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

這一戰,朱厚煌不想再打了,這樣的損失,還做不到三年之功毀於一旦,但是也相差不多了。這一次損失要比上一次在澎湖附近與佛郎機人交手損失大多了。

朱厚煌說道:“所有小船派出去,將人員全部撤回來,船能撤回來就撤回來,如果不能撤回來,就弄沉。記住優先撤出大船,然小船。”

在朱厚煌的命令之下,大批船隻還在海面上游走,將浮在海上的士卒一一救下來。

就在朱厚煌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亞伯奎也在整頓船隊。

不得不說,佛郎機的戰鬥力要比朱厚煌的強大的多。都是撤退。但是佛郎機船隊撤退的難度要遠遠的超過了朱厚煌。

因爲朱厚煌的的船隻好像一大團麪糰,都擠在一起,不過是順序出了一些問題。但是佛郎機船隊分成了兩隊,從南面,與北面向雍軍船隊中間穿插。大部分船隻深入雍軍船隊之中,已經糾纏在一起,這樣的情況,想要撤出來,需要的極強的機動能力,還有強大的火力。

當然了還有朱厚煌的幫助。

如果當時朱厚煌一心想要纏死對手,那麼即便佛郎機人想撤退,要多脫一層皮。

不過即便是這個時候,亞伯奎看到完整與對手脫離接觸的戰艦,一時間臉都黑了。

雖然從戰場上到此都是雍軍沉沒的船隻,但是亞伯奎知道,這一戰他輸了。

無他,損失起與損失不起的區別。

這二十多艘戰船,已經是遠東地區,佛郎機人的全部戰力。這一次損失並不算太多,不過六艘船而已,其中有三艘是被雍軍以肉搏戰奪船的,剩下的三艘是在擊沉的。

但是隻有這六艘船的損失,已經是這一從從果阿支援馬六甲的一半了。

這還不算人員損失。

海外殖民地的人員問題,對剛剛開闢殖民地的佛郎機人來說,也是一個大問題,他們要是知道朱厚煌能數萬人數萬人的從國內運人,不知道要多羨慕的。

佛郎機人在馬六甲總共沒有一萬壯丁。甚至爲了人口問題,他們都鼓勵士卒多搞女人,與本地女人生混血兒,還有讓教堂收養孤兒。等等一切手段來提高能爲他們所用的人。

可以說這些政策還算成功,最少現在的馬六甲就控制在佛郎機人手中,可見一斑。但是也可以從這裡看出,海外佛郎機人的匱乏。

這一次二十多艘戰場,一萬多人海軍,已經是大手筆。大手筆的出擊,卻帶回來巨大的傷亡。

且不說那已經損失的六艘船。單單說在火炮對轟之中,損失的人手,所有船隻加在一起,也有一千人之多,這一次的損失,讓果阿家家帶孝有一點誇張,但是讓馬六甲家家帶孝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應該說馬六甲所有佛郎機人已經是家家戴孝了。

所謂的雖勝猶敗,雖敗猶勝就是這一回事。

說實話,朱厚煌不想打了,亞伯奎也不想打了。但是不想打是一回事,現在這個局面該怎收場是另一回事。

亞伯奎想到:“我們雙方必定再次回到談判桌之上,那麼我必須給他們強大的打擊,讓他們認識到佛郎機強大,才能安安分分的簽訂條約。”

此刻,亞伯奎才覺得,其實之前的條約就很好的。

亞伯奎讓各艦調整一下,就第二次衝擊雍軍船隊。

一出手就擊沉了兩艘正在救援落水士卒的雍軍船隻。

朱厚煌立即讓所有搜尋落水士卒的船隻回到本陣。亞伯奎大舉壓上,不過這一次的攻擊就有分寸多了。

他們不敢冒險攻擊,害怕損失。所以就好像是鯊魚一樣,凡是看見有落後的,或者是落單的船隻,就大舉攻擊,一舉擊沉爲止。

而朱厚煌麾下的船隻,現在的狀態不一,大部分都有了損傷。所以撤退的速度也不一樣。

朱厚煌見狀,乾脆讓不能帶走的船隻全部燒掉,不一會兒,海面之上就多出了好多燃燒的船隻。

可以說這一場大戰已經到尾聲。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此刻的朱厚煌讓劉老刀臨時指揮撤退,反正是臨近傍晚了,到了夜裡佛郎機人是不會追的。無他,這個時代,不管是水師還是陸師,都不會輕易打夜戰的。

朱厚煌一直守在許棟的身邊,還將其他船上的醫生都叫過來。

即便是朱厚煌一直努力推行軍醫政策,但是醫生的培養還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朱厚煌竭盡全力只能一艘大船上配置一個軍醫。

整個艦隊,大概有不足一百名醫生,這還是從各地徵召了不少。

此刻這些醫生都圍在許棟身邊。

“殿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郎中說道:“許大人的傷勢都已經包紮好了,只是失血過多,到底能不能撐過去,臣也不知道,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朱厚煌有氣無力的說道:“留一個人,其餘的趕快去各船上去吧。”

大戰過後受傷的不是隻有許棟一個人,朱厚煌也不好佔用太多的醫療資源,特別是醫療資源本就匱乏的時候。

“殿下。”劉老刀走進來說道:“佛郎機人退走了。”

朱厚煌鬆了一口氣,之前他就已經判斷出,佛郎機人絕對不打夜戰,但是在後面的追擊的佛郎機人,還有時不時響起的炮聲,讓朱厚煌的一顆心,還是放不下來。聽到這個消息,纔算是放下心來了。

從下午一兩點打到臨近傍晚時分,一連打了數個時辰。打得雙方損失的慘重,只是中國史書上的凌牙門海戰,西方史書上的馬六甲海戰。

這一戰,被史學家認爲是東西雙方海外殖民的第一次激烈碰撞。

這一戰到底是誰勝了,也是一個歷史謎團,不過因爲雍王殿下用一年的時間獲得第一次明葡戰爭的決定性勝利,歷史都傾向於是雍王殿下勝利了。

這些後世之人談論的要點,根本不在朱厚煌的心中,現在朱厚煌心中只有一個問題,就是許棟的生死。

許棟是朱厚煌手邊第一個能獨擋一面的大將。

許棟的指揮海戰的能力到底怎麼樣,其實朱厚煌也有幾分明瞭,不要看許棟打海戰每次都是勝利,其實論實際的海戰的調度,許棟並不是很強,至少並不是朱厚煌麾下最厲害,能媲美許棟的人並不是沒有。

但是許棟卻是唯一能指揮整個水師的人。許棟的能力與資歷能服衆,他的水師第一人是被公認的,即便是朱厚煌也無法推翻。

許棟是朱厚煌警戒的幾個人之一,甚至是在前列。要不讓朱厚煌就不會親自下手,將許棟給發配琉球一次。

但是防範許棟是防範許棟。這是作爲君主,或者權力擁有者的本能,天然的警惕着每一個有機會窺視最高權力的人。

但是朱厚煌卻不想許棟死,一點也不想。

有許棟,朱厚煌想插手水師,必須過許棟這一層,朱厚煌感到不舒服,但是也必須承認,有許棟在,朱厚煌不必爲水師多擔心,只有能保證水師的忠誠,不脫離自己的控制,除此之外,不用多擔心,甚至忠誠也不用多擔心,所謂的防範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

但是許棟如果一旦不在,朱厚煌將面臨一個棘手的局面,這就意味着朱厚煌必須挑選出一名能帶領水師全軍打仗的將領,並且要打勝仗。

但是這樣的人哪裡好選出來,許棟有今日,可以說一戰一戰的歷練出來的,但是誰是下一個許棟?

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
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