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

“一,佛郎機國與雍國從此恢復和平。彼此之間,不再攻擊對方的商船,佛郎機國商船有自有出入澎湖媽祖港的權力,而雍國商船也有自然出入馬六甲的權力。”

僅僅這一條,就讓朱厚煌痛入心扉。

這一條代表朱厚煌壟斷的澎湖到馬六甲的航線,從此成爲了歷史,雍國充足的財政收入,也從此變成了歷史。

“二,佛郎機國將在澎湖設立使館,保護佛郎機國在雍國的合法權益。同樣,雍國也會在馬六甲設立使館,確保雍國在馬六甲的合法權益。”

這一條是葡萄牙人強烈要求在澎湖有一個落腳點,而朱厚煌絕不允許,葡萄牙人的武裝力量進入這裡,纔有這一個彼此妥協的條款。所謂的使館,其實就是一個商棧而已。

“三,彼此的軍艦都保持克制,佛郎機國的戰船,不能出現在東雍澎湖一帶,而雍國的戰船,也不能出現在馬六甲一帶。”

這一條是雍國強烈要求的,限制佛郎機戰船的活動範圍。

其實朱厚煌對這一點的限制有多大的效果,也是心知肚明。

在這個時代,西方人幾乎沒有不帶武裝的商船。可以說商船搖身一變,就能變成戰船,只是戰鬥力低一點而已,說實話,葡萄牙人在東方也沒有多少戰船。

除卻這三條之外,其實零零碎碎的小條款,朱厚煌也不去多看,他輕輕拿着一文件,猛地拍在許棟的頭上。文件瞬間散開,飛散開來。

許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上,低頭不敢說話。

朱厚煌說道:“今日之事,是我雍國奇恥大辱,不雪此恨,孤死後不敢見列祖列宗。從今天開始,水師之事,孤親自掌管。”

朱厚煌自然知道,這一次戰敗,並不完全是許棟的錯誤,而是西方火器的勝利。當然也不是許棟沒有一點錯誤。只能說主要原因,不是在上面。

不過,即便沒有今日之事,朱厚煌也會想辦法,將許家的影響力從水師之中一點點消除出去。

蓋因朱厚煌想成就海上霸業,今後海軍要有極大的擴展,甚至要比雍軍現在的規模還要大數倍。

這樣的力量朱厚煌只能允許許家在水師之中獨霸。

朱厚煌說道:“從今水師改名爲海軍,海軍上下全部半餉,什麼時候擊敗佛郎機人,什麼時候恢復全餉。”

隨即朱厚煌說道:“舅舅。”

“臣在。”吳鳳儀說道。

朱厚煌咬着牙說道:“佛郎機人不是要我們在馬六甲建立一個使館,舅舅你就將你手下的狠角色安排過去,我需要馬六甲方面的一舉一動,都不能逃我的眼睛,還有馬六甲附近的藩國,那些藩國與佛郎機有矛盾,那些可以依靠,那些需要不可以依靠,全部給我調查清楚,另外給我安排人去西方佛郎機的老巢,給我將他們 調查清楚。”

今日這一件事情,給朱厚煌最大的教訓是,你以爲歷史是可以參照的,但是實際上卻大錯特錯了。

他敢保證在歷史這個時間段,葡萄牙人絕對沒有在這裡打過一仗。

歷史上的葡萄牙人在廣州附近來回折騰,最後靠着哀求才得到澳門一塊地方。但是,朱厚煌萬萬沒有想想到,葡萄牙人會給自己來一個突然襲擊。

朱厚煌此刻想想,也慢慢的瞭解到,這根本是自己召來的。

他以爲站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卻忘記了站在風口除卻能飛起來之外,也能被併購,而且是強行的。

朱厚煌每月能從南洋航線上弄幾近十萬兩銀子,這一筆財富,哪裡是那麼容易到手的。被葡萄牙人惦記着也是應該的。

因爲朱厚煌的插手,葡萄牙人的主要貿易對象動廣州一帶,變成了澎湖。葡萄牙人想在中國有所發展。自然也會轉移目標。

有了這個教訓之後,朱厚煌自然不會將自己的安全寄託於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之上,誰知道他看到的歷史之中,有多少真,有多少假,而且即便是他所知道的歷史都是真的,他的出現引起的變數,也將未來改變成了什麼摸樣,又是一個問題。

朱厚煌索性不去想這個問題,而是祭起了大明祖傳的辦法,錦衣衛。讓他紮根東南亞,乃至西歐,爲自己收集情報。

安排好關於葡萄牙人的事情之後,朱厚煌還要去一趟澎湖,畢竟福建方面因爲他興師動衆的,朱厚煌不能不有所表示,收集府庫之中,弄了十萬兩銀子,親自給沐有威送過去。並不是用來賄賂沐有威,而是想用這筆錢,犒勞福建水師。

沐有威不敢與藩王交接,故而不敢收朱厚煌的錢。朱厚煌也敢擅自用這筆錢來犒勞軍隊,上一個這樣擅自犒勞軍隊的人,是沈萬三,他的下場所有而都知道。朱厚煌自然不敢犯這個忌諱。

還好,得到佛郎機人退卻的消息之後,本來在福州不敢出海的羅侖終於敢乘船出海來到了澎湖。

羅侖作爲一個太監,哪裡有不敢收的錢,十萬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目,羅侖作勢推託了兩下,笑眯眯的收了下來。

至於到底有多少錢,能落下面的士卒手裡面,只有天知道了。

朱厚煌在東雍,有太多的地方都需要福建方面的支持,也不敢得罪他們。朱厚煌與羅侖賓主盡歡之後。羅侖給朱厚煌上演了一出,什麼叫做諱敗爲勝。什麼叫做信口雌黃。一篇福建水師大破佛郎機賊的文章,就這樣炮製出來了。

讓朱厚煌目瞪口呆。幾乎不敢相信。而他身邊的人都熟視無睹,幾乎司空見慣了。讓他不得不說,他還是並不瞭解這個世界。至少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瞭解。

了結了這一攤子事情,朱厚煌纔再次回到大員。楊慎在這裡等着他的,說道:“再過半個月,就是殿下聖壽。”

“唐先生的身體怎麼樣了?”這一件事情,早已定了下來了。朱厚煌想起說道:“這一次的禮物,就從我們俘獲的佛郎機炮送過去一門,這比什麼禮物都好。”

楊慎說道:“殿下,北港金礦事情要不要有所變化?”

楊慎最明白雍國的財政收入了,沒有了南洋航線支撐。雍國原本充裕的財政收入,一下子變得短缺起來了。如果再維持現在的開支,就有點緊張了。北港金礦的這一筆收入,就不像當初那樣無關緊要了。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暫時不需要。”

雖然財政緊張,特別是一場大戰下來,需要撫卹的士卒,需要重建的水師,都需要大筆大筆的銀子,但是朱厚煌還是會認爲。在現階段雍國最需要的並不是銀子,而是人口。

人口才是第一財富。而不是銀子。

“金礦的計劃現在可以放出去了。”朱厚煌說道:“錢的問題,孤再想想辦法吧。”

朱厚煌本來就想找一個會經營的人來主持商船隊,而現在這個幾乎必須馬上提前。朱厚煌不由的心中冷笑一聲,暗道:“我的婚事也必須提前了。”

朱厚煌見過的在商業上有長才的人,也只有許家與魏家的人了,比起魏家來說,朱厚煌更相信許家。但是重用許家,必須要與許家有更親密的關係。不然他不放心,許家也會不放心。

在這個時代,就必須在按照這個時代的行事規範來行事。朱厚煌越發明白,整個時代是一張盤根錯節的網,朱厚煌在努力改變這個時代的同時,這個時代也在改變他。

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
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