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

天亮了。

一夜風雨過去之後,就只剩下滿地的遺骸。

碼頭上附近的海面漂浮着不知道多少木頭,大大小小木頭,還有從夜裡燃燒到現在的木盆,木盆之中的木炭早就燃燒殆盡了,只剩下一點點的火頭還在陽光之下緩緩的燃燒。

無數具屍體從海面蔓延到沙灘之上。

海上一戰蘇祿人傷亡慘重。

面對好像是一座座堡壘一樣的戰船,蘇祿人即便是再勇敢,也不過是無濟於事。在黑暗之中,雍國的艦隊幾乎上並沒有移動位置,彼此避開彼此火炮的方位之後,極力開炮。在黑暗之中,他們還察覺不到什麼,等天一亮,才發現這慘不忍睹的樣子,沉沒的戰船,還有漂浮的屍體,連朱厚煌也估算並不出這一戰,蘇祿西王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不過陸上的戰鬥卻已經勝負已分了。

不足兩千跳幫手,奮力一擊,居然將蘇祿西王的主力給硬生生的擊潰了,死人倒沒有死多少人。但是接連兩次的戰敗,讓蘇祿西王部下,最後的士氣都消磨殆盡了。

朱厚煌相信,在數日之內,他們鼓不起再次戰鬥的勇氣了。

許棟說道:“殿下,現在正是乘勝追擊的時候。”

“好。”朱厚煌說道。“那麼除卻留下必要的人手守護艦隊,其餘的人都跟孤上去。”

“殿下?不必親臨戰陣。”許棟說道:“只需派遣一員將領進軍便行了。”

“許二哥,你覺得派誰上去?”朱厚煌笑着問道。

“這---”許棟一時間語塞,不知道該派誰去了。

並不是東雍沒有陸上無人,而是這樣的戰將都被朱厚煌留在東雍了,沒有帶在身邊。而水師之中的人,都是一些水戰的行家,不要剛剛一戰勝利了,等一會如果攻城,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指揮協調了。

朱厚煌說道:“唯有孤前去指揮才行。”

朱厚煌對戰將的評價很簡單,朱厚煌一點一點的從戰爭之中打磨出來,他覺得即便自己沒有雍王這個爵位,自己也能當一名合格的將軍。

朱厚煌這個理由,許棟無法拒絕。

朱厚煌帶着自己身邊百餘名侍衛,離開了船隻,與二千多跳幫手一起,一起向和樂鎮進軍。

繞過一個山口之後,和樂鎮就在眼前了。

和樂鎮依山伴海,山並不高,但是朱厚煌一路走過來,一直覺得地勢在一點一點的升高。

“殿下,您看。那邊就是和樂鎮了。”

遠遠的看見一個橢圓穹頂出現在眼簾之中,山腰之處有一處城堡出現緩緩的從山這邊蔓延出來。

“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嗎?”朱厚煌問道。

“正是,和樂鎮原來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也就這幾十年來,西王一脈將和樂鎮改變成這個樣子了。”一位請過來的嚮導說道。

朱厚煌看着眼前的城池,覺得他簡直是一座巨大的回回廟。

朱厚煌說道:“去派一個使者,叫西王城上答話。”

“是。”

立即有一個人出列,來到看來城下大聲呼喊道:“蘇祿西王,我家大人請城上答話。”

一連連喊了好幾聲之後,城頭之上纔有動靜。

蘇祿西王這纔來到城頭之上,說道:“小王向來對大明恭敬,今日卻不知道因爲什麼事情?使得大明要攻伐小國。”

“因爲什麼?”朱厚煌說道:“不就是你對王師無禮嗎?我大明久不到南洋,很多南洋小國都忘記大明之威。正好用蘇祿西王一脈來立威。”

朱厚煌說一句話,自然會有人將話大聲喊出去。

蘇祿西王聽聞此言,身子一晃,就要墜倒在地。蘇祿西王萬萬沒有想到,能導致蘇祿西王滅亡的一戰,居然是爲了立威?

朱厚煌不等蘇祿西王說道:“如果你開城投降,孤保證西王一脈不絕,不過是遷徙到中原。”

這一句話自然被士卒大聲重複之後,傳到城頭之上。

蘇祿西王一陣猖狂大笑,說道:“呵呵,我在蘇祿爲一國之主,怎麼會去大明當狗。”

這一句話,蘇祿西王的聲音越來越大,不用人大聲重複,朱厚煌就能聽到。

朱厚煌冷笑一聲,說道:“既然如此,開始攻城。”

隨着朱厚煌一聲令下,雍王軍就開始準備了,十餘門佛郎機炮在和樂城下,一字列開,這就是昨夜一天之間從船上卸下來的。

本來朱厚煌想多卸下來一些火炮的,但是今日之大勝的機會不多。就立即出發,所以只有十幾門火炮。

不過這十幾門火炮。也足夠能攻克和樂鎮了。

火炮一聲一聲轟鳴之聲。一顆顆炮彈打了出去,砸在城頭之上。將城頭上打得一陣狼狽之極,慘烈之極。

一波又一波的火炮砸了出去,將城頭上壓制的不成樣子。不過朱厚煌的臉上沒有一絲的輕鬆,反而微微皺起眉頭來。因爲這座城牆的堅固程度,出乎朱厚煌的預料之外。他知道不要看起來,火炮將城頭崩的不成樣子,但是朱厚煌知道,這樣下去火炮根本轟不城牆。在紅衣大炮出現之前,在東方戰場之上,佛郎機炮在攻城之中作用有限的很。

想要用火炮破城的話,非要有數十門火炮轟上數十天吧。而朱厚煌沒有這個時間在這裡耗。

朱厚煌一揮手,朱厚煌身邊帶來百餘名親衛,走了上前,他們都是火槍手,百餘門火槍手在城門方向,拼命的射擊,封鎖住城頭。然後有人擡着數架長梯向城頭上衝過去。

雍軍強大的火力優勢,讓他們根本不敢在城頭上冒頭,雍王士卒順利登城。不過登上城池之後,火炮與火器都失去了作用,停止了射擊。

城頭開始了血腥的戰鬥。朱厚煌又用同樣的手法,在城頭開闢了三個落腳點。

不過蘇祿西王一天之內連續潰敗了兩次之多,蘇祿西王自己還能支持,但是蘇祿西王部下卻不能支撐了。

當城頭上有一處失陷的時候,他們還能鼓起餘勇奮力爭奪,但是當城牆之上,有好幾處被攻佔之後,他們就沒有這一分心思了。

當逃跑成爲一種習慣之後,就是天王老子也抵擋不了他們逃走的慾望。

不過僵持了半個時辰之後,不知道誰先高呼一聲,番話。朱厚煌身邊的翻譯高手朱厚煌,是在喊:“城破了。”

在這一聲高喊之後,整個城牆之上,彷彿再也沒有人駐守,雍軍順順利利的奪下了城頭,朱厚煌令士卒推着火炮進城。

朱厚煌進城之後,第一句話問道:“蘇祿西王在什麼地方?”

“在回回廟裡面。”

朱厚煌一擡頭,就看見一個高高的圓形塔頂,知道所謂回回廟就這個地方,朱厚煌在百餘士卒的簇擁之下,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和樂鎮的最中央。也就是這一座回回廟之前。

也許是城池的失陷讓所有蘇祿人喪失了抵抗的勇氣。朱厚煌在回回廟之前稍等片刻,已經有千餘士卒從不同的地方來到了朱厚煌身邊聚集。

這回回廟修建的很是堅固,好像是一座城中城一樣,不過他畢竟不是真正的城池,朱厚煌說道:“來人,將火炮帶上來。”

不一會兒功夫,有五門火炮從後面推了過來。

朱厚煌冷笑道:“轟開這裡。”

“是。”炮兵大聲迎合,隨即準備開炮,如果這是真正的城牆,這樣程度的轟擊,對城牆的傷害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這裡畢竟不是城牆,再怎麼加固,也抵擋不了佛郎機炮的連續轟擊。

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
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