己的權威遭到的挑釁。看徐海的眼神有一點點不同。

但是此刻不是翻臉的時候。

五大巨頭很快決定了,不管有沒有用,有空的話,就拿下沈希儀的人頭試試。

但是海盜從來沒有保密這個觀念,當海盜大軍圍困嘉興城的時候,在海盜之中,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這個消息了。

嘉興城不是那麼好攻克的,在攻守之中,自然有海盜被張經抓住,隨即張經也知道這個消息了。

張經一聽這個消息,不由大吃一驚,這些海盜,哪怕是再多幾萬,在張經看來也不過小問題而已,但是如果雍王參與進去了,那就大大不得了了。

隨即張經拼死派人突圍,將消息傳了出去,整個江南震驚了。隨即北京還沒有得到消息的時候,東雍就得到了。

“啪。”重重的一疊情報砸在桌子上,朱厚煌厲聲呵斥道:“舅舅,這是怎麼回事?”

東雍重臣都在,朱厚煌本不想給吳鳳儀難堪,但是現在局面太過複雜了,甚至福建那邊很多人都主動與東雍斷了聯繫,他們與東雍聯繫,不過是想賺錢而已,但是如今東雍居然是海盜的支持者,還有改天換日之念,他們奉陪不起了。

不說別的,單單是福建方面供應商的混亂,就讓東雍損失不小了。更不要說,這個消息傳到北京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會不會引發東雍與大明之間的大戰。

朱厚煌不想打仗,最少不想在這個時間與大明開戰。現在的東雍與大明打,能勝十場,只要敗上一場,就全軍覆沒。得不償失。

所以他也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激憤了。

吳鳳儀滿頭大汗說道:“殿下,我們從來沒有暗地支持這下海盜,從來沒有過。”

朱厚煌說道:“那麼這個徐海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鳳儀說道:“臣剛剛查過,徐海是許棟許大人的好友,當初是許大人介紹給我們錦衣衛的,一直以來都是錦衣衛在東海海盜之中的線人,我們很多消息都從他這裡得來的。當然也資助了他不少物資,但是今日之事,的的確確是子虛烏有。”

“殿下。”王陽明說道:“如今之事,不是商議誰對誰錯的時候,該商議如何補救纔是。”

有王陽明給的臺階下,朱厚煌也就不追究吳鳳儀了,說道:“王師,你覺得我們該怎麼做?”

王陽明說道:“臣以爲之前坐觀成敗的想法不下了,殿下必須在天下人心中自證清白。”

朱厚煌說道:“怎麼自證清白?孤即便是提兵將這海盜全部給滅掉,想來他們也不會認爲孤是清白的,或許會認爲孤不過是在隱瞞真相,毀滅證據。”

朱厚煌擔心的就是這個。

怎麼說?朱厚煌在海上的勢力太大了,整個東亞海域,他妥妥的是第一海軍,所以海上面有風吹草動,都會聯想到朱厚煌身上,只是這個時間大海對於人來說太過廣袤了,朱厚煌即便一邊邊清理海盜,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就是他完全清理不乾淨,簡直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隨着朱厚煌重心南移,日本貿易在東雍的經濟板塊之中,越來越不重要了。

朱厚煌也無心在這裡面投入太多了。

難不成爲了自證清白,來一次軍事行動,而且軍事行動之後,也未必能自證清白。

王陽明說道:“殿下,想要自證清白,就必須有人承擔這個責任。有人替殿下被黑鍋。”

朱厚煌說道:“怎麼可能啊?這海盜的事情,根本是嘉靖自己搞出來的。”

這一次倭亂,根本就是嘉靖海禁令的反彈,根本沒有人主使,那些強盜也不過沒飯碗的可憐人,當然這些可憐不是他們行兇的理由,更何況所過之處寸草不留。只是似乎真沒有人怎麼指使,他們都是自發的。因爲有高額的利潤在。

王陽明說道:“殿下,這必須有。因爲全天下的人都認爲有。沒有也必須有。”

很多時候都無中生有的,反正所有認爲有幕後主持,那就必須有,一定要有。朱厚煌不能改變所有的觀念,只能順應。那麼這個能替東雍被黑鍋的人,是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十三章 狩獵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
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十三章 狩獵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