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

在馬德里,查理五世先召見麥哲倫。

查理五世是歐洲一位偉大的君主。

查理五世是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他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腓力一世與卡斯蒂利亞的女王胡安娜之子,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與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一世的外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勃艮第公國女公爵瑪麗的孫子。

反正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聯姻問題,讓查理五世成爲歐洲最強大的君主之一,查理五世的領地,不僅僅有西班牙。

不用別的,僅僅看查理五世的頭銜就知道了。查理,託上帝鴻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永遠的奧古斯都、羅馬人民的國王、意大利國王、全西班牙人國王、西西里國王、那不勒斯國王、薩丁島與科西嘉國王、耶路撒冷國王、東與西印度羣島國王、奧地利大公、勃艮第公爵、布拉班特公爵、洛林公爵、施蒂里亞公爵、卡林西亞公爵、卡爾尼奧拉公爵、林堡公爵、盧森堡公爵、海爾德蘭公爵、符騰堡公爵、阿爾薩斯領地伯爵、那慕爾藩侯、佛蘭德伯爵、哈布斯堡伯爵、蒂羅爾伯爵、戈裡齊亞伯爵、巴塞羅那伯爵、夏洛萊伯爵、阿瓦圖伯爵、勃艮第-普法爾茨伯爵、埃諾伯爵、荷蘭伯爵、聚特芬伯爵、魯西永伯爵。

不過,查理五世統治中心,就是在西班牙。

查理五世成爲西班牙國王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繼承外祖母的遺志。繼續大航海事業。其中就是資助很多航海家。

而麥哲倫就是查理五世派出航海家之一。

不過,查理五世對麥哲倫的印象差太多了,他以爲麥哲倫的航行早就失敗了。而且逃回來的西班牙艦長,都在宮廷之中詆譭麥哲倫是一個瘋子。查理五世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當然瞭如果麥哲倫是載譽歸來,也就罷了。

現在情況,好像麥哲倫被東方的一個國家俘虜了。將整個艦隊全部丟在東方,自己一個人回來。

要知道,整個艦隊都是查理五世資助。是查理五世的財產。麥哲倫出發的時候,是與查理五世簽訂過合同。

這份合同很多細節如下。

下面是一系列條款,其中第一條規定,麥哲倫和魯伊·法利羅被賦予在這些未經考察過的海洋裡發現陸地的特別優先權。同意將他們新發現的土地上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歸麥哲倫和法利羅所有。還有,如果你們能找到六個以上島嶼的話,他們有權獲得其中的兩個。此外,像同哥倫布簽署的合同一樣,授予他們兩個以所有這些土地和島嶼的總督稱號,並可傳給子孫。至於與探險隊隨行的皇家監察員、司庫和會計,他們只負責監督財務支出,絕對沒有限制兩位船長自由行動的目的。接着,國王負責裝備已商定好的噸位數的五艘船隻,保證爲期兩年的船員、食品和大炮。

但這還不是全部,還發布了下達給所有上上下下各級西班牙政府機關和官員的決定,指示他們從今以後,全都熟悉這個協定,在所有事實上,特別是在每個具體事務上協助麥哲倫和法利羅,也就是說這一文件用白紙黑字,通知各個階層和各個機關,通知上自王儲、下迄普通士兵的每個人。從此時此刻起,整個西班牙國家,實際上都要爲兩個默默無聞的葡萄牙流亡者效勞。

不過,這樣大的投資。這樣大的幫助。查理五世乃至於宮廷的權貴,並不是不求回報的大好人。

麥哲倫必須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利潤。否則麥哲倫的情況絕對不好看。比如現在。

麥哲倫是回來了。

但是他將艦隊丟在東方。且不說這些損失。單單是沒有足夠的回報。就足夠將麥哲倫打入冷宮。

麥哲倫拖着殘疾的腿,一步步的走進查理五世的宮殿。單膝跪倒向查理五世行禮。

雙方行禮過後。

查理五世說道:“東方的情況到底怎麼樣?費迪南講解一下吧。”

“是。”麥哲倫說東方事情,說了好幾遍了。此刻再說出來,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一古腦的講了出來。

查理五世之前也聽過彙報了,不過。還要聽着當事人的彙報。不過沒有什麼新鮮花樣。查理五世說道:“艦隊現在在雍王的手裡,作爲保證,只有東雍這一支艦隊能平安回去之後,我們的艦隊,才能放回來是嗎?”

麥哲倫說道:“是。”

查理五世沒有聽出麥哲倫說出什麼新鮮的東西,與下面的人彙報的幾乎一樣,說道:“那麼請費迪南解釋一下航行之中的一些行爲吧?”

麥哲倫已經有所預料,說道:“殿下,是關於那一次叛亂嗎?”

“他們說並不是叛亂,而是一場被阻止的正義行爲。”一個西班牙官員說道。

這些叛逃的西班牙船員,早已在一年之前回到西班牙,用一年的時間造謠生事在。勾連西班牙官員。

麥哲倫對這樣的結果,早就有預感,不過他相信,他一定證明自己的清白。

查理五世是一個貴族,是一個國王。所以在查理五世眼中所有的人,都分爲有用與沒有用的。查理五世讓麥哲倫親自來見自己,就是他一個親自說服自己的機會,但是麥哲倫並沒有說出什麼新鮮東西,也沒有什麼新的利益。

查理五世只好放棄麥哲倫。他一揮手,立即有兩個侍從將麥哲倫引導下去了,自然有人對麥哲倫進行調查。

查理五世繼續見東雍的使者,鄭深。

鄭深是海盜出身,身手很好,身形矯健,再加上多多少少都讀過書。也有一點文化味道。被西方人看中。

鄭深只是鞠躬行一禮說道:“外臣代表雍王殿下,向殿下問好。”

從東雍到西班牙,一路上鄭深雖然學過一些西班牙語。但是這一段時間,並不足以讓鄭深熟練掌握。而且這個場合,即便是鄭深懂的西班牙語。也會說漢語的。

自然有翻譯將話翻譯給查理五世。

查理五世說道:“代我向雍王問好。”

彼此客氣話說完之後,鄭深說道:“雍王派臣過來,是希望與貴國友好往來。”

朱厚煌派鄭深過來。固然一定要開拓新航道,爲了東雍增加財源,但是也有深入歐洲,瞭解歐洲形態,以及爲了佛郎機的對抗。都想在歐洲有一個友好國家。

所以,結交西班牙,是鄭深的一個重要的任務,當然了,要比開拓航道的任務僅僅在差上一點。

所以鄭深一開口,就直奔主題。

查理五世聽了翻譯轉述的話。嘴角露出一個微笑,說道:“如此正好,我也想與絲綢之國建立起有好的往來。”

東雍與西班牙距離相當之遠,最少現在彼此之間並沒有多少利益衝突。而彼此交好,所獲得的利益又相當不少,看這一次貿易的利潤就夠了。

所以查理五世的選擇也就可想而知了。

雙方就貿易往來等很多方面都做了進一步的商討。非常順利,幾乎是一拍即合。

朱厚煌對歐洲的所有企圖,不過是加深彼此之間的交流,吸引一些西方的人才什麼的,這些查理五世一概批准。

雙方都答應互相派出使節。鄭深決定將人留下來一批人,作爲東雍在歐洲的使節。並且鄭深回去的時候,也會帶着西班牙艦隊一起回去,這一條航道,是東雍與西班牙雙方的共有的。

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章 打虎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章 不服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
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章 打虎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章 不服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