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

雍軍兵臨城下。

福州城內一片驚慌。

不過,福州知府,乃至於福建巡撫,是不可能投降的。

並不是因爲他們不看好雍國能取勝,而是他們與雍國之間的樑子比較深,不敢輕易投降。

嘉靖登基以來,對福建方面進行了大清洗,所有親雍王的官員全部遭到的清洗。凡是上臺的官員,無不以打擊與雍王有關係的人與事,作爲政治正確。

沐有威因爲背後有沐王府。所以被調配閒職,而鎮守太監,難免一刀砍了,乃至於沐有威的親信,黃士龍也被迫出奔東雍。讓朱厚煌得了一員水師大將。

他們一直在斷絕鎮壓的東雍在福建潛勢力。

不過,任何高壓都抵擋不住利益的誘惑。

東雍在福建的滲透是由下而上的,普通百姓,與東雍聯繫的各路商賈,以及這些商賈的後臺,然後纔是往官府裡面滲透。

大明地方官權力其實並不大,他們很快就有力不從心之感。

從嘉靖二年之後,這些官員打壓東雍的勢頭也慢慢放緩了。各地縣衙都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政策。

裝作沒有看見。所以即便海禁非常的嚴苛,但在福建一帶,貿易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還能保證一些貨物的暢通。

不過作爲福建省會,布政使衙門所在之地。不管是因爲士林節操,還是因爲之前的舊怨。他們都不敢投降。

朱厚煌送進福州的勸降文書,不過被打回來而已,後面還有一封怒罵雍王狼子野心的書信,顯然這爲福建巡撫是至生死於度外了。

“想學鐵鉉?孤要看看你的成色如何?”朱厚煌一聲令下,就開始的攻城。

其實朱厚煌從一開始都沒有想過順順利利的勸降福州城,畢竟大明還沒有到窮途末路的時候,一個省城絕對不可能兵不血刃。不過同樣朱厚煌在福州有太多安排,攻克福州決計不是什麼難事。

甚至不是朱厚煌的刻意安排,因爲東雍的班底,就是福州人,來自於福州三衛,雖然對他們來說,已經遠離福州了,但是這個時代的最重視鄉情,所以對他們來說,即便是離開福州數年,那麼是數十年,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還是福州人。而對在本地爲官的人,全部是外地人,而在這個危機時刻,根本沒有多少本地人想爲大明殉葬。

王詢寫完給怒斥雍王的書信之後,好像是用光了所有力氣了,他長嘆一聲,跌坐在的官帽椅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他覺得所有人看着他的眼睛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感覺。不像是看上官的眼神,而是像是看一個神奇的玩物的感覺。

讓他感覺非常不好。

王詢是正德年間進士,但是一直不受重視,在外做官,在嘉靖登基之後,抱緊了嘉靖的大腿,這纔得到了福建巡撫的職位。

他當然明白他來福建的首要的政治任務是什麼?既不是保境安民,也不是爲民請命,而是限制雍國的發展。

但是六年過去,王詢一面給嘉靖上報的時候,說的花團錦簇的,但是自己卻知道,自己對福建的控制權,在一點一點的失控。

不過,他覺得對福州城還能控制。

他強打精神,打消在大腦之中,所有其他的念頭,說道:“來人,我要巡城。”

他身穿大紅官袍,將府中所有的衙役全部都拉起來,讓福建布政使,學政兵備道,福州知府,還有兩個知縣,全部帶在身後,也將所有依仗都拉起來,看上去氣勢洶洶。

福州城之內,本來熙熙攘攘的人羣,一瞬間全都沒有了,大街上空蕩蕩,好像是一座空城。不過,街道兩邊的窗戶之中,就要太多的眼睛在偷偷的看着。

王詢先上了城頭。。

不過沒有走兩步,臉色就難看之極,因爲城牆之上,幾乎是空蕩蕩的。人都沒有站滿。

感謝朱元璋。

大明很多城池都是太祖時代修建的。

福州城也不例外,雖然時間長久,有很多地方破損,但是總體規模在哪裡放着,根本沒有問題。

但是再堅固的城池,都需要人來的防守,單單一座城牆,根本擋不住任何人。

王詢說道:“這是怎麼回事?你們就準備這守城嗎?”

“大人,福州三衛沒有人了。”福州指揮使說道。

他叫盧升,也是衛所出身。現在是福州指揮使,在地方也有剿滅的賊寇的記錄。也算是一員驍將。

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東南衛所到底敗壞到什麼地步,是區區一個良將能有所作爲的嗎?盧升也只能保證自己的麾下千餘人家丁,是一等一的精銳,除卻什麼也做不了。

即便是保證這千餘家丁的戰力,還是王詢幫助不少的,否則他連這個都做不成。

“盧升,福州三衛怎麼沒有了?”王詢厲喝道。事到臨頭才發現手邊沒有兵,他簡直要發狂了。

“大人,自下官到任以來,就向大人稟報,福州三衛因爲叛亂問題,全部發配到東雍,出現了缺額,但是大人從來沒有處置過。”盧升此刻也顧不得委婉了,直接說道。

王詢的大腦之中,似乎翻出來什麼東西出來。

有這一回事情。

要知道衛所都是有地的。

而福州三衛全部流放了,但是土地卻是不會流放的,這些土地在大明的黃冊之上,是寫的空缺,但是在實際上,已經被佔據了。

沒有土地,沒有銀兩,什麼都沒有,怎麼重建衛所啊?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故而王詢都放棄了。反正不是什麼急務。一放就忘記這一回事了。

王詢也顧不得盧升的無禮了,說道:“盧大人,現在當如何是好?”

雍軍來的太快,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東雍一戰,明軍大敗,這個消息傳開了,甚至東雍也發佈檄文了。但是東雍一直沒有動靜,即便是有一點動靜,也是在沿海的島嶼,還有廣西方向。

盧升也下命令給各衛所反擊。當然他知道,他的命令只能存在於公文之中,就好像是大明很多衛所都只是存在公文之中一樣。

但是爲了福州的安全,他還是做出一些佈置的,比如防備下令長樂戒備,從各處徵調兵力。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東雍說來就來,而且這麼快,快到他還沒有反應過來,對方就已經兵力城下了。

這時候,盧升不過糾結了數千兵馬。

但是對於福州這樣的大城,數千兵馬能有什麼用,連圍着城牆的轉一圈也未必能夠。

就是王詢所看見的這個局面。

盧升說道:“大人,此刻也顧不得別的,請大人授命下官在城中徵兵。”

“好。”王詢說道:“我這就讓閩縣,侯官兩縣出力,城中男丁盡數徵召爲兵。如果這個樣你能守上多長時間?”

盧升本想說,不需要全部徵召,壯丁並不是越多越好的。只是這個局面,盧升也拒絕不了多餘的兵力,不管有用沒有用,先徵召了再說。

盧升說道:“有大人之命,下官只能保證守上一個月。再久城中的糧食就不夠了。”

福州城在閩江北岸,城中並不缺少地下水,所以水源一時間是沒有問題,但是糧食是一個問題。

福建本不就是產糧區,福建本地的糧食,根本不夠福建本地人吃了,所以從外地調入糧食,對福建非常之重要。

甚至東雍與福州做買賣的時候,也輸入一些海外的糧食。這是說福建糧食問題,就福州來言,局面更不樂觀。

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
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