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

朱厚煌腰有一點疼。

溫柔鄉是英雄冢,一夜風流,朱厚煌消耗的不僅僅是朱厚煌的體力,還有意志。讓朱厚煌都不想起來了。如果不是戚景通派人來催。朱厚煌才猛地驚醒過來。

慌慌張張的起來。

戚景通早就在等着他了。

朱厚煌說道:“戚將軍,讓你久等了。”

戚景通坐在輪椅之上,說道:“殿下不必多說了,老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不過還請殿下節制。”

朱厚煌頓時有一點不好意思了。

在戰場上生死之間走了一遭,朱厚煌與戚景通關係一下子親近起來了。所以戚景通與敢與朱厚煌說這樣的玩笑話了。

朱厚煌說道:“閒言少敘,閒言少敘,說正事,說正事。”

一談到正事,朱厚煌與戚景通的表情就嚴肅多了。

朱厚煌問道:“抽調壯丁的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戚景通說道:“壯丁倒是抽調好了,不過以臣有一點意見。”

“什麼意見?”朱厚煌問道。

“臣想抽調縣兵成軍,這樣一來,縣兵本就進行過軍事訓練,而且軍心在我,組建起來更快。用寧王軍俘虜的話,時間有一點緊,而且這樣的軍隊恐怕,不能信任。”戚景通說道。

“孤也知道不能信任。”朱厚煌說道:“但是這一次從江西來的壯丁都是寧王軍出身,移民的總數,恐怕並不比東雍全部戶口少,一旦他們有了異心,孤該怎麼應對?”

“這?”戚景通完全沒有想過這一點。

朱厚煌說道:“不管怎麼說,寧王軍也是大明子民,如果在占城,估計他們對孤再怎麼不喜歡,也不能反對孤,孤只需帶着他們打上幾仗,自然軍心服順了。但是如果將他們留在東雍,而東雍原來的壯丁,大部分都跟孤出征了,一旦有不忍言之事,還有誰可以爲依靠?”

戚景通說道:“臣知錯了。”

“無妨。”朱厚煌說道:“我等君臣一心,纔是成大事之法。”

戚景通說道:“臣已經沒有疑慮了,現在就壯丁召集起來嗎?”

“不,”朱厚煌說道:“你不記得,東雍還有一支軍隊嗎?”

戚景通說道:“殿下的意思是護蠻軍嗎?”

朱厚煌說道:“正是,護蠻軍是帶出來的,孤現在要你一句話,這護蠻軍到底能不能信任。”

戚景通口乾舌燥,一個簡簡單單的信字,卻說不出來。

護蠻軍之中雖然不少漢人軍官,但都高高在上,其餘的士卒都是蠻人出身,大權都在杜夜郎身上,而杜夜郎本身就是大肚王。一旦杜夜郎起了別樣心思,還真的沒有人能夠制約杜夜郎。

“臣不知道,護蠻軍能不能信任,但是臣敢保證,臣只要在東雍一日,杜夜郎一日不敢起叛心。”

朱厚煌說道:“不敢起叛心,而不是沒有叛心。”

戚景通有些遲疑的說道:“是。”

一時間朱厚煌也有些難辦。他忽然覺得護蠻軍的存在,讓他如哽在喉,不能下嚥。因爲他之前, 完全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將整個東雍島裡面的人給調空。本來不算什麼的存在,變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不過,殿下臣估計杜夜郎這個人,有賊心沒賊膽。”戚景通補充說道。

“此言怎講?”朱厚煌問道。

“殿下太高看護蠻軍的實力。”戚景通緩緩的回憶道。“護蠻軍現在有千餘之多,武器也相當精良,但是戰鬥力卻根本不行。護蠻軍是臣一手訓練出來的,可以這樣說,在山中作戰,臣承認,即便是殿下的親軍,也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如果平原列陣而戰,恐怕是他們連縣兵都打不過。即便是親軍一人也不在東雍,只憑借縣兵都能殲滅他們。殿下是不是,將他們看的太重了。”

朱厚煌閉上了眼睛,剛剛移民到東雍的江西民衆,人心不附。這是第一隱患,陸完調用民力太多,而東雍百姓都是經過訓練的,壯丁搖身一變就是軍隊。一旦陸完有異心,東雍立即變色,這是第二大隱患,護蠻軍纔算得上第三大隱患。

朱厚煌其實並不是太擔心陸完有異動。畢竟他身後有大明。陸完也是將死之人。

不過信不信得過是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是另一個問題。

“好吧,這一件事情,先留着,等一陣子孤與陸師說,讓陸師盯好了護蠻軍。準備擴軍吧。”朱厚煌說道。

朱厚煌與戚景通一起出現在校場之中,點將臺上。不過朱厚煌是站着的,而戚景通是坐在輪椅之上的。

朱厚煌看着下面的人,只有七百人左右。

朱厚煌一揮手說道:“開始吧”

戚景通說道:“按殿下的意思,各級官佐都升官一級,將寧王亂軍配進部隊之中。臣都已經分派好了。”

朱厚煌看着下邊,來了很多人。他們的臉上都帶着迷茫的眼神,雖然走的亂七八糟的,有些人還餓的時間長,看上去搖搖晃晃的。

整個校場上一陣喧譁,有人用福建話大聲喊人名,也有人用北方話大喊人名,但是來的都是江西人,他們很多人都聽不明白北方話與福建話,簡直是雞同鴨講。

朱厚煌在心中再一次記下來一條,普通話,或者是官話。一定要有所準備了。一想起弄普通話,必須要弄拼音,或者說切韻,朱厚煌就頭大。估計在古代弄什麼拼音不大可能,只能用切韻法,但是切韻法,朱厚煌也是回到大明才學的,他根本不是太懂。而且切韻之法,如果切韻之法真行的話,爲什麼自古以來沒有弄出來動靜。不過朱厚煌只能想想而已。

紛紛擾擾幾乎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才讓整個軍隊完成了編組。

不過再次聚集在一起的軍隊,再也沒有剛剛剛剛七百多人那種如山的氣質,而變得鬆鬆垮垮的。看上去氣勢一下子垮下來。

朱厚煌不由的皺起眉頭,知道這兵還有重新練,不過他也知道,有七百親軍做骨幹,擴軍五千,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這些寧王亂軍。也是有訓練的底子的,只需訓練十餘日,就能有一個像樣的模樣。

朱厚煌輕輕咳嗽一聲,立即有身邊的衛士說道:“肅靜,肅靜。”

肅靜之聲傳到下面,下面的剛剛晉升軍官的士卒回過神來,連忙彈壓,大概過了幾分鐘,下面的聲音才緩緩的平息下來。

朱厚煌站了出來,他一身戎裝,身上的盔甲在陽光燁燁生輝,他向下面掃視一眼,目光好像是刀劍一樣,掃過下面的一個個士卒。

他們有兩種不同的反應,凡是接觸到朱厚煌的目光,都挺直胸膛的,都朱厚煌軍隊中的老人,而接觸到朱厚煌目光,都眼神躲閃,不敢直接面對的都是剛剛加入的新兵。

朱厚煌說道:“孤乃大明雍王,孤想那麼都不陌生,你們要麼一直是孤的兵,要麼曾經是孤的敵人,現在是孤的兵。”

“安慶之戰,就是孤守的。”

朱厚煌每說一話,都有數十個大聲傳下去,而這四十多人是用不同的口音傳下去。這一句話,讓下面的人都猛地擡起了頭。

“現在爾等是附逆之徒。按照朝廷的意思,是要將那麼打成賤民,男的世世爲奴,女的代代爲娼。但是孤認爲爾等不過附逆而已,並非主謀,故而在皇上面前爲爾等求了情,是得爾等能發配到東雍來。”

朱厚煌軍中演講,每一句話都鏗鏘有力,聲震四野,每當這個時候朱厚煌的胸中有一股熱血涌出。

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九百章 影響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
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九百章 影響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