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

劉養正看到城牆女牆的後面,有一道金屬的反光。讓劉養正陡然提起了精神。他仔細看看,在安慶城門上面,幾乎每一個女牆後面都有這樣的反光。

是火炮嗎?

劉養正臉色順便變黑了,他想起先前水師的報告,說雍王的水師火器犀利,特別是有一種火炮能夠彈如雨下連綿不絕。

當時很多人將信將疑,以爲是水師爲自己失敗找到的藉口,而且數量極多。而劉養正現在將這些情況,與城頭上的情況一一對證,立即明白了城頭上有火炮,而且是數量極多,發射速度極快的新式火炮。

劉養正再也顧不得什麼了,說道:“殿下,快快下令鳴金。”

寧王問道:“劉先生是什麼意思?見不得孤勝利嗎?”

劉養正這才發現,原來就在這一會兒,戰場形式發生了新的變化。

戚景通帶領的雍王軍,節節敗退,看上去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就能退到城門這一塊地方了。

到時候,如果城裡面開門的話,寧王軍就能一股氣,殺進城中,如果不開城門,就能將外面這一支精銳給硬生生的吞到肚子裡面。

“殿下,這裡面有詐,萬萬不可輕易上當。”劉養正也顧不得其他什麼了,他比誰都知道,寧王之所以有現在的聲勢,都是因爲寧王中軍這數萬精銳,沒有這數萬精銳,寧王什麼浪都翻不起來,如果想成大事,這數萬精銳是寧王唯一能夠依靠的東西。

還不得劉養正再勸,寧王陡然大喊道:″好,他們要開城門了,果然是婦人之仁。“

劉養正擡頭一看,卻發現西門的吊橋落下來了。劉養正神色黯然,心中暗道:″來不及了。“

戚景通滿頭大汗,來不及擦拭。呼吸如同鼓風機一樣,不住的喘息。

古代戰爭從來是力氣活,身披重甲,每走一步路都會消耗相當大的體力,更不要說一聲戰鬥下來。

戰鬥之中的每一擊,都是一個實打實的力氣活。如果不是雍王親軍是朱厚煌的心尖子,每時每刻都是以最好的待遇,最嚴格乃至於嚴苛的訓練。

這一陣看上去並不起眼,但是從城中步行出去,最少有裡許之地,然後衝陣廝殺,硬生生的殺散數陣。然後在數萬敵軍的追擊之下,逃出來,還能保持陣型不亂,需要極其強大的體魄。須知他們每人的鎧甲兵器的重量,都有二三十斤重,這麼重的重量,這麼拼命的廝殺,寧王中軍,還可以換人休息,而這邊絕對不能。

這一場大戰之後,戚景通部下傷亡不多。但是全部與戚景通一樣,大汗淋漓,汗透重衣。早已是強弩之末了。

戚景通握住手中的長刀,大喝道:“誰還有力氣,跟我再衝一陣。”

“我有。”一個清亮的聲音說道。戚景通擡眼看過去,卻發現正是俞大猷。

俞大猷師從李良欽,年紀雖然青,但是就武功來說,隱隱爲年輕一輩第一人,一般人根本是他對手。

這個時候,也只有俞大猷,等幾十個人有能力再衝一陣了。

戚景通說道:“好,我們再衝一陣,將追兵逼退。其他人撤退。”

戚景通鼓起勇氣,只覺得渾身上下都隱隱作痛,好像從頭到腳的經脈都有一種酸漲之感。他知道,他已經是用力過度了。

所謂老不以筋骨之強。戚景通已經上了年紀,不服老不行了,比不得俞大猷一行人,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殺,”戚景通很少顯露出自己的武功如何,因爲他已經是一個將軍,一個軍官,他更多的考慮是戰爭的勝負,而不是顯露自己的武功。但是說戚景通一點武藝都沒有卻是大錯特錯了。

戚景通高祖跟着太祖皇帝起兵,博得一個世襲指揮使的功名,從此之後,戚家從來是武將傳家的,從小時候,就開始訓練弓馬騎射,步戰馬戰。都是刻入骨子裡面的記憶了。

卻見戚景通刀法犀利之極,刀法從不走空,每出一刀,都必然殺一個人,不管是穿這多麼厚的盔甲。戚景通也能見縫插針,順着鎧甲的縫隙一刀斬入,幾乎到了以無後入有間的地步。

俞大猷與戚景通又是不同,俞大猷勢如瘋虎,一根長槍就好像是猛虎的獠牙,一刺一收,就能殺一人,幾乎沒有一個人是他的一合之敵。

“走。”戚景通即便是在重重包圍之中廝殺,也保持着冷靜。時刻注意到自己衝到了什麼地方,是不是該回轉了。

這一次捨命出擊,你不過是爲了打亂對方的攻勢,讓雍王親軍與寧王軍分開來。這個目的達到了,他自然要走。

俞大猷此刻幾乎都打瘋了,一根長槍在他手中用出了蛟龍出海的氣勢,長槍一抽之間,就能將一個敵軍士卒重重的甩了出去,就好說投石機一樣,重重的砸翻一大羣人。

不過俞大猷聽到了戚景通的提醒之後,這纔回過神來,這次發現衝出來斷後的幾十個人,已經只剩下不到十個了。

其餘的都已經死了。

但是他們這種不要命的打法,還是將吊橋前面清掃出一大片空地出來。

幾個連忙向後面退,但是寧王軍就這容易讓離開的。忽然一陣崩崩的響聲從後面傳開,戚景通立即色變,這是他最熟悉不過的弓弦之聲。

無數致命的箭矢從後面射了過來。戚景通連忙揮刀護住了自己。但是能護住自己的上身,護不住自己的下半身。戚景通只覺得手上長刀一沉,差點拿捏不住。幾乎要墜倒在地上。他硬生生的磕開兩根長箭,緊接着膝蓋上一陣穿心徹骨的痛處傳來,他再也站立不住,撲通一聲栽倒在地上。

這一陣箭雨來得好快好狠,就在他們剛剛與敵人脫離開來的瞬間。幾乎逃出來的幾個人統統變城了馬蜂窩了,身上的箭頭恐怕也有一斗了。

唯獨有一個,沒有受到太大的上傷害。這個人就是俞大猷,在危機關頭,俞大猷才顯露非一般的風采,一根長槍舞的好像是風車一樣,在叮叮噹噹的敲擊聲之中,將所有射向他的箭矢全部擋下來了。

他低頭一看,不由怒喝一聲,道:“戚將軍。”

他發現和他一起 從軍陣之中衝出來的戰友,幾乎全部死在剛剛一輪箭雨之下,連戚景通也被射中雙腿。栽倒在地,眼看站不起來了。

俞大猷連忙將戚景通拉了起來,一把攙扶住胳膊,說道:“戚將軍,你堅持一下。”

戚景通想說什麼,但是俞大猷一拖他,將傷腿一動,他只覺得傷口,好像是有千萬個小刀在刮一樣,痛苦的難以忍受。剛剛涌上口中的話,再次被深深的嚥下去了。

但是敵人怎麼會讓他們這麼輕易的逃走。

“殺”震天的喊殺之聲,從俞大猷身後傳開。在吊橋這邊,本來已經將近脫力的親軍一各個奮勇的站了起來,想去救俞大猷與戚景通。

只是他們都搖搖晃晃的,每動一下,就好像是無數根刺刺在身上的穴位之上。根本做不了,積累的運動,根本不要上戰場,與人拼命了。

雖然還沒有接觸,勝負就已經確定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聲轟鳴之聲從城樓之上傳了出來,是炮響。準確的來說,是佛朗機炮響,這炮聲,根本不是孤立,而僅僅是一個開始。

緊接一聲聲轟鳴之聲,從城頭傳下來,一時間好像天地之間,只剩下這炮聲。

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九章 打虎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八十章 先鋒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十一章 佛郎機
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九章 打虎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八十章 先鋒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十一章 佛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