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

朱厚煌想起了,就那個在廈門灣大放異彩的黃士龍。

朱厚煌說道:“孤記得,黃士龍不是已經被任命爲指揮使?”

戚景通說道:“殿下,那是沐有威,沐總兵在的時候的事情了。嘉靖登基已來,福建巡撫被換掉,沐有威被掉進內陸,而黃士龍作爲前任總兵的嫡系,是被清理之中,如果黃士龍單單是前任總兵的嫡系也罷了。但是黃士龍從一個小小的百戶開始,到現在指揮使的高位。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擋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路。所以黃士龍的下場很慘。”

朱厚煌說道:“他怎麼樣了?”

“以通海之罪入牢,全家入獄。”戚景通說道。“他一個人跳海逃生,一妻一子入獄而死。”

朱厚煌萬萬沒有想會是這樣的結局。說道:“他在東雍嗎?”

戚景通說道:“在。”

朱厚煌說道:“讓他進來。孤看一看。”

一個人站在哪裡。

一身衣服沒有怎麼打理,雖然穿着很正,但看上去有些感動凌亂。他的眼睛向下看,雙眼無神,好像是也死人一般。

“黃士龍嗎?殿下讓你進去。”一個侍衛走了出來。

黃士龍猛地擡頭,雙眼之中爆發出精光,好像一個人猛地驚醒了一般,說道:“謝謝。”

他一個大步走了進去。

看見朱厚煌說道:“草民拜見殿下。”

朱厚煌的眼中是一個落魄的中年人。

朱厚煌說道:“黃將軍請起。黃將軍的事情孤已經聽說了,還請節哀順變。”

黃士龍低頭說道:“殿下,草民不需要節哀順變,草民需要報仇。”

朱厚煌說道:“但是東雍不可能幫你報仇。”

黃士龍說道:“如果殿下這樣想,草民只好助殿下早日死無全屍了。”

黃士龍此言一出,朱厚煌還沒有什麼反應,朱厚煌身後的幾個將軍已經跳起來說道:“大膽。”“該死,”

一系列斥責。

朱厚煌一揮手,將所有咒罵都擋住了。

朱厚煌說道:“此言何意?”

黃士龍說道:“殿下,你知道,我是因爲什麼原因落到如此地步嗎?”

朱厚煌說道:“不就是官場傾軋嗎?”

黃士龍說道:“我好歹是一員得力的大將,即便是官場傾軋,也會有保全之策,特別是這個用人之際。殿下猜錯了。”

朱厚煌說道:“那是因爲什麼?”

黃士龍說道:“是因爲,我在廈門灣與雍軍並肩作戰。所謂的通海之罪,根本就是通雍之罪。”

黃士龍的情緒爆發出來,雙目幾乎要從眼眶之中崩裂出來,說道:“就是我與魏大臨合作打了一場勝仗,就因爲這個,就因爲這個,就要我家破人亡。”

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是這樣的。也能理解黃士龍的委屈。

黃士龍在戰場之上如何搏命,他都聽魏大臨介紹過。當時他就有感嘆,大明還是有人才的.

“殿下,東雍與大明之間,總有一戰的,我就是像天下看到,我是就是通雍給你看。”黃士龍說道。

黃士龍一閉上眼睛,就看見自己的妻子與孩子被殺時的樣子。

每想一次,他都覺得心如刀絞。黃士龍每活一日,都是爲了報仇。

朱厚煌還想說些什麼。

黃士龍繼續說道:“殿下,您的水師固然兵強馬壯,但是根基底蘊太差了。我黃家是雖小,但是從太祖傳下來的水軍世家。對大明各類水軍資料,在爲清楚不過,殿下有我相助,就是得到了大明水師的經驗傳承。”

朱厚煌皺起沒有,還沒有說話。戚景通就開口大罵他說道:“黃士龍,你說的是什麼話?”

戚景通如此大聲訓斥,不是因爲看不慣黃士龍,而是爲了保護黃士龍。因爲黃士龍是戚景通推薦的,要負起責任。這個時候罵他是護着他。

戚景通心中暗道:“黃士龍給他說了多少遍了,爲什麼不能收斂那股狷狂之意,”他考察過不知道多少次了,黃士龍有沒有才華,當然是有才華了而且黃士龍是軍戶出身,與戚景通一樣,所以戚景通與黃士龍有幾分同病相憐。他也警告過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沒有想到,他來到殿下面前依舊如此。

朱厚煌卻不是很在意,說道:“哦,看來,你挺有自信的。”

黃士龍說道:“正是。”

朱厚煌說道:“那麼你就在樞密院當一個打雜吧。看看你到底有沒有天分。”

黃士龍說道:“多謝殿下。”

只是這話說的相當的僵硬。戚景通爲黃士龍鬆了一口氣,覺得黃士龍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朱厚煌這裡會議一結束。

戚景通就讓戚繼光將黃士龍給叫過來,說道:“黃老弟,今日已經怎麼搞,你已經將整個東雍水師上層都得罪,你現在還想在東雍水師之中掌權報仇,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黃士龍說道:“我來東雍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爲了報仇,除卻報仇之外,別無他念,而且,你覺得我得罪了所有水師將領,在東雍水師之中,寸步難行。而我覺得恰恰相反,我只有將東雍水師之中的人全部得罪之後,才能步步高昇。”

戚景通說道:“何出此言?”

黃士龍說道:“你看看雍王殿下,他在雍軍是什麼樣子,雍王殿下親自培訓士卒。在當初親兵的時候,要求個個都要識字,但是水師裡面都是一些什麼人。全部是刀頭舔血廝殺漢。你覺得殿下能要滿意了。而且殿下對水師的不放心,已經顯露無疑,否則爲什麼軍法官卡的那麼嚴?而且那個洋人也不是步步高昇,這說明了什麼?”

戚景通並不是傻子,黃士龍說的這麼清楚了。他還能不清楚嗎?

“你是說,殿下早就想扶植新人代替這些老人嗎?”戚景通說道。

黃士龍說道:“不錯,其實殿下喜歡的是讀書人?”

“讀書人?”戚景通說道:“不是的,我怎麼覺得殿下非常不喜歡讀書人啊?”

黃士龍說道:“我說的讀書人,不是那些科舉的讀書人。而是最少識字的人。”

戚景通想了想好就像是這樣的。

朱厚煌的種種改革全部佈置下去,東雍水師就開始劇烈的調整,而麥哲倫也開始忙碌起來,一邊要主持水師學堂,一邊要關注造船。忙得不可開交,而黃士龍也在悄無聲息的在樞密院工作,似乎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文書,但實際上,卻主管了整個東雍水師的業務。

他廢寢忘食,爲所有將領做檔案,然後努力用人事上的安排打掉一個個獨立王國。

朱厚煌卻關注過這裡的進度之後,然後將視線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有兩個地方,牽引朱厚煌的注意力,一個是東雍的庶務。

鄭綏在東雍很低調,低調到好像沒有做任何事情。好像沒有任何關注。

但是鄭綏做的不錯,他將陸完留下的工程,穩步推行,不急不徐,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朱厚煌覺得這事情不錯,也就放棄了,他將自己事情放在另一個重要的事情上,就是讓翻譯西方的書籍。

這一次跟隨鄭深從西方回來的,雖然沒有第一流的學者,但是還是有一些識字的人,朱厚煌建立一個翻譯所,並從東雍府學之中,挑選出一批人,跟着這些人一起學習,爭取早已學習好西班牙語,翻譯出這些西方書籍。

當然這些不是朱厚煌要看,而是朱厚煌想讓王陽明看的。任何改變都應該是從思想改變的開始,但是怎麼樣的思想才能對科學發展有用。只能讓大儒來做了。

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十七章禮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三十章 宣府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一章 元宵宴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
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十七章禮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三十章 宣府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一章 元宵宴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