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

俞大猷也感覺到,今天遇見的敵人,是他今生面對的第一個強敵,雖然比不上師傅,但也是一等一的好手。他能從王綸身上感受到極其強大的威脅感,他對能否戰勝王綸,也沒有一點把握。鹿死誰手,只有勝利的人才會知道。

“南昌王綸。”

王綸也不廢話,戰場上本就不是廢話的地方。掄起長刀,狠狠的砍了下來。

俞大猷一槍挑過去,一刀一槍重重的撞擊在一起,俞大猷的長槍跳起來,高高的揚起來,俞大猷退後兩步,長槍一甩再次控制在手中。

這就顯露出王綸的厲害之處。王綸正值壯年,一身力量正在巔峰之時,而俞大猷的年紀畢竟比較小,身體還沒有完全長成,就體質來說,他比王綸偏弱,力氣上吃虧。只能在招式精妙上挽回局面。

但是所有武藝最後都落在力量之上,這樣的力量差距,讓俞大猷不得不步步後退。

朱厚煌在後面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摸腰間,摸到了兩個硬邦邦的東西,這是兩柄短柄火統。與火槍兵的火槍一脈相承。

朱厚煌找一個人,將這兩柄火槍遞過去。吩咐道:“你過去,用這個偷襲。“

“是,“得了吩咐之後,此人立即向前面慢慢的插過去。

雙方士卒劍拔弩張,彼此相對,但是最中間卻是俞大猷與王綸一刀一槍互相爭鋒。不是沒有人想衝過兩個人戰鬥的圈子,但是都不兩人給誤傷了。所以雙方士卒都將目光放在兩人身上,一時間好像是回到了古代鬥將的場景。

但是這個場景維持的時間並不長。“砰”的一聲火統響,王綸躲閃不及,右臂受傷。幾乎在火統響起的同時,好幾根箭矢也從王綸身後飛射出來,一瞬間想將俞大猷射成馬蜂窩。

俞大猷的盔甲是朱厚煌特地賞賜的,堅固非常,只是能擋住箭尖的鋒銳,卻擋不住弓箭上巨大的力道,俞大猷覺得好像有人掄起百餘斤的大錘,狠狠的砸在他的胸膛之上。俞大猷整個人被打得飛起,狠狠的砸在身後的人羣之中。被身後的士卒給接住。

“卑鄙無恥。”雙方的士卒第一時間怒罵,瞬間衝向對方,混戰在一起了。

俞大猷想要起身作戰,只是輕輕一動,頓時覺得胸前劇痛,似乎是有一根骨頭斷了。使不上力氣來。

不過王綸似乎比俞大猷更慘,也在後面沒有出來。

有了俞大猷將王綸這一擋,讓朱厚煌有時間,從一邊調過來幾十個好手,擋住了寧王軍的攻勢。雙方打的稀里嘩啦的。卻彼此奈何不了對方。

打成僵持了。

這種僵持,對朱厚煌來說,感覺不錯。因爲安慶城內的兵力調動遠遠要比城外的寧王軍要快,這樣僵持下去,定然是外面的寧王軍先堅持不住。

但是,朱厚煌很滿意,有一個人不大滿意,就是俞大猷。

俞大猷從前面撤下來養傷,見到了朱厚煌,說道:“殿下,剛剛的火統,是你讓人放的嗎?”

俞大猷對自己的推斷充滿了信心,無他,這樣的小火統整個東雍都不多見,都是在京城之中打造,除卻朱厚煌,也就是朱厚煌寥寥幾個近臣有這個東西。

朱厚煌一聽俞大猷的語氣,就知道俞大猷想說些什麼,心中暗笑:“沒有想到,原來俞大猷在年輕的時候,也有這麼幼稚過。”

“是。”朱厚煌說道:“你是不是覺得,暗箭傷人,不是好漢所爲?”

俞大猷被朱厚煌的反問,一下子被問住了,有一點吞吞吐吐的說道:“是。”

朱厚煌冷笑說道:“你知不知,我們如果守不住安慶城會有什麼結果?寧王大軍可以直逼南京城下,如果南京再有失,讓寧王站穩了腳跟,從此大明南北兩分,不知道戰火綿延多少年。所以,爲了守住安慶,即便是再怎麼狠毒的手段,孤也用得出來,不要說區區暗箭傷人了。俞大猷。”

朱厚煌冷冷的說道。

俞大猷立即說道:“臣在。”

“你如果想做爲一個武夫,就鄙視這種行爲,但是如果想做一個將軍,就應該知道,身爲一個將軍,眼中只有勝利,固然不崇尚卑鄙手段,但是爲了勝利,有時候用上一用,又有何妨。你好好想想吧。”戰場上的事情還有很多,朱厚煌也沒有時間開導俞大猷,說了兩句,隨機離開了。

俞大猷有些茫然,忽然他感到身前有一點陰影,他擡起頭來,卻發現李良欽,就站在他面前,他期期艾艾的說道:“師傅。”

李良欽一隻手按在他的胸前,輕輕一觸,已經感覺到了,俞大猷的傷勢並不是太嚴重的修養幾天就會好了。這才放下心來。

俞大猷說道:“師傅,我錯了嗎?”

李良欽微微一笑說道:“師傅,可不是要當將軍的人,這個問題可以問你自己。”

俞大猷閉上眼前,他想起孫子兵法之中的將有五危之說。暗道:“我大概是錯了。”

俞大猷在反思自己的時候,王綸也在反思自己。

王綸的傷勢要比俞大猷的傷勢重的多。

王綸右臂之上,被鉛彈打中,硬生生的從手臂上扯下一大塊肉,這還算是好的,如果再偏一點,打在骨頭之上,定然能將骨頭打斷。說不定連手臂都能扯下來。

王綸暗道:“今日之戰,恐怕要無功而返了。”

太陽漸漸西去,能享受陽光的時間並不多了,此刻王綸即便是再有決心,也不得不考慮怎麼收場了。

再這樣下去,他定然得不了什麼好。

王綸暗道:“今日,好不容易在城頭上佔據了一大塊地方,不能輕易放棄,我此刻向殿下請援兵,今日日夜不休,舉火夜戰。不拿下此地,決不罷休。”

即便他知道,夜戰對攻城一方,並不是太友好的。但是他實在是捨不得他控制的這一段城牆,已經有數百士卒從這裡殺進安慶城,雖然沒有下樓的樓梯都是墜城而入的。

他知道他一放棄,想再控制這一段城牆,就不知道要死上多少人,才能達到目的了,特別是已經潛入城中的士卒,更是必死無疑,連一點生路都沒有。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所以他不想放棄。

他匆匆的讓幾個士卒回到寧王身邊求援,忽然有人發現江上來了很多船隻。有人說道:“我們的援軍來了。”

在有人欣喜的時候,王綸的臉色黑成了鍋底,他看得分明這些船隻是從下游過來的,怎麼可能是他們的援軍。恐怕是敵人的吧。

果然不出王綸所料,這些船隻依靠高大的船身並排在靠在江面之上,居高臨下拋出一個個巨大的火球出來。

寧王在江邊的船隻,比這些船隻本來就小,而且船上大部分人手,都被王綸拉到城頭上,王綸目眥欲裂,也改變不了,一艘艘船隻並焚燒的結果。

不過片刻,江邊就燃起了熊熊烈火。

王綸左右看去,發現身邊的人臉上都帶有驚恐的神色。他就知道大事已去,不可挽回了,他就是再怎麼不想,也必須安排撤退的事了。

“傳令。撤退。”王綸咬着牙說道。

安慶城雖然臨江,但是與長江之間,還是有一點空檔的。這一點空檔,就是王綸唯一的撤退路線,這一條路線,有一部分甚至還在城頭火力的打擊範圍之內。但是此刻王綸已經沒有其他道路可選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九章 打虎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章 不服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
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九章 打虎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章 不服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