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

硝煙還沒有散去,滾滾煙霧之中,無數炮彈帶着呼嘯的風聲,掠過天空。雍軍與莫軍都沒有看清楚對手,只是盲目的射擊,不過這樣的射擊,對一個人來說是盲目的,但是對一支軍隊來說,卻不是盲目的。

在硝煙之中,傳出一陣陣的慘叫之聲,果然有倒黴蛋,被盲目射擊的炮火,給打了個正着。不過因爲硝煙的關係,硝煙遮住了視線,讓火炮最大威力,也就是震懾能力,大大減輕。

火炮的威力如何,各人有各人的說法。不過憑心而論,在沒有開花彈之前的火炮,稱不上戰爭之神的封號。他最大的威力更體現在對士卒的震懾力上。

看着一顆顆炮彈在軍陣之中,橫衝直撞,無可抵擋,無能爲力的樣子,每個人都會擔心,炮彈下一次,會打中自己,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否則按數學上的計算,能抵過炮火打擊,還有很多人能活下去。能衝到炮位之前。而現實恰恰相反。

人不是死物,有很多變量。

而硝煙摭住了視線。讓所有人只能注意到自己。雖然身邊傳來陣陣慘叫之聲,卻被下意思忽略掉了。

一併射出的除卻火炮還有火統,不知道從誰開始,一聲清脆的,好像炒豆一樣的聲音傳了出來,這僅僅是開始,緊接着,無數聲好像是鞭炮齊鳴的聲音傳過來。

在硝煙之中的俞大猷一聽到這聲音,心中陡然一緊,他決計不會以爲是鞭炮之聲,是火統之聲。

俞大猷跟在朱厚煌身邊,對他這位殿下很是瞭解。知道他這位殿下,最注重的武器,並不是火炮,而是火槍。只是他看重的火槍,並不是現在的火槍,而雍王親衛裝備的火槍。這種火槍,只要便宜下來,就會將所有長槍手,換成火槍手。

其中種種構想,俞大猷也覺得有理。所以對火統的威力高看一眼。他忽然感覺到胸前“咚“的一聲,好像是有人掄起大錘重重的砸在俞大猷胸前,他只覺得胸前一悶。整個人向後一仰停下了腳步。

“我命休矣!“俞大猷忍不住的想到。

隨即他便感到,他似乎沒有受到什麼傷害。輕輕一摸胸前的甲冑,卻感受到一處微微凹陷。是鉛彈痕跡。

俞大猷知道如果沒有這身甲冑,他自己就死定。不過,他依舊輕蔑的想到,安南莫軍的訓練實在是太差了。

俞大猷後知後覺的知道。這些火銃手,定然沒有安照訓練要求,提前發射,以至於射程不足。子彈的威力不足以去破鐵甲。而且火銃填裝的麻煩,足以讓他們短時間,不能發射第二批子彈。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十足的機會。

俞大猷當機立斷道:“出擊。“他自己一馬當先,飛一般的衝了出去,衝在的所有之前,第一個衝出了硝煙。

之前的種種算計,俞大猷已經將 所有可以利用的,能夠利用的要素,全部利用的一遍。雖然陰謀算計,是整個戰爭之中,絕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是這些算計就一定能保全勝利的到來,有時候甚至恰恰相反。

因爲不管怎麼樣史詩的戰鬥,已經怎麼鬼神莫測的陰謀,到最後都歸納爲一刀一槍之間的生死血拼,這樣的血拼。

任何謀略與算計,最終都會落到了士兵的拼殺之上。而此刻正是如此。

就在俞大猷奮勇先登,想乘着火炮的震懾力還米有減退的時候,一舉將對手給擊敗,而站在高臺之上的莫登庸,也看見從硝煙之中衝出來的俞大猷,還有跟隨俞大猷身後的無數士卒。

他不由的暗罵道:“該死。”

俞大猷能夠看見的,莫登庸自然也能夠看到,他立即知道,他排在前面的火統手恐怕要遭受慘敗。

即便是以莫登庸的大心臟,在看出這個徵召的時候,心中也忍不住打了一個突,心中生出幾分怯意。

他面對是連破三陣,不,甚至是四陣的強悍對手。而且按照這樣的速度,他的本陣,他的木製高臺,很快就要遭受到明軍的圍攻。他的生命受到威脅。

自從莫登庸成爲安南各地諸多小軍閥之一之後,莫登庸的就再也沒有受到過這樣的威脅。

他心中一面有些戒懼,一面有些興奮,所謂戒懼的是,他害怕自己將遭受失敗,甚至性命難保,但是興奮卻是,他再一次聞到了,他曾經熟悉的戰場氣氛。

莫登庸絕不是庸才。

如同他是庸才,就不會緊緊抓住了每一個機會。一步步從一個漁夫的兒子,成爲安南國中,威逼天子的權臣。

不過這些謀略上舉措,雖然也有莫登庸的心力,但是很大部分,是範嘉謨的手段,但是從軍以來,少有敗仗,說百戰百勝,有些誇張。但是說少有敵手,卻是一點沒有錯誤。

不過他身居高位以來,就再也沒有親身廝殺,領略曾經戰場上那股熟悉的感覺,那一種殺戮的感覺。

莫登庸緩緩的閉上了眼睛,然後陡然睜了起來,說道:“命令,孤的牙兵出擊。”

“殿下,”莫登庸身邊的人大吃一驚,說道:“火統手,還沒有退後?”

“他們不需要退後了。”莫登庸說道:“傳令下去,所有火統手全部出擊,敢回顧者斬。”

左右士卒對莫登庸這個命令,一時間摸不清楚底細。但是卻不敢違背命令。

一時間愣住了。

他愣住了,他們的對手,卻不會愣住。

衝過硝煙之後,本來有幾分散亂的陣勢,非但沒有戰鬥力大減,反而有一種犀利非常的感覺,俞大猷大喝一聲,長槍揮舞出去,俞大猷的長槍與其他長槍手的長槍相比,大有差異,俞大猷的長槍比長槍手的短,並且長槍手的長槍多半用捅這個動作,很練一個刺字。但是這一根長槍在俞大猷的手中,簡直是活了起來。

他時而好像一條毒蛇,不經意之間,刺死好多人,又時而好像是一條巨龍,霸道無比,擋者披靡。

以俞大猷爲先鋒衝入火槍手隊列之中,簡直就好像是虎入羊羣。那些剛剛放空一次的火槍手,根本不沒有填裝好的,比燒火棍,強不了多少的火統。根本抵擋不了,俞大猷霸道攻勢。

這些不諳近戰的火槍手,又怎麼是對手,不過一會兒,就被俞大猷生生的打崩潰了。

無數火槍手轉身就跑,恨爹媽少生了幾條腿。早已將剛剛莫登庸的命令給忘在腦後了。

不過,他們馬上就明白了,如果無視莫登庸的命令有怎麼樣的下場。

無數根弓箭,將俞大猷所部在一起的火槍手部隊,都覆蓋在一起,一時間無數慘叫之聲疊加在一起了。

不過死最多就是俞大猷,而是火槍手部隊。

比起朱厚煌所部,幾乎人人披甲的奇蹟,莫登庸的火槍手部隊,就尷尬太多了,他們絕大部分都身穿布衣,關於盔甲,無論過去,現在都沒有討論過裝備。所以面對漫天的箭雨,朱厚煌所部,只需注意遮蔽面門,還有主要關節,等幾個盔甲並不能完全覆蓋的地方。

而火槍手卻慘多了,面對箭雨,他們根本沒有一點抵擋的辦法,大片大片的死傷,不過俞大猷所部,也不是完全沒有傷亡。

畢竟,他們要面對的是箭矢如雨,好幾十個正在追殺火槍手的士卒,倒黴被人重點打擊,不知道有幾個高手瞄準了他,即便他門非常自信,但是還是飲恨泉下。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