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

澎湖外海,無數船隻聚集,黑壓壓的覆蓋了所有的海面,看上連舟千里,蔚爲壯觀。

這是整個東雍的船隊聚集。

在魏大臨的指揮之下。將商船集中在一起,纔有這樣的陣勢。

不過這樣的陣勢,在亞伯奎的心中,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這樣局面,亞伯奎也不是沒有見過,當初與阿拉伯商船海上作戰,佛郎機人就以少勝多,以決定性的勝利,擊敗了阿拉伯商船。獲得了阿拉伯海的霸權。

那時候的敵我對比,與這個相差不大。

亞伯奎說道:“出擊。”

十幾艘戰船首尾相接,好像是長劍一樣,壓着對面沉重的船隊過去了。

商船的速度比不上戰船,雖然他們層層疊疊的堆積在一起,但是在亞伯奎看來不過是多打幾炮的問題。

戰船緊緊的貼着魏大臨的軍陣,擦肩而過的,一艘船一個面,三四十門火炮,十幾門艘戰艦好幾百門火炮,佛郎機炮射速極快的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火炮速發無數火炮打在商船之上。

商船上的火炮佈置,本來就少,一時半會,也無法添加炮位。

因爲每一個炮位的位置都是加固過的,否則火炮的後座力,就能將商船的甲板給震碎。所以一時間即便是搬上來火炮,也不能開炮。

這樣稀疏的火力再面對佛郎機船猛烈的火炮時候,根本無從防抗,而且現在炮手的素質差距也顯露出來的。

經過朱厚煌精心訓練過的火炮手,在面對佛郎機的炮手,可以做到不落下風的對射,他們之所以不是對手。只是因爲火炮密度問題,而不是操炮技術問題。

但是商船上的炮手,卻不一樣。

朱厚煌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對商船上的炮手進行培訓,他們不過是以明軍的手法來開炮的,技術是遠遠比不過佛郎機艦隊,而是巨大火力對比,就好像是雙方的船隻對比一樣。

商船的炮手,也沒有堅定的信念。戰鬥到最後一刻。在面對鋪天蓋地的火炮,他們自己先怯了,本來就不是對手。還未戰先怯,又能發揮出多少戰鬥力,根本就是就是排着隊被動挨打而已。

魏大臨看到這樣的情況,心中惱怒非常。他知道他的部下不成樣子。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不成樣子到如此地步。這樣的被動挨打下去。一點勝利的希望都沒有。

他只提起翻出自己的底牌了。

魏大臨說道:“放火船。”

層層疊疊的陣勢分裂開來,一艘艘小船飛一般的衝了出來。

這些小船吃水很淺。但是看上來裝載的貨物很多,從吃水來看,這都是一些輕貨。而且張帆很多,順風而行,有速度極快,幾乎如離弦之箭一般。瞬間衝了過來,想向佛郎機船衝過去。

“火船。”亞伯奎對東亞的海戰,也是有些研究的,這樣的船隻,他第一時間有所判斷。亞伯奎立即傳令下去,所有船隻撤退。

雙方拉開距離,佛郎機船火炮都聚集在這些小船之上。在佛郎機的聚集轟擊之下,不知道船上什麼地方冒出了一點火星。

這一點火星,迅速的成爲大火。

這些小船本就是火船,火船上面有太多易燃物,還有不少的火油火藥,只需一點火星,就迅速的蔓延開來,不可收拾。

船上的人也大驚失色,他們本來應該是在點火之後,迅速跳海。所以所選的人都是善於游泳的人。只是再善於游泳之人。只是再善於游泳的人,也不能火裡的游泳。

大火將來不及跳船的人,全部燒成了火人。

第一艘火船起火的時候,讓亞伯奎確定了自己的猜想,立即讓所有船隻迴避。佛郎機船隻劃過一個長長的弧線繞過了東雍船陣正面,也避開了所有的火船,再次逼近船隻,再一次火炮轟擊。

魏大臨知道,他只能撤退了。

在排兵佈陣的時候,魏大臨就是將最好的船隻放在最前面抵擋對手。而佛郎機艦隊迂迴一下,繞過正面的船隊,打擊側面。

後面的船隻的堅固程度,與前面的船隻相比不在一個檔次之內。

用來航行還可以。但是用來抵擋佛郎機炮的轟擊卻差遠了。一枚枚炮彈,將船殼上打出一個個個大洞,脆弱的船殼根本無法支撐,有大片大片裂紋蔓延,幾乎在幾分鐘之內,就失去了控制。不一會兒,就有數艘開始義無反顧的沉沒起來。

“撤退。”魏大臨知道,他想憑藉人多勢重逼退佛郎機艦隊的主力,已經完全破產了。

但是進攻容易,撤退難。

魏大臨將這一兩百艘船,組織成戰陣,然後一路上過來,已經消耗了所有精力了。要知道這些控制船隻的人手,可不是什麼精銳士卒,不過是跑海的水手而已,他們的軍事素養與東雍水軍相差太大。

這些人雖然學習過一些簡單的軍事知識,這還是朱厚煌爲了培養東雍水師的底蘊,以後好從這些商船水手之中,挑選東雍水軍人員。

水師是技術兵種,不經過訓練實踐。是不能直接用的,所以這些水手都是東雍水師的預備役。

只是,朱厚煌的計劃是一回事,實際情況又是另一回事的。

在亞伯奎的追擊之下,魏大臨即便是三頭六臂,也指揮不來。只有一撤退所有人都慌了。

本來船隻多是東雍這邊的優勢,也變成了劣勢了。人心一亂,陣型也就開始亂了起來。陣型一亂,所有船隻就開始互相撞擊,稀里嘩啦的亂成一團。

本來靠維持陣型來抵抗亞伯奎,此刻陣型一亂,沒有人去管如何抵禦敵人了。

亞伯奎的行動更加自由更加猖狂。

他死死的追在後面,將佛郎機船隊分爲三隊,次第前擊。幾乎沒一次進攻,東雍方面都會損失一兩艘船隻。

這些失去控制的船隻,並不會馬上沉沒,只會在大海之上,與海水做出最後的纏綿。一路上半沉半浮的船隻,好像是一路的路標一樣。

當魏大臨看道零星的小島的時候,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因爲看見這些小島。就寨澎湖島已經快到了。

澎湖是東雍要地,也是東雍的搖錢樹。所以這麼多年東雍對澎湖的經營從來沒有停止過了。

如果說東雍最繁華的地方,不是東雍首府大員,而是澎湖。

澎湖的港口,媽祖港面臨的是一片半封閉海域。

佛郎機船隻固然是戰鬥力驚人,但是數量稀少,如果進入封閉水域,然後再用火攻,佛郎機人也不好應對。

今日一戰,已經大半天過去了。天色已晚。佛郎機人不會冒險。

果燃,當魏大臨帶領船隊進入媽祖港附近水域的時候。佛郎機人總算是停止了追擊。

魏大臨一清點船隻,幾乎悲從中來,至少有三四艘船沒有回來,當然了沒有回來的船隻,並不一定是,被擊沉了,也有可能是跑散了。不過即便是這樣,損失也很大。這些船隻都是東雍的貿易重要工具。損失這些船隻。將來要怎麼向許鬆交代啊?

就在魏大臨煩惱的時候,亞伯奎也有自己的煩惱。

長途遠征並不是一件簡單事情。

亞伯奎從馬六甲出發的時候,只帶着十幾艘戰艦,但是並不是說他的遠征艦隊, 除卻戰船之外,就沒有其他戰船。恰恰相反有數量不下於戰船的運輸船。此刻一戰下來,戰船的上的彈藥用了大半,在這和樣危險的地域,他們也不敢將彈藥儲備用完。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章 元宵宴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二章 比劍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章 元宵宴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二章 比劍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