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

這幾十個人頭亂滾的場面,可謂血腥之極,按理說觀刑之人,非被嚇着不行,但是下面黑壓壓的人羣,先是一靜,隨即不知道誰縣開始哭了。嗚嗚的哭聲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瞬間傳遍了整個峽谷之中,甚至有人跪倒在地,痛哭失聲,大喊道:“爹,娘,你看見了嗎,殿下爲你們報仇了。”

有人好像是一個木偶一樣,愣愣的站在哪裡。

此刻吳鳳儀來到朱厚煌的身邊,與朱厚煌耳語道:“殿下,從礦洞之中發現,大量的屍骨,大概有數千具,具體多少還有待清點。”

朱厚煌看到下面的場面,聽到吳鳳儀所說的話。自然能猜得出來,這些人在礦洞之中,活得如何,可以說是暗無天日。鄭老大心腸簡直如同鐵石一樣,是在用人命來換金子。想到這裡朱厚煌不由的升起了同情之心,說道:“不用數了,全部掩埋了吧,入土爲安,不要再打掃他們了。”

朱厚煌有時候不得不佩服鄭老大的能力,朱厚煌從發現北港金礦之中,傳出消息之後,沒有想怎麼開發,就遇到了與佛郎機一戰,然後在大員一直忙着重建海軍,到現在再次北港局勢不可控制,不過相隔三個月的時間而已。

三個月的時間,鄭老大就能找到金礦,並且成功開採。如果不是手段太毒,不給別人留餘地,也不給自己留餘地。朱厚煌想收復這些礦工之心,有什麼比他的人頭更有用的工具嗎?

“雍王殿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知道誰先喊起來了,一時間衝滿了整個峽谷之中。

朱厚煌臉色立即變了,李良欽立即了領會他的意思,拔出身上的短火統,一槍朝天上打去,槍聲壓住了呼喊之聲,李良欽大聲說道:“雍王殿下萬勝。”他的聲音好像是驚雷一樣,在朱厚煌的耳邊響起。

下面的人立即改口了,說道“雍王殿下萬勝。”

聲音在在峽谷之中反覆重複,迴音與呼喊之聲 疊加在一起了。顯得聲音更加來回激盪。

朱厚煌鬆了一口氣,寧王即將造反,朱厚煌身處嫌疑之地,有些忌諱不得不在意。不過他回想起來,剛剛萬歲的呼聲,不知道怎麼得有一種禁忌的快感。

等所有人的心情都平靜下來,朱厚煌再次對眼前這一萬多人做出安排,想要離開的人。下山在北港附近分田,編戶齊民成爲雍國的子民。

不想下山的人,可以在繼續在礦山工作,不過那時候的礦山,就不會像現在這麼枉顧人命了。

在朱厚煌的分流之下,老弱病殘幾乎沒有一個想留下來的,朱厚煌命俞大猷將他們送往北港,令李世貴將他們編戶齊民。分發土地。

剩下的青壯之中,也有一部分下山了,不過剩下千餘人不想下山,他們想從軍,但是朱厚煌的親兵絕不是想加入就可以加入的。

朱厚煌說道:“舅舅,這金礦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他想了想,最後好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吳鳳儀。

朱厚煌說道:“現在南洋貿易受到了限制,想要重建水師,財政上有很大缺口。金礦是孤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需要極其重視。而且孤也不能給舅舅太多的人力支持。”

在朱厚煌看來,在東雍建立起一個自給自足的體系,遠遠比一個金礦重要的多,所以朱厚煌不會將這麼多人都堆在金礦之上。必須讓他們在東雍開墾耕地。並不是完全是爲了糧食,而是讓更多的人在東雍紮根,只有有更多的人在東雍紮根,未來的雍國纔有競爭能力。

“而且,人命至貴。孤不許以人命換金子之事重新出現在北港。不過,舅舅可以多用火藥開礦炸山。孤準備將這些礦工以軍隊編制,也算是一支縣軍。孤自會派人協助舅舅。”

當初義烏礦工,簡直橫掃天下。朱厚煌當然知道,礦工這個羣體到底有多適合當兵。自然不墾放過。

不過朱厚煌並不打算讓這些礦工上戰場,主要是將來朱厚煌有太多的礦要開,不多說,單單是煤礦與鐵礦,就是必須要開的。這一支軍事化的開礦部隊,將是朱厚煌開礦大業的技術骨幹,甚至有時候也可以用在一些別的上面,比如說炸城牆。

“當然了,孤不會讓舅舅在這裡久留的,舅舅只需要培養好合適的人選,就可以回到孤身邊,孤身邊少不了舅舅。”

選擇吳鳳儀,也是朱厚煌無奈的選擇了。金礦是一個肥差,這個位置上,不放一個放心的人,將來就等着去追贓吧。但是朱厚煌可以信任的人,又願意擔任這個職位的人,本來就沒有多少。

吳鳳儀不想離開朱厚煌。朱厚煌身邊是整個雍國的權力中心,雖然雍國纔剛剛成形。但是大臣之間的一些矛盾已經顯露出來一點苗頭了。吳鳳儀自然不願意離開權力中心,他想了想,說道:“臣有一個條件。”

朱厚煌笑道:“舅舅請講。”

“臣先請殿下,將汪直派給臣。”吳鳳儀說道。

“汪直?”朱厚煌好像是問吳鳳儀,又好像是在問自己。他當然明白吳鳳儀的心思,汪直與俞大猷一起當自己的親衛,俞大猷已經成了一縣的縣尉,可以說獨擋一面了。但是汪直還在朱厚煌身邊,當一個貼身親衛。

吳鳳儀分明想將汪直當成自己的替手。

朱厚煌思忖說道:“去將汪直叫來。”

不一會兒,汪直過來了。說道:“臣汪直見過殿下。”

朱厚煌說道:“汪直,你對這個金礦怎麼看?”

汪直心中一跳,立即暗道:“我等的機會終於來了。”

以武勇而論,汪直比俞大猷差太遠了,俞大猷一遇見戰事,就脫穎而出,汪直的作爲也算得上有圈有點,但是與俞大猷一比,就遜色不少了。

這就是俞大猷被提拔,外放,成爲縣尉的原因之一。

汪直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想在武勇上與俞大猷比,這輩子都沒有希望了,但是並不代表,自己一輩子就只能被俞大猷壓在下面了。

現在就是他的機會,汪直說道:“如果臣來主持這個金礦,首先巡查河道,建立水上交通,用來運輸物資。並且將礦工什伍編制,多用火藥開採----”

汪直有一點比俞大猷強得多,就是他從小是被當成汪氏族長培養的,在處理事務上有經驗,也有手腕,雖然他對這個金礦並不是太瞭解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提出好十幾條意見。最後汪直頓了頓,說道:“殿下,何不鑄金幣?”

一言驚喜夢中人,朱厚煌聽到汪直這一句話,第一感覺,這傢伙不是穿越的,在朱厚煌的心中,明清之季,從來沒有鑄金銀幣之說。

朱厚煌現在有一個金礦,想要將金礦的利益最大化,鑄成金幣,未必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凡是鑄幣都會有錢息的。

朱厚煌回想汪直的言行,沒有一絲穿越者的特徵。這才放下心來,說道:“你就跟着吳大人先管理金礦吧。”

朱厚煌既沒有采納汪直的意見,也沒有拒絕。不過朱厚煌覺得他現在東雍立足爲穩,一切以求穩爲主。很多事情都要先放上一放,比如汪直鑄幣的意見。

不過汪直這一次並非沒有出彩的地方,至少朱厚煌在他的心裡,在汪直的名字下面重重的畫了一個圈,成爲被朱厚煌看中的幾個臣子之一。給朱厚煌留下非常重的印象。

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章 傷寒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
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章 傷寒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