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

“麥先生,你決定嗎?”鄭深問道。

“決定了。”麥哲倫說道。

他能有什麼辦法,他過是想起朱厚煌曾經的承諾而已。只能想辦法回東雍,在東雍討生活。

東雍艦隊到來西班牙。給整個歐洲帶來極大的震撼,也爲正在與法國開戰的查理五世帶來了新的財政來源。

整個歐洲都爲兩個消息所震撼,一個就是東雍艦隊到訪,另一個就是法國與查理五世之間的戰爭。

但是隱藏在行動之下主導者,麥哲倫。根本沒有人在乎,也沒有人注意到。

麥哲倫走投無路,他已經失去了自己兩個兒子,不想再失去自己的妻子了。同時他也對西方醫學徹底的失去了信心。爲了生存,也是爲了給妻子治病。麥哲倫只能投靠東雍。

麥哲倫是朱厚煌重點關注的人才。鄭深怎麼會不重視。

所以麥哲倫這邊一說確定下來,鄭深立即開始行動。

他親自出面擺平了麥哲倫的官司。

麥哲倫從來不是多擅長言辭的人,在失去查理五世的關注之後,他的案子就是一個小案子了,鄭深花了一些錢,就將麥哲倫的官司了結掉。

正好,官面上的事情都忙完了。鄭深與麥哲倫夫婦一行人一起從馬德里向塞利維亞而來。

來到塞利維亞之後,有中醫的治療,麥哲倫夫人的情況暫時穩定下來。這讓麥哲倫鬆了一口氣。

也許現在的中醫是被很多人鄙視,但是明代的時候中醫絕對是頂尖黑科技,西方人完全無法理解的存在。但是不管怎麼說,中醫在治療很多疾病上都有獨特的療效,卻是毋庸置疑的。

有麥哲倫這個本地人幫忙。鄭深的工作十分容易行動。

不管是採購西方的書籍,延請西方學者,延請西方的火炮工匠。在麥哲倫的運作之下,一一打通。

鄭深在塞利維亞待了一兩個月之後。就準備返航了。

只是西班牙到東雍的航道非常漫長,又是剛剛開闢的航道,到底有什麼未知的風險,也不知道。所以用的時間更長了。

不過正在鄭深完美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的時候,東雍遇見了最大的危機。

“什麼?”朱厚煌問道:“莫登庸大破鄭懷興,此刻已經兵臨升龍了。鄭懷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東雍因爲財政的問題,勉強維持小規模自發投奔過來移民的安置。其他的動作,不管什麼動作,全部停止了。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

等嘉靖登基,朱厚煌與之爭位敗北的消息流傳到南洋,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似乎一瞬間南洋瞬間不穩定起來。

之前南洋各國都是大明與東雍看成一體。但是此刻才發現東雍是東雍,大明是大明,東雍是東雍。如此一來很多小國都起別樣的心思。

其中心思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莫登庸。

莫登庸從一個漁民爬到安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幾乎上是安南的皇帝了。

這樣的人要手腕有手腕,要城府有城府的人,雖然在昔日在升龍城下與朱厚煌對陣,大敗而回 ,他無時無可的想要奪回自己曾經的權柄。

不過,他一直在等待機會,再次奪回當初的權力。等嘉靖與東雍之間鬧翻之後,雖然大批貨物買賣還沒有阻隔,但是東雍與大明的貿易總額,卻已經下降了很多。

莫登庸就開始暗暗準備了。

忽然出兵,打了鄭懷興一個措手不及。一戰將鄭懷興打的全軍覆沒。

鄭懷興坐守升龍城,安南北方各地紛紛再次豎起了莫氏的旗幟。此刻的朱厚煌得到的消息,就是這樣的。

“殿下,這個局面該如何應對,還請殿下示下。”戚景通恭恭敬敬的問道。

在別的事情之上,朱厚煌還會諮詢別人,但是在戰事上,朱厚煌可以說是當仁不讓,誰都無法繞過朱厚煌。

朱厚煌的目光看向吳行之。

這是朱厚煌的老習慣了。

凡是作戰,朱厚煌第一個詢問的是吳行之,東雍能支撐多長時間的戰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意思。

吳行之的嘴角帶着幾分苦澀,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朱厚煌大吃一驚說道:“行之,你這是如何?”

朱厚煌對自己身邊的大臣,還是相當的尊重,一般都是坐而論道,從來沒有什麼跪奏。所以吳行之忽然跪倒,讓朱厚煌大吃一驚。

朱厚煌連忙將吳行之扶起來,吳行之說道:“殿下,咱們實在是支撐不起折騰了。”

朱厚煌說道:“孤知道,孤知道。”

但是朱厚煌更知道,他不能不對此進行反應。朱厚煌不怕莫登庸坐大,朱厚煌怕引起連鎖反應。

如今東雍的今非昔比,數萬正規軍,還東雍水師的實力,即便正規安南都在莫登庸的手中,朱厚煌也不怕。

但是隨着大明現在的態度不明,東雍已經失去背後金光。東雍失去大明的支持,在南洋很多藩國來說,他們眼中東雍並不可怕。

而安南莫登庸是第一個這樣做的。

如果朱厚煌不能以果斷的行動再以鎮壓的話,恐怕以後的挑戰接連不斷。

如果僅僅是南洋諸國的對抗。朱厚煌還不擔心什麼,朱厚煌更擔心的不是別的。擔心如果大明爲南洋諸國提供支持的話,不用別的支持,只是在外交上的串聯。就讓朱厚煌難以應對。

所以,朱厚煌必須要將安南這裡的情況按下去,向南洋各國證明,東雍是憑藉自己的實力縱橫南洋,而不是大明在背後支持。

朱厚煌一邊安慰吳行之,一邊臉上帶出一絲難色。

許鬆作爲朱厚煌的大舅哥,一心爲朱厚煌解決麻煩,說道:“上一次,我們不是在安南大佬一筆嗎?我們能不能也像上一次一樣。”

吳行之立即否定了許鬆的意見。說道:“根本不行,如果出兵的話,需要多少兵力,最少四個營吧,且不說,且不說這和四個營需要多少軍費,單單戰後的撫卹金,就不是現在的財政能支持的起,現在財政上所有的錢,丁是丁,醜是醜。連十萬兩,都挪不出來,四個營兵力,還有水師,沒有十萬兩,根本連動都動不起來。”

吳行之的計算一點沒有錯。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東雍所有的部隊連正常的訓練都停了,就是因爲經費短缺。畢竟火器部隊的消耗太大。

“不過,我們不做反應的話,又不行。”王陽明說道:“紙鈔的價值一直在緩慢的下跌,如果不能對安南做出反應的話。恐怕會引起紙鈔價值的崩潰。”

王陽明現在一心放在維持紙鈔價值之上了。

縱然東雍的情況不好,在王陽明種種手段的維持下,紙鈔的價格沒有跌破七成。總算是維持在東雍的財政繼續運轉。

正因爲王陽明一心沉浸在這上面。

王陽明才悟通了一個道理,維持一張紙價格,從來不是金銀與物資,而是信心。所以任何影響對東雍信心的消息,王陽明就嚴重的關注。

朱厚煌說道:“能從別的途徑,弄出一筆錢。”他將目光看向吳行之,許鬆,與王陽明。

吳行之不用說了。現在想從吳行之手中拿一筆錢。就好像是要吳行之的命一樣。而許鬆也不必說了。自從發行紙鈔之後,少府一直在賠錢。就是爲了維持紙鈔的價位。

朱厚煌最後看向王陽明。

王陽明長嘆一聲說道:“長史府能夠提供一批糧食,更多的話,就沒有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
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